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性系数为隐式函数的边坡可靠度近似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苏永华 赵明华 +1 位作者 李青海 刘晓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8-1203,共6页
分析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边坡滑动模式的稳定性系数计算是一个隐函数。导致了在其相应的可靠度研究中建立显式的极限状态方程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郎畏勒计算模式为例,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响应面方法。在该方法... 分析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边坡滑动模式的稳定性系数计算是一个隐函数。导致了在其相应的可靠度研究中建立显式的极限状态方程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郎畏勒计算模式为例,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响应面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郎畏勒分析模式的稳定性系数隐式计算方法取代经典响应面方法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为了消除经典方法可靠度指标求解过程中方程线性化带来的误差,研究了采用梯度最速下降法最优化方法求解验算点的过程和步骤。然后给出了改进后的响应面方法近似显式函数拟合和可靠度指标的工作流程,最后采用改进的方法分析一个工程实例。改进的响应面计算过程比经典方法简单适用,工作量较小,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系数隐式函数 响应面方法 边坡可靠度 最速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终财富持有者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研究——基于宏观经济运行机理的视角
2
作者 闫泽涛 李燃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文章基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从中国经济的结构变量入手,在理论上分析中国国民收入、社会最终储蓄率、企业资产负债率对中国最终财富持有者货币需求的影响和作用,并构建相应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模型,结合2001-2014年期间中国有关数据,... 文章基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从中国经济的结构变量入手,在理论上分析中国国民收入、社会最终储蓄率、企业资产负债率对中国最终财富持有者货币需求的影响和作用,并构建相应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模型,结合2001-2014年期间中国有关数据,对该函数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所得的数据显示:以中国国民收入、社会最终储蓄率、企业资产负债率为主要解释变量的最终财富持有者货币需求函数在文章研究的时间区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财富持有者 货币需求 函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曲率研磨盘提高行星研磨技术去除函数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海阔 曾雪锋 +3 位作者 李锐钢 李英杰 李龙响 张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0-1630,共11页
行星研磨技术由于提升磨削接触点相对速度,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去除效率。但由于传统研磨盘不均匀磨损,导致研磨盘形状持续改变,从而影响了研磨过程中去除函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针对基于小磨头行星运动方式,通过... 行星研磨技术由于提升磨削接触点相对速度,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去除效率。但由于传统研磨盘不均匀磨损,导致研磨盘形状持续改变,从而影响了研磨过程中去除函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针对基于小磨头行星运动方式,通过建立构建磨损函数,预置研磨盘曲率半径,使研磨盘满足在加工单周期后各点去除量相等,从而提升去除函数稳定性。通过实验验证,研磨去除函数与模型仿真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优化后的研磨盘可获得高效稳定的去除函数。采用直径40 mm SiC研磨盘研磨SiC工件,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加工前后研磨盘磨损情况,面形变化小于1%,符合均匀去除要求;对比多组不同研磨阶段去除函数,体积去除率误差小于2.3%,满足光学研磨去除函数稳定性要求;在公转100 r·min^(-1),自转-100 r·min^(-1)条件下,体积去除率达到6.879 mm3·min^(-1),比同样参数下的平转动研磨提高了40.9%的去除量。证明了行星研磨技术能够通过参数设计获得高稳定性的高效去除函数,为行星运动研磨技术应用于SiC镜片高效加工提了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行星运动研磨 研磨盘磨损模型 去除函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型变频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传动系统的稳定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松清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运用微分几何反馈控制方法,对电压型变频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传动系统,在特殊的流形上,把这种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传动系统映射为两个独立的线性子系统;证明了系统的相对阶满足变换条件,提出了变换矩阵的构造性寻找方法;基于线性... 运用微分几何反馈控制方法,对电压型变频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传动系统,在特殊的流形上,把这种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传动系统映射为两个独立的线性子系统;证明了系统的相对阶满足变换条件,提出了变换矩阵的构造性寻找方法;基于线性二阶系统Lyapunov函数,在此流形上,研究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函数,证明了这种函数的正定性以及其导数的定号性,最后对国产Y_系列15kW的电机进行研究,得出其稳定性判别函数,方法简单,而且稳定性区域大小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几何方法 二阶系统 变量梯度法 交流异步电机稳定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能量方差的链路稳定性在MANET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应征 张群慧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0-686,共7页
