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红枣营养品质与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特征产地溯源比较 被引量:22
1
作者 何伟忠 赵多勇 +2 位作者 范盈盈 王成 刘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9-1112,共14页
为开发基于营养品质、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的不同产地新疆红枣地理标志产品溯源新方法,本研究采集了2016年新疆不同产区(若羌、和田、阿克苏、麦盖提等15个县市)97个红枣种植地块的50份灰枣和47份骏枣样本,测定其果肉中13类营养品... 为开发基于营养品质、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的不同产地新疆红枣地理标志产品溯源新方法,本研究采集了2016年新疆不同产区(若羌、和田、阿克苏、麦盖提等15个县市)97个红枣种植地块的50份灰枣和47份骏枣样本,测定其果肉中13类营养品质指标(蛋白质、还原糖、自由氨基酸、总黄酮等),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及21种微量矿物元素含量(Na、Mg、K、Fe和Zn等)用于其产地溯源分析与建模。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法比较不同产区间营养品质、稳定同位素比率及矿物元素特征的差异,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别对两类红枣内在品质特征建立产地判别模型,对比其溯源准确度。结果表明,红枣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产地特征差异比营养品质特征更明显,溯源判别准确度得到明显提升。灰枣和骏枣营养品质参数建模总体判别准确度分别为86.00%和85.11%,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参数判别准确度分别为94.12%和95.74%,且两种地理标志保护的红枣品牌(若羌灰枣和和田玉枣)产地判别准确度高达100%,而其他产地误判为这两个产地红枣的概率为0%。因此,该策略有望作为新疆红枣产地溯源与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枣 地理标志产品(PGI) 营养品质 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在谷物产地溯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雯雯 陈岩 +2 位作者 杨慧 耿安静 王富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40-348,共9页
产地溯源是谷物真伪鉴别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通过关联分析谷物中的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信息与谷物的产地环境、种植方式等,并借助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分类、判别、建模等,... 产地溯源是谷物真伪鉴别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通过关联分析谷物中的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信息与谷物的产地环境、种植方式等,并借助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分类、判别、建模等,可达到产地溯源的目的。本文系统分析了近10余年国内外有关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技术在谷物产地溯源中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谷物产地溯源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分析技术在谷物产地溯源中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产地溯源 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燃烧条件下生物质来源黑碳物质的化学与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3
作者 闫旭 李美菊 +2 位作者 宋建中 贾望鲁 彭平安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848,共10页
选取4种不同特性的生物质燃料杨树(硬木)、云杉(软木)、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进行模拟燃烧实验,在300℃、450℃、600℃以及O_(2)浓度为0和5%条件下分别采集燃烧生成的木炭和烟炱两类黑碳物质,分析木炭和烟炱在不同燃烧条件下产率、灰分和... 选取4种不同特性的生物质燃料杨树(硬木)、云杉(软木)、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进行模拟燃烧实验,在300℃、450℃、600℃以及O_(2)浓度为0和5%条件下分别采集燃烧生成的木炭和烟炱两类黑碳物质,分析木炭和烟炱在不同燃烧条件下产率、灰分和元素性质变化,探讨不同条件下生成黑碳物质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特征。结果表明:①随温度增加,木炭产率逐渐下降,灰分逐渐增加,烟炱产率不断上升,O_(2)加入使木炭产率进一步下降,烟炱产率上升;②随温度增加,木炭C含量增加,H/C和O/C原子比逐渐降低,木炭芳香程度升高,烟炱元素组成没有较大变化;③4种生物质燃料生成的木炭和烟炱δ^(13)C值与原始生物质燃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偏移,木炭δ^(13)C值与生物质燃料δ^(13)C值偏移较小(≤2.48‰),O_(2)加入对木炭的δ^(13)C值没有明显影响,但烟炱δ^(13)C值偏移较大(最高3.31‰),O_(2)加入导致烟炱δ^(13)C组成明显贫化。因此,在利用黑碳物质的δ^(13)C数据进行源解析时需要考虑燃烧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木炭 烟炱 元素性质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轻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4
作者 傅慧敏 苏芝敏 +1 位作者 王巧环 孟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5,共3页
蝴蝶对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其生存环境的气候变化、食物来源等都会直接影响区域内蝴蝶的种类和数量,因此蝴蝶可作为研究生态环境的指标[1-2]。国内对蝴蝶的研究主要是以采集后分类为主,较少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判定蝴蝶的生活习性。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技术 食物来源 生态环境 稳定同位素比值 元素 蝴蝶 生存环境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比率与元素分析技术在水产品溯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丹怡 饶义勇 +2 位作者 王许诺 王增焕 黄珂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7,共12页
