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活性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1
作者 荆洁颖 田涛 +1 位作者 张雨 李文英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88-3601,共14页
作为煤焦油主要成分,稠环芳烃保留了煤中特有的多环结构,其加氢饱和产物环烷烃是高能量密度燃料的优质组分。然而,稠环芳烃自身结构的高稳定性、中间产物的空间位阻及竞争吸附阻碍了其吸附活化导致加氢饱和困难。系统分析了稠环芳烃加... 作为煤焦油主要成分,稠环芳烃保留了煤中特有的多环结构,其加氢饱和产物环烷烃是高能量密度燃料的优质组分。然而,稠环芳烃自身结构的高稳定性、中间产物的空间位阻及竞争吸附阻碍了其吸附活化导致加氢饱和困难。系统分析了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特征,作为可逆放热反应,低温高压的反应条件有助于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全氢产物具有较高的热力学选择性,但反应速率随着加氢程度的加深而降低。综述了催化剂中活性金属和载体的调控策略,活性金属与稠环芳烃间的吸附机制表明,适宜的缺电子结构有利于反应物的吸附活化,而活性金属的电子结构可通过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掺杂其他原子促进电子迁移或晶格畸变及利用金属集团效应等方式调控。除了借助多孔结构充当活性金属的分散平台外,载体还能通过表面酸性、官能团功能化或缺陷工程等方式调控表面性质,实现反应物在载体表面富集与转化。总结发现,具有分散良好的缺电子活性金属和辅助反应物扩散吸附的载体的催化剂是稠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关键。未来催化剂的设计研究应着重考虑以下3方面:煤焦油原料的复杂,反应中多组分稠环芳烃间的影响规律及针对影响规律的多功能催化剂的设计;溢流氢与载体表面上稠环芳烃的反应拓展了反应场所,L-H(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无法直接应用导致催化加氢饱和途径和催化剂设计需重新审视;以及不同体系加氢饱和催化剂的失活机制与抗失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加氢饱和 催化剂 吸附活化 电子结构 载体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分子骨架对单分子电导的影响
2
作者 王铭桢 王治业 +3 位作者 李梦晓 卢玉华 王旭 李云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分子结内的电荷传输过程受到分子骨架以及锚定基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分子骨架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3种以不同π共轭面积的苯、萘和蒽为分子骨架,以噻吩为锚定基团的分子(DT-B,DT-N,DT-A),并结合扫描隧... 分子结内的电荷传输过程受到分子骨架以及锚定基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分子骨架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3种以不同π共轭面积的苯、萘和蒽为分子骨架,以噻吩为锚定基团的分子(DT-B,DT-N,DT-A),并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STM-BJ)及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不同π共轭面积的稠环芳烃分子结中的电荷传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子均存在高电导(GH)与低电导(GL)两种电导态,对应单分子结中Au-π与Au-S两种结合构型.对于GL态,π共轭面积的增大使得HOMO能级逐渐接近金费米能级,呈现出G_(DT-A)>G_(DT-N)>G_(DT-B)的电导趋势.对于GH态,电导值不会随π共轭面积的增大而发生明显改变,但稠环芳烃扭转角的增大会引起空间位阻的增强,使Au-π结合概率降低,导致Au-π与Au-S两种分子构型的比例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 分子结 结合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富氮稠环型1,2,5-噁二唑类含能盐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涛 易文斌 于琼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5-622,共8页
以5,6-二肼基-[1,2,5]噁二唑并[3,4-b]吡嗪(1)为原料合成了5,5′-(肼-1,2-二亚基亚胺)双(5,7-2H‑[1,2,5]噁二唑并[3,4-e][1,2,4]三唑并[4,3-a]吡嗪-8(4H)-亚胺)高氯酸盐(2)和5,5′-(二氮烯-1,2-二亚基)双([1,2,5]噁二唑并[3,4-e][1,2,4... 以5,6-二肼基-[1,2,5]噁二唑并[3,4-b]吡嗪(1)为原料合成了5,5′-(肼-1,2-二亚基亚胺)双(5,7-2H‑[1,2,5]噁二唑并[3,4-e][1,2,4]三唑并[4,3-a]吡嗪-8(4H)-亚胺)高氯酸盐(2)和5,5′-(二氮烯-1,2-二亚基)双([1,2,5]噁二唑并[3,4-e][1,2,4]三唑并[4,3-a]吡嗪-8(7H)-亚胺)硝酸盐(3)两种富氮含能盐。采用核磁共振(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X-射线单晶衍射(XRD)等多种手段对含能离子盐2和3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热分解行为,运用BAM标准测试方法获得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同时基于等键反应方程与EXPLO5软件预测其爆轰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3的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属于Pn和P21/n空间群,二者的晶体结构中阳离子部分具有良好的平面性,晶体堆积图中观察到了大量氢键。化合物2和3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54℃和130℃,理论爆速分别为7722 m·s^(-1)和8008 m·s^(-1),理论爆压分别为26.3 GPa和28.4 GPa,摩擦感度均为360 N,撞击感度均大于40 J。化合物2和3在爆轰性能、摩擦感度、撞击感度性能上均优于传统炸药T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二唑 三唑 吡嗪 含能离子盐 富氮稠环 晶体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辅助的[5,6]稠环含能化合物高通量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林虎 王睿辉 +3 位作者 樊明仁 宋思维 王毅 张庆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3-583,共11页
