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稠油泵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杜永欣 王景瑞 +2 位作者 李啸南 范海涛 王丽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21,60,共3页
一般抽油泵、防砂泵和稠油泵都无法使出砂严重且原油粘度高的油井正常生产,而成功的防砂均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油井的产能。为此,研制了多功能稠油泵。这种新型抽油泵采用特殊的抽稠结构、强制启闭结构和沉砂结构,可有效避免砂卡和拉缸... 一般抽油泵、防砂泵和稠油泵都无法使出砂严重且原油粘度高的油井正常生产,而成功的防砂均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油井的产能。为此,研制了多功能稠油泵。这种新型抽油泵采用特殊的抽稠结构、强制启闭结构和沉砂结构,可有效避免砂卡和拉缸现象,提高稠油充满系数,从而防止气(汽)锁。这种泵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举升粘度≤400mPa·s的原油,与电热杆配套,可实现原油粘度10000mPa·s以内油井的开采。20余井次的现场应用和30余井次的推广应用表明,这种泵可提高产液量和产油量,且泵效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稠油泵 结构 工作原理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掺液稠油泵井筒流体温度分布计算 被引量:7
2
作者 董长银 张琪 +1 位作者 李志芬 薄启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0,共3页
根据传热学和能量平衡原理 ,考虑环空产出液与油管掺入液及地层之间的双重热传导作用 ,同时考虑了由流体相变导致的焦耳汤姆森效应 ,建立了稠油泵井筒流体温度分布数学模型 ,并研究了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编制了计算程序 ,该程序... 根据传热学和能量平衡原理 ,考虑环空产出液与油管掺入液及地层之间的双重热传导作用 ,同时考虑了由流体相变导致的焦耳汤姆森效应 ,建立了稠油泵井筒流体温度分布数学模型 ,并研究了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编制了计算程序 ,该程序能用于计算任意生产时间及井筒深度下掺入液及产出液的温度。计算结果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生产时间及焦耳汤姆森效应对井筒温度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掺液稠液 井筒流体 计算 稠油泵 温度分布 焦耳-汤姆森效应 时间函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空心液力反馈稠油泵及其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崔之健 胡洪平 +2 位作者 蒋树农 陈子光 胡元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9-41,3+2,共3页
针对稠油抽取时经常遇到的难题,设计了新型空心液力反馈稠油泵。该泵综合了液力反馈、空心抽油杆和强启闭柱塞等诸多优点。提出实际抽油量最大化的结构优化法,运用这种方法对稠油泵的反馈泵泵筒直径和工作泵泵筒直径进行了优化匹配设计... 针对稠油抽取时经常遇到的难题,设计了新型空心液力反馈稠油泵。该泵综合了液力反馈、空心抽油杆和强启闭柱塞等诸多优点。提出实际抽油量最大化的结构优化法,运用这种方法对稠油泵的反馈泵泵筒直径和工作泵泵筒直径进行了优化匹配设计,可以在最大抽油泵外径固定的情况下,使抽油泵的实际抽油量最大。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新型空心液力反馈稠油泵比普通抽油泵大大提高了理论排量;对不同的工作泵泵筒直径选择最优的反馈泵泵筒直径与之匹配,可使单行程实际抽油量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泵 液力反馈 空心抽油杆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式转子稠油泵的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行登恺 史同浩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1997年第1期35-38,41,共5页