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开发高效的原产地保护方法和真伪鉴别技术尤为重要。稳定同位素与元素分析技术凭借其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性,在映射环境信息及生物食源结构特征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已成为水产品溯源领域备受瞩目的... 为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开发高效的原产地保护方法和真伪鉴别技术尤为重要。稳定同位素与元素分析技术凭借其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性,在映射环境信息及生物食源结构特征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已成为水产品溯源领域备受瞩目的方法。对稳定同位素、元素分析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水产品溯源中的应用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综述表明,大多数研究中水产品溯源的准确率仅为60%及以上,因此现有溯源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深入探索元素/稳定同位素“指纹图谱”的形成机制,加速溯源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并引入现代机器学习算法与多模型融合技术。研究可为水产品的地理来源示踪与生产方式判别等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构建稳定、可靠的水产品溯源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溯源 元素 稳定同位素比率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方法的檀香木材产地溯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传阳 焦立超 +1 位作者 陈家宝 殷亚方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为明确树木心边材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对木材产地溯源准确性的影响,以檀香(Santalum album)在我国主要栽培地区海南东方、广东湛江及广东肇庆的檀香木材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EA-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 为明确树木心边材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对木材产地溯源准确性的影响,以檀香(Santalum album)在我国主要栽培地区海南东方、广东湛江及广东肇庆的檀香木材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EA-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分别测定心材和边材位置的5种稳定同位素(δ^(13)C、δ^(2)H、δ^(18)O、δ^(15)N、δ^(34)S)比值和3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通过化学计量学法进行产地判别。结果表明:檀香边材和心材组织间的3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和25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性;采用同一径向位置的檀香样品集进行产地判别准确率优于木材(不区分心边材)样品集,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取样部位以获得最优的产地判别效率。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显示,采用矿质元素方法进行檀香木产地判别准确率为86.54%~100.00%,显著优于稳定同位素方法(51.32%~60.00%);而基于稳定同位素比值和矿质元素含量结合的方法则没有明显提高产地判别准确率(88.46%~100.00%)。2种稳定同位素(δ^(2)H和δ^(15)N)及14种矿质元素(Sb、Mo、Cr、Pd、V、Cs、Rb、Sn、As、Ni、Co、Pb、Cd、Fe)是对我国3个主产区檀香木材产地判别的关键指标。本研究采用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方法进行木材产地判定分析,为溯源木材产地、应对木材非法采伐、保护森林树种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 偏最小二乘判别 稳定同位素 矿质元素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比值及矿物元素分析技术在水产品溯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白淑艳 王钟强 +4 位作者 汤施展 黄丽 覃东立 陈中祥 王鹏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2,共8页
随着水产品的市场全球化及其在各国和各大洲的便捷运输,尤其是地理标志性水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错误标签水产品的分销潜力也相应增加。水产品来源的真实性成为消费者、经销商以及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因此,开发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水产... 随着水产品的市场全球化及其在各国和各大洲的便捷运输,尤其是地理标志性水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错误标签水产品的分销潜力也相应增加。水产品来源的真实性成为消费者、经销商以及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因此,开发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水产品溯源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矿物元素及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技术能够反映水产品的产地环境特征和自身饮食特征,且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逐渐成为水产品溯源的有效手段。本文综述了稳定同位素比值和矿物元素分析技术在水产品产地或生产方式的溯源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水产品溯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溯源 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政权 黄冬梅 +7 位作者 蔡友琼 孟宪菁 史永富 孔聪 黄宣运 汤云瑜 张璇 杨光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25-130,共6页
