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向急性心肌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鉴定
被引量:
2
1
作者
冷利华
裴宜斌
+4 位作者
周函
晏晶晶
何小伍
朱高
黄文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17-2522,共6页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SCAD)向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展的核心基因及作用途径。方法:GEO数据库下载2个独立数据集GSE71226和GSE66360。“limma”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采用“ggplot2”包对GSE71226和GSE66360数据集获取差异基因取交...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SCAD)向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展的核心基因及作用途径。方法:GEO数据库下载2个独立数据集GSE71226和GSE66360。“limma”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采用“ggplot2”包对GSE71226和GSE66360数据集获取差异基因取交集,并定义SCAD向AMI进展的关键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插件MCODE 1.5.1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的168例SCAD患者作为SCAD组,选择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SCAD组进行随访,发生AMI则定义为AMI组。结果:GSE71226数据集中获得1122个差异基因,GSE66360数据集中获得463个差异基因,取交集后共获得48个关键基因。GO分析主要富集于环磷酸腺苷反应、对应力刺激的响应及炎症反应等;KEGG分析主要富集于IL-17信号通路及PID IL1信号通路等。GSEA分析结果显示,关键基因中呈正相关的前3位最丰富基因集为线粒体反应途径、反应途径及基于CRISPR与初级纤毛发育相关的基因;负相关的前3位最丰富基因集为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人体补体系统及脊髓损伤。鉴定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转录因子AP(JUN)、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XCL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4个核心基因。SCAD组患者PTGS2、JUN、CXCL2、MMP9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PTGS2、JUN、CXCL2、MMP9蛋白表达高于SCAD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GS2、JUN、CXCL2及MMP9 AUC分别为0.747(0.704~0.867)、0.775(0.714~0.887)、0.773(0.708~0.874)、0.850(0.794~0.972)。结论:PTGS2、JUN、CXCL2、MMP94个核心基因可能参与SCAD进展为AMI的病理机制并可预测SCAD进展为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基因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宫建丽
王晓俐
朱兴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评价其疗效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5 8例冠心病病人 ,包括不稳定型顽固性心绞痛 45例及急性非 Q波心肌梗死 13例 ,静脉注射地尔硫 0 .3 mg/kg( 5 m g/m in) ,继而静脉点...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评价其疗效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5 8例冠心病病人 ,包括不稳定型顽固性心绞痛 45例及急性非 Q波心肌梗死 13例 ,静脉注射地尔硫 0 .3 mg/kg( 5 m g/m in) ,继而静脉点滴 10 ug·kg- 1 · m in- 1 ( 90 m in内 ) ,随后口服地尔硫 3 0 mg,每日 4次 ,共计 10 d为一个疗程 ,分别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 1、3、5、10、15、2 0、3 0、60、90 m in及第 10 d监测心率、血压 ,用药前及用药后 90 m in、10 d各做同一切面超声心动图 ,监测心脏功能指数 (每搏心输出量 SV、每搏心指数 SI、每分心输出量 CO、每分心指数 CI、射血分数 EF、心率 HR)。结果 用药后 5 min心率开始下降 ,15 min时达高峰 ,下降幅度为 ( 15± 5 ) bpm( P<0 .0 5 ) ,收缩压 ( SBP) 10 min下降 ( 12± 4) mm Hg( P<0 .0 5 )、舒张压 ( DBP)下降不明显 ( 6± 2 ) mm Hg( P≥ 0 .0 5 )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功能指数变化 :SV、CI、EF无明显改变 ( P≥ 0 .0 5 ) ,而 SI、CO、HR明显改善 ( P<0 .0 5 )。结论 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地尔硫Zh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3
作者
张蓉
郭丽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4期242-244,共3页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UCAD)是近几年来对缺血性心脏病新采用的分类方法,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非Q波形心肌梗死(NQMI).由于二者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等方面均极相似,在临床上也极难鉴别,因此统而称之.本文重点讨论U...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UCAD)是近几年来对缺血性心脏病新采用的分类方法,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非Q波形心肌梗死(NQMI).由于二者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等方面均极相似,在临床上也极难鉴别,因此统而称之.本文重点讨论UCAD的治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
发病机制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向急性心肌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鉴定