与经验和计算指导的研发模式相比,机器学习辅助的含能分子高通量虚拟筛选技术,在分子设计效率及构效关系定量分析方面都展现出明显优势。鉴于富氮稠环含能化合物较好的能量-稳定平衡特性,研究利用机器学习辅助的高通量虚拟技术对[5,6]... 与经验和计算指导的研发模式相比,机器学习辅助的含能分子高通量虚拟筛选技术,在分子设计效率及构效关系定量分析方面都展现出明显优势。鉴于富氮稠环含能化合物较好的能量-稳定平衡特性,研究利用机器学习辅助的高通量虚拟技术对[5,6]富氮稠环类含能分子的化学空间进行了探索研究,基于[5,6]全碳骨架,通过组合枚举和芳香性筛选得到142689个[5,6]稠环类化合物,同时采用核岭回归算法建立并优化了6个含能分子性能预测模型(密度,分解温度,爆速,爆压,撞感和生成焓),分析了稠环上的氮氧原子以及分子上官能团对含能化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所生成稠环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与含能化合物能量与稳定性相关性的一般规律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以爆速和分解温度作为能量和热稳定性的标准,研究进而筛选获得了5个综合性质较为突出的分子,利用DFT等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与本研究模型预测结果符合良好,进一步验证了预测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高通量筛选 核岭回归 分子设计 [5 6]稠环含能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萘核的A-D-A型非稠环受体合成及其高开路电压有机太阳能电池应用
5
作者 张宇 朱雨轩 +2 位作者 董方亮 马在飞 王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1,共9页
为获得高性能、低成本、结构简单的非稠环电子受体分子,拓展其商业化应用的范围,以3,7-二溴萘-2,6-二醇和2,6-二溴萘-1,5-二醇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Stille偶联、Knoevenagel缩合反应等合成了两个异构化非稠环小分子电子受体26NO4F和1... 为获得高性能、低成本、结构简单的非稠环电子受体分子,拓展其商业化应用的范围,以3,7-二溴萘-2,6-二醇和2,6-二溴萘-1,5-二醇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Stille偶联、Knoevenagel缩合反应等合成了两个异构化非稠环小分子电子受体26NO4F和15NO4F,并对其光学吸收、能级、热性能、光伏器件与形貌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光伏器件中,使用PM7作为给体聚合物,PM7:26NO4F和PM7:15NO4F器件的开路电压(Voc)均超过1.0 eV,但PM7:26NO4F器件具备更高的短路电流(Jsc)和填充因子(FF),其光电转化效率(PCE)为6.01%,高于PM7:15NO4F器件的5.05%。提出一种基于萘核的高Voc电子受体分子设计思路,揭示了烷氧基取代位置对非稠环电子受体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稠环受体 异构化 高开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和多环芳烃成因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夏燕青 王春江 +2 位作者 孟仟祥 王红勇 杜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硫与β-胡萝卜素反应可以形成稠环芳烃,硫或氧与联苯反应可以形成多种多环芳烃。稠环芳烃主要是以一个合适的分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多环芳烃也可以由一个分子转化形成,但主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联苯等化合物分子连... 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硫与β-胡萝卜素反应可以形成稠环芳烃,硫或氧与联苯反应可以形成多种多环芳烃。稠环芳烃主要是以一个合适的分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多环芳烃也可以由一个分子转化形成,但主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联苯等化合物分子连接起来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芳烃 成因模拟 石油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芳香稠环或杂环的光致变色螺吡喃化合物的光谱性能及与DNA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鹏 庞美丽 +1 位作者 王永梅 孟继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29-1532,共4页
研究 9种带有芳香稠环或杂环基团的光致变色螺吡喃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和荧光性质 .通过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该类化合物与
关键词 芳香稠环 光致变色 螺吡喃化合物 光谱性能 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对稠环芳烃加氢裂化反应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申志兵 任朝阳 +4 位作者 付娆 唐瑞源 梁生荣 张君涛 陈一帆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3-631,共9页
通过湿浸渍法制备负载型Zn-Ag/Hβ催化剂,采用XRD、SEM、XPS、Py-IR、NH_(3)-TPD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进行表征。在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过程引入甲烷,研究了甲烷对Zn-Ag/Hβ催化剂作用下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过程的促进作用,并... 通过湿浸渍法制备负载型Zn-Ag/Hβ催化剂,采用XRD、SEM、XPS、Py-IR、NH_(3)-TPD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进行表征。在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过程引入甲烷,研究了甲烷对Zn-Ag/Hβ催化剂作用下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反应过程的促进作用,并考察了甲烷引入比例、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条件对稠环芳烃加氢反应萘转化率和苯、甲苯、二甲苯(BTX)等产物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Ag/Hβ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中强酸中心,负载金属Zn后分子筛存在Zn^(2+)和进入分子筛晶体骨架的Zn物种,总酸量降低且Lewis/Bronsted(L/B)酸量比增加;在反应压力3.5 MPa、反应温度400℃、体积空速4 h^(-1)、气/油体积比800、氢气和甲烷混合气氛的条件下,以萘为模型化合物在Zn-Ag/Hβ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裂化反应,萘转化率为99.82%,液体收率为80.88%;与氢气气氛下相比,BTX总选择性、苯、甲苯和二甲苯的选择性均显著提高。