容积式转子泵广泛应用于输送稠油。其技术特性在某些方面分别与离心泵和往复泵相似,但又有显著差异,在应用于输送粘度高的稠油时应特别注意。在输送介质粘度较高(>300mPas)时,泵排量与压力形成平直曲线,管路压力大小对泵... 容积式转子泵广泛应用于输送稠油。其技术特性在某些方面分别与离心泵和往复泵相似,但又有显著差异,在应用于输送粘度高的稠油时应特别注意。在输送介质粘度较高(>300mPas)时,泵排量与压力形成平直曲线,管路压力大小对泵排量影响不大,其流量只能靠回流大小来调节。在输送介质粘度低时(<100mPas)泵排量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呈下降趋势,其流量可用开关出口阀门来调节。本文在推荐了转子泵的水力特性换算方式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式转子 稠油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掺液抽稠油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薄启炜 张琪 +2 位作者 曲占庆 董长银 赵海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通过对常规泵进行串联、改造 ,研制出了井下掺液抽稠油泵。对泵结构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阐述了泵的工作原理 ,并对泵的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该泵是通过从油管掺入液、从油套环空产出液 ,在上冲程时吸入产出液 ,在下冲程时举升混合液 ,... 通过对常规泵进行串联、改造 ,研制出了井下掺液抽稠油泵。对泵结构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阐述了泵的工作原理 ,并对泵的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该泵是通过从油管掺入液、从油套环空产出液 ,在上冲程时吸入产出液 ,在下冲程时举升混合液 ,从而实现了在柱塞下方掺液 ,避免了出现砂磨柱塞的现象 ,减少了稠油对柱塞运动的阻力 ,克服了泵上掺液不能降低进泵原油粘度的缺点 ,解决了在井筒降粘和稠油抽汲中存在的问题。该泵使用了连动式凡尔与弹簧 ,保证了底阀与顶阀打开与关闭的同步性 ,能够达到吸入产出液、加入掺入液以及举升混合液同时进行的目的。该泵的设计原理可行 ,工艺容易实现 ,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抽稠油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掺液工艺 稠油泵 结构 工作原理 工作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强制启闭机械阀液力反馈抽稠油泵 被引量:3
6
作者 姜文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95,共2页
针对稠油热采过程中,抽油泵固定阀球启闭存在滞后以及蒸汽锁现象,造成稠油热采泵效和机采效率低的问题,研制了双强制机械阀液力反馈抽稠油泵。该泵实现了游动阀球与固定阀球双向联动机械强制启闭,改善了抽油杆柱的交变受力状况和地面抽... 针对稠油热采过程中,抽油泵固定阀球启闭存在滞后以及蒸汽锁现象,造成稠油热采泵效和机采效率低的问题,研制了双强制机械阀液力反馈抽稠油泵。该泵实现了游动阀球与固定阀球双向联动机械强制启闭,改善了抽油杆柱的交变受力状况和地面抽油机的平衡状况。现场试验表明,该泵较好地解决了稠油井作业泄油难题,并可防止井场污染,提高泵效和机采效率,同时延长检泵周期,且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蒸汽锁 双强制启闭机械阀 液力反馈抽稠油泵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流现象对稠油泵排量系数的影响
7
作者 张健 吕瑞典 +1 位作者 罗全民 李志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99,共4页
由于H油田的稠油油藏具有“浅、薄、稠、松、散”的特点,地层能量低,原油流动性差,含水率高,开采难度大,稠油井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泵排量系数偏低的现象。为了寻找引起H油田稠油泵排量系数偏低的真正原因,提高稠油井的采收率,... 由于H油田的稠油油藏具有“浅、薄、稠、松、散”的特点,地层能量低,原油流动性差,含水率高,开采难度大,稠油井在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泵排量系数偏低的现象。为了寻找引起H油田稠油泵排量系数偏低的真正原因,提高稠油井的采收率,通过对泵排量系数影响因素以及稠油泵特殊结构的分析,发现阻塞流现象是引起泵排量系数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现场数据计算也表明,考虑阻塞流现象后,理论计算的排量系数与实际排量系数比较吻合,说明H油田稠油泵在抽汲稠油的过程中确实存在阻塞流现象。同时,通过阻塞条件分析表明,增大吸入阀孔径,合理设计阀和泵内部结构,减小阀和泵的流动损失,有助于防止阻塞流现象,提高泵的排量系数,为进一步研究稠油井增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流 稠油泵 排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技术专利:一种抽稠油泵
8
作者 刘庆敏 王元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2-52,共1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稠油开采的抽稠油泵。它由:大泵筒、小柱塞、柱塞泵筒、加长管、进油阀、出油阀、泵筒下接头等组成。小泵为抽油泵、大泵为反馈泵,两泵嵌套式安装,小柱塞与泵筒下接头形成铰接,降低了柱塞泵筒的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稠油开采的抽稠油泵。它由:大泵筒、小柱塞、柱塞泵筒、加长管、进油阀、出油阀、泵筒下接头等组成。小泵为抽油泵、大泵为反馈泵,两泵嵌套式安装,小柱塞与泵筒下接头形成铰接,降低了柱塞泵筒的加工难度,具有出油阻力小、长度短、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泵 技术专利 石油 稠油开采 实用新型 加工难度 出油阀 柱塞 进油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技术专利:一种稠油泵的活塞结构
