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径向动压浮环轴承-转子系统多稳定区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红 张直明 +1 位作者 张绍林 岑少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以径向动压浮环轴承为研究对象,针对轴颈、浮环建立统一的动力学方程,用Routh-Hurwitz准则给出单质量刚性对称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判据。用有限差分计算某高速径向动压浮环轴承刚度、阻尼系数,获得不同工况下系统稳定性曲线。结果表... 以径向动压浮环轴承为研究对象,针对轴颈、浮环建立统一的动力学方程,用Routh-Hurwitz准则给出单质量刚性对称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判据。用有限差分计算某高速径向动压浮环轴承刚度、阻尼系数,获得不同工况下系统稳定性曲线。结果表明,小偏心率下系统升速过程中呈现多个稳定区域,且随偏心率、内外膜半径间隙变化而变化。油膜温度变化亦会影响系统稳定性。为高速浮环轴承稳定性整体建模、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浮环轴承.刚度 阻尼 失稳转速 稳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框架结构动力不稳定区域的确定 被引量:7
2
作者 曲淑英 曲乃泗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讨论了大型空间框架结构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动力不稳定区域的确定,提出了求解非齐次方程的方法,使动力稳定性分析的范围得以扩展。
关键词 动力稳定 周期荷载 稳定区域 空间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燃烧弹内部湍流稳定区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根柱 谢玉龙 +3 位作者 王黎辉 王筱蓉 戴明露 王刚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4期133-138,共6页
论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风扇强度和初始环境压强下对湍流燃烧弹中心位置的湍流强度以及湍流稳定区域半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运用Fluent软件并采用RNG K-e湍流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湍流燃烧弹中心监测点湍流强度随着风扇压差的增... 论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风扇强度和初始环境压强下对湍流燃烧弹中心位置的湍流强度以及湍流稳定区域半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运用Fluent软件并采用RNG K-e湍流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湍流燃烧弹中心监测点湍流强度随着风扇压差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初始环境压强的增大而减小。保持初始环境压强相同时,湍流稳定区域半径随着风扇强度增大而增大;在保持相同风扇强度下,湍流稳定区域半径随着初始压强增大而增大。并且最小湍流稳定区域半径即核心稳定半径大小在三个不同截面上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弹 湍流强度 湍流强度稳定区域半径 核心稳定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式时滞差分系统的稳定区域
4
作者 张书年 戴雨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初步建立了二次式时滞差分系统定量的稳定性理论,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不仅可以断言零解的一致稳定性和一致渐近稳定性,且可以估计出相应的稳定区域和渐近稳定区域.所得结果既是定性的又是定量的.
关键词 时滞差分系统 一致渐近稳定 稳定区域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式时滞差分系统稳定区域的估计
5
作者 张书年 戴雨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4-656,共3页
曾建立了二次式时滞差分系统定量的稳定性结果,其中时滞r>0是任意的整数;也曾对形式较为简单的二次式时滞差分系统作出了时滞r<r*时的稳定区域和渐近稳定区域估计,其中r*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可接受的时滞.本文将对一般形... 曾建立了二次式时滞差分系统定量的稳定性结果,其中时滞r>0是任意的整数;也曾对形式较为简单的二次式时滞差分系统作出了时滞r<r*时的稳定区域和渐近稳定区域估计,其中r*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可接受的时滞.本文将对一般形式的二次式时滞差分系统作出时滞r<r*时的稳定区域和渐近稳定区域估计,从而推广已有的相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式 时滞差分系统 一致稳定 稳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三参数超越方程稳定区域的确定
6
作者 樊志良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确定了三参数超越方程eZ(Z2+aZ+b)+cZ=0的稳定区域.讨论了参数空间(a,b,c)(b>0)中根在左半平面的条件.给出稳定区域及其边界曲面的位置.
