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91
1
作者 任芳祥 孙洪军 户昶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135,共8页
辽河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油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近30 a的开发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深层稠油油藏特点的开发技术,完善配套了8项稠油核心开发技术,支撑了辽河油田稠油持续高产稳产,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结合辽河油田稠油开发实际... 辽河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油藏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近30 a的开发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深层稠油油藏特点的开发技术,完善配套了8项稠油核心开发技术,支撑了辽河油田稠油持续高产稳产,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结合辽河油田稠油开发实际,分析总结了稠油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及认识,可为同类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稠油开发 技术与实践 蒸汽驱 SAGD 火烧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力补偿器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迎春 贾耀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53,共3页
针对特种油开发公司热采井套管损坏日益严重,制约了热采油井的正常生产这一问题,引进了套管热应力补偿器,并在现场198口热采井中进行了应用,有效缓解了热采井的套管损坏,使套管损坏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
关键词 套管损坏 效果 热应力补偿器 稠油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开发规划方案优选方法新探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秀婷 王胜义 杨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目前优选模型存在不足 ,首先以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信息的综合赋权法为依据 ,提出将合理反映主观认知程度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反映指标重要性的相似权二者结合起来 ,通过偏好系数科学合理的确定出方案指标权重 ,然后尝试用未确知测度... 针对目前优选模型存在不足 ,首先以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信息的综合赋权法为依据 ,提出将合理反映主观认知程度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反映指标重要性的相似权二者结合起来 ,通过偏好系数科学合理的确定出方案指标权重 ,然后尝试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方案进行优选、排序。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将其应用于稠油热采方案的评价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模型具有权重确定合理、理论严谨、测度函数构造精细的优点 ,减少了误判 ,提高了方案决策的可信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测度 稠油开发 规划方案 优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在杜84断块超稠油开发中的优势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高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5-47,共3页
运用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手段,结合矿场试验,并与直井在完全投资、操作成本、完井方式、生产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水平井在杜84块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技术,可以优选超稠油的开发方式,为超稠油开发方式的转换... 运用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手段,结合矿场试验,并与直井在完全投资、操作成本、完井方式、生产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水平井在杜84块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技术,可以优选超稠油的开发方式,为超稠油开发方式的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条件具备的区域选用该项技术,对提高超稠油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最终采收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杜84断块 稠油开发 研究 蒸汽吞吐 兴Ⅵ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泵配套工艺技术在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付亚荣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40,共3页
依据螺杆泵开采重油的理论 ,结合泽 70断块稠油油藏的特点和原油物性 ,通过实施地层化学预处理、井筒降粘、螺杆泵井下锚定、螺杆泵优化设计、螺杆泵合理转速的确定、变频控制、井口换热降粘、螺杆泵监测等一系列螺杆泵配套工艺技术 ,使... 依据螺杆泵开采重油的理论 ,结合泽 70断块稠油油藏的特点和原油物性 ,通过实施地层化学预处理、井筒降粘、螺杆泵井下锚定、螺杆泵优化设计、螺杆泵合理转速的确定、变频控制、井口换热降粘、螺杆泵监测等一系列螺杆泵配套工艺技术 ,使泽 70断块得以合理有效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稠油开发 降粘技术 配套工艺 化学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稠油开发技术现状及我国渤海稠油开发新技术应用思考 被引量:47
6
作者 姜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加拿大目前的石油储量排名沙特阿拉伯之后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稠油和沥青储量为278×108m3。加拿大稠油开发技术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稠油开发技术水平,其钻完井工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稠油油田开发进程。我国渤海稠油开发以优快钻... 加拿大目前的石油储量排名沙特阿拉伯之后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稠油和沥青储量为278×108m3。加拿大稠油开发技术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稠油开发技术水平,其钻完井工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稠油油田开发进程。我国渤海稠油开发以优快钻井为先导,在此基础上,针对油藏特点,在利用高效、低成本钻完井技术提高采收率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借鉴加拿大在稠油开发科研与生产方面取得的经验,对渤海稠油开发技术应用和推广提出了思路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稠油开发 提高采收率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工艺改进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思宏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7年第3期192-195,共4页