为了探寻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在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前景,建立一种中华绒螯蟹的产地溯源体系。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分别测定崇明、阳澄湖和兴化3个地区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中K、Ca、Na、Mg、Mn、Z... 为了探寻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在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前景,建立一种中华绒螯蟹的产地溯源体系。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分别测定崇明、阳澄湖和兴化3个地区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中K、Ca、Na、Mg、Mn、Zn、Cu、Fe 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和C、N稳定同位素丰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对3个地区的中华绒螯蟹产地判别模型。线性判别分析对崇明、阳澄湖和兴化3个地区样品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95%和100%,初始总体判别正确率为98.3%,交叉验证判别正确率为98.3%,主成分分析最终筛选出4个主要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8%,采用第1、2和4主成分建立坐标系,绘制3个地区的样品在坐标系中的散点图,3个地区的样品分布在坐标系中3个不同的区域。证明矿物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可以对长江水系不同地区的中华绒螯蟹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产地溯源 矿物元素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茶叶轻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特征与产地识别化学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聂晶 张永志 +5 位作者 赵明 邵圣枝 刘志 王钫 袁玉伟 Karyne MRogers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37-2245,共9页
为保护我国山东地理标志茶叶,通过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轻稳定同位素比值、矿物元素含量或同位素比进行特征挖掘及探讨,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山东不同产地的绿茶进行识别分析研... 为保护我国山东地理标志茶叶,通过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轻稳定同位素比值、矿物元素含量或同位素比进行特征挖掘及探讨,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山东不同产地的绿茶进行识别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各产地茶叶中δ13C、δ2H、δ18O无显著差异,但δ2H和δ18O表现出沿海地区高于沿海内陆地区的规律,且δ18O与δ2H变化呈较高的线性相关性(R2=0. 817 5);崂山产地的δ15N值较大,与其他产地间差异显著;临沂-泰安产地与崂山、胶南和日照三地地质条件不同,使得茶叶中某些矿物元素特征表现出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分别对崂山、日照与山东其他产地建立茶叶识别模型,总体判别准确度分别为97. 8%(崂山模型)和96. 4%(日照模型),能够有效识别2个产地的茶叶。本研究结果可为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特征与产地环境的关联性分析,地理尺度更小的茶叶产地判别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原产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与产地环境中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夏魏 刘志 +4 位作者 邵圣枝 聂晶 李祖光 袁玉伟 Karyne M.Rogers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3-581,共9页
为探究茶叶与茶园土壤、灌溉水源等产地环境中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特征及其相关性,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联用仪(EA-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山东日照和崂山的茶叶、栽培土壤及灌溉水源中4种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 为探究茶叶与茶园土壤、灌溉水源等产地环境中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特征及其相关性,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联用仪(EA-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山东日照和崂山的茶叶、栽培土壤及灌溉水源中4种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D和δ^18O)和23种矿物元素含量(Na、Mg、Al、K、Ca和Sr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地区中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具有区域性特征,通过对茶叶中4种稳定同位素与栽培土壤(δ^13C和δ^15N)、灌溉水源(δD和δ^18O)分别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与栽培土壤中的δ^15N相关性最大,R^2为0.450 7,其次分别为栽培土壤中的δ^13C(R^2=0.289 5)、灌溉水源中的δ^18O(R^2=0.156 2)和δD(R^2=0.021 4);同时,利用热图技术对茶叶与栽培土壤、灌溉水源中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进行差异性及多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与栽培土壤中δ^13C呈较强负相关,而与灌溉水源中δ18O则无明显相关性。同时茶叶与栽培土壤中矿物元素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而茶叶中Cd、Li、Co、Sr、Mo与栽培土壤中相应矿物元素相关性较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稳定同位素在茶叶与栽培土壤、灌溉水源间的分馏情况以及与矿物元素的相关性,对研究农产品与环境因素间同位素分馏和元素累积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分馏机理 环境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在肉类食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齐婧 李莹莹 +6 位作者 姜锐 刘如岩 张晨 汪澄 马燕红 郭文萍 王守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7-72,共6页
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是肉类食品产地溯源最为可靠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按照牛肉、羊肉、猪肉和禽肉四大肉类食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指纹分析的肉类食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整理和归纳已有研究路线和成... 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是肉类食品产地溯源最为可靠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按照牛肉、羊肉、猪肉和禽肉四大肉类食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指纹分析的肉类食品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整理和归纳已有研究路线和成果,旨在为我国肉类食品产地溯源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元素 稳定同位素 肉类食品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板栗产地判别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诗意 殷萍 +7 位作者 张强 宋军 刘小蕾 刘璐 孙瑞 苏芳 周学永 陈秋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1-359,共9页
