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催化供氢稠油改质的实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在模拟注蒸汽条件下 ,添加催化剂和供氢剂 ,进行催化供氢稠油改质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 .结果表明 :添加催化剂或供氢剂或催化剂和供氢剂均可使稠油的重质组分和硫的质量分数降低 ,n(H) /n(C)升高 ,w(饱和烃 )和w(芳香烃 )增加 ,稠油黏度... 在模拟注蒸汽条件下 ,添加催化剂和供氢剂 ,进行催化供氢稠油改质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 .结果表明 :添加催化剂或供氢剂或催化剂和供氢剂均可使稠油的重质组分和硫的质量分数降低 ,n(H) /n(C)升高 ,w(饱和烃 )和w(芳香烃 )增加 ,稠油黏度不可逆降低 ;催化剂和供氢剂对改质稠油具有协同作用 ,添加催化剂和四氢萘 ,稠油降黏率可达87.0 % ,添加催化剂和复配供氢剂 ,降黏率可达 80 .0 % ;稠油井经催化供氢改质处理后 ,周期采油量和回采水量均大幅度增加 ,降黏和增产效果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稠油 注蒸汽 稠油改质 催化刺 供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Al_(2)O_(3)催化生物质裂解耦合稠油改质过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斌 唐晓东 +1 位作者 秦光富 李晶晶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7,共8页
针对稠油改质效果较差且易结焦等问题,提出了生物质裂解耦合稠油改质的新思路,考察了催化剂Fe_(2)O_(3)Al_(2)O_(3)对生物质(微晶纤维素和废纸屑)裂解行为、生物质裂解耦合稠油改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e_(2)O_(3)Al_(2)O_(3)作为... 针对稠油改质效果较差且易结焦等问题,提出了生物质裂解耦合稠油改质的新思路,考察了催化剂Fe_(2)O_(3)Al_(2)O_(3)对生物质(微晶纤维素和废纸屑)裂解行为、生物质裂解耦合稠油改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e_(2)O_(3)Al_(2)O_(3)作为催化剂,可以提高生物质裂解生物质油的产率,进一步降低改质稠油的黏度;在催化剂添加量(w)为0.4%(以稠油质量计)、反应温度为35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纤维素、废纸屑裂解生物质油的产率分别为76.25%、65.26%。对于纤维素-稠油和废纸屑-稠油两种耦合体系,稠油改质后的降黏率分别达到74.14%和65.93%。改质前后稠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族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耦合改质过程中,在生物质裂解产生的活性氢和Fe_(2)O_(3)共同作用下,稠油发生深度裂解,分子中C-C键和C-S键断裂,生成轻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改质 生物质 耦合 供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改质助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红霞 解玉科 +5 位作者 陆建峰 靳广兴 赵开良 杨勇 张金柏 何俊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9,共9页
针对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流动阻力大、流动能力差,采用常规技术难以开采的问题,总结了稠油改质助剂(催化剂和供氢剂)的研究现状,指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研究表明:目前稠油改质催化剂存在催化机理不明确、普适性差、成... 针对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流动阻力大、流动能力差,采用常规技术难以开采的问题,总结了稠油改质助剂(催化剂和供氢剂)的研究现状,指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研究表明:目前稠油改质催化剂存在催化机理不明确、普适性差、成本偏高、再生困难、易失活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供氢剂在稠油改质反应中传质不均匀、反应条件严苛也会造成供氢效果受限。因此,稠油改质助剂未来研究重点为在分子层面进一步探索稠油改质机理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复杂的地层条件,开发普适性广、活性高、成本可控的改质助剂。该研究可为稠油改质助剂的研发和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改质 改质机理 降黏 催化剂 供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开发水热裂解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毛金成 王海彬 +1 位作者 李勇明 赵金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51,共6页
传统的稠油热采方式如蒸汽驱、蒸汽吞吐、火烧油层等,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稠油开采的需要。水热裂解催化剂由于其用量相对较少、成本低、结构种类丰富、可复合使用,已成为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 传统的稠油热采方式如蒸汽驱、蒸汽吞吐、火烧油层等,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稠油开采的需要。水热裂解催化剂由于其用量相对较少、成本低、结构种类丰富、可复合使用,已成为稠油油藏地下改质开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水热裂解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现有催化剂分类后按类型进行了性能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各类催化剂存在的不足,并对催化剂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现场试验结果证实了水热裂解催化降黏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为给该技术的推广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支撑,需针对各类催化剂的优势和局限进行深入的室内实验或现场试验。此项研究结果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降黏 稠油改质 水热裂解 催化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超深井稠油地面热裂化降黏回掺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程仲富 任波 +2 位作者 姜莹芳 刘磊 杨祖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2期90-93,共4页
针对塔河油田超深井稠油掺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稀油不足、经济性差等问题,提出蒸馏轻组分回掺+热裂解改质开采方法。一方面,进行稠油蒸馏循环掺稀实验,确定轻组分油循环回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将蒸馏后的重组分油进行热裂解改质,降黏至... 针对塔河油田超深井稠油掺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稀油不足、经济性差等问题,提出蒸馏轻组分回掺+热裂解改质开采方法。一方面,进行稠油蒸馏循环掺稀实验,确定轻组分油循环回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将蒸馏后的重组分油进行热裂解改质,降黏至满足外输要求。结果表明:循环掺稀实验中,采用350℃蒸馏得到的轻组分收率稳定在27%左右,掺稀比稳定在0.39∶1,说明轻组分循环掺稀可行;热裂解改质实验中,蒸馏得到的重组分在380℃条件下反应60 min后,黏度从398800 mPa·s降低至1704 mPa·s,已能满足长距离输送要求,且密度从1.0018 g/cm^3降低至0.9911 g/cm^3,实现了稠油轻质化。该方法实现了稀油轻组分的循环利用,大幅减少了稀油用量,同时实现了稠油提质增效,为超深井稠油高效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稠油 降黏 热裂解 稠油改质 循环掺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范洪富 李忠宝 马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6,共4页
总结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方法以及其主要的物化特性,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石油开采、稠油改质降黏及油品改善、含油污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反应-分离耦合作用,因而在萃取分离、催化降解、有机物水处理等方面具... 总结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方法以及其主要的物化特性,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石油开采、稠油改质降黏及油品改善、含油污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反应-分离耦合作用,因而在萃取分离、催化降解、有机物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离子液体在稠油等非常规能源的催化降解工艺、油品的脱硫、除氮及油田采出水处理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分析了离子液体应用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图1参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催化剂 稠油改质 萃取分离 油田污水处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研究进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洪富 李忠宝 +1 位作者 王达 张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7-20,共4页
总结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方法及其主要的物化特性,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石油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催化和溶解双重作用,使其在萃取分离、催化降解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离子液体在稠油等非常规能源的催化降解、油品的脱... 总结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方法及其主要的物化特性,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石油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催化和溶解双重作用,使其在萃取分离、催化降解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离子液体在稠油等非常规能源的催化降解、油品的脱硫除氮及油田采出水处理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同时分析了离子液体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有机催化 稠油改质 萃取分离 石油工业 应用前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