传统QoS路由协议通常基于信号强度或节点间的距离来解决链路的稳定性,导致选择最近节点时,增加了跳数,从而降低了路由的QoS,影响网络的性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在OLSR协议的基础上,通过某个节点相对于邻居节点的移动性程... 传统QoS路由协议通常基于信号强度或节点间的距离来解决链路的稳定性,导致选择最近节点时,增加了跳数,从而降低了路由的QoS,影响网络的性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在OLSR协议的基础上,通过某个节点相对于邻居节点的移动性程度来计算链路稳定性,采用一个稳定性函数作为主路径的选取准则,有效地选择了一条关于链路稳定性的最佳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OLSR ETX和OLSR相比,本文所提方法使得MPR的重复计算和路由袁的重复计算过程最小化,并减少了数据包的丢失率,降低了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协议 信号强度 链路稳定性 稳定性函数 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影响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吗? 被引量:17
6
作者 许月丽 李帅 刘志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49,共20页
本文利用合意货币需求量部分调整门限回归模型和ARDL协整突变检验两种不同的技术,考察了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数字金融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全局和边际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一是数字金融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全局稳定性和边... 本文利用合意货币需求量部分调整门限回归模型和ARDL协整突变检验两种不同的技术,考察了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数字金融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全局和边际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一是数字金融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全局稳定性和边际稳定性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且这一判断在剔除其他金融创新形式的影响后仍是稳健的。不过,在时间维度上货币需求函数的全局不稳定性特征仍是可识别的。二是M0、M1和M2货币需求的边际稳定性受数字金融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其中M0和M2所受影响较大,而M1则相对不显著。三是数字金融主要影响的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对家庭部门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也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对企业部门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的政策含义是,数字金融等金融创新形式会引起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这给货币供需均衡的政策操作实践增加了难度。因此,应通过加强金融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加速构建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走廊和传导机制,逐步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和宏观调控的传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 部分调整门限回归模型 ARDL协整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ov调制的随机微分延迟方程的函数稳定性
7
作者 胡荣 刘云霞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随机微分延迟方程的指数稳定性被人们广泛研究,但讨论带Markov调制的随机微分延迟方程的函数稳定性的不多.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类型的函数稳定性.我们采用了一例特定的Lyapunov函数,来研究带Markov调制的随机微分延迟方程的p阶矩ψα-函... 随机微分延迟方程的指数稳定性被人们广泛研究,但讨论带Markov调制的随机微分延迟方程的函数稳定性的不多.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类型的函数稳定性.我们采用了一例特定的Lyapunov函数,来研究带Markov调制的随机微分延迟方程的p阶矩ψα-函数稳定性,并对其几乎必然ψβ/p-函数稳定性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稳定性 LYAPUNOV函数 延迟方程 广义Itos公式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OTF稳定性的波前编码相位板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文字 陈燕萍 +2 位作者 赵廷玉 叶子 余飞鸿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17-2021,共5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用于光学系统中子午弧矢方向白光OTF稳定性评价的波前编码相位板参量优化方法.该方法仅以标准偏差来评价OTF在目标景深范围内的稳定性,并且结合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在参量空间内优化得到相位板的最佳参量.使用该方法...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用于光学系统中子午弧矢方向白光OTF稳定性评价的波前编码相位板参量优化方法.该方法仅以标准偏差来评价OTF在目标景深范围内的稳定性,并且结合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在参量空间内优化得到相位板的最佳参量.使用该方法优化得到的相位板参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光学系统的景深,并且可以获得更为清晰、稳定的成像.对应用波前编码技术前后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作了比较,并且考察了优化参量的容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编码 相位板 景深 光学传递函数稳定性 自适应模拟退火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nach 3-Lie代数上两类映射的稳定性
9
作者 秦宇帆 林洁 姜敬敬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结合函数方程pf(x+y/p+z)=f(x)+f(y)+pf(z),研究了Banach 3-Lie代数上的同态、导子以及广义导子的广义Hyers-Ulam稳定性(其中p为固定正整数).
