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化处理条件对沼液污染指标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1
作者 纪景纯 汪康康 +1 位作者 周加顺 张正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82-186,197,共6页
为探究全年不同时期、稳定化处理天数对于沼液污染性的影响,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旺奶牛养殖场沼液为供试材料,分别在2023年1月13日、5月12日、7月11日取厌氧发酵输出沼液,模拟当地氧化塘环境进行稳定化处理0、60、120、180、240 d后,检... 为探究全年不同时期、稳定化处理天数对于沼液污染性的影响,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旺奶牛养殖场沼液为供试材料,分别在2023年1月13日、5月12日、7月11日取厌氧发酵输出沼液,模拟当地氧化塘环境进行稳定化处理0、60、120、180、240 d后,检测沼液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及Hg、As、Pb、Cd、Cr、Cu、Zn含量,研究不同稳定化处理条件对沼液污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化处理天数的延长,各项污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稳定化初始日期影响沼液污染指标初始含量,7月11日的沼液初始污染性相对较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排名,由大到小为T3(1月13日,120 d)>T6(5月12日,0 d)>T1(1月13日,0 d)>T7(5月12日,60 d)>T11(7月11日,0 d)>T2(1月13日,60 d)>T13(7月11日,120 d)>T8(5月12日,120 d)>T4(1月13日,180 d)>T9(5月12日,180 d)>T12(7月11日,60 d)>T14(7月11日,180 d)>T10(5月12日,240 d)>T15(7月11日,240 d)>T5(1月13日,240 d)。其中,T5、T15、T10处理整体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沼液还原性物质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盐分含量,说明处理天数对沼液稳定化处理过程影响最为重要,无论何时开展沼液稳定化处理,240 d的稳定化处理天数均可以较好地降低沼液的污染性,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重金属 盐分 化学需氧量(COD) 稳定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化处理工艺对UNS N08810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永旺 李景瑞 +4 位作者 武靖伟 杨莉 史伟 李金梅 苏亚宁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针对固溶态UNS N08810合金进行不同稳定化处理制度下的的稳定化处理,依照相关标准对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晶间腐蚀等试验,以研究不同稳定化工艺对UNS N08810合金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工艺为400℃到899... 针对固溶态UNS N08810合金进行不同稳定化处理制度下的的稳定化处理,依照相关标准对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晶间腐蚀等试验,以研究不同稳定化工艺对UNS N08810合金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工艺为400℃到899℃升温速率≥150℃/h、899℃保温5 h、以80~150℃/h的降温速率冷却至400℃以后出炉空冷时,UNS N08810材料晶界上析出相含量低于其他稳定化处理后晶界上的析出相含量,使UNS N08810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 N08810合金 稳定化处理 晶间腐蚀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中的f-CaO及稳定化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光明 连芳 +2 位作者 张作顺 文天阳 杨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03-204,共2页
我国2011年炼钢时产生的钢渣量大约1.1亿t,因此钢渣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由于钢渣中含有50%以上的C2S和C3S等矿物成分,具有潜在的胶凝活性(Essia Belhadj等,2012)。
关键词 钢渣 稳定化处理 体积安定性 资源化利用 开发应用 胶凝活性 国内外 形成原因 矿物成分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稳定化处理对米糠蛋白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素梅 金世合 姚惠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3,共5页
本文研究了挤压稳定化处理对米糠中蛋白质性质的影响,结果如下:经过本试验条件下的挤压处理,米糠中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由42.2%降至14.3%,残渣中不可提取蛋白质由23.9%增至56.6%。在pH2~12范围内,挤压米糠中蛋白质的溶解性显著下降,但在pH... 本文研究了挤压稳定化处理对米糠中蛋白质性质的影响,结果如下:经过本试验条件下的挤压处理,米糠中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由42.2%降至14.3%,残渣中不可提取蛋白质由23.9%增至56.6%。在pH2~12范围内,挤压米糠中蛋白质的溶解性显著下降,但在pH4等电点附近,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加。DSC结果显示,挤压处理使得米糠中蛋白质发生了严重变性。电镜(SEM)下的超微结构照片显示,挤压处理破坏了米糠的细胞壁结构,因而加入非淀粉糖酶对挤压米糠的蛋白质提取率几乎没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稳定化处理 米糠蛋白 变性 蛋白质 提取率 脱酶处理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稳定化处理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建新 严建华 +1 位作者 倪明江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4-68,共5页
