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同位素比率与元素分析技术在水产品溯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怡 饶义勇 +2 位作者 王许诺 王增焕 黄珂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7,共12页
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开发高效的原产地保护方法和真伪鉴别技术尤为重要。稳定同位素与元素分析技术凭借其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性,在映射环境信息及生物食源结构特征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已成为水产品溯源领域备受瞩目的... 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开发高效的原产地保护方法和真伪鉴别技术尤为重要。稳定同位素与元素分析技术凭借其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性,在映射环境信息及生物食源结构特征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已成为水产品溯源领域备受瞩目的方法。对稳定同位素、元素分析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水产品溯源中的应用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综述表明,大多数研究中水产品溯源的准确率仅为60%及以上,因此现有溯源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深入探索元素/稳定同位素“指纹图谱”的形成机制,加速溯源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并引入现代机器学习算法与多模型融合技术。研究可为水产品的地理来源示踪与生产方式判别等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构建稳定、可靠的水产品溯源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溯源 元素 稳定同位素比率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Pb稳定同位素比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忻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89,共3页
本文采用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玄武湖和莫愁湖,及其相连的河道表层沉积物中Pb稳定同位素的比率。沉积物中^208Pb/^206Pb和^206Pb/^207Pb的比率范围分别为2.0931~2.1239和1.1558-1.1845。玄武湖、莫愁湖、护城河... 本文采用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玄武湖和莫愁湖,及其相连的河道表层沉积物中Pb稳定同位素的比率。沉积物中^208Pb/^206Pb和^206Pb/^207Pb的比率范围分别为2.0931~2.1239和1.1558-1.1845。玄武湖、莫愁湖、护城河等采样点Pb稳定同位素比率,与文献中长江江苏段沉积物相近。其它河道采样点Pb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文献中南京市大气、土壤Pb稳定同位素比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Pb稳定同位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肯尼亚史前食草动物牙齿中骨胶原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再现气候和生境
3
作者 张冰(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3期20-21,共2页
实验研究证明,动物组织中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与动物的食性有关。因为不同类型食物具有特征的碳、氮同位素组成,可以用史前人类和动物骨骼中骨胶原的稳定同位素比率来再现食性特征。然而,近来的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骨胶原中碳、... 实验研究证明,动物组织中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与动物的食性有关。因为不同类型食物具有特征的碳、氮同位素组成,可以用史前人类和动物骨骼中骨胶原的稳定同位素比率来再现食性特征。然而,近来的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骨胶原中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不仅受食性的影响,还受气候、生理、微生境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比率 稳定同位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的茶叶地理溯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洪林 张凯 +3 位作者 黎娇 李照 杨天来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52-360,共9页
采用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方法,基于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combustion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GC-C-IRMS)开展不同产地茶叶地理溯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C-C-IRMS特异性化... 采用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方法,基于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combustion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GC-C-IRMS)开展不同产地茶叶地理溯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C-C-IRMS特异性化合物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茶叶地理溯源;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本方法可以对不同产地茶叶进行有效区分,预测和验证准确率均达到85%以上,BP人工神经网络认证性能最优,预测和验证准确率均达到100%;经过进一步筛选和鉴定,得到不同产地秀芽的2种特征标识化合物——δ^(15)N_(丙氨酸)和δ^(13)C_(茶氨酸)。本研究可为茶叶地理溯源提供一定技术支撑,有利于茶叶产品的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地理溯源 咖啡碱 氨基酸 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表层海水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研究进展
5
作者 衡福新 田彪 +2 位作者 孙维君 吴雪梅 丁明虎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8-439,共12页