关键词 Banach 3-Lie代数 同态 导子 广义导子 函数方程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变换的交流传动系统李亚普诺夫函数寻找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松清 戴先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3,共7页
从分析传统二阶系统稳定性出发 ,推导出直流传动系统的Lyapunov函数 ;在此基础上 ,运用矢量变换的思想 ,把MT坐标系中交流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函数反变换到三相定子坐标之中 ,得到与感应电机相对应的一类函数 ;证明了这种函数的正定性以及... 从分析传统二阶系统稳定性出发 ,推导出直流传动系统的Lyapunov函数 ;在此基础上 ,运用矢量变换的思想 ,把MT坐标系中交流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函数反变换到三相定子坐标之中 ,得到与感应电机相对应的一类函数 ;证明了这种函数的正定性以及其导数的定号性 ,并对变换过程中函数值域的变化情况进行讨论 ;最后对 15kW的国产Y系列电机进行研究 ,得出其稳定性判别函数 ,方法简单 ,而且稳定性区域大小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系 稳定性函数 矢量变换 交流传动系统 李亚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论域函数的全性与极大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仪香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80-684,共5页
该文研究 L-论域上稳定函数的全性与极大性 .由于全函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是不多见的 ,因此作者从降低函数全性的要求出发 ,转而要求函数是关于一类元素是全的 ,即将这类元素仍然映射成该类元素 .另一方面 ,论域中元素间的序关系反... 该文研究 L-论域上稳定函数的全性与极大性 .由于全函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是不多见的 ,因此作者从降低函数全性的要求出发 ,转而要求函数是关于一类元素是全的 ,即将这类元素仍然映射成该类元素 .另一方面 ,论域中元素间的序关系反映了元素包含信息多少的关系 ,因此包含尽可能多信息的元素 ,即极大元素是重要的一类元素 .该文引入了极大类全函数 ,即将极大元映射成极大元的函数 ,重点研究极大类稳定全函数 .同时关注稳定映射关于稳定序的极大性 ,即极大稳定函数 .结果表明在一类的 L-论域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域 极大类稳定性函数 极大稳定函数 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静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凯燕 魏德敏 刘灿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3期64-68,共5页
以斜拉桥作为研究对象,对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讨论了斜拉桥非线性分析的几种基本方法,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几座典型的实桥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斜拉桥这种柔性结构在恒载作用下是高度非线性的,跨径越大... 以斜拉桥作为研究对象,对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讨论了斜拉桥非线性分析的几种基本方法,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几座典型的实桥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斜拉桥这种柔性结构在恒载作用下是高度非线性的,跨径越大,几何非线性表现得越突出,结构分析与设计中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几何非线性 稳定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ulti-objective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based approach of power system stability enhancement with UPFC 被引量:6
13
作者 Ajami Ali Armaghan Meh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36-1544,共9页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single-machine infinite-bus (SMIB), using the modified linearized Phil- lips-Heffron model installed with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 the potential of the UP...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single-machine infinite-bus (SMIB), using the modified linearized Phil- lips-Heffron model installed with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 the potential of the UPFC supplementary controller to enhance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a power system i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lability through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alysis. This controller is tuned to simultaneously shift the undamped electromeehanical modes to a prescribed zone in the s-plane. The problem of robust UPFC based damping controller is formulat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eigenvalue-based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comprising the damping factor, and the damping ratio of the undamped electromechanical modes to be solved using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GSA) that has a strong ability to find the most optimistic results. The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are simulated on a SMIB system and the rotor speed deviation, internal voltage deviation, DC voltage deviation and electrical power deviation responses are studied with the effect of this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controller.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uned GSA based UPFC controller using the proposed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has an excellent capability in damping power system with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 and greatly enhances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power system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delay-dependent robust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for uncertain 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s under imperfect premise matching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泽健 黄显林 +1 位作者 班晓军 高晓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415-3423,共9页
To alleviate the conservativeness of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Takagi-Sugeno (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s, a new delay-dependent stability criterion wa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a new augmented Lyapunov function ... To alleviate the conservativeness of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Takagi-Sugeno (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s, a new delay-dependent stability criterion wa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a new augmented Lyapunov function with an additional triple-integral term, which was firstly u3ed to derive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T-S fuzzy time-delay systems. By the same approach, the robust stability issue for fuzzy time-delay systems with uncertain parameters was also considered.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design flexibility, a new design approach for uncertain fuzzy time-delay systems under imperfect premise matching was also proposed, which allows the fuzzy controller to employ different membership functions from the fuzzy time-delay model. By the numerical examples, the proposed stability conditions are less conservative in the sense of getting larger allowable time-delay and obtaining smaller feedback control gains. For instance, when the allowable time-delay increases from 7.3 s to 12 s for an uncertain T-S fuzzy control system with time-delay, the norm of the feedback gains decreases from (34.299 2, 38.560 3) to (10.073 3, 11.349 0),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 was illustrated by the last example with the robustly stable curves of system state under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x(0) = [3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 fuzzy systems time-delay systems imperfect premise matching stability robust stability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STAB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ntinuous fly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亮 于广明 +1 位作者 陈祖煜 褚雪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52-856,共5页
A new version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called discontinuous fly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FPSO) was proposed,where not all of the particles refreshed their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during each iterati... A new version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called discontinuous fly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FPSO) was proposed,where not all of the particles refreshed their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during each iteration step and the probability of each particle in refreshing its position and velocity was dependent on its objective function value.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size on the results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obtained by DFPSO have an average difference of 6% compared with those by PSO,whereas DFPSO consumes much less evaluations of objective function than PSO do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stabilit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factor of safet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