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流体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翟德高 刘家军 +2 位作者 王建平 吴胜华 毛光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48-349,共2页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床 成矿流体 甲乌拉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内蒙古 岩浆活动 大兴安岭地区 黄铁矿 密切相关 变化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盆地流体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6
2
作者 杜学斌 张成 张彩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22,i0002,i0003,共4页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迅猛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地质难题。该文从原理出发,综合前人的研究,论述了其在盆地流体成岩矿物年代学分析、流体场特征分析、地层水成因演化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流体活动示踪、古流体温度、盐度分析、海...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迅猛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地质难题。该文从原理出发,综合前人的研究,论述了其在盆地流体成岩矿物年代学分析、流体场特征分析、地层水成因演化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流体活动示踪、古流体温度、盐度分析、海相、湖相区分、成岩环境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和数据解释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该学科在方法标准、技术手段和测试仪器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岩矿物 流体活动 地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章永梅 顾雪祥 +4 位作者 程文斌 董树义 黄志全 李福亮 杨伟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0-540,共11页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的一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超大型金矿田。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氢、氧、碳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矿物...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的一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超大型金矿田。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氢、氧、碳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水或初始岩浆水为主,后期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且柳坝沟金矿床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更高。热液中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矿石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具有地层和岩浆的混合硫特征。柳坝沟金矿床的δ34S值低于哈达门沟金矿床;哈达门沟金矿床东段的δ34S值低于西段,可能反映了柳坝沟金矿床较哈达门沟金矿床剥蚀程度小,哈达门沟金矿床东段较西段剥蚀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热液 成矿物质来源 剥蚀程度 柳坝沟金矿床 哈达门沟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太古代红透山铜矿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万德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67-170,共4页
文章分析了辽宁太古代红透山铜矿中硫化物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和石英的硅氧同位素组成。δ34S在-0.7‰^+3.1‰,极差为3.8‰,平均值为0.21‰,与深部幔源硫相似。δ33S≈0.52δ34S,即Δ33S=0(Δ33S=δ33S-1000[(1+δ34S/1000)0.515-1],不具... 文章分析了辽宁太古代红透山铜矿中硫化物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和石英的硅氧同位素组成。δ34S在-0.7‰^+3.1‰,极差为3.8‰,平均值为0.21‰,与深部幔源硫相似。δ33S≈0.52δ34S,即Δ33S=0(Δ33S=δ33S-1000[(1+δ34S/1000)0.515-1],不具有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表明该矿床中的硫没有经历大气循环过程。矿石中石英的δ30Si分布在-0.8‰^+0.4‰之间,δ18O分布在+8.5‰^+9.5‰之间,与海底黑烟囱及热水喷气成因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相似。提出红透山铜矿为海底热液喷气沉积变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透山铜矿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次火山岩型铜银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文炘 李蘅 +2 位作者 李毅 陈民扬 庞春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中国陆相次火山岩型铜银矿床分布广泛 ,银矿与酸性岩有关 ,铜矿与次英安玢岩有关。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晚期。石英的δ18O值在 +7.9‰~ +16 .3‰之间 ,δ18OH2 O值在 - 3.0‰~ +8.1‰之间 ,δD在 - 5 5‰~ - 10 6‰之间。硫化物的δ3 ... 中国陆相次火山岩型铜银矿床分布广泛 ,银矿与酸性岩有关 ,铜矿与次英安玢岩有关。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晚期。石英的δ18O值在 +7.9‰~ +16 .3‰之间 ,δ18OH2 O值在 - 3.0‰~ +8.1‰之间 ,δD在 - 5 5‰~ - 10 6‰之间。硫化物的δ3 4 S值在 - 9.8‰~ +9.6‰之间 ,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富集顺序为δ3 4 SPy>δ3 4 SSp>δ3 4 SGn>δ3 4 SPo,硫化物矿物对平衡温度在 16 0~4 0 0℃ ,大多数溶液的硫同位素平均组成 (δ3 4 SΣS)为 +2‰~ +5‰ ,个别为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次火山岩型铜银矿床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 酸性岩 次英安玢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花岗岩类氧、锶、钐-钕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6
作者 申屠保湧 王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1-82,共12页
藏东花岗岩类氧、锶、钐-钕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申屠保湧,王增(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前言藏东地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在区域构造上处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南部,属南北向“三江”构造岩浆带的中北段。本区花岗岩体的... 藏东花岗岩类氧、锶、钐-钕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申屠保湧,王增(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前言藏东地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在区域构造上处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南部,属南北向“三江”构造岩浆带的中北段。本区花岗岩体的侵位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花岗岩体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花岗岩体 型花岗岩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同位素测试 玄武质无球粒陨石 等时线 澳大利亚 藏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纪要
7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纪要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20~24日在山东青岛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地质... 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纪要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20~24日在山东青岛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地质矿产部同位素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和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学术讨论会 同位素分馏 同位素地质 稳定同位素研究 实验研究 同位素 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研究 大气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讲习班在京举行