9
作者 兰青 王元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4-64,共1页
涉及一种稠油泵的活塞结构,用于石油开采中油井中稠油的抽汲。活塞结构由活塞筒、连杆、阀座面和游动阀块等组成。阀座面为圆锥面,游动阀块上与之相接触的部位制成球面,它们之间的密合由面接触改为线接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可靠,... 涉及一种稠油泵的活塞结构,用于石油开采中油井中稠油的抽汲。活塞结构由活塞筒、连杆、阀座面和游动阀块等组成。阀座面为圆锥面,游动阀块上与之相接触的部位制成球面,它们之间的密合由面接触改为线接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可靠,更为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结构 石油开采 稠油泵 技术专利 实用新型 阀块 活塞筒 圆锥面 线接触 面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S稠油泵
10
作者 冯耀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2-53,57,共3页
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稠油的特殊用途,国内外相继有很多稠油油田投入开发。但是,在用常规有杆泵开采稠油时,即使采取了降粘措施,也会出现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稠油的进一步开采。为此,委内端拉的一位机械工程师Amnon Vad... 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稠油的特殊用途,国内外相继有很多稠油油田投入开发。但是,在用常规有杆泵开采稠油时,即使采取了降粘措施,也会出现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稠油的进一步开采。为此,委内端拉的一位机械工程师Amnon Vadasz F.新近设计了一种VR—S稠油泵,现已制出样机,并进行了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这里,根据原文介绍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S型 稠油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稠油集输输油泵运行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德文 杨俊岩 张洪江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8,10,共2页
关键词 稠油泵 集输系统 运行效率 原因分析 技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YW120—75×6中开多级保温式稠油输送泵研制
12
作者 徐秀生 左长志 王玉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27,86,共3页
针对油田稠油管线外输的工况需要,开发了KDYW120—75×6中开多级保温式稠油输送泵。该型泵叶轮采用偶数设计方案,全部叶轮轴向成对称分布,背对背安装;压出室设计为两个互成180°倒置的布局形式;采用中开式结构,无平衡盘、导叶... 针对油田稠油管线外输的工况需要,开发了KDYW120—75×6中开多级保温式稠油输送泵。该型泵叶轮采用偶数设计方案,全部叶轮轴向成对称分布,背对背安装;压出室设计为两个互成180°倒置的布局形式;采用中开式结构,无平衡盘、导叶等元件;泵体设置有保温夹套,可通入热介质,使泵整体达到保温的效果。经过油田3年多的连续运行,证明新型稠油输送泵可以满足输送稠油(粘度μ≤1000mPa·s)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开多级保温式 稠油输送 研制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特种抽油泵的种类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娟 隋阳 《河南科技》 2011年第7X期63-63,共1页