为保护板栗原产地信息及地理标志产品,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河北迁西、天津蓟县、北京怀柔等10个省份的164个板栗样品的稳定同位素(C、H、O、N)和矿物元素进行测定,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 为保护板栗原产地信息及地理标志产品,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河北迁西、天津蓟县、北京怀柔等10个省份的164个板栗样品的稳定同位素(C、H、O、N)和矿物元素进行测定,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板栗样品进行地域分类,建立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10个产地板栗OPLS-DA模型的交叉验证率均达到100%,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面积接近1。Mg、δ^(2)H、δ^(18)O、Al、Na、δ^(15)N、Cu、Ba、Zn、Th等元素及指标是区别河北板栗与其余9个产地板栗的主要影响因素(变量投影重要性值大于1)。本研究通过建立板栗的溯源模型,为板栗产地判别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溯源 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同位素及矿物元素指纹组合技术溯源不同产地牦牛肉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洋 郝力壮 柴沙驼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2期36-42,共7页
牦牛肉产地溯源是实现其优质优价的保障,选用适宜的溯源技术对于精准溯源牦牛肉产地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探索了稳定性同位素与矿物元素指纹图谱组合技术在区分牦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通过同位素质谱仪(IR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牦牛肉产地溯源是实现其优质优价的保障,选用适宜的溯源技术对于精准溯源牦牛肉产地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探索了稳定性同位素与矿物元素指纹图谱组合技术在区分牦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通过同位素质谱仪(IR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分析了青藏高原4个地区40头牦牛肉样品中3种稳定性同位素及50余种矿物质的含量,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来确定最有效的溯源指标。基于明显的原产地差异(P<0.05),选择了δ13C、δ15N、δ2H 3种稳定性同位素指标和Na、Fe、As、Se、Mo、Cd、Cs、Ti 8种矿物元素用于进一步的多元统计分析。通过多元统计分析选择了3种元素(δ13C、δ2H、Ti),并建立了牦牛肉可追溯性的判别模型。线性判别分析得出的总体正确分类率为85%,交叉验证率为82.5%。这些结果证明了稳定性同位素与矿物元素指纹图谱组合技术可作为鉴定牦牛肉地理起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溯源 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牛奶产地溯源技术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默涵 高铭 +4 位作者 李雅丽 柳嘉 富宏坤 孙晓辰 段盛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290,共7页
随着乳品产业的发展,乳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具有特定产地、草饲散养等声称的高端乳制品层出不穷,牛奶的原产地溯源尤为必要。本研究分别测定黑龙江省、云南省、河北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5个省区牛奶样本中的δ^(13)C、δ^(15)N、δ^... 随着乳品产业的发展,乳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具有特定产地、草饲散养等声称的高端乳制品层出不穷,牛奶的原产地溯源尤为必要。本研究分别测定黑龙江省、云南省、河北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5个省区牛奶样本中的δ^(13)C、δ^(15)N、δ^(2)H、δ^(18)O四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及钙、铁、锌三种矿物元素的质量浓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5个地区的牛奶产地的数据模型,探究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在牛奶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前景,开发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牛奶产地溯源技术。结果显示,牛奶中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_(15)N、δ^(2)H、δ^(18)O和矿物元素钙、锌的产地差异性显著(P<0.05),可作为养殖模式及产地鉴别的依据,而铁的产地差异性不显著(P>0.0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区分出甘肃省的样品,在其他产地间存在一定交叉,通过判别分析可有效区分全部产地,原始整体判别率为100%,交叉验证的正确判别率为96%。利用本研究开发的牛奶产地溯源技术可实现有效的产地判别,可为控制奶源、提振国民消费信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产地 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的鲍鱼产地溯源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赫阳 张信泽 +5 位作者 张秀珍 韩典峰 崔艳梅 赵军强 宫向红 徐英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85-2195,共11页