关键词 超越方程 稳定区域 边界曲面 时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阶跃下客车载荷不均的稳定区域研究
7
作者 尹力 王珂 《公路与汽运》 2017年第1期15-18,共4页
客车高速转向行驶稳定性与载荷分布直接相关。文中通过建立客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满载、左侧满载和右侧满载3种典型载荷工况,分别仿真高速阶跃转向中客车的纵向、侧向速度及横摆角速度与侧倾角变化,进而分析各工况对客车稳定性的影响... 客车高速转向行驶稳定性与载荷分布直接相关。文中通过建立客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满载、左侧满载和右侧满载3种典型载荷工况,分别仿真高速阶跃转向中客车的纵向、侧向速度及横摆角速度与侧倾角变化,进而分析各工况对客车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不同车速与临界转向盘转角的关系,对比左、右阶跃转向中3种载荷工况的稳定区域变化,结合各稳定区域的数值大小,得到客车左转向阶跃临界转向盘转角稳定区域总是大于右转向中的稳定区域、满载时稳定性最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客车 载荷不均 高速阶跃 稳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的动力不稳定区域确定方法探索
8
作者 于仁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43-44,共2页
本文讨论了空间框架结构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动力不稳定区域的确定方法,利用非齐次方程的转化求解,分析动力不稳定区域,从而扩展了动力稳定性的分析范围。
关键词 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周期性荷载 稳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纵向运动的稳定区域
9
作者 谢胜利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7-59,共3页
本文利用Liapunov函数方法,讨论了飞机纵向运动的稳定性,所得结果扩大了[4,6]的稳定区域,而且还给出了若干与[1,2,5]不同的新的稳定区域.
关键词 飞机 纵向运动 稳定区域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锤式破碎机锤头稳定区域的计算研究
10
作者 万正喜 瞿吉利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08,共2页
通过锤头的受力分析,推导出了锤头的临界稳定偏角表达式。根据此表达式及其变形,分析了锤头的稳定区域与销轴处摩擦系数的关系,并得到了锤头最大临界稳定偏角表达式,可为锤式破碎机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 锤式破碎机 稳定区域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平面系统稳定区域的最佳估计及其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11
作者 曹建玲 杨晓松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8-100,共2页
本文利用现代动力系统几何理论研究一类平面系统的平衡点的吸引区域估计问题 ,并将其应用于一类具体的电力系统 .
关键词 动力系统 平衡点 稳定区域
全文增补中
大断面托顶煤巷不稳定区域支护分析
12
作者 原晓丁 《能源与节能》 2019年第8期97-98,118,共3页
大断面巷道作为现代机械化生产持续开展的必要构成要素,实现对其的有效、持续支护对生产作业安全有着积极影响。以此为着手点,针对大断面托顶煤巷不稳定区域支护进行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原有支护工艺不足的基础上,对顶板注浆... 大断面巷道作为现代机械化生产持续开展的必要构成要素,实现对其的有效、持续支护对生产作业安全有着积极影响。以此为着手点,针对大断面托顶煤巷不稳定区域支护进行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原有支护工艺不足的基础上,对顶板注浆与强力锚杆索联合加固的改良工艺做出全面分析,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做出总结。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支护方案实现了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为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大断面巷道 稳定区域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木在气候不稳定区域的种植管理
13
《农村新技术》 2011年第12期9-10,共2页
《农村新技术》2009年第23期刊登的《柚木种植前景好》一文已对柚木的种植技术作了系统介绍。种植柚木有适宜区.也有不适宜区;即使在适宜区的小环境下也有不适宜区,而在不适宜大区下却有许多小适宜区。
关键词 种植管理 稳定区域 柚木 《农村新技术》 气候 适宜区 种植技术 种植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稳定极值区域与笔画宽度变换的自然场景文本提取方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国和 黄凯 +2 位作者 张斌 符欢欢 赵季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针对从背景复杂、视角多变、语言形式多样的场景图像中难以准确提取文本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SER)和笔画宽度变换(SWT)场景文本提取方法。该方法结合MSER、SWT算法的优点,采用MSER算法的准确检测文字区域,建立... 针对从背景复杂、视角多变、语言形式多样的场景图像中难以准确提取文本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SER)和笔画宽度变换(SWT)场景文本提取方法。该方法结合MSER、SWT算法的优点,采用MSER算法的准确检测文字区域,建立文本候选区域,利用SWT算法计算文本候选区域笔画宽度得到候选文本区域的笔画宽度;根据笔画宽度图,利用连通域标记建立笔画宽度连通图,然后根据笔画宽度连通图,建立笔画连通图的启发性规则,删除非文本候选区域,并根据文本的几何特征分析及局部自适应窗口最大类间方差(Otsu)分割,有效提取出自然场景图像中的文本,文本提取的准确率、召回率及综合性能分别为0.74、0.64及0.68。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文本视角多变,字符大小、尺寸、字体各异的复杂条件下,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适用于多语言和多字体混合的场景文本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场景图像 文本提取 最大极值稳定区域 笔画宽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区域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赵雨梦 牟金祥 刘一瑾 《中国水运》 2025年第2期45-47,共3页