大洋表层海水氧稳定同位素比率(δ^(18)O)能够准确指示多种海洋循环过程,也可以用来重建古气候变化。随着近几十年采样范围的扩大和分析技术的提高,大洋表层海水δ^(18)O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主要体现在δ^(18)O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归因... 大洋表层海水氧稳定同位素比率(δ^(18)O)能够准确指示多种海洋循环过程,也可以用来重建古气候变化。随着近几十年采样范围的扩大和分析技术的提高,大洋表层海水δ^(18)O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主要体现在δ^(18)O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归因等研究方向。但是,受到海洋调查范围的限制,现在仍存在对δ^(18)O时空范围深入认知的不足。本文对大洋表层海水δ^(18)O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以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比率 盐度 大洋表层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比率技术对食醋真伪鉴别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鑫 陈小珍 +1 位作者 蒋鑫 张东雷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0-134,共5页
使用稳定同位素比率技术对食醋的掺假鉴别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建立了反相色谱联用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RPLC-IRMS)同时对食醋中乙酸和乳酸进行分离测定其δ13值的分析方法。分析食醋的沉淀物、乙酸、乳酸三组分间δ13值相互关系,三者基... 使用稳定同位素比率技术对食醋的掺假鉴别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建立了反相色谱联用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RPLC-IRMS)同时对食醋中乙酸和乳酸进行分离测定其δ13值的分析方法。分析食醋的沉淀物、乙酸、乳酸三组分间δ13值相互关系,三者基本无关联;结合生产原料对δ13值的变化进行分析,葡萄糖的添加易增大乳酸的δ13值。对食醋中乙酸及化学试剂乙酸δ13值的测定,进一步验证了已有文献中无法单纯使用乙酸的δ13值进行食醋掺假鉴别这一结论,但是发现化学试剂类乳酸的δ13值区间在-9.86‰^-13.58‰,与食醋中乳酸的δ13值区间-20.91‰^-31.75‰有明显差异,区间不重合,可以起到鉴别真假的作用。研究进一步扩展了稳定同位素检测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服务于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 乙酸 乳酸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的不同年份普洱生茶真实性认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洪林 曾艺涛 +3 位作者 童华荣 张凯 李照 杨天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采用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方法(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开展不同年份普洱生茶真实性认证研究。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基于茶叶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 采用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方法(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开展不同年份普洱生茶真实性认证研究。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基于茶叶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预测和验证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BP-ANN认证性能最优,预测和验证准确率均达到100%;进一步筛选和鉴定,得到不同年份普洱生茶的3种化学标记,包括δ^(15)N_(Thea)、δ^(13)CG_(lu)和δ^(15)NG_(lu)。因此,基于GC-C-IRMS分析的咖啡碱和氨基酸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年份普洱生茶的真实性认证。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普洱生茶产品认证的指标体系及技术体系,也为其他食品的认证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生茶 生产年份 咖啡碱 氨基酸 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年轮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振 金国庆 +2 位作者 丰忠平 孙林山 周志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1,共8页
以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S1)和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石龙林场(S2)2个试验点内10个相同种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植株为研究对象,对其长期生长过程中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和年轮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的变化以... 以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S1)和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石龙林场(S2)2个试验点内10个相同种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植株为研究对象,对其长期生长过程中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和年轮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的变化以及年轮δ^13C值的种源间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年轮δ^13C值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轮增长,2个试验点马尾松的年轮宽度总体上先降低后略升高;S1试验点的早材和晚材宽度均先降低后略升高,而S2试验点的早材和晚材宽度则缓慢降低;2个试验点马尾松的年轮δ^13C值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S1和S2试验点各年轮段δ^13C值的均值分别为-26.48‰^-25.19‰和-25.71‰^-25.05‰,且S2试验点各年轮段δ^13C值的均值高于S1试验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各年轮段δ^13C值的均值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P<0.01);总体上看,高纬度地区种源各年轮段的δ^13C值依次高于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种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试验点马尾松年轮δ^13C值与种源地的纬度和干燥度指数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种源地的年均温、年降水量、5月至9月降水量和≥10℃年积温以及种源地和试验点间纬度差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年轮宽度和早材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晚材宽度呈不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马尾松年轮δ^13C值在种源间变异丰富,这是其对种源地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立地环境和径向生长对马尾松固碳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分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年轮 稳定同位素比率 种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的方位差异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汤红官 陈拓 强维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1,共4页