被引量:
2
1
作者
冷利华
裴宜斌
周函
晏晶晶
何小伍
朱高
黄文胜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17-2522,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项目(2016YFC0903100,2016YFC0903101)。
文摘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SCAD)向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展的核心基因及作用途径。方法:GEO数据库下载2个独立数据集GSE71226和GSE66360。“limma”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采用“ggplot2”包对GSE71226和GSE66360数据集获取差异基因取交集,并定义SCAD向AMI进展的关键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插件MCODE 1.5.1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的168例SCAD患者作为SCAD组,选择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4例作为对照组。对SCAD组进行随访,发生AMI则定义为AMI组。结果:GSE71226数据集中获得1122个差异基因,GSE66360数据集中获得463个差异基因,取交集后共获得48个关键基因。GO分析主要富集于环磷酸腺苷反应、对应力刺激的响应及炎症反应等;KEGG分析主要富集于IL-17信号通路及PID IL1信号通路等。GSEA分析结果显示,关键基因中呈正相关的前3位最丰富基因集为线粒体反应途径、反应途径及基于CRISPR与初级纤毛发育相关的基因;负相关的前3位最丰富基因集为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人体补体系统及脊髓损伤。鉴定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转录因子AP(JUN)、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XCL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4个核心基因。SCAD组患者PTGS2、JUN、CXCL2、MMP9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PTGS2、JUN、CXCL2、MMP9蛋白表达高于SCAD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GS2、JUN、CXCL2及MMP9 AUC分别为0.747(0.704~0.867)、0.775(0.714~0.887)、0.773(0.708~0.874)、0.850(0.794~0.972)。结论:PTGS2、JUN、CXCL2、MMP94个核心基因可能参与SCAD进展为AMI的病理机制并可预测SCAD进展为AMI。
关键词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基因
功能
Keywords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enes
Function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宫建丽
王晓俐
朱兴雷
机构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文摘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评价其疗效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5 8例冠心病病人 ,包括不稳定型顽固性心绞痛 45例及急性非 Q波心肌梗死 13例 ,静脉注射地尔硫 0 .3 mg/kg( 5 m g/m in) ,继而静脉点滴 10 ug·kg- 1 · m in- 1 ( 90 m in内 ) ,随后口服地尔硫 3 0 mg,每日 4次 ,共计 10 d为一个疗程 ,分别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 1、3、5、10、15、2 0、3 0、60、90 m in及第 10 d监测心率、血压 ,用药前及用药后 90 m in、10 d各做同一切面超声心动图 ,监测心脏功能指数 (每搏心输出量 SV、每搏心指数 SI、每分心输出量 CO、每分心指数 CI、射血分数 EF、心率 HR)。结果 用药后 5 min心率开始下降 ,15 min时达高峰 ,下降幅度为 ( 15± 5 ) bpm( P<0 .0 5 ) ,收缩压 ( SBP) 10 min下降 ( 12± 4) mm Hg( P<0 .0 5 )、舒张压 ( DBP)下降不明显 ( 6± 2 ) mm Hg( P≥ 0 .0 5 )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功能指数变化 :SV、CI、EF无明显改变 ( P≥ 0 .0 5 ) ,而 SI、CO、HR明显改善 ( P<0 .0 5 )。结论 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疗效确切 。
关键词
不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地尔硫Zhou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3
作者
张蓉
郭丽君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心医院心内科廊坊市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心内科廊坊市.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4期242-244,共3页
文摘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UCAD)是近几年来对缺血性心脏病新采用的分类方法,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非Q波形心肌梗死(NQMI).由于二者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等方面均极相似,在临床上也极难鉴别,因此统而称之.本文重点讨论UCAD的治疗新进展.
关键词
不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
发病机制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向急性心肌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鉴定
冷利华
裴宜斌
周函
晏晶晶
何小伍
朱高
黄文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静脉应用地尔硫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观察
宫建丽
王晓俐
朱兴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张蓉
郭丽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