以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为目标 ,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各种方法 ,为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理和进一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垃圾焚烧 飞灰 重金属 稳定化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料中的多酚-蛋白质反应及其稳定化处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志 黄惠华 陈建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1-84,共4页
多酚-蛋白质反应是啤酒、葡萄酒和果汁等饮料中产生混浊沉淀的原因,限制了饮料的货架期。本文阐述了混浊反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其稳定化处理。
关键词 饮料 啤酒 多酚-蛋白质反应 稳定化处理 混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变形量及稳定化处理对5083铝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珂 黄光杰 +1 位作者 汪凌云 刘正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0,共6页
采用正交法设计了5083铝合金的冷轧及稳定化处理工艺方案,通过晶间腐蚀试验、剥落腐蚀试验结合组织与形貌观察研究了冷变形量和稳定化处理对合金板材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合金在剥落腐蚀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晶间... 采用正交法设计了5083铝合金的冷轧及稳定化处理工艺方案,通过晶间腐蚀试验、剥落腐蚀试验结合组织与形貌观察研究了冷变形量和稳定化处理对合金板材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合金在剥落腐蚀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倾向随冷变形量的增大和稳定化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稳定化时间的影响不明显;当冷变形量在20%~25%,稳定化温度在200~220℃、时间为2h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铝合金 轧制 稳定化处理 晶间腐蚀 剥落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钢的腐蚀及表面稳定化处理技术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丽宏 齐慧滨 +1 位作者 卢燕平 李晓刚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12期515-518,共4页
介绍了耐大气腐蚀用钢 (耐候钢 )表面稳定化锈层的结构、组成和形成机理 ,耐候钢的使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耐候钢 锈层 表面稳定化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稳定化处理转炉钢渣中磷元素的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辽沙 于学峰 +1 位作者 武杏荣 余亮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81,89,共5页
以钢渣除磷为目标,通过对化学成分、矿物相形貌及相成分分析,研究了3种不同稳定化处理工艺所得转炉钢渣中磷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钢渣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硅酸二钙和磷酸三钙形成的固溶体相中,剩余少量受钢渣碱度或冷却速度等因... 以钢渣除磷为目标,通过对化学成分、矿物相形貌及相成分分析,研究了3种不同稳定化处理工艺所得转炉钢渣中磷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钢渣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硅酸二钙和磷酸三钙形成的固溶体相中,剩余少量受钢渣碱度或冷却速度等因素影响而未进入硅酸二钙-磷酸三钙固溶体中的磷元素存在于硅酸三钙或冷凝渣相中。应设法利用钢渣中磷元素的这种分布规律分离出钢渣中的含磷相,使钢渣得以返回冶金流程循环利用,而分离出来的部分则可以考虑用作生产钙硅磷肥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稳定化处理 磷元素 磷酸三钙 硅酸二钙 固溶体相 化学成分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和稳定化处理后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桂良 武天洋 +4 位作者 李明浩 潘钱付 唐睿 陈国清 王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32,40,共8页
制备了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并进行了不同温度(1 050~1 150℃)固溶处理以及1 150℃固溶+不同温度(950~1 1050℃)稳定化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均匀的奥氏体... 制备了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并进行了不同温度(1 050~1 150℃)固溶处理以及1 150℃固溶+不同温度(950~1 1050℃)稳定化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均匀的奥氏体等轴晶,且晶粒内有大量退火孪晶,晶界或晶内析出条状或球形颗粒状(Zr,Mo)C相和块状Zr(C,N)相;1 150℃固溶+不同温度稳定化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与固溶态的相似,但析出相数量增多,且在950℃稳定化处理后,晶界上析出了大量的链球状M23C6相;950~1 050℃的稳定化处理对试验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影响不大;随着稳定化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耐晶间腐蚀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S不锈钢 微合金化 固溶处理 稳定化处理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纳米晶的稳定化处理及介质极性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荣辉 汪勇先 +2 位作者 贾广强 徐万帮 尹端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41-1345,共5页
