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化退火温度对5059铝合金冷轧板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朱庆丰 黄建航 +1 位作者 高扬 张恩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30,共8页
对5059铝合金冷轧板材进行了不同温度(125~275℃)保温1 h的稳定化退火处理,研究了稳定退火温度对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形量为62.8%冷轧板材的变形组织内形成了穿过多个纤维状晶粒的剪切带;板材经不同温度(150~225℃)保温... 对5059铝合金冷轧板材进行了不同温度(125~275℃)保温1 h的稳定化退火处理,研究了稳定退火温度对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形量为62.8%冷轧板材的变形组织内形成了穿过多个纤维状晶粒的剪切带;板材经不同温度(150~225℃)保温1 h退火后,沿剪切带析出连续的β相,这些板材在晶间腐蚀过程中沿着剪切带形成了腐蚀沟壑.随着退火温度由125°C升高至275℃,5059铝合金冷轧板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由386,474 MPa降低至301,407 MPa;延伸率则由10.4%升高到18.1%.5059铝合金冷轧板材单位面积内腐蚀量则先由125℃×1 h退火板材的13.7 mg/cm^(2),升至200℃×1 h退火板材的53.8 mg/cm^(2),再逐渐降至275℃×1 h退火板材的4.9 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9铝合金 轧制 稳定化退火 晶间腐蚀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52H32板材的稳定化退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魏小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9-160,164,共3页
研究了冷轧变形程度、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5052铝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5052合金H32状态板材的生产工艺参数,即冷变形加工率15%,稳定化退火温度150℃,保温时间2h。在工业生产中,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了用户要求。
关键词 5052变形铝合金 稳定化退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变形及退火对5E06铝板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鑫明 聂祚仁 +2 位作者 黄晖 文胜平 高坤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56-3063,共8页
采用晶间腐蚀性能测试及透射电镜研究冷变形及退火对5E06铝板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5E06铝板的晶间腐蚀性能与β相的分布、形貌和析出量密切相关。当冷变形量低于40%时,β相较易在晶界析出达到连续而使合金晶间腐蚀性能... 采用晶间腐蚀性能测试及透射电镜研究冷变形及退火对5E06铝板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5E06铝板的晶间腐蚀性能与β相的分布、形貌和析出量密切相关。当冷变形量低于40%时,β相较易在晶界析出达到连续而使合金晶间腐蚀性能恶化;当变形量增加到55%以上时,经稳定化退火后β相在晶界不容易连续,5E06铝板晶间腐蚀性能良好。进一步的敏化试验表明,经55%~80%冷变形的5E06铝板在120℃稳定化退火的效果并不理想,而220℃的稳定化退火由于获得了比较均匀的亚晶组织且β相在晶界/亚晶界断续分布并一定程度上降低基体中镁原子的过饱和度,可使稳定化退火态5E06铝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晶间腐蚀性能不发生明显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变形 稳定化退火 5E06铝合金 晶间腐蚀 敏化 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Sc和Zr对Al-Mg-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琴 潘清林 +3 位作者 王迎 彭虹 张志野 尹志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55-1563,共9页
采用活性熔剂保护熔炼、水冷铜模激冷铸造制备Al-5.8Mg-0.4Mn和Al-5.8Mg-0.4Mn-0.25Sc-0.1Zr(质量分数,%)两种合金铸锭。合金铸锭经热轧中间退火冷轧成2 mm薄板;研究稳定化退火及微量Sc和Zr对Al-Mg-M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采用活性熔剂保护熔炼、水冷铜模激冷铸造制备Al-5.8Mg-0.4Mn和Al-5.8Mg-0.4Mn-0.25Sc-0.1Zr(质量分数,%)两种合金铸锭。合金铸锭经热轧中间退火冷轧成2 mm薄板;研究稳定化退火及微量Sc和Zr对Al-Mg-M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Mg-Mn合金中加入微量Sc和Zr后形成大量弥散的Al3(Sc,Zr)粒子,这些粒子对位错和亚晶界具有强烈的钉扎作用,能明显提高合金的抗再结晶能力和室温力学性能;Al-Mg-Mn-Sc-Zr合金板材经300℃退火1 h后可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其σb、σ0.2与δ分别为436 MPa、327 MPa和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Mn-Sc-Zr合金 稳定化退火 再结晶 Al3(Sc Zr)粒子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3(Sc,Zr)粒子与剪切带对Al-Mg-Sc-Zr合金再结晶及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宏锋 姜锋 +3 位作者 刘兴涛 周江 钟沐春 韦莉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7-1127,共11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大变形冷轧Al-6Mg-0.4Mn-0.25Sc-0.1Zr(质量分数,%)合金在不同稳定化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单轴拉伸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在大变形冷轧过程中,弥散分布的纳米级Al3(Sc...