测定了祁连山一棵千年圆柏不同方位上树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δ13 C值 )和光合作用色素 .结果显示 ,树木中 δ13 C值具有明显的方位差异 :北面的 δ13 C值相对较高 ,西面的 δ13 C值相对较低 .树叶中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黄... 测定了祁连山一棵千年圆柏不同方位上树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δ13 C值 )和光合作用色素 .结果显示 ,树木中 δ13 C值具有明显的方位差异 :北面的 δ13 C值相对较高 ,西面的 δ13 C值相对较低 .树叶中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的方位变化趋势与δ13 C值类似 .分析表明 ,后者的方位变化是树木对局部环境的光辐射差异长期适应的结果 ,而树木中δ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比率 方位差异 光辐射 树木年轮 光合作用色素 温度效应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黑杨PnEXPA1基因多态性与稳定碳同位素比率的关联分析
10
作者 张伟溪 褚延广 +3 位作者 黄秦军 张冰玉 丁昌俊 苏晓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5,共7页
对欧洲黑杨α-expansin基因PnEXPA1的SNP多态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了关联分析。利用SNaPshot技术对PnEXPA1基因内11个SNP位点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发现各SNP位点优势基因型均为纯合,且其频率高于杂合基因... 对欧洲黑杨α-expansin基因PnEXPA1的SNP多态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了关联分析。利用SNaPshot技术对PnEXPA1基因内11个SNP位点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发现各SNP位点优势基因型均为纯合,且其频率高于杂合基因型。关联分析显示:SNP8和SNP12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一般线性模型(GLM)2种方法时均与δ13C值显著关联。SNP8为exon 1内的无义突变,可解释6.620%的表型变异;而SNP12位于intron 1中,遗传贡献率为6.613%;这2个SNP位点与SNP9、SNP13共同位于一个高连锁不平衡(LD)的单倍型块中。SNP8与SNP12的TT基因型无性系均具有较高的δ13C值,为优势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伸展蛋白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稳定同位素比率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样品中稳定碳同位素的EA-IRMS系统分析方法 被引量:25
11
作者 崔杰华 祁彪 王颜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4-29,41,共7页
通过多组实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利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联用技术测定植物样品中碳同位素比值的实验条件。初步建立了植物样品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方法,同时对系统分析的稳定性和精密度等进行了检验分析... 通过多组实验对比,分析并讨论了利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联用技术测定植物样品中碳同位素比值的实验条件。初步建立了植物样品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方法,同时对系统分析的稳定性和精密度等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当IRMS真空度为7×10^-8kPa,高压3.0kV,EA系统Carrier-He载气流量在90~100mL·min^-1,Conflo-He载气压力为80kPa,氧喷条件为110mL·min^-1时,使用Cr2O3/Co3O4作为EA氧化柱氧化剂填料,在严格控制样品残余和本底空白的条件下,植物样品的测定精密度为±0.20‰,测定值与给定值值偏离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系统(EA-IRMS) 植物样品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发酵前后稳定同位素特征变化及初步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申雪 聂晶 +5 位作者 李春霖 邵圣枝 黄翠 张永志 武运 袁玉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8-634,共7页
为探讨葡萄酒发酵前后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变化,通过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对发酵前(全果、果汁与皮籽)样品和发酵后固体样品(皮渣和酒)中δ^(13)C、δ^(15)N、δ^(2)H和δ^(18)O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酒发酵前后各... 为探讨葡萄酒发酵前后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变化,通过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对发酵前(全果、果汁与皮籽)样品和发酵后固体样品(皮渣和酒)中δ^(13)C、δ^(15)N、δ^(2)H和δ^(18)O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酒发酵前后各样品中δ^(15)N、δ^(2)H和δ^(18)O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各元素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发酵前后相关性不显著(P>0.05)。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稳定同位素在葡萄酒发酵中的特征变化,对研究发酵产品与同位素分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稳定同位素 发酵 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法鉴别蔗糖和甜菜糖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遴 蔡砚 +1 位作者 乐爱山 吴双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通过比较固体和液体进样技术,采用液体进样技术,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一种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蔗糖和甜菜糖的同位素比率δ13C的方法,然后通过其δ13C数值的差异鉴别甜菜糖和蔗糖。