甲烷参与反应对提高BTX选择性和液相收率有利,促进了萘加氢裂化反应产物中含有甲基侧链产物的选择性,该研究结果为高效利用宝贵的重质油资源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稠环芳烃 加氢裂化 Zn-Ag/Hβ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在Pluronic嵌段共聚物胶束水溶液中的增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剑曦 彭庆蓉 林翠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4-549,共6页
三种Pluronic嵌段共聚物(F108,P94和L64)胶束水溶液对萘、蒽、芘的增溶研究表明,它们在胶束和水相间的分配系数K_v值大小的顺序为:P94>F108>L64,这是由于具有较长PPO嵌段的Pluronic共聚物分子形成了较大内核的胶束,这种胶束有利... 三种Pluronic嵌段共聚物(F108,P94和L64)胶束水溶液对萘、蒽、芘的增溶研究表明,它们在胶束和水相间的分配系数K_v值大小的顺序为:P94>F108>L64,这是由于具有较长PPO嵌段的Pluronic共聚物分子形成了较大内核的胶束,这种胶束有利于稠环芳烃的增溶.当指定Pluronic胶束体系时,K_v值随着稠环芳烃分子增水性的增强(即分子苯环数目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胶束增溶 稠环芳烃 MEUF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在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固定相上的反相液相色谱保留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红靖 冯钰锜 +2 位作者 张庆合 达世禄 张友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4-197,共4页
以稠环芳烃为探针 ,考察了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反相色谱性能。研究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其保留值的关系 ,比较了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固定相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 Zorbax ODS对稠环芳烃异构体的选择性 ,并对可... 以稠环芳烃为探针 ,考察了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反相色谱性能。研究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其保留值的关系 ,比较了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固定相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 Zorbax ODS对稠环芳烃异构体的选择性 ,并对可能的保留机理进行了讨论。以甲醇 -水 (体积比为 75∶ 2 5)为流动相 ,在烷基膦酸改性锆镁复合氧化物固定相上分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液相色谱 PZMS 保留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烟气中稠环芳烃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巧玲 谢复炜 +1 位作者 王昇 赵明月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14,共7页
本项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卷烟烟气中稠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气质联用法。优化了方法的前处理过程、仪器分析条件,对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回收率、检测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环己烷萃取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的稠环芳烃,萃取液经硅胶固相萃取柱... 本项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卷烟烟气中稠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气质联用法。优化了方法的前处理过程、仪器分析条件,对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回收率、检测限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环己烷萃取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的稠环芳烃,萃取液经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检测苯并[a]芘、苯并[a]蒽和Chrysene 3种稠环芳烃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检测方法设计合理,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准确性和精确性高,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本项目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81种卷烟样品中苯并[a]芘、苯并[a]蒽和Chrysene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定,研究了国内外混合型与烤烟型卷烟中苯并[a]芘等稠环芳烃含量分布的规律,讨论了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苯并[a]葸和Chrysene之间的含量关系及其与总粒相物、焦油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苯并[a]蒽 CHRYSENE 稠环芳烃 卷烟烟气 测定方法 气—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稠环芳烃有机EL材料性能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廖显威 李来才 唐作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9-452,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几种稠环芳烃化合物电致发光(EL)材料的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能量梯度法优化构型,对各优化的构型作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RHF/CIS方法计算其电子光谱...