用硫脲、聚乙烯吡咯烷酮、L-半胱氨酸水溶液对水热法合成的硫化镉纳米晶进行稳定化处理,发现L-半胱氨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有效地稳定硫化镉纳米晶,荧光发射强度比处理前增强了五十倍以上。以氯仿、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氯仿溶... 用硫脲、聚乙烯吡咯烷酮、L-半胱氨酸水溶液对水热法合成的硫化镉纳米晶进行稳定化处理,发现L-半胱氨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有效地稳定硫化镉纳米晶,荧光发射强度比处理前增强了五十倍以上。以氯仿、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氯仿溶液以及3-巯基丙酸为萃取(或处理)剂,对水热法合成的水溶性CdS半导体纳米晶进行处理,经过荧光光谱分析,发现介质水、氯仿、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氯仿溶液以及3-巯基丙酸会对CdS纳米晶的最大荧光激发峰与发射峰的位置产生不同影响,极性大的水分子使得荧光峰蓝移,极性小的氯仿、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氯仿溶液以及3-巯基丙酸使得荧光峰红移,最大位移为31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晶 荧光增强 稳定化处理 介质极性 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化处理对LY12铝合金微屈服行为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峰 武高辉 孙东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共3页
分析了LY12铝合金时效处理及冷热循环处理后的微屈服应力-微塑性应变曲线特征,探讨了尺寸稳定化处理对微屈服行为的影响。初步分析认为微塑变是一个原有可动位错源耗竭、位错在不利取向晶粒中滑移以及位错增殖的过程;与时效处理相比,冷... 分析了LY12铝合金时效处理及冷热循环处理后的微屈服应力-微塑性应变曲线特征,探讨了尺寸稳定化处理对微屈服行为的影响。初步分析认为微塑变是一个原有可动位错源耗竭、位错在不利取向晶粒中滑移以及位错增殖的过程;与时效处理相比,冷热循环处理后材料的微屈服行为发生显著变化,原因在于冷热循环过程中急剧的高低温变化,使材料产生微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12铝合金 微屈服行为 尺寸稳定化处理 微屈服强度 冷热循环处理 微屈服应力 微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化处理砷污染土壤对植物生物量及砷富集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良 黄玲 +4 位作者 赵述华 桑燕鸿 蒋晓璐 戴玉 王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28-1533,共6页
为探讨稳定化处理砷污染土壤对植物生物量及富集砷的影响,以清远市某金矿废渣场附近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苎麻(Boehmeria nivea L.)、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为供试植物,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粉煤... 为探讨稳定化处理砷污染土壤对植物生物量及富集砷的影响,以清远市某金矿废渣场附近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苎麻(Boehmeria nivea L.)、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为供试植物,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干化污泥、花生壳、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钾等5种稳定剂对植物生长及富集砷的影响,以期为矿区砷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及矿区的生态恢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稳定剂的添加可促进蜈蚣草、香根草、苎麻的生长,其中,粉煤灰、干化污泥和花生壳处理下蜈蚣草、苎麻地上部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4、2.9倍;粉煤灰、干化污泥、花生壳、硫酸亚铁和磷酸二氢钾处理下香根草地上部干重较对照增加了14.9倍。蜈蚣草对As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对照组蜈蚣草地上部As质量分数高达2 078.34 mg·kg-1;添加粉煤灰、干化污泥和硫酸亚铁使蜈蚣草地上部As含量最大下降44.8%,而添加粉煤灰、干化污泥和磷酸二氢钾能够显著增加蜈蚣草地上部分As含量。香根草对As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茎叶。苎麻富集As的能力相对较弱,其对As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根部,但其生物量最大,表现出了较强的As耐受性。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土壤中可交换态As、碳酸盐结合态As是影响植物体中As含量的主要因素。添加稳定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对As的累积量,不同植物对As的累积能力表现为蜈蚣草>香根草>苎麻,耐受性为蜈蚣草>苎麻>香根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化处理 超富集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6
14
作者 罗宇 石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2,共4页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介绍国内外对焚烧垃圾飞灰处理、处置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着重论述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处理的方法 ,并提出了未来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垃圾处理 飞灰 稳定化处理 烟气处理 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化处理对高碳预应力钢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祁珊 王世栋 《热加工工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稳定化处理对高碳预应力钢丝的常温松驰性能和扭转性能的影响.对稳定化处理的微观本质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当张力下进行稳定化处理.可显著降低降钢丝的松驰率,而不显著损害其扭转塑性。
关键词 稳定化处理 松弛率 扭转塑性 高碳 预应力钢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氯化胆碱稳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辉 尹希宝 陈中兵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2-55,共4页
研究出了有效、经济实用的液态氯化胆碱的稳定化处理技术。此稳定化处理技术能对液态氯化胆碱进行粘结、吸附等稳定化处理 ,制得稳定性固态氯化胆碱这一饲料添加剂新产品。经稳定化处理后 ,氯化胆碱的吸湿率大幅度降低 ,物理性能稳定 。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氯化胆碱 稳定化处理 理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的配比关系和稳定化处理对310S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温冬辉 吕阳 +3 位作者 李震 王清 唐睿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01-3106,共6页
