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淮海11个夏大豆品种(系)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亚光
杨雨阳
+1 位作者
昝凯
王凤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比较不同大豆品种(系)产量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优良大豆品种(系),对2020—2021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南组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除年份效应外,各因素及互作效应对大豆产量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l...
为比较不同大豆品种(系)产量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优良大豆品种(系),对2020—2021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南组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除年份效应外,各因素及互作效应对大豆产量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地点(55.31%)的贡献率最大,品种(5.97%)和年份(0.02%)贡献率较小。12个试点中平均产量最高的是山东济宁,比产量最低的安徽阜阳高33.63%,差异显著(P<0.05);11个参试品种中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邯豆13,比对照中黄13(CK A)和中黄13(CK B)分别增产10.93%和9.91%,差异显著。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灌云和徐州,山东临沂和济宁相似度较高,试点有重复设置的可能。河南周口对参试品种的鉴别力和代表性最强,是理想试点。12个试点被分为两组,徐9416-8在第一组试点产量最高,柳豆108在第二组试点产量最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邯豆13、圣育6号和南农60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本研究筛选得到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大豆品种(系),并为优异种质资源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稳定性和适应性
多因素方差分析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水稻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析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李秀芬
韩勇
+2 位作者
黄元财
刘江
贾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733-4735,4751,共4页
在分析2004年辽宁省中晚熟区试中11个水稻品种在8个不同试点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种×地点互作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产量差异极显著;AMMI模型结果指出雨田202在辽阳望水台、大石桥市...
在分析2004年辽宁省中晚熟区试中11个水稻品种在8个不同试点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种×地点互作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产量差异极显著;AMMI模型结果指出雨田202在辽阳望水台、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沈农9866、辽盐188及辽星3号在沈阳周边地区,辽优2006在海城市西四农科站、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而辽粳294和沈农9765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好。影响品种×地点互作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日照,且不同品种对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也不同,如辽盐188对温度较低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雨田202对日照时数较少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而辽粳294、沈农9765和花粳8号却适应大多数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地点互作
AMMI模型
稳定性和适应性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薯种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3
作者
谭文丽
吴文嫱
+4 位作者
王斌
叶剑秋
黄小龙
许云
黄东益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0-2327,共8页
为加强木薯现有选育材料和引进种质的研究利用,准确评价各种质产量相关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以木薯主栽品种华南8号(SC8)和华南205号(SC205)为对照,选用138份选育材料和8份瑞士引进新种质,应用AMMI模型对连续3年的干物质率、收获指数...
为加强木薯现有选育材料和引进种质的研究利用,准确评价各种质产量相关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以木薯主栽品种华南8号(SC8)和华南205号(SC205)为对照,选用138份选育材料和8份瑞士引进新种质,应用AMMI模型对连续3年的干物质率、收获指数的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和遗传与环境(G×E)互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比对照SC8的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更高且更加稳定的种质分别有4份和6份,比对照SC205的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更高且更加稳定的种质分别有61份和12份;(2)对干物质率的分析中有67份种质比SC8和有132份种质比SC205对不同年度环境的适应性更好,对收获指数的分析中有48份种质比SC8和有28份种质比SC205对不同年度环境适应性更好。AMMI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木薯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的基因型G效应、环境E效应和G×E互作效应。该结果对木薯种质的环境敏感度和种植范围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基因型环境互作
稳定性和适应性
AMM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海11个夏大豆品种(系)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亚光
杨雨阳
昝凯
王凤菊
机构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省优质大豆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基金
安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022C01NY008)。
文摘
为比较不同大豆品种(系)产量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优良大豆品种(系),对2020—2021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南组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除年份效应外,各因素及互作效应对大豆产量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地点(55.31%)的贡献率最大,品种(5.97%)和年份(0.02%)贡献率较小。12个试点中平均产量最高的是山东济宁,比产量最低的安徽阜阳高33.63%,差异显著(P<0.05);11个参试品种中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邯豆13,比对照中黄13(CK A)和中黄13(CK B)分别增产10.93%和9.91%,差异显著。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灌云和徐州,山东临沂和济宁相似度较高,试点有重复设置的可能。河南周口对参试品种的鉴别力和代表性最强,是理想试点。12个试点被分为两组,徐9416-8在第一组试点产量最高,柳豆108在第二组试点产量最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邯豆13、圣育6号和南农60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本研究筛选得到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大豆品种(系),并为优异种质资源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稳定性和适应性
多因素方差分析
GGE双标图
Keywords
soybean
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GGE Biplot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水稻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析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李秀芬
韩勇
黄元财
刘江
贾燕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沈阳炮兵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733-4735,4751,共4页
基金
沈阳农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
文摘
在分析2004年辽宁省中晚熟区试中11个水稻品种在8个不同试点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种×地点互作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产量差异极显著;AMMI模型结果指出雨田202在辽阳望水台、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沈农9866、辽盐188及辽星3号在沈阳周边地区,辽优2006在海城市西四农科站、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而辽粳294和沈农9765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好。影响品种×地点互作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日照,且不同品种对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也不同,如辽盐188对温度较低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雨田202对日照时数较少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而辽粳294、沈农9765和花粳8号却适应大多数的环境。
关键词
品种×地点互作
AMMI模型
稳定性和适应性
气候因子
Keywords
Interaction of Genotype
Environment
AMMI model
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Climatic factor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薯种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3
作者
谭文丽
吴文嫱
王斌
叶剑秋
黄小龙
许云
黄东益
机构
海南大学农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0-2327,共8页
基金
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No.2010CB12660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163003201211)
农业部物种保护项目"木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编目繁殖更新与保存分发利用"(No.NB2012-2130135)
文摘
为加强木薯现有选育材料和引进种质的研究利用,准确评价各种质产量相关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以木薯主栽品种华南8号(SC8)和华南205号(SC205)为对照,选用138份选育材料和8份瑞士引进新种质,应用AMMI模型对连续3年的干物质率、收获指数的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和遗传与环境(G×E)互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比对照SC8的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更高且更加稳定的种质分别有4份和6份,比对照SC205的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更高且更加稳定的种质分别有61份和12份;(2)对干物质率的分析中有67份种质比SC8和有132份种质比SC205对不同年度环境的适应性更好,对收获指数的分析中有48份种质比SC8和有28份种质比SC205对不同年度环境适应性更好。AMMI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木薯干物质率和收获指数的基因型G效应、环境E效应和G×E互作效应。该结果对木薯种质的环境敏感度和种植范围评估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木薯
基因型环境互作
稳定性和适应性
AMMI模型
Keywords
Cassava(Maninot esculenta Crantz)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MMI model
分类号
S5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淮海11个夏大豆品种(系)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陈亚光
杨雨阳
昝凯
王凤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宁省水稻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析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李秀芬
韩勇
黄元财
刘江
贾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木薯种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谭文丽
吴文嫱
王斌
叶剑秋
黄小龙
许云
黄东益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