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几种稠环芳烃化合物电致发光(EL)材料的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能量梯度法优化构型,对各优化的构型作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采用RHF/CIS方法计算其电子光谱。并给出了化合物EL1,EL2电子光谱的最大波长λ与CIS组态之间的关系。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CIS 电子光谱 稠环芳烃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代稠环芳烃的氧化溴化法合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海洋 臧娜 +3 位作者 赵素娟 王广兴 王海波 蔡洪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40-1342,共3页
以HBr/H2O2为溴化体系,采用氧化溴化法合成了6种稠环芳烃的溴化物。合成反应无需催化剂,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溴化试剂用量,可以在稠环芳烃化合物的活性位选择性地单溴化或双溴化,产率可达51.1%~94.2%。产品经熔点和1H NMR法确认,合成操... 以HBr/H2O2为溴化体系,采用氧化溴化法合成了6种稠环芳烃的溴化物。合成反应无需催化剂,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溴化试剂用量,可以在稠环芳烃化合物的活性位选择性地单溴化或双溴化,产率可达51.1%~94.2%。产品经熔点和1H NMR法确认,合成操作简单安全,环境污染少,有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氧化溴化 选择性 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稠环芳烃液相色谱保留值的QSPR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美萍 张生万 +1 位作者 赵冰 李颖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40-544,共5页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MEDV)表征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结构与其液相色谱(LC...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MEDV)表征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结构与其液相色谱(LC)保留值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建模型稳定性能进行分析和验证,建模计算值、留一法交互检验预测值和外部样本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cum、RLOO、Qext分别为0.9970,0.9950,0.9925(MLR);0.9930,0.9790,0.9917(PLS)。结果表明,MEDV能较好地表征该类分子结构信息,所建QSP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稠环芳烃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检测等方法的建立,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稠环芳烃 液相色谱保留值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霍欢 王伯周 +2 位作者 廉鹏 来蔚鹏 马玲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30,共6页
以乙二醛、硝基胍为原料,经两步环化反应合成了含能稠环化合物6-硝亚氨基咪唑烷并[4,5-e]呋咱并[3,4-b]哌嗪(化合物4),并优化了其合成条件,总收率52.2%(文献值29.4%)。以乙二醛、尿素为原料,经两步环化反应合成了稠环化合物5-硝亚氨基... 以乙二醛、硝基胍为原料,经两步环化反应合成了含能稠环化合物6-硝亚氨基咪唑烷并[4,5-e]呋咱并[3,4-b]哌嗪(化合物4),并优化了其合成条件,总收率52.2%(文献值29.4%)。以乙二醛、尿素为原料,经两步环化反应合成了稠环化合物5-硝亚氨基咪唑烷并[4,5-d]咪唑烷酮(化合物5)。以乙二醛和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为原料,通过两步环化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含能稠环化合物6-偕二硝基乙烯基咪唑烷并[4,5-e]呋咱并[3,4-b]哌嗪化合物(化合物6)。用IR、NMR、MS和元素分析对3种稠环和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基于化合物4、5、6设计了3种新型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结构。用Gaussian 98程序和VLW方程计算了3种稠环的理化性能和爆轰性能。结果表明,3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计算密度分别为2.03、2.08、2.07g/cm3,理论爆速分别为9 928、9 672、10 109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稠环化合物 乙二醛 硝基胍 FOX-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钾对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中稠环芳烃释放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春 向能军 +2 位作者 王乃定 杨红艳 赵逸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90-92,95,共4页
为研究柠檬酸钾对主流烟气中稠环芳烃的选择性降低效果,采用湿法添加将不同量的柠檬酸钾溶液加到烟丝中,研究了不同添加量对焦油和烟气中稠环芳烃(PAHs)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柠檬酸钾添加量在2‰—15‰范围内,随着添加量的增加,... 为研究柠檬酸钾对主流烟气中稠环芳烃的选择性降低效果,采用湿法添加将不同量的柠檬酸钾溶液加到烟丝中,研究了不同添加量对焦油和烟气中稠环芳烃(PAHs)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柠檬酸钾添加量在2‰—15‰范围内,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焦油含量呈下降趋势;②苯并[α]蒽、屈、苯并[α]芘的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当柠檬酸钾添加量为8‰时,3种稠环芳烃的含量达到最低值,降低率分别达到25.89%,29.71%,23.76%,随后随着添加量增加,含量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钾 选择性降低 稠环芳烃 卷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在油气化探样品稠环芳烃测定前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江华 李忠煜 +1 位作者 何峻 郑民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1-795,共5页
