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甘露糖异构酶的酶学性质探究和热稳定性改造 被引量:2
1
作者 沈玲 赵丽婷 +6 位作者 沈昱 陈磊 李军训 顾正华 李由然 石贵阳 丁重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3-110,124,共9页
D-甘露糖异构酶可以催化D-果糖与D-甘露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在D-甘露糖的生物酶法制备中具有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报道的D-甘露糖异构酶热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高温的需求。该研究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来源的D-甘露糖异... D-甘露糖异构酶可以催化D-果糖与D-甘露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在D-甘露糖的生物酶法制备中具有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报道的D-甘露糖异构酶热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高温的需求。该研究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来源的D-甘露糖异构酶异源表达后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并对其进行热稳定性改造。研究结果显示D-甘露糖异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pH值为6.0~7.0,K_(m)、k_(cat)和k_(cat)/K_(m)分别为963.4 mmol/L、1.38 s^(-1)、1.4×10^(-3)L/(mmol·s)。通过理性改造该研究获得了一株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的突变体A241P/A116V/G253A/Q379P,其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15℃,在50℃条件下,半衰期为野生型的33倍,相对酶活力比野生型高60%。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表明脯氨酸的引入和疏水作用的增强,提高了蛋白质的刚性,从而使热稳定性提高。该研究通过对主流来源的D-甘露糖异构酶进行酶学性质探究及热稳定性改造,为生物酶法高效制备D-甘露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D-甘露糖异构酶结构-稳定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甘露糖异构酶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稳定性改造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智能模型提升溶菌酶RPL187的热稳定性
2
作者 王辉 范灵熙 +4 位作者 孙纪录 王苑 伍宁丰 田健 关菲菲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6-346,共11页
【目的】溶菌酶可作为抑菌剂而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但溶菌酶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稳定性受温度影响较大,难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因此采用一种结合人工智能模型设计并筛选蛋白质突变体的改造策略,提高溶菌酶的热稳定... 【目的】溶菌酶可作为抑菌剂而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但溶菌酶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稳定性受温度影响较大,难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因此采用一种结合人工智能模型设计并筛选蛋白质突变体的改造策略,提高溶菌酶的热稳定性,扩大溶菌酶的实际应用范围。【方法】研究材料为瘤胃原虫基因组来源的溶菌酶RPL187,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蛋白质进行后续实验,利用国标法检测溶菌酶RPL187在不同温度(37、45、50、55℃)处理不同时间(0、1、2、4、8 h)下剩余酶比活的变化情况;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并筛选RPL187的多点突变体,同样利用国标法检测溶菌酶突变体在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时间下剩余酶比活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测定野生型与突变体Tm值、自由能、氢键数量、二级结构含量等变化进而研究热稳定性提高的机制。【结果】RPL187在37℃和pH 6.5条件下的酶比活为(142000±2000)U/mg,比蛋清溶菌酶高5倍;RPL187在37℃和45℃条件下较稳定,但随着温度升高和热处理时间延长,酶比活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在55℃条件下孵育1 h,酶比活下降88%左右;为了提高RPL187的热稳定性,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共筛选11个RPL187多点突变体;有7个突变体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其中RPL187-592和RPL187-209具有抑制藤黄微球菌的活性;进一步热稳定性的检测结果显示,RPL187-592和RPL187-209在50℃下经热处理8 h后剩余酶比活较野生型分别高4.43倍和2.29倍,Tm值较野生型分别提高2.06℃和2.41℃,并且自由能较野生型分别降低1.57 kcal/mol和0.43 kcal/mol,表现出较野生型更稳定的构象和更高的热稳定性。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RPL187-592的分子内氢键增加了3个,且氨基酸由亲水向疏水的转变(K2V和K137V)均有助于提高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而在RPL187-209中,可能是由于氨基酸由柔性向刚性(K78P和K108P)以及由亲水向疏水(K137A)的转变而增加热稳定性。【结论】本改造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蛋白质热稳定性,对于扩大溶菌酶应用范围的实际需求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藤黄微球菌 酶比活 稳定性改造 人工智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酶耐热机制及提高酶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穗洁 吴文林 刘斌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6年第4期293-297,共5页
嗜热酶因其在高温条件下特殊的耐受及催化功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蛋白质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几方面,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在耐热机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常用的有效提高酶稳定性的... 嗜热酶因其在高温条件下特殊的耐受及催化功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蛋白质一级结构、高级结构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几方面,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在耐热机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常用的有效提高酶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酶 耐热性 耐热机制 稳定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适冷酶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于鹏 刘静雯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77-81,共5页
生物圈的80%是由低温环境构成,大约90%的海水平均温度为5℃或者更低,这里孕育着极为丰富的微生物。根据微生物对环境温度的耐受性和其生长温度上限/下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嗜冷微生物和适冷微生物两大类。由这些微生物产生的适冷酶在... 生物圈的80%是由低温环境构成,大约90%的海水平均温度为5℃或者更低,这里孕育着极为丰富的微生物。根据微生物对环境温度的耐受性和其生长温度上限/下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嗜冷微生物和适冷微生物两大类。由这些微生物产生的适冷酶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和特异性,因而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总结了近5年适冷酶新酶的筛选、发现及适冷酶稳定性的改造和低温表达系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冷酶 筛选技术 稳定性改造 低温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山电站一期尾水导流墙对机组出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荆岫岩 董毓新 张恩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1,共3页
白山电站一期工程装机3×300MW,为防止汛期泄流时,洪水和冲砂淤积对一期尾水出口影响,在一期的尾水出口处设置了导流墙,由于导流墙距离一期尾水出口很近,致使尾水出流受阻.通过现场测试和分析表明,导流墙严重阻碍一期3台机... 白山电站一期工程装机3×300MW,为防止汛期泄流时,洪水和冲砂淤积对一期尾水出口影响,在一期的尾水出口处设置了导流墙,由于导流墙距离一期尾水出口很近,致使尾水出流受阻.通过现场测试和分析表明,导流墙严重阻碍一期3台机组的正常尾水出流,因此造成水头损失,影响发电效益.为此,提出了在导流墙上开洞的改造措施.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和计算分析两种方法,论证了在导流墙底部开一个洞的安全稳定性.从而为白山电站一期尾水导流墙的现场改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墙 水电站 机组出力 整改改造稳定性 尾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