为探究Sr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结合鉴别鲍鱼地理起源的可行性,本试验以辽宁大连、山东长岛、山东荣成及福建连江4个产地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鲍鱼不同组织(壳肌、裙边、... 为探究Sr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结合鉴别鲍鱼地理起源的可行性,本试验以辽宁大连、山东长岛、山东荣成及福建连江4个产地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鲍鱼不同组织(壳肌、裙边、消化腺性腺、外套膜)中^(87)Sr/^(86)Sr、^(88)Sr/^(86)Sr和20种矿物元素特征及差异,通过3种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鲍鱼产地溯源模型并筛选优质指标。结果表明,4种组织的22种指标(除消化腺性腺Li元素)在4个产地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处理,22种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不同产地鲍鱼,但依然有重叠现象;采用两种判别分析方法建立鲍鱼壳肌、裙边、消化腺性腺、外套膜产地判别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出4个组织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9.0%、97.0%、99.0%和95.5%,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得出4个组织交叉验证的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7%、97.5%、99.0%和96.0%,两种模型均展现了良好的判别效果。与Sr稳定同位素单独判别相比,Sr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元素结合判别的正确判别率均有所提升。肌肉组织(壳肌、裙边)和消化腺性腺指标结合溯源可100%精准识别鲍鱼产地,体现了良好的溯源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快速高效的鲍鱼原产地判别技术,确保了原产地信息的真实性,为建立完善的水产品溯源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Sr稳定同位素 矿物元素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不同构造环境蛇纹岩全岩和矿物微量元素组成及非传统稳定同位素(Fe-Zn-Cu同位素)特征
16
作者 杨凯 戴紧根 +2 位作者 沈洁 张文仓 赵玲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49-4166,共18页
蛇纹岩对地球深部和浅部的元素循环以及氧化还原状态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蛇纹岩中的流体活动性元素(fluid-mobile element,FME)是揭示地幔岩石水化、脱水以及元素循环的关键。本文系统收集和分析了前人报道的不同构造环境的蛇纹岩... 蛇纹岩对地球深部和浅部的元素循环以及氧化还原状态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蛇纹岩中的流体活动性元素(fluid-mobile element,FME)是揭示地幔岩石水化、脱水以及元素循环的关键。本文系统收集和分析了前人报道的不同构造环境的蛇纹岩矿物化学、全岩微量元素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Fe、Zn、Cu)的组成特征,试图从多个角度总结蛇纹岩脱水过程的元素迁移规律及流体性质。蛇纹岩主要矿物蛇纹石微量元素含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①不同变质程度的蛇纹岩中的蛇纹石既包含轻稀土元素(light rare earth element,LREE)富集,又包含LREE亏损的特征;②纤蛇纹石的REE和微量元素分布在利蛇纹石和叶蛇纹石的范围内,利蛇纹石重稀土元素(heavy rare earth element,HREE)整体上略高于叶蛇纹石且更加富集FME;③通过中度不相容元素与REE含量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区分橄榄石和辉石蛇纹石化所形成的蛇纹石,即辉石形成的蛇纹石富集相容元素(如Sc、Zn、Cr、Y和Ti等)并具有较高的HREE,而橄榄石形成的蛇纹石则表现为平坦且整体较低的REE分布型式。在蛇纹岩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含量方面,不同构造环境的蛇纹岩具有较大范围的重叠,但也有一定的差异:①慢速扩张的印度洋中脊蛇纹岩REE和微量元素含量要整体高于快速扩张的大西洋中脊和太平洋中脊的蛇纹岩;②马里亚纳蛇纹岩泥相比于蛇纹岩和蛇纹石化纯橄岩具有更高的REE和微量元素,而蛇纹石化纯橄岩相比于蛇纹岩则具有相对低的REE及流体不活动性元素含量。因此,利用微量元素的含量在区分不同环境的蛇纹岩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碱金属元素与U元素含量及其相应的比值,则可以较明显区分出大洋蛇纹岩和弧前蛇纹岩。目前已发表的蛇纹岩Fe、Zn、Cu同位素数据表明:①蛇绿岩中的蛇纹岩Fe和Zn同位素的分馏与其变质程度密切相关。蛇纹岩在进变质过程中δ56Fe值与Fe^(3+)/ΣFe值呈负相关,而Zn含量和δ66Zn值则呈现正相关,表明蛇纹岩变质脱水能够释放氧化性流体;②与橄榄岩相比,蛇纹岩具有明显低的δ65 Cu值,表明橄榄岩蛇纹石化过程中存在氧化性流体的加入。蛇纹岩Fe、Zn、Cu同位素在示踪流体性质和氧化还原状态方面有很大潜力,对壳幔系统的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岩 元素循环 微量元素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床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0
17
作者 罗锡明 齐金忠 +1 位作者 袁士松 李志宏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甘肃省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 ,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矿目前已发现 4个矿段 ,均赋存于浅变质的泥盆系地层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 ,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 ,金主要以微... 甘肃省阳山金矿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 ,为近年发现的一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该矿目前已发现 4个矿段 ,均赋存于浅变质的泥盆系地层中。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 ,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 ,金主要以微细粒金 (2~ 3μm)包裹于毒砂、黄铁矿及粘土矿物之中。矿床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表明 ,矿石中Au、Hg、As、Bi、Sb等元素较为富集 ,并且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显示阳山金矿的形成与富含Au、Hg、As、Bi、Sb等低温热液元素的成矿流体活动有关 ,向深部这些元素含量趋于降低 ,表明成矿流体活动趋弱。矿石石英的δD值为 - 6 0‰~ - 72‰ ,δ18OH2 O值为 8 0‰~ 10 1‰ ,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 ;矿石黄铁矿的δ3 4 S值为 - 2 2‰~ - 0 7‰ ,不同于泥盆系地层中沉积黄铁矿的δ3 4 S值 (10 9‰ ) ,表明矿石硫为岩浆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微量元素 稳定同位素 甘肃 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24
18
作者 郑永飞 徐宝龙 周根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99-320,共22页