油气化探样品测定芳烃物质的提取方法通常采用振荡提取,在实际的样品测试过程中,这种前处理方法效率较低,得到的提取液用于分析测定的结果重现性较差。本文对油气化探样品稠环芳烃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对实际样品... 油气化探样品测定芳烃物质的提取方法通常采用振荡提取,在实际的样品测试过程中,这种前处理方法效率较低,得到的提取液用于分析测定的结果重现性较差。本文对油气化探样品稠环芳烃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对实际样品进行试验,考察了压力、静态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稠环芳烃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8.3 MPa,静态时间5 min,萃取温度80℃。对比了加速溶剂萃取与传统振荡提取应用于油气化探样品前处理的提取效率,证实了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萃取效率,稠环芳烃的荧光强度提高60.5%~152.6%,方法的稳定性好,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RSD,n=7)低于4%。加速溶剂萃取技术优于传统振荡法,更能满足油气化探样品分析测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可以应用于油气化探样品前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化探样品 稠环芳烃 样品前处理 加速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芳香稠环化合物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宇 刘珊 +1 位作者 杨铭 廖显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6,共4页
芳香稠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并且一般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是一类良好的电致发光材料。这类物质的光谱在近来的科学研究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对4种芳香稠环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4... 芳香稠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并且一般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是一类良好的电致发光材料。这类物质的光谱在近来的科学研究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对4种芳香稠环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PM3对4种化合物的构型进行了全参数的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构型作了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说明所得优化构型基本合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计算4种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稠环化合物 荧光光谱 量子化学 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方法求解稠环芳香烃同系物的通式及卤代稠环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芳 徐汪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3,77,共4页
采用“加减法”巧妙地求解稠环芳香烃同系物的通式,用“编号法”清晰地写出卤代稠环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这两种方法简便快捷,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以推广到其他同系物通式的推导和其他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对拓宽学生解题思路,提高... 采用“加减法”巧妙地求解稠环芳香烃同系物的通式,用“编号法”清晰地写出卤代稠环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这两种方法简便快捷,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以推广到其他同系物通式的推导和其他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对拓宽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开发潜在智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香烃 同系物通式 卤代稠环芳香烃 同分异构体 教学研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氢溶剂对稠环芳烃氢化和α,ω-二芳基烷烃热裂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红旗 沈凯 +2 位作者 魏贤勇 赵锁奇 王仁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71,共6页
选择 5种稠环芳烃作为重质矿物燃料中芳烃的模型化合物 ,分别以强供氢体四氢萘或弱供氢体十氢萘为溶剂 ,考察了它们在 30 0~ 4 2 5℃时的氢转移效果。同时还考察了 4 0 0℃时不同供氢溶剂对 6种α ,ω 二芳基烷烃热裂化反应的影响。结... 选择 5种稠环芳烃作为重质矿物燃料中芳烃的模型化合物 ,分别以强供氢体四氢萘或弱供氢体十氢萘为溶剂 ,考察了它们在 30 0~ 4 2 5℃时的氢转移效果。同时还考察了 4 0 0℃时不同供氢溶剂对 6种α ,ω 二芳基烷烃热裂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氢转移不仅和溶剂的供氢能力有关 ,也受到芳烃受氢能力的影响。可以根据芳烃分子的超离域性 (S(R)r )判断这种影响。烷基桥联结构的碳原子数目和芳香环本身作为内在因素影响着桥联结构中C—C键的热裂化 ,强供氢体四氢萘并不能促进α ,ω 二芳基烷烃的热裂化 ,反而明显抑制了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供氢溶剂 稠环芳烃 氢转移 α ω-二芳基烷烃 热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