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基于稳定人口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丽萍 王广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7,共7页
文章从稳定人口理论的角度,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人口的生育控制目标进行最基本的历史检验。人口变动的长周期和不可逆决定了人口变化的单向稳定性。研究发现,从1995年开始,中国人口进入快速衰减的时期,与静止人... 文章从稳定人口理论的角度,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人口的生育控制目标进行最基本的历史检验。人口变动的长周期和不可逆决定了人口变化的单向稳定性。研究发现,从1995年开始,中国人口进入快速衰减的时期,与静止人口目标相比减少的幅度在20%以上,而且处于加速衰减的趋势之中。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和进程的不同使区域间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巨大。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打破了人口自然规律所对应的男女比例而加剧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影响粗出生率水平或出生规模。虽然中国通过生育政策调整来不断改善人口年龄结构问题,但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调和全国人口流动过度聚集在北京、上海的局面也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在生育意愿不高的条件下,即使对全面二孩政策生育预期估计比较乐观,但中国仍然处于人口快速衰减进程的趋势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人口 年龄结构 基准人口 生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总理在《各国领导人关于稳定人口的声明》上签名
2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6期3-3,共1页
由全球议员人口与发展委员会和美国人口学会发起征集各国领导人签名的《各国领导人关于稳定人口的声明》,我国赵紫阳总理已被邀请签名(见左面照片).
关键词 稳定人口 领导人 人口与发展 紫阳 议员 美国人 委员 联合国秘书长 纽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国领导人关于稳定人口的声明
3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6期3-3,共1页
人类面临着很多艰巨的任务:实现各国间的持久和平;保持环境的质量;节约自然资源使其保持在可维持的水平;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稳定人口的增长.目前,我们地球上每年出生的人数要比死亡的人数多七千六百万.如果目前的出生率持... 人类面临着很多艰巨的任务:实现各国间的持久和平;保持环境的质量;节约自然资源使其保持在可维持的水平;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稳定人口的增长.目前,我们地球上每年出生的人数要比死亡的人数多七千六百万.如果目前的出生率持续下去,那么,到二○○○年时,出生人数就会比死亡人数多出一亿.在过去十三年里增加了十亿人口,在今后十二年内还将增加十亿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人口 领导人 持久和平 欠发达国家 出生率 人口方案 可维持 死亡人数 社会进步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人口的时间表
4
作者 布朗 雷捷生 《人口与经济》 1980年第1期68-70,3,共4页
作为制订人口政策的基本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过去几十年间,人们渴望更快地达到基本的社会目标,例如较高的收入或较好的饮食,便产生了放慢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这些政策完全达到了本身的目的,但是,目前生物系统的破坏,石油蕴藏量的下降... 作为制订人口政策的基本理论是在不断变化的。过去几十年间,人们渴望更快地达到基本的社会目标,例如较高的收入或较好的饮食,便产生了放慢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这些政策完全达到了本身的目的,但是,目前生物系统的破坏,石油蕴藏量的下降,又要求制订稳定人口规模的政策。如果不共同努力,把人口规模稳定在比人们现在预测得要低得多的水平上,那么,地球上生物资源基础的破坏,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罪化,就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人口 低出生率 时间表 人口规模 千分之 世界人口 生殖年龄 生育率 死亡率 工业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邬志辉 王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变化总体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总量上先波峰、后波谷的“波浪式”新生人口走势;二是分布上增区少、减区多的“分化式”区域人口态势;三是类型上变化大、问题多的“焦点式”特殊人口形势。学龄人口变化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变化总体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总量上先波峰、后波谷的“波浪式”新生人口走势;二是分布上增区少、减区多的“分化式”区域人口态势;三是类型上变化大、问题多的“焦点式”特殊人口形势。学龄人口变化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产生重要影响,学龄人口总量变动影响了各个阶段公共教育服务,学龄人口空间变动影响了不同区域公共教育服务,学龄人口类型变动影响了各种特殊公共教育服务。要树立战略思维、类型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和具体论,在辩证统一中确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学龄人口增长区要确立属地供给原则、统筹学位供求矛盾、实施教师优化配置、构建“钱随生走”机制。学龄人口减少区要重塑办学质量提升机制、完善教师配置优化机制、建立特型资源标准机制、厘清经费需求保障机制。学龄人口稳定区要分类型、找定位、强服务、提质量,确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均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人口增长区 人口减少区 人口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九八一年天津市死亡漏报率的估算及人口状态稳定程度的初步分析
6
作者 张为 《南开经济研究》 1986年第S1期23-30,共8页
1982年普查时,对1981年全国分年龄死亡人口数字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普查统计的1981年死亡人数同年报统计的死亡人数根差只有16.9万。普查后抽样质量检查,死亡漏报率为0.44%。然而,天津市在这次普查中核实的死亡人数的准确性如何呢... 1982年普查时,对1981年全国分年龄死亡人口数字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普查统计的1981年死亡人数同年报统计的死亡人数根差只有16.9万。普查后抽样质量检查,死亡漏报率为0.44%。然而,天津市在这次普查中核实的死亡人数的准确性如何呢?本文试就1982年的普查资料,来估算所得到的1981年天津市○岁组以外人口死亡人数的漏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死亡人数 漏报率 准确性 死亡统计 稳定人口 人口 普查资料 计算结果 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静止人口与潜在人口红利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练 麻彦春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5,共11页