8
作者 陈民扬 成忠礼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1983年第2期19-19,共1页
受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委员会的委托,北京大学地质系于一九八三年元月十五日至二月四日举办了“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国内三十余个单位的从事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四十余人... 受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委员会的委托,北京大学地质系于一九八三年元月十五日至二月四日举办了“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国内三十余个单位的从事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四十余人。山东海洋学院、地质科学院及北京大学地质系的部分研究生也参加了学习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质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测试技术与参考物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8
9
作者 丁悌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1-300,共10页
同位素测试技术是同位素研究的基础。新的测试技术的创立,新的测试仪器的研制,原有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的改进是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发展的依托。因此发展同位素测试技术始终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文章介绍了同位素测... 同位素测试技术是同位素研究的基础。新的测试技术的创立,新的测试仪器的研制,原有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的改进是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发展的依托。因此发展同位素测试技术始终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文章介绍了同位素测试仪器设备、稳定同位素研究对象和测试方法、同位素参考物质的研制以及同位素绝对比值测量的研究现状及近年来的发展。概括起来,总的趋势是:快速化、精确化、微量化、微区化、多样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测试技术 参考物质 原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动力学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郭吉保 钱雅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稳定同位素平衡分馏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中,对探讨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等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应用的前提必须假设:(1)地质体系中共生矿物间及与介质流体间已达到同位素平衡;(2)矿物的形成温度作为终止同... 稳定同位素平衡分馏资料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中,对探讨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等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应用的前提必须假设:(1)地质体系中共生矿物间及与介质流体间已达到同位素平衡;(2)矿物的形成温度作为终止同位素交换的封闭温度。但大量的资料表明,许多地质体中共生矿物间并非都达到了同位素平衡,矿物的形成温度并非就是同位素交换的封闭温度,这正是目前一些同位素资料互相矛盾,不能得到合理介释的原因所在。例如,同位素地温计与相平衡证据不符,共生矿物之间没有统一的同位素平衡关系,由共生矿物对计算的同位素温度不一致;同一矿物或共生矿物的氧、氧同位素组成之间及硫酸盐矿物中硫、氧同位素组成之间的不一致等等。这些都反映出仅用平衡分馏原理不能全面、合理地解释地质问题。地质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动力学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有热矿区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被引量:6
11
作者 党院 陈懋弘 +5 位作者 毛景文 薛志强 李义邦 辛天贵 马存虎 李倩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1-236,共16页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著名的VMS型矿床之一,该矿床由西矿带热液流体补给通道相的脉状-网脉状矿化系统和东矿带的海底盆(洼)地卤水池喷气-化学沉积系统组成。有热矿床紧邻呷村矿床的南部,实质上是呷村矿带(体)的自然南延部...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著名的VMS型矿床之一,该矿床由西矿带热液流体补给通道相的脉状-网脉状矿化系统和东矿带的海底盆(洼)地卤水池喷气-化学沉积系统组成。有热矿床紧邻呷村矿床的南部,实质上是呷村矿带(体)的自然南延部分,具有相同的地质背景和成矿环境。本文分别对呷村西矿带、东矿带以及有热矿床进行了主成矿期石英的流体包裹体测试和氢、氧同位素分析以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分析。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呷村矿床从西矿带到东矿带,即由深部向浅部表现为成矿温度下降(258.0~209.8℃),流体的盐度略变小(4.42%~4.18%NaCleqv),而流体的密度增大(0.816~0.894g/cm3),并且有热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平均成矿温度为244.3℃;平均盐度为4.71%NaCleqv;平均密度为0.841g/cm3)与呷村西矿带流体特征更类似。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流体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H2O,气相成分为H2O、CO2、N2以及CH4。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为海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流体。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呷村西矿带(δ34S平均值为-3.65‰)与呷村东矿带的硫(δ34S平均值为-0.68‰)和有热矿床(δ34S平均值为-3.74‰)的硫都由深部岩浆提供,并且有热矿床与呷村西矿带的硫同位素特征更类似。成矿流体物理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有热矿床目前已知矿体可与呷村西矿带对比,暗示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类似呷村东矿带的富矿体。呷村-有热矿区的成矿机制为:在海水对流的成矿模式下,由岩浆水和海水混合而成的成矿流体,携带来自岩浆来源的成矿物质,自下而上向上运移和循环,在热液补给通道和海底发生淀积作用,形成脉状-网脉状矿体和块状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VMS型矿床 呷村-有热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的稳定同位素分馏机理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旺 赵亚秋 +1 位作者 孙若愚 陈玖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7-1106,I0003,共21页
汞是唯一能够以气态单质形式进行长距离传输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其环境行为和健康危害受到广泛关注。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汞稳定同位素技术为研究环境中汞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视野。汞同位素是自然界... 汞是唯一能够以气态单质形式进行长距离传输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其环境行为和健康危害受到广泛关注。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汞稳定同位素技术为研究环境中汞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视野。汞同位素是自然界中唯一表现出多种显著非质量分馏(MIF)的独特金属同位素体系,对汞同位素的研究一直偏重应用,而对其分馏机理的认识十分有限。本文从汞稳定同位素分馏理论、分馏实验研究和实际环境过程的汞同位素分馏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十多年来关于汞同位素分馏机理的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尽管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无机汞的光化学氧化还原和甲基汞的光化学降解是环境中汞同位素MIF的主要产生机制,然而MIF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因素还不完全清楚,其量化理论还未完全建立,实际环境过程中的分馏机理研究还相对缺乏。未来需要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进一步明确大气、陆地、海洋、极地、古环境等实际环境体系中的汞同位素分馏机理,进而拓展汞同位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金属稳定同位素 非质量分馏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