泵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机器之一,今天其使用量仅次于电机。而抽油泵在石油开采装备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抽油泵结构性能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石油产量和油田的效益。按照抽油泵在油管中的固定方式进行分类,抽油泵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两大... 泵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机器之一,今天其使用量仅次于电机。而抽油泵在石油开采装备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抽油泵结构性能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石油产量和油田的效益。按照抽油泵在油管中的固定方式进行分类,抽油泵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两大类,又有整筒泵和组合泵之分(目前组合泵已被淘汰)。按照抽油泵的用途进行分类,抽油泵分为常规泵和特种泵两大类。对于符合抽油泵标准设计的抽油泵人们称之为常规抽油泵,对具有专门用途的抽油泵,如抽稠油泵、防气泵、防砂泵、防腐泵和耐磨泵等,人们称之为特种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 稠油泵 管式 性能分析 固定阀 气锁 出砂井 石油开采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稠油斜直井抽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铁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5,共3页
针对稠油斜直井原油粘度和井斜角较大, 生产时率低等技术难题, 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开展了稠油斜直井抽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种稠油斜直井抽油系统工艺优化设计包括斜直井抽油机的应用、液力反馈式斜井稠油泵的应用、抽油杆柱优化组合... 针对稠油斜直井原油粘度和井斜角较大, 生产时率低等技术难题, 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开展了稠油斜直井抽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种稠油斜直井抽油系统工艺优化设计包括斜直井抽油机的应用、液力反馈式斜井稠油泵的应用、抽油杆柱优化组合设计、抽油杆柱扶正器设计和油管柱优化设计。60口稠油斜直井抽油系统的现场应用表明, 这种抽油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有效率高、有效期长、泵效高和成本低等特点, 解决了稠油大斜度定向井采用有杆泵方式抽油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技术 河南油田 斜直井 工艺优化设计 优化组合设计 大斜度定向井 技术难题 抽油系统 抽油杆柱 原油粘度 现场应用 施工工艺 井斜角 采油厂 抽油机 稠油泵 反馈式 油管柱 扶正器 有效率 有效期 成本低 有杆 斜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稠油油藏开采工艺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丽 许冬进 +1 位作者 王亮 焦磊 《石油科技论坛》 2013年第6期20-22,48,共4页
中深层稠油油藏由于埋藏深、原油黏度大,原油在地层和井筒中的流动性差,采用普通常规的蒸汽吞吐、蒸汽驱等浅层稠油开采技术进行开采比较困难。解决中深层稠油的开采问题,必须解决原油的流动性问题。以新疆油田吉7井区为代表,开采中采... 中深层稠油油藏由于埋藏深、原油黏度大,原油在地层和井筒中的流动性差,采用普通常规的蒸汽吞吐、蒸汽驱等浅层稠油开采技术进行开采比较困难。解决中深层稠油的开采问题,必须解决原油的流动性问题。以新疆油田吉7井区为代表,开采中采用了储层改造、空心泵配套过泵电加热、螺杆泵举升、掺液降黏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取得了有效、经济的开发效果,通过技术集成实现了中深层稠油技术可采,单井产量比试验前增加1倍,同时生产成本降低了1/3,解决了油藏开发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稠油油藏改造降黏过电加热掺液降黏螺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非常规油藏提高采收率降低抽油机地面能耗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雷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7,9,共3页
结合塔河油田抽油机井地面能耗的生产现状,以提高采收率降低能耗为目标,基于抽油机井地面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运用节点分析方法,阐述了影响地面能耗的主导因素以及优化改进途径措施。通过抽油机选型、合理电机匹配、加强抽油... 结合塔河油田抽油机井地面能耗的生产现状,以提高采收率降低能耗为目标,基于抽油机井地面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运用节点分析方法,阐述了影响地面能耗的主导因素以及优化改进途径措施。通过抽油机选型、合理电机匹配、加强抽油机运行管理等治理措施,应用节能变频控制、高效电机、高效掺稀注入泵等设备,同时优化生产动态参数,有效降低塔河油田超深、超稠油井抽汲系统地面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稠油掺稀 有效功率 抽油机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