通过测定矿物中元素H ,C ,O和S的同位素比值 ,认识矿物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 ,不仅能够确定矿物之间和矿物与流体之间的同位素平衡关系 ,而且能够了解影响矿物平衡和动力学同位素性质的因素。文中评述了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校准的理论计算... 通过测定矿物中元素H ,C ,O和S的同位素比值 ,认识矿物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 ,不仅能够确定矿物之间和矿物与流体之间的同位素平衡关系 ,而且能够了解影响矿物平衡和动力学同位素性质的因素。文中评述了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校准的理论计算、实验测定和经验估计方法 ,讨论温度、压力、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对矿物同位素性质的影响。由于同位素效应取决于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因此应用稳定同位素来作为示踪剂不仅能够追索各种矿物学反应的路径 ,而且能够提供证据来阐明矿物晶体结构的某些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化学反应 成因示踪 矿物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中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特征在其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胡桂仙 邵圣枝 +3 位作者 张永志 朱加虹 赵首萍 袁玉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50-2459,共10页
为探讨杨梅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的特征及其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能性,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EAIRMS)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测定杨梅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如δ^(15)N、δ^(13)C、δD和δ^(18)O等)和多元素(如Li、Be、Na、K和Fe等)含量,并... 为探讨杨梅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的特征及其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能性,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EAIRMS)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测定杨梅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如δ^(15)N、δ^(13)C、δD和δ^(18)O等)和多元素(如Li、Be、Na、K和Fe等)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建立判别模型,对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和江苏等省份的杨梅进行产地溯源技术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各产地杨梅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和其他矿物元素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单指标无法区分各省份杨梅。PCA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仅为42.77%)的得分分布散点图均有部分重叠,不能有效区分杨梅产地。PCA-LDA方法将所有样本分为浙江类、福建类、其他省类(包括云南、贵州、江苏省样品)3类,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法随机产生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用于建模和模型准确度验证,经过2 000次的循环计算,该模型对浙江省杨梅判别结果的准确率高达99.6%,福建省杨梅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为90.3%,其他省份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为98.4%。综上,利用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检测并结合PCA-LDA法能够初步对杨梅进行产地溯源和判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稳定同位素 元素 线性判别分析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田世洪 丁悌平 +5 位作者 杨竹森 蒙义峰 曾普胜 王彦斌 王训诚 姜章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 ,属于矽卡岩型金矿床 ,侵入岩体为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体。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石英_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 3个主要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对朝山金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 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 ,属于矽卡岩型金矿床 ,侵入岩体为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体。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石英_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 3个主要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对朝山金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 ,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 ,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 ,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 ,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该矿床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大理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 ,其δ13CV_PDB、δ18OV_SMOW值分别为 - 4 .5~ - 5 .3‰、13.9~ 14 .0‰ ,与岩浆作用形成的CO2 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 ,表明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来源于岩浆作用。硅和硫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来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稀土元素 朝山金矿床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