基于试验检测等手段对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摆度、水压脉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水力、机械、电气方面查找机组不稳定及振动区过宽的直接原因,精确划分机组振动区和稳定运行区;从优化转轮修型与更换、局部设备技术改造、增加机组出力等多... 基于试验检测等手段对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摆度、水压脉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水力、机械、电气方面查找机组不稳定及振动区过宽的直接原因,精确划分机组振动区和稳定运行区;从优化转轮修型与更换、局部设备技术改造、增加机组出力等多方面研究拓展机组稳定运行区域的可能技术方案,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从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多角度确定可行的处理方案,为后面学者对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机组振动 振动区 增加机组出力 拓展机组稳定运行区域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稳定性优势面分析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31
16
作者 罗国煜 刘松玉 杨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0-18,共9页
优势面理论是工程地质问题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一种新的研究观点和模式。本文介绍了区域稳定性的优势面理论分析方法,该理论认为优势断裂控制了区域稳定性。文中提出了确定优势断裂的四项基本指标,对区域稳定性的评价原理与方法以及相应的... 优势面理论是工程地质问题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一种新的研究观点和模式。本文介绍了区域稳定性的优势面理论分析方法,该理论认为优势断裂控制了区域稳定性。文中提出了确定优势断裂的四项基本指标,对区域稳定性的评价原理与方法以及相应的专家系统也做了介绍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区域稳定 优势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立平 陈瑶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0-32,共3页
本文从台州的经济金融特点出发,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首先,本文开创性地将央行纳入指标体系考察范围,为区域金融稳定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其次,参考KLR信号分析法,设定指标的临界值和报警区间,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 本文从台州的经济金融特点出发,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首先,本文开创性地将央行纳入指标体系考察范围,为区域金融稳定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其次,参考KLR信号分析法,设定指标的临界值和报警区间,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次,计算预警合成指数,建立区域预警模型,计算下一期的预警合成指数预测值,为预测未来区域金融稳定状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稳定 风险 预警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织物图案检索 被引量:5
18
作者 康锋 胡洁 +1 位作者 张华熊 周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6-160,共5页
针对织物扫描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加速稳健特征(SURF)检索织物图案的方法。首先用结构提取算法去除织物扫描图像的纹理,保留图案信息;其次通过最大稳定极值区域法检测织物图像,提取图案各区域的SURF特征,... 针对织物扫描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加速稳健特征(SURF)检索织物图案的方法。首先用结构提取算法去除织物扫描图像的纹理,保留图案信息;其次通过最大稳定极值区域法检测织物图像,提取图案各区域的SURF特征,建立织物图像特征库;再将织物检索图像与特征库内的图像进行相似性度量,得到相似图案的织物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较准确地检索织物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图案 图像检索 最大稳定极值区域 结构提取 加速稳健特征(SURF)算法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湖南省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邵新力 段莉芝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
根据湖南省区域金融的现实情况,本文建立了适合湖南省的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它用来定量地测量金融业的风险大小和稳定状况,有利于金融业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关键词 区域金融稳定 指标体系 基本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摄像机间基于最稳定极值区域的人体跟踪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莉 刘济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097,共7页
为实现多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人体跟踪,提出了一种以最稳定极值区域作为匹配特征的人体跟踪方法.该方法使用图像的灰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摄像机增益及光谱特性对人体跟踪造成的影响.通过把人体跟踪转化为椭圆形区域的匹配,算... 为实现多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人体跟踪,提出了一种以最稳定极值区域作为匹配特征的人体跟踪方法.该方法使用图像的灰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摄像机增益及光谱特性对人体跟踪造成的影响.通过把人体跟踪转化为椭圆形区域的匹配,算法将最稳定极值区域拟合成椭圆形区域,在此基础上,选出符合约束条件的候选椭圆形区域,并将其归一化为单位圆形区域,通过在圆形区域内计算旋转不变量、进行直方图密度估计和计算加权平均距离实现椭圆形区域的正确匹配,从而实现多摄像机间的人体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实现多摄像机间的人体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跟踪 视频监控 稳定极值区域 区域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