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研究
1
作者
胡志瑞
杨勤科
+3 位作者
刘建飞
任宗萍
王琦
姚志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56,共5页
以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的藉河流域为研究区,根据65个实测点数据,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等插值方法,分析了测点数量变化、栅格像元尺寸变化及插值方法的差异对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剖析了空间插值...
以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的藉河流域为研究区,根据65个实测点数据,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等插值方法,分析了测点数量变化、栅格像元尺寸变化及插值方法的差异对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剖析了空间插值中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参与插值站点越多,所得插值结果不确定性越小;(2)像元尺寸在25~800 m间变化对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插值结果影响微弱;(3)不同插值方法对插值结果的精度影响较大,说明插值方法的差异对插值结果的不确定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
稳定入渗速率
不确定性
藉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入渗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于同艳
张兴义
+1 位作者
张少良
陈学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应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耕作措施对东北农田黑土入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耕作为代表的平翻和旋松耕作的垄台容重最小,表层土壤稳定入渗速率高于其它3种耕作措施,分别为9.20 mm/min和7.31 mm/min。免耕垄台和垄沟的容重虽...
应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耕作措施对东北农田黑土入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耕作为代表的平翻和旋松耕作的垄台容重最小,表层土壤稳定入渗速率高于其它3种耕作措施,分别为9.20 mm/min和7.31 mm/min。免耕垄台和垄沟的容重虽较高,但均具有较高的稳定入渗速率。在夏季进行垄沟深松少耕,可显著提高垄沟的稳定入渗速率。免耕和少耕是高效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耕作措施
容重
稳定入渗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
17
3
作者
詹舒婷
宋明丹
+1 位作者
李正鹏
马海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4-300,共7页
探究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入渗和蒸发的影响,对于秸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3种秸秆(油菜、藜麦和马铃薯)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探究不同材料生物炭对土壤湿润过程、累积入渗量和蒸...
探究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入渗和蒸发的影响,对于秸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3种秸秆(油菜、藜麦和马铃薯)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探究不同材料生物炭对土壤湿润过程、累积入渗量和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生物炭下的土壤入渗和蒸发过程存在显著差异。马铃薯杆炭显著促进了湿润锋的运移,而藜麦杆和油菜杆炭在中后期减缓了湿润锋的运移速度。添加生物炭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早期的入渗速率,降低了土壤后期的稳定入渗速率,其中马铃薯杆炭表现最好,促进了早期入渗,而且后期入渗降低少,在入渗55 min时,马铃薯杆炭累积入渗67.8 mm,比对照提高41.8%。在模拟施炭土壤的入渗过程方面,Kostiakov模型表现最优。施炭对于前期土壤蒸发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后期的土壤蒸发量。蒸发30天后,马铃薯杆、油菜杆和藜麦杆炭累积蒸发量分别比CK高5.2%,9.2%和10.2%。马铃薯杆生物炭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入渗能力。研究结果为青海省东部农区选择合适的生物炭种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柱
湿润锋
稳定入渗速率
入渗
模型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典型退耕草地植被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蒋忙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4,111,共7页
植被恢复过程可显著影响土壤入渗性能。通过选取黄土高原典型草地白羊草和铁杆蒿草地,设置不同种植密度(5,10,15,20,25,30株/m^(2))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60 mm/h,60 min),系统研究了草地植被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
植被恢复过程可显著影响土壤入渗性能。通过选取黄土高原典型草地白羊草和铁杆蒿草地,设置不同种植密度(5,10,15,20,25,30株/m^(2))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60 mm/h,60 min),系统研究了草地植被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增加可显著延缓产流,不同种植密度下白羊草草地和铁杆蒿草地初始产流时间分别为0.76~5.74,0.87~2.08 s,且随盖度、根系生物量和有机质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R^(2)≥0.18,p<0.05)。(2)不同种植密度下白羊草草地的平均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入渗总量分别为0.47~0.82,0.46~0.82 mm/min和7.12~11.84 mm,铁杆蒿草地分别为0.38~0.67,0.35~0.60 mm/min和5.70~10.07 mm。当种植密度为20株/m^(2)时,土壤入渗各参数均最大;平均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入渗量总量、入渗系数(K)随土壤有机质的提高呈幂函数增大(R^(2)≥0.26,p<0.01),衰减系数(α)随生物结皮盖度呈降低趋势(p>0.05)。(3)白羊草草地具有较高的根系生物量、生物结皮盖度和有机质含量,其初始产流时间、平均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入渗量总量及入渗系数(K)均不同程度高于铁杆蒿草地,衰减系数(α)低于铁杆蒿草地,土壤入渗性能较强。总体而言,对于典型退耕草地,土壤入渗总量(A)可表征为根系生物量密度(RMD)和土壤有机质(SOC)的拟合函数(A=2.77×RMD^(0.149)SOC^(0.614),R^(2)=0.663,NSE=0.653)。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退耕草地生态水文过程和植被建设提供数据来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初始产流时间
稳定入渗速率
入渗
总量
Kostiakov土壤
入渗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渗透系数测定与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
50
5
作者
胡顺军
田长彦
+1 位作者
宋郁东
甘永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准确地测定土壤渗透系数,采用能态学的观点,分析了双环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饱和渗透系数时饱和土体中压力势的分布规律,根据达西定律定量研究了双环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大于双环...