本文提出一种测算人口红利的新方法,即利用相对静止人口代替静止人口作为参照系测算潜在人口红利,进而为估算人口红利奠定基础。首先,从统计学角度将总人口变异系数小于5%的人口状态定义为相对静止人口状态。其次,处于相对静止人口状态... 本文提出一种测算人口红利的新方法,即利用相对静止人口代替静止人口作为参照系测算潜在人口红利,进而为估算人口红利奠定基础。首先,从统计学角度将总人口变异系数小于5%的人口状态定义为相对静止人口状态。其次,处于相对静止人口状态的国家,其人口特征与静止人口相似,包括自然增长率接近零、性别结构相对固定、人口年龄结构相对稳定等,尤其是适龄劳动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在66%的水平上。最后,以这一稳定人口年龄结构为参照系,可以测算不同国家的潜在人口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静止人口 潜在人口红利 稳定人口 人口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长周期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原新 刘旭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6,共9页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出发,设定不同生育水平方案和实现更替水平生育率的时间方案,测算2020-2300年我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在长周期视野中探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遵循人口发展因果规律...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出发,设定不同生育水平方案和实现更替水平生育率的时间方案,测算2020-2300年我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在长周期视野中探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遵循人口发展因果规律,科学设定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目标,以过程均衡思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静止人口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保持适度生育率是实现静止人口的前提条件。我国人口变化的历史过程决定了短期内人口非均衡变化不可避免,应当以长周期视角谋划人口均衡发展的科学方略。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口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上实现均衡,推动适度人口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同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人口 静止人口 适度人口 人口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提高平均生育年龄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曾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1,共9页
近年来,不少学者就晚育与拉大生育间隔对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除极少数同志错误认为晚育与拉大间隔对控制人口增长影响极小外,大家都认识到了晚育加间隔的积极意义。当然,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的如果从1985年起,中国妇女生育... 近年来,不少学者就晚育与拉大生育间隔对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除极少数同志错误认为晚育与拉大间隔对控制人口增长影响极小外,大家都认识到了晚育加间隔的积极意义。当然,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的如果从1985年起,中国妇女生育第一胎的年龄为25岁,第一、二胎间隔为4年,那么二胎加间隔可使中国2000年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样一种设想是不切实际的,它只能作为在极端理想化条件下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推算”。因为在十多亿人口的大国,要求全国妇女从1985年起“一刀切”,“齐步走”,25岁生第一胎,29岁生第二胎,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生育年龄 我国人口 高平 稳定人口 总和生育率 队列 年龄别生育率 生育水平 人口动态预测模型 人口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总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及其主要特点
10
作者 徐绍雨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6期10-16,共7页
与人口的性别构成一样,年龄构成也是人口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是反映人口状况的重要方面.目前,关于人口年龄构成研究的重要牲,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这是因为,无论是人口本身的再生产,还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都与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与人口的性别构成一样,年龄构成也是人口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是反映人口状况的重要方面.目前,关于人口年龄构成研究的重要牲,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这是因为,无论是人口本身的再生产,还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都与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只是就我国总人口年龄构成变化、主要特点,以及生育、死亡等因素如何影响人口年龄构成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 低生育率 主要特点 普查 人口比重 老年人口 稳定人口 年龄组 死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增长与妇女两代间隔
11
作者 蒋萍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4期26-27,共2页
“二十五岁生育子女百年是四代人,二十岁生育子女百年是五代人,正好多了一代人。”这种“四代五代”论是许多同志在宣传晚婚晚育时常常提出的一种论据。 从这个观点出发就可以得出人口的增长与妇女两代间隔成反比的结论,即妇女两代间... “二十五岁生育子女百年是四代人,二十岁生育子女百年是五代人,正好多了一代人。”这种“四代五代”论是许多同志在宣传晚婚晚育时常常提出的一种论据。 从这个观点出发就可以得出人口的增长与妇女两代间隔成反比的结论,即妇女两代间隔越短,结婚育儿越早,人口增长得越快;妇女两代间隔越长,结婚育儿越晚,人口增长得越慢。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在百年之后,早婚(20岁)是否多了一代人呢?对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是某些年份出生率高,某些年份出生率低,这样每年增加的人数是个变化的量,它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清楚地看出人口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人们把实际情况加以简化,提出了两种简单的人口模型——静止人口和稳定人口。下面我们分别用这两个人口模型来分析人口增长速度与妇女两代间隔的关系。 一、在静止人口情况下 静止人口是指每年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相等,人口总数和性别年龄构成长期保持不变的人口总体。其人口总数等于各年龄的人口数P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再生产率 人口增长速度 静止人口 稳定人口 人口模型 人口总数 生育子女 婚育 成反比 出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石智雷 薛文玲 《西部论坛》 2014年第2期25-33,共9页
依据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住房性质和住房租金状况,并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住房支付能力低,多数选择租住低价房;但随着家庭... 依据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住房性质和住房租金状况,并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住房支付能力低,多数选择租住低价房;但随着家庭平均文化程度的提升,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自有住房;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租住高价房;随迁人数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自有住房或租住高价房的概率越高。此外,不同规模城市的流动人口在住房选择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住房选择 住房性质 住房租金 住房支付能力 随迁人数 流动人口稳定 流动范围 迁移距离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粮食和耕地的发展趋势
