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霉菌702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测定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蔡华静 文英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29-933,共5页
通过对链霉菌702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测定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链霉菌702发酵液分别在100℃和121℃处理10h和1h,紫外线照射3min和在pH3~pH12缓冲液中处理60min后,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青霉的抑菌活性不减。说明该抑菌物... 通过对链霉菌702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测定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链霉菌702发酵液分别在100℃和121℃处理10h和1h,紫外线照射3min和在pH3~pH12缓冲液中处理60min后,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青霉的抑菌活性不减。说明该抑菌物质对热和紫外线稳定,在pH3-pH12条件稳定。本研究为进一步对该抑菌活性物质分离提取工艺和其在实践上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生物活性物质 稳定性测定 提取工艺 抑菌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裂链霉菌菌株MY02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稳定性测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秋 于基成 刘长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3,50,共4页
本实验室分离获得的链霉菌菌株MY0 2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良好的抑菌活性。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菌株MY0 2发酵液在中性及偏碱性的条件下稳定 ,室温条件下存放半年后活性开始下降 ,存放 1年后其活性丧失过... 本实验室分离获得的链霉菌菌株MY0 2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良好的抑菌活性。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菌株MY0 2发酵液在中性及偏碱性的条件下稳定 ,室温条件下存放半年后活性开始下降 ,存放 1年后其活性丧失过半 ;菌株MY0 2发酵液对光稳定 ,5 4℃ 15d菌株MY0 2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裂链霉菌 菌株 MY02发酵液 抗菌物质 稳定性测定 农用抗生素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和Rancimat法测定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国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2,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压榨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并采用DSC法和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两种食用油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比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低3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压榨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并采用DSC法和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两种食用油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比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低30℃;DSC法和Rancimat法测定的诱导氧化时间均随氧化温度升高而缩短,两种方法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DSC法的诱导氧化时间与氧化温度的相关系数最高,更利于未知温度下诱导氧化时间的推导。在检测方法上,与Rancimat法比较,DSC法用量小,测定时间短,更适于食用油的快速氧化稳定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氧化稳定性 差示扫描量热仪 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稳定性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毛瑞喜 《种子科技》 2006年第2期41-43,共3页
以鲁豆11、德豆99-16、高丰1号、鲁99-8、菏99-6、山宁11号、992492、菏96-8、潍豆6号、JN991368、JN99068-10等11个品种在山东省9个区试点的产量为试验材料进行品种稳定性参数的测定,利用Eberhart和Ruseell估计法对其进行估测,结果表明... 以鲁豆11、德豆99-16、高丰1号、鲁99-8、菏99-6、山宁11号、992492、菏96-8、潍豆6号、JN991368、JN99068-10等11个品种在山东省9个区试点的产量为试验材料进行品种稳定性参数的测定,利用Eberhart和Ruseell估计法对其进行估测,结果表明,菏96-8既高产又稳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德豆99-16和高丰1号只有在相应的适宜环境才能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区域试验 产量 稳定性测定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整地方式下草地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坤 谢应忠 +1 位作者 李生宝 李世忠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主要以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测定方面,选择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不同整地方式下的草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恢复的天然草地群落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主要以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测定方面,选择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不同整地方式下的草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恢复的天然草地群落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鱼鳞坑整地植物群落相对稳定性较高,而天然封育草地的相对稳定性较低,主要是生境条件的不同影响了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稳定性.最终可知草地植物群落都处在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恢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方式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宁夏南部 稳定性分析 植物群落结构 相对稳定性 稳定性测定 多样性 样方调查 对比研究 草地群落 自然恢复 生境条件 恢复阶段 数据为 鱼鳞坑 稳定 天然 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抗肿瘤银杏内生真菌的发酵条件及活性产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洁 周惠茹 +2 位作者 马君千 董昆明 缪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6-229,共4页
对前期研究发现的1株分离自银杏树皮组织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内生真菌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YX-5菌株的发酵条件及活性产物稳定性进行研究。以发酵后的菌体干质量、粗提物质量和粗提物抗肿瘤活性为指标,对YX-5菌株的发酵温度... 对前期研究发现的1株分离自银杏树皮组织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内生真菌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YX-5菌株的发酵条件及活性产物稳定性进行研究。以发酵后的菌体干质量、粗提物质量和粗提物抗肿瘤活性为指标,对YX-5菌株的发酵温度、pH值、转速和发酵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5℃、pH值7.0、摇床转速110 r/min、发酵时间7 d。以粗提物的抗肿瘤活性为指标,比较发酵液粗提物经热处理、酸碱处理、紫外照射和蛋白酶处理后的稳定性,发现YX-5菌株的活性产物在常温、中性和酸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好,对紫外线和蛋白酶有较强的抗性,但在超过100℃高温条件下或pH值超过9.0的碱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差。该菌株粗提物在自然条件下总体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变化,有利于活性成分分离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生真菌 抗肿瘤活性 条件优化 稳定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唑醇配合物抑菌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方利敏 聂旭亮 +4 位作者 上官新晨 戴金岳 戴建成 吴泓序 黄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4-929,共6页
为研究烯唑醇配合物对微生物抑菌的稳定性,试验模拟室内不同时间的紫外照射、100℃不同时间水浴以及不同pH等处理方式对烯唑醇Co(Ⅱ)配合物抑菌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松球壳孢菌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烯唑醇Co(Ⅱ)配合... 为研究烯唑醇配合物对微生物抑菌的稳定性,试验模拟室内不同时间的紫外照射、100℃不同时间水浴以及不同pH等处理方式对烯唑醇Co(Ⅱ)配合物抑菌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松球壳孢菌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烯唑醇Co(Ⅱ)配合物经紫外照射以及100℃加热处理后,对松球壳孢菌的抑制活性不减,可见烯唑醇Co(Ⅱ)配合物在热、紫外照射条件下均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而pH在6~7,抑菌能力有所下降,除此之外随着pH的改变,烯唑醇Co(Ⅱ)均呈现极强的抑菌活性,呈现较好的稳定性。该结果为烯唑醇Co(Ⅱ)配合物的生产、贮藏及在实践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唑醇配合物 稳定性测定 菌丝生长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上发生的两种病毒 被引量:5
8
作者 向玉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53-557,共5页
从河南、湖南和北京采集到的具明显系统性紫红色坏死变形[PV-1]和叶褪绿皱缩[PV-2]杨树病株,经病害症状观察、病毒提纯和电镜观察、病毒回接、生化性状等试验,证明两种分离物是球状病毒粒子和杆状病毒粒子,是杨树上发生的两种病毒的病... 从河南、湖南和北京采集到的具明显系统性紫红色坏死变形[PV-1]和叶褪绿皱缩[PV-2]杨树病株,经病害症状观察、病毒提纯和电镜观察、病毒回接、生化性状等试验,证明两种分离物是球状病毒粒子和杆状病毒粒子,是杨树上发生的两种病毒的病原。用杨树毒汁接种能感染多种草本植物。从病毒粒子的形状大小、理化性质、生物测定和血清反应,认为[PV-1]和[PV-2]分别属CMV和TMV。抗病品种鉴定看出,国内乡土种和北方型的品种抗病力较强,南方型的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易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病毒病 黄瓜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症状 稳定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