结果表明,甜菜糖δ13C值为-25.4... 通过比较固体和液体进样技术,采用液体进样技术,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一种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蔗糖和甜菜糖的同位素比率δ13C的方法,然后通过其δ13C数值的差异鉴别甜菜糖和蔗糖。结果表明,甜菜糖δ13C值为-25.48‰~-24.05‰,蔗糖δ13C值为-11.87‰。该方法准确、操作简便,鉴别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法(EA—IRMS) δ13C 蔗糖 甜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农产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靳欣欣 潘立刚 李安 《蔬菜》 2018年第9期29-34,共6页
综述了对碳、氢等稳定同位素丰度的特异性差别的判别原理及稳定同位素质谱(IRMS)在农产品产地溯源和有机鉴别中应用的情况,以及稳定同位素在农田环境中的应用情况,其包括污染源示踪、污染物生物降解研究和转化机理的探寻;最后对稳定同... 综述了对碳、氢等稳定同位素丰度的特异性差别的判别原理及稳定同位素质谱(IRMS)在农产品产地溯源和有机鉴别中应用的情况,以及稳定同位素在农田环境中的应用情况,其包括污染源示踪、污染物生物降解研究和转化机理的探寻;最后对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农产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 农产品安全 单体同位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程序升温GC的EA-IRMS联机系统在氮、碳和硫同位素组成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宪菁 杨斌 +4 位作者 马潇 张宏博 徐波 王旭 尹松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0-638,共9页
基于具有程序升温气相色谱(GC)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联机系统,初步建立了总氮、总碳和总硫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快速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EA-IRMS联机系统运行状态良好,δ^(15 )N、δ^(13 )C和δ^(34)S标准曲线在时... 基于具有程序升温气相色谱(GC)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联机系统,初步建立了总氮、总碳和总硫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快速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EA-IRMS联机系统运行状态良好,δ^(15 )N、δ^(13 )C和δ^(34)S标准曲线在时间上无显著漂移,质量控制标准的长时间测量精度优于0.3‰,准确度优于0.1‰。在18mm的反应管内不存在^(34)S记忆效应,25mm的反应管在加入空锡囊燃烧后可基本消除^(34)S记忆效应。利用该联机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食品和环境样品。对于C/N、C/S质量比都小于200的样品,δ^(15 )N、δ^(13 )C和δ^(34)S的测定精度均优于0.15‰,能够满足实验室测试要求。对于C/N或C/S质量比极高的木材和琥珀样品,在N_2和SO_2信号强度都小于0.5V的情况下,δ^(15 )N和δ^(34)S也获得了较好的重现性,其测定精度分别优于0.6‰和0.2‰。该研究可为EA-IRMS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 34S记忆效应 高碳氮比 高碳硫比 δ^15N Δ^13C δ^34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高原石灰土区退化植物群落常见灌木叶片的氮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绪强 张桂玲 +3 位作者 王世杰 阮英慧 刘兴 杨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937,共7页
为探讨喀斯特高原石灰土区植物稳定氮同位素组成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石灰土区退化植物群落3种植被类型中的4种灌木植物,分别对其叶片的氮同位素和C、N、P、K、Ca、Mg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为探讨喀斯特高原石灰土区植物稳定氮同位素组成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石灰土区退化植物群落3种植被类型中的4种灌木植物,分别对其叶片的氮同位素和C、N、P、K、Ca、Mg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常见灌木叶片的δ^15N值为-5.86‰^-0.54‰,均值为-2.31‰;植物叶片的δ^15N值在不同群落间的差异显著(P<0.05),但种间差异仅在灌丛群落中显著(P<0.05);物种因素和群落类型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灌木叶片δ^15N值有显著影响(P=0.021,R^2=0.860);植物叶片δ^15N值与叶片K含量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N含量之间并非正相关,这可能与喀斯特地区严酷的生境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氮同位素比率 退化植物群落 灌木 喀斯特高原 石灰土 元素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不同退化植被下烟管荚蒾氮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绪强 张桂玲 +4 位作者 杨鸿雁 邓家彬 刘兴 阮英慧 廖晶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43-4249,共7页
为探讨喀斯特灌木丛优势树种烟管荚蒾(Viburnum utile)叶片稳定氮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喀斯特高原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小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稀疏灌草丛、草灌丛、灌丛3种植被类型下的常绿树种烟管荚蒾为具... 