高Cr/Ni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有望被用作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包壳材料,但是该类奥氏体不锈钢存在组织稳定性差的问题,即在873~1123K温度下长期时效后晶界上会析出大量的Cr23C6和σ相,从而导致材料的脆化和晶间腐... 高Cr/Ni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有望被用作超临界水冷堆的燃料包壳材料,但是该类奥氏体不锈钢存在组织稳定性差的问题,即在873~1123K温度下长期时效后晶界上会析出大量的Cr23C6和σ相,从而导致材料的脆化和晶间腐蚀。为了提高该类不锈钢的高温组织稳定性,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强碳化物形成元素M(M=Nb、Ti、Ta和Zr)与C的配比关系以及稳定化处理工艺对310S高温下析出相行为的影响。设计合金采用铜模快冷技术吸铸成直径为6mm的棒材,并对其进行1473K/0.5h固溶处理、1173K/0.5h稳定化处理(部分样品)、1073K/24h时效处理。分别采用OM、SEM-EDS、EPMA和TEM等手段对合金不同热处理状态的析出相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的加入均能促进MC粒子的析出,促进效果为Ta>Nb/Ti>Zr,且M与C的最佳比例关系为1/1(原子比);当M与C的原子比为2/1时会促进脆性相σ析出,而当M与C的原子比为1/1时,1073K/24h时效后晶界上只有Cr23C6析出。稳定化处理能使MC优先析出,可减少时效过程中粗大Cr23C6的析出量。本工作为超临界水冷堆燃料包壳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支撑,并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310S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稳定化处理 相析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钢锈层的稳定化处理及锈层形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涛 王胜民 赵晓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4,共7页
针对裸耐候钢保护性锈层生成时间较长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含有合金元素的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并采用喷淋的方式对耐候钢表面进行预处理。通过干湿交替腐蚀实验(CCT),对比了裸钢试样和预处理试样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规律。... 针对裸耐候钢保护性锈层生成时间较长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含有合金元素的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并采用喷淋的方式对耐候钢表面进行预处理。通过干湿交替腐蚀实验(CCT),对比了裸钢试样和预处理试样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规律。采用增重法评价了试样的耐蚀性;采用XRD分析了试样表面锈层的物相组成;采用SEM、电化学阻抗法(EIS)和吸水-脱水实验对锈层的致密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试样的耐蚀性能优于裸钢试样;耐候钢经该处理剂处理后不改变耐候钢表面的腐蚀产物类型,但能够促进腐蚀产物中α-FeOOH相的生成;且经处理后耐候钢表面锈层的裂纹、孔洞等缺陷减少,致密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锈层 稳定化处理 大气腐蚀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浸渣中可溶锰离子的稳定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盘俊 谢能银 +2 位作者 明宪权 王雨红 粟海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1-557,共7页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锰矿浸渣污染问题,采用在锰矿浸渣中添加硅酸钠为固化剂,研究锰矿浸渣中可溶锰离子的稳定化效果。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p H值、硅酸钠添加量等因素对可溶锰离子稳定化效果的...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锰矿浸渣污染问题,采用在锰矿浸渣中添加硅酸钠为固化剂,研究锰矿浸渣中可溶锰离子的稳定化效果。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p H值、硅酸钠添加量等因素对可溶锰离子稳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的用量对可溶锰离子稳定化效果的影响最大,较适宜的稳定化条件为: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 min,液固比5∶1,p H值8,硅酸钠用量0.5 g。在此条件下,20.00 g锰矿浸渣中的可溶锰离子固化率达96.80%,通过浸出毒性测试得到滤液中锰残余浓度为0.99 mg/L,完全符合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浸渣 可溶锰 硅酸钠 稳定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化处理对Al-Si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兰兰 李建平 +1 位作者 夏峰 郭永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5-247,250,共4页
研究了稳定化处理对Al-Si合金疲劳性能与组织的影响。对稳定化处理后Al-Si合金进行高温(350℃)旋弯疲劳试验,观察合金材料的疲劳断口、显微组织与析出相。结果表明:稳定化处理后,Al-Si合金高温疲劳寿命比T6态处理的合金提高了4倍以上;... 研究了稳定化处理对Al-Si合金疲劳性能与组织的影响。对稳定化处理后Al-Si合金进行高温(350℃)旋弯疲劳试验,观察合金材料的疲劳断口、显微组织与析出相。结果表明:稳定化处理后,Al-Si合金高温疲劳寿命比T6态处理的合金提高了4倍以上;合金组织中,初晶Si圆整化程度提高,长条状的共晶Si颗粒化,均匀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合金塑性提高了1倍以上;稳定化处理后,基体中弥散析出大量细小的Al_2Cu相,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了Al-Si合金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稳定化处理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