13
作者 欧阳钧 《人口学刊》 1981年第2期64-8,共2页
一、人口发展趋势到二十二世纪末,人口可能接近100亿。世界银行最近予测指出:到二十二世纪末,全世界的人口,可能稳定在97.7亿左右。世界银行强调指出:这些数字都是推测出来的而不是予言。它的基础,是根据各国到2000年的予期人口情况,进... 一、人口发展趋势到二十二世纪末,人口可能接近100亿。世界银行最近予测指出:到二十二世纪末,全世界的人口,可能稳定在97.7亿左右。世界银行强调指出:这些数字都是推测出来的而不是予言。它的基础,是根据各国到2000年的予期人口情况,进行五年予测的结果而得出来的。根据推测,发展中国家的稳定人口将从1980年的33.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77%),上升到22世纪末的85.3亿(占全世界总人口数的87%)。发达国家的稳定人口,可能从1980年的10.27亿,上升到22世纪末的12.41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 稳定人口 人口 发展中国家 予测 发达国家 粮食 耕地面积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2000年后世界人口展望
14
作者 拉斐尔.萨拉斯 张洪福 李含琳 《西北人口》 1982年第2期44-52,共9页
在今后二十年内,完成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渡(demographic transition),是我们现在的能力能做得到的。联合国预计全世界人口在公元2110年会自行稳定在105亿。将来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其关键问题将取决于在什么时候人口可以稳定下来和稳定在... 在今后二十年内,完成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渡(demographic transition),是我们现在的能力能做得到的。联合国预计全世界人口在公元2110年会自行稳定在105亿。将来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其关键问题将取决于在什么时候人口可以稳定下来和稳定在怎样的水平上。为此,联合国提出了稳定人口的三种方案——高水平、中间水平和低水平——是分别以生育率不过分的、中等的和显著的下降为基础的。预计人口按高的生育率将会增长到142亿,按低的生育率将会增长到80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率下降 世界人口 稳定人口 人口增长率 联合国 发展中国家 不发达国家 人口生育率 人口计划 家庭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生育率低在何处?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金菊 陈卫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81,共12页
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全国生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考察了中国低生育率的变化进程及特征。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表现为波浪式的进程,或多或少反映的是一种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波动。利用多种数据和方法的... 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全国生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考察了中国低生育率的变化进程及特征。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表现为波浪式的进程,或多或少反映的是一种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波动。利用多种数据和方法的估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生育率要明显低于当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中的生育率,而2000年以来的生育率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中的生育率接近。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极低"生育率既与一孩生育率低有关,更是二孩及多孩生育率低的结果。不过,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生育调查数据在揭示近年来女性初婚初育巨变上存在高度一致性。这种趋势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一场婚姻革命,也预示着中国存在陷入极低生育率的巨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总和初婚率 广义稳定人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年来的生育水平估计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卫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5,共9页
本研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广义稳定人口模型,对我国2000-2010年普查间的平均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同时,利用户籍统计数据,对2008-2014年的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总体的结论是我国近期的生育水平不低于1.5,而近年来在1.6左右,且有上升趋势... 本研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广义稳定人口模型,对我国2000-2010年普查间的平均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同时,利用户籍统计数据,对2008-2014年的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总体的结论是我国近期的生育水平不低于1.5,而近年来在1.6左右,且有上升趋势。虽然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但是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育水平的高低。在目前的生育水平条件下,"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可能是有限的。另外,从估计的生育水平和趋势看,"低生育率陷阱"的判断还缺乏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育水平 总和生育率 人口普查 广义稳定人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正自然增长率指标及其计算
17
作者 徐绍雨 《人口与经济》 1984年第1期30-34,52,共6页
大家知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计算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其出生率减死亡率。但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人口实际自然增长率,它具有出生率与死亡率指标共有的缺点,特别是受这个人口年龄构成... 大家知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计算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其出生率减死亡率。但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人口实际自然增长率,它具有出生率与死亡率指标共有的缺点,特别是受这个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两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时,常常用标准化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借以消除两个人口由于年龄构成差异而带来的影响。如果将标准化出生率减去标准化死亡率,即得到标准化的自然增长率,也可以用于两个人口之间的对比。但是,这种对比,仍然是由我们所选定的那个标准人口的年龄构成来决定,它并没有反映出这两个人口本身内在的自然增长率水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增长率 稳定人口 人口年龄构成 标准化出生率 静止人口 净再生产率 年龄别生育率 死亡率水平 高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