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大变形冷轧Al-6Mg-0.4Mn-0.25Sc-0.1Zr(质量分数,%)合金在不同稳定化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单轴拉伸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在大变形冷轧过程中,弥散分布的纳米级Al3(Sc,Zr)粒子阻碍位错运动和晶界迁移,位错密度显著增加。高密度的位错缠结诱发局部不均匀变形,形成大量剪切变形带。冷轧状态下,合金组织分布不均匀,剪切带区域位错密度较大,变形储能较高,在单轴拉应力状态下,合金沿着剪切带方向发生剪切断裂。在稳定化退火过程中,剪切变形带中优先发生形核与晶粒长大。随着稳定化退火温度的不断提高,亚晶发生合并长大,剪切变形组织逐渐消失,合金的断裂行为由剪切断裂转变为混合型韧性断裂。经过高温稳定化退火处理后,部分Al3(Sc,Zr)粒子发生粗化,析出相弥散强化作用减弱,少量粗大粒子转变为裂纹源,合金强度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C-ZR合金 稳定化退火 再结晶 A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7Ni2钢焊接接头抗刀状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海侠 薛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2,共2页
采用二次稳定化退火处理 ,解决了 Cr17Ni2钢异质焊接接头刀状腐蚀的问题。提高了用 Cr17Ni2钢制造的焊接叶轮的使用寿命 。
关键词 刀状腐蚀 二次稳定化退火处理 不锈钢 焊接接头 Cr17Ni2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Er对Al-Mg-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晋武 白朴存 +1 位作者 侯小虎 李博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4,共8页
采用半连续铸造法制备Al-6.8Mg-0.3Mn和Al-6.8Mg-0.3Mn-0.4Er(质量分数,%)两种合金铸锭。合金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多道次热轧成4mm薄板;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微量Er对Al-Mg-Mn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Er能显著提高... 采用半连续铸造法制备Al-6.8Mg-0.3Mn和Al-6.8Mg-0.3Mn-0.4Er(质量分数,%)两种合金铸锭。合金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多道次热轧成4mm薄板;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微量Er对Al-Mg-Mn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Er能显著提高Al-Mg-Mn合金强度,改善合金强度和塑性的配合,能明显提高合金的抗再结晶能力和室温力学性能;Al-Mg-Mn-Er合金板材经300℃退火1h后可获得理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σb、σs与ψ分别为421MPa,310MPa和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Mn-Er合金 稳定化退火 再结晶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5.8Mg-Mn-Sc-Zr alloy after annealing treatment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琴 潘清林 +3 位作者 王迎 张志野 周坚 刘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785-1790,共6页
An A1-5.8Mg-0.4Mn-0.35(Sc+Zr) (mass fraction, %) alloy sheet was prepared using water chilling copper mould ingot metallurgy processing which was protected by active flux. The influence of stabilizing annealing o... An A1-5.8Mg-0.4Mn-0.35(Sc+Zr) (mass fraction, %) alloy sheet was prepared using water chilling copper mould ingot metallurgy processing which was protected by active flux. The influence of stabilizing annealing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ld rolling shee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and hardness of the alloy decrease, while the elongatio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stabiliz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stabilizing annealing time, the strength and hardness of the alloy drop slightly but its ductility exhibits no change. Partial recovery and recrystallization orderly occur with the increase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during stabilizing treatment. Only different degrees of recovery occur in the alloys annealed below 400 ℃ for 1 h. Partial recrystallization occurs after annealed at 450 ℃ for 1 h. By annealing at 300 ℃ for 1 h, the alloy can obtain the optimum application values of δb, δ0.2 and δ, which are 436 MPa, 327 MPa and 16.7%,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Mg-Mn-Sc-Zr alloy stabilizing treatment A13(Sc Zr) particl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