为准确地测定土壤渗透系数,采用能态学的观点,分析了双环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饱和渗透系数时饱和土体中压力势的分布规律,根据达西定律定量研究了双环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大于双环入渗法测定的稳定入渗速率;当采用双环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的饱和渗透系数时,土壤剖面土壤水压力势分布规律不同。因此,这2种测定方法对应的计算饱和渗透系数的公式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渗透
试验
稳定入渗速率
压力势
双环
入渗
法
环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效应
被引量:
12
6
作者
王国梁
刘国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通过对纸坊沟流域植被恢复后10种植物群落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研究发现,植被恢复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明显影响,其中草本影响作用最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与全氮呈负相关。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通过对纸坊沟流域植被恢复后10种植物群落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研究发现,植被恢复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明显影响,其中草本影响作用最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与全氮呈负相关。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质
全氮
土壤
稳定入渗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研究
1
作者
胡志瑞
杨勤科
刘建飞
任宗萍
王琦
姚志宏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56,共5页
基金
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实验站项目(黄土丘陵第三副区水土流失预测预报的区域模型研究)
文摘
以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的藉河流域为研究区,根据65个实测点数据,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等插值方法,分析了测点数量变化、栅格像元尺寸变化及插值方法的差异对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剖析了空间插值中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参与插值站点越多,所得插值结果不确定性越小;(2)像元尺寸在25~800 m间变化对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插值结果影响微弱;(3)不同插值方法对插值结果的精度影响较大,说明插值方法的差异对插值结果的不确定性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空间插值
稳定入渗速率
不确定性
藉河流域
Keywords
spatial interpolation
steady water infiltration rates
uncertainty
Ji river basi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入渗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于同艳
张兴义
张少良
陈学文
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07CB407203)
文摘
应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耕作措施对东北农田黑土入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耕作为代表的平翻和旋松耕作的垄台容重最小,表层土壤稳定入渗速率高于其它3种耕作措施,分别为9.20 mm/min和7.31 mm/min。免耕垄台和垄沟的容重虽较高,但均具有较高的稳定入渗速率。在夏季进行垄沟深松少耕,可显著提高垄沟的稳定入渗速率。免耕和少耕是高效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关键词
黑土
耕作措施
容重
稳定入渗速率
Keywords
black soil
tillage systems
bulk density
stable infiltration rate
分类号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
17
3
作者
詹舒婷
宋明丹
李正鹏
马海曼
机构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4-300,共7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2018-ZJ-961Q)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7-NKY-05)。
文摘
探究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入渗和蒸发的影响,对于秸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3种秸秆(油菜、藜麦和马铃薯)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探究不同材料生物炭对土壤湿润过程、累积入渗量和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生物炭下的土壤入渗和蒸发过程存在显著差异。马铃薯杆炭显著促进了湿润锋的运移,而藜麦杆和油菜杆炭在中后期减缓了湿润锋的运移速度。添加生物炭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早期的入渗速率,降低了土壤后期的稳定入渗速率,其中马铃薯杆炭表现最好,促进了早期入渗,而且后期入渗降低少,在入渗55 min时,马铃薯杆炭累积入渗67.8 mm,比对照提高41.8%。在模拟施炭土壤的入渗过程方面,Kostiakov模型表现最优。施炭对于前期土壤蒸发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后期的土壤蒸发量。蒸发30天后,马铃薯杆、油菜杆和藜麦杆炭累积蒸发量分别比CK高5.2%,9.2%和10.2%。马铃薯杆生物炭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入渗能力。研究结果为青海省东部农区选择合适的生物炭种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柱