为探讨喀斯特灌木丛优势树种烟管荚蒾(Viburnum utile)叶片稳定氮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喀斯特高原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峰丛洼地小流域为例,选取流域内稀疏灌草丛、草灌丛、灌丛3种植被类型下的常绿树种烟管荚蒾为具体研究对象,分别在4月(生长初期)、7月(生长旺盛期)、9月(生长晚期)和12月(生长停滞期)对其叶片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和N、P、K、Ca、Mg、Fe、Mn、Cu、Zn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烟管荚蒾叶片的δ^15N在不同群落间和不同坡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群落间的变化趋势为灌丛<稀疏灌草丛<草灌丛,坡位间的变化趋势为中坡<下坡<上坡,变化范围为-3.28‰^-0.59‰,平均值为-2.22‰;烟管荚蒾叶片δ^15N值在不同群落中均表现出9月最负而12月最正的特征,变化趋势均为9月<7月<12月,但仅在草灌丛群落中的7月与12月间和9月与12月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其他群落中各月份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生长期内不同群落间、不同坡位间的差异也不显著;研究区植被类型、坡位和季节对烟管荚蒾叶片δ^15N的交互影响均不显著,说明烟管荚蒾对生境恶劣的喀斯特环境具有特殊的适应能力;烟管荚蒾叶片的δ^15N与Fe、Mn含量密切相关,同时受N、P、K、Fe、Mn、Cu、Zn元素化学计量比的影响,说明其叶片δ^15N值的变化主要受自身氮生理代谢过程的控制;研究区9月温暖湿润和12月干旱寒冷的气候特征可能是导致烟管荚蒾叶片δ^15N在9月最负和12月最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氮同位素比率 季节变化 烟管荚蒾 喀斯特退化植物群落 元素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明军 李忠勤 +4 位作者 秦大河 效存德 杨惠安 康建成 李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7-101,共5页
通过对 1 996/ 1 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东南极洲 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50 m雪芯 ,顶部 1 3 m的δ1 8O资料的分析和积累率的恢复 ,首次揭示了 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即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 通过对 1 996/ 1 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东南极洲 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50 m雪芯 ,顶部 1 3 m的δ1 8O资料的分析和积累率的恢复 ,首次揭示了 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即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 .而Lambert冰川流域西侧雪芯资料表明 ,本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 ,降水明显减少 ,说明整个 Lambert冰川流域 2 0世纪 4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同时研究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稳定同位素比率和温度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ERT冰川流域 气温 东南极洲 气候变化 稳定同位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区植物光合器官解剖结构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海娜 苏培玺 +3 位作者 李善家 周紫鹃 解婷婷 赵庆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909-4918,共10页
植物生理功能的发挥以结构为基础,因此,植物光合器官(叶片或同化枝)解剖结构会对水分利用效率(WUE)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通过对黑河流域优势种灌木光合器官的解剖特征和表征WUE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分析,试图从解剖结构的角度为... 植物生理功能的发挥以结构为基础,因此,植物光合器官(叶片或同化枝)解剖结构会对水分利用效率(WUE)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通过对黑河流域优势种灌木光合器官的解剖特征和表征WUE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分析,试图从解剖结构的角度为荒漠植物WUE寻求一个有效的指示指标。结果显示:(1)除花棒外,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δ13C值均高于叶状。(2)不同荒漠植物光合器官及不同组织厚度变化范围较广,叶厚度(Tl)或轴直径(Da)、角质层厚度(Tc)、表皮厚度(Te)、栅栏组织厚度(Tp)、海绵组织厚度(Ts)、贮水组织厚度(Ta)的最大值分别约为最小值的6.9、5.8、11、4、3.5和3.5倍。荒漠区多数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Da以及Te高于叶状。(3)所研究优势种灌木的δ13C值与Tl或Da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19,P<0.01),与不同组织厚度(Tc、Te、Tp、Ts和T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可知,从植物光合器官的解剖结构来看,荒漠区植物的WUE可以用Tl或Da来表征,叶片越厚,越有利于植物高效利用水分,且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WUE高于叶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解剖结构 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同位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木本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其小生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67
20
作者 严昌荣 韩兴国 陈灵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52-1956,共5页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与其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有很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饱和水汽压亏缺 (VPD)和温度。辽东栎、山杏、大叶白蜡、北京丁香、荆条和核桃楸等植物在整个生长季水分利用效...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与其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有很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饱和水汽压亏缺 (VPD)和温度。辽东栎、山杏、大叶白蜡、北京丁香、荆条和核桃楸等植物在整个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幅度在 3 .76~ 4 .95 mmol CO2 · mol- 1H2 O之间 ,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 4 .4 2 8± 0 .3 86mmol CO2·mol- 1H2 O,水分利用效率以山杏最高 ,核桃楸最低。在整个生长季中 ,这些植物在早春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生长旺期。另外 ,同种植物生长在干旱瘠薄生境上的水分利用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生境 稳定同位素比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