湿润锋
稳定入渗速率
入渗
模型
蒸发
Keywords
soil column
wetting front
stable infiltration rate
infiltration model
evaporati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典型退耕草地植被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蒋忙舟
机构
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04,11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555)。
文摘
植被恢复过程可显著影响土壤入渗性能。通过选取黄土高原典型草地白羊草和铁杆蒿草地,设置不同种植密度(5,10,15,20,25,30株/m^(2))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60 mm/h,60 min),系统研究了草地植被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增加可显著延缓产流,不同种植密度下白羊草草地和铁杆蒿草地初始产流时间分别为0.76~5.74,0.87~2.08 s,且随盖度、根系生物量和有机质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R^(2)≥0.18,p<0.05)。(2)不同种植密度下白羊草草地的平均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入渗总量分别为0.47~0.82,0.46~0.82 mm/min和7.12~11.84 mm,铁杆蒿草地分别为0.38~0.67,0.35~0.60 mm/min和5.70~10.07 mm。当种植密度为20株/m^(2)时,土壤入渗各参数均最大;平均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入渗量总量、入渗系数(K)随土壤有机质的提高呈幂函数增大(R^(2)≥0.26,p<0.01),衰减系数(α)随生物结皮盖度呈降低趋势(p>0.05)。(3)白羊草草地具有较高的根系生物量、生物结皮盖度和有机质含量,其初始产流时间、平均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入渗量总量及入渗系数(K)均不同程度高于铁杆蒿草地,衰减系数(α)低于铁杆蒿草地,土壤入渗性能较强。总体而言,对于典型退耕草地,土壤入渗总量(A)可表征为根系生物量密度(RMD)和土壤有机质(SOC)的拟合函数(A=2.77×RMD^(0.149)SOC^(0.614),R^(2)=0.663,NSE=0.653)。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退耕草地生态水文过程和植被建设提供数据来源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种植密度
初始产流时间
稳定入渗速率
入渗
总量
Kostiakov土壤
入渗
模型
Keywords
plant density
initial runoff time
stable infiltration rate
infiltration amount
Kostiakov soil infiltration mode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渗透系数测定与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
50
5
作者
胡顺军
田长彦
宋郁东
甘永德
机构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2,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联合学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0073117-3)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771043
40471020)
文摘
为准确地测定土壤渗透系数,采用能态学的观点,分析了双环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饱和渗透系数时饱和土体中压力势的分布规律,根据达西定律定量研究了双环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大于双环入渗法测定的稳定入渗速率;当采用双环入渗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的饱和渗透系数时,土壤剖面土壤水压力势分布规律不同。因此,这2种测定方法对应的计算饱和渗透系数的公式也不同。
关键词
土壤
渗透
试验
稳定入渗速率
压力势
双环
入渗
法
环刀法
Keywords
soils
permeation
experiments
stable infiltration rate
pressure potential
two-ring infiltration method
cutting ring method
分类号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效应
被引量:
12
6
作者
王国梁
刘国彬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纸坊沟流域植被恢复后10种植物群落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研究发现,植被恢复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明显影响,其中草本影响作用最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与全氮呈负相关。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呈正相关。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质
全氮
土壤
稳定入渗速率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研究
胡志瑞
杨勤科
刘建飞
任宗萍
王琦
姚志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入渗速率的影响
于同艳
张兴义
张少良
陈学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
詹舒婷
宋明丹
李正鹏
马海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高原典型退耕草地植被特征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
蒋忙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土壤渗透系数测定与计算方法的探讨
胡顺军
田长彦
宋郁东
甘永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效应
王国梁
刘国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