埕岛油田CB243稠油区块主力含油层系为明化镇组和馆上段,该区块油藏具有储层埋藏浅、岩石胶结疏松、地层渗透率级差大、粘土矿物含量高、地层温度低、油层较薄、原油物性差等特点。由于受当时海上防砂工艺装备的影响和采油工艺技术的限... 埕岛油田CB243稠油区块主力含油层系为明化镇组和馆上段,该区块油藏具有储层埋藏浅、岩石胶结疏松、地层渗透率级差大、粘土矿物含量高、地层温度低、油层较薄、原油物性差等特点。由于受当时海上防砂工艺装备的影响和采油工艺技术的限制,CB243区块在投产初期采用挂滤砂管、循环充填防砂工艺以及潜油螺杆泵、电泵带电加热机械采油方式生产,投产后出现油井产能低、不能连续稳定生产、检泵周期短等问题。通过CB243稠油区块投产初期采用工艺技术适应性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工艺改进措施,包括端部脱砂压裂防砂、连续杆螺杆泵及小排量电泵采油、简化完井管柱、地层酸化解堵等。实施上述工艺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发 采油工艺 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 CB 243区块 埕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效益评价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长东 郝喜顺 蹇晓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9-110,113,共3页
应用单井效益评价系统 ,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 84块油井进行综合评价 ,并划分出一、二、三类效益井 ;分析了成本构成 ,并对措施进行了优选 。
关键词 稠油开发 单井效益 综合评价 应用 曙一区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决策系统在超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秋菊 马红 +2 位作者 姜洪升 孙国权 宋跃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9-21,57,共4页
方法 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大型数据库系统 ,建立与超稠油开发密切相关的生产决策系统与动态数据查询系统。目的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数据共享 ,为超稠油开发提供可靠而有效的依据。结果 该系统涉及 9大类数据 ,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方法 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大型数据库系统 ,建立与超稠油开发密切相关的生产决策系统与动态数据查询系统。目的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数据共享 ,为超稠油开发提供可靠而有效的依据。结果 该系统涉及 9大类数据 ,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可自动生成相关的生产报表、曲线及生产决策依据 ;通过运用应用程序可实现实时动态数据查询。结论 该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结束了超稠油开发过程中的手工统计阶段 ,实现了油田开发过程中动、静态数据的动态查询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提高了数据统计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决策系统 动态数据查询系统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 稠油开发 应用 辽河油区 特种油开发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开发国际研讨会 2010年9月15日-9月17日在辽河油田胜利召开
10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5-142,F0003,共9页
关键词 国际研讨会 辽河油田 稠油开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钻采工艺 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类稠油降黏剂的合成及降黏机理研究
11
作者 张培智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解决传统降黏剂在辅助稠油举升过程中因搅拌速度低无法与采出液充分混合,导致现场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聚醚类稠油降黏剂MSN,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其降黏性能,并分析了降黏机... 为解决传统降黏剂在辅助稠油举升过程中因搅拌速度低无法与采出液充分混合,导致现场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聚醚类稠油降黏剂MSN,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其降黏性能,并分析了降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50r/min、搅拌1min条件下,MSN对稠油的降黏率达到95.6%,24h后降黏率仍保持在87.2%,表现出低搅拌速度下降黏能力和降黏稳定性较强的特点;观察MSN加入稠油前后胶质和沥青质形貌的扫描电镜结果发现,胶质和沥青质的聚集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分散。分析认为,MSN通过分散作用,减弱了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不能形成结构稳定的胶体,从而实现稠油降黏的目的。研制的降黏剂MSN为稠油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降黏剂 降黏性能 降黏机理 分散降黏 稠油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动态管理技术研究及在乐安稠油热采开发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吴云桐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根据稠油热采的机理 ,针对稠油注蒸汽开发工艺技术的先进性、特殊性和生产运行管理环节的复杂性 ,提出了分类动态管理技术研究在乐安稠油热采开发中应用的课题。通过这一方法的研究 ,确定研究对象、条件与基本内容 ,取得了研究的初步成... 根据稠油热采的机理 ,针对稠油注蒸汽开发工艺技术的先进性、特殊性和生产运行管理环节的复杂性 ,提出了分类动态管理技术研究在乐安稠油热采开发中应用的课题。通过这一方法的研究 ,确定研究对象、条件与基本内容 ,取得了研究的初步成果。这一成果在乐安油田稠油热采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取得了较满意的实际效果 ,掌握了规模热采开发油田的生产动态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找到了该油田稠油热采井管理和措施运行的开发管理规律 ,进而指导今后的开发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动态管理技术 稠油开发 热采工艺技术 蒸汽 井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热利用率在海上稠油热采开发中的地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鸿雁 刘广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3期30-33,共4页
结合陆地稠油热采技术,研究了适合我国海洋稠油热采的方式。认为海洋稠油热采开发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平台生产寿命周期、平台空间分布、热利用率、注采井网、注汽时机及方式转变、热采经济性等。对于海洋常规稠油热采可依次选用蒸汽驱、... 结合陆地稠油热采技术,研究了适合我国海洋稠油热采的方式。认为海洋稠油热采开发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平台生产寿命周期、平台空间分布、热利用率、注采井网、注汽时机及方式转变、热采经济性等。对于海洋常规稠油热采可依次选用蒸汽驱、汽水交替注入与热水驱等热采方式,可以采用反七点或反九点井网,使得在平台安全生产期内采收率高,经济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稠油开发 热采 蒸汽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特、超稠油油藏高周期蒸汽吞吐阶段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孝田 刘新福 胡常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28,共7页
方法结合矿场试验,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组合注汽、动态配汽、强排和降粘等一系列开发策略。目的提高河南油区稠油油藏高周期蒸汽吞吐效果,实现“八五”后产能接替。结果采用面积组合注汽方式,泄油范围和产油量分别提高了0.85... 方法结合矿场试验,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组合注汽、动态配汽、强排和降粘等一系列开发策略。目的提高河南油区稠油油藏高周期蒸汽吞吐效果,实现“八五”后产能接替。结果采用面积组合注汽方式,泄油范围和产油量分别提高了0.85和0.58倍,热损失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前4周期累积来注比分别为0.7、0.9、1.1和1.3的情况下,后续周期最佳注汽量比前一周期分别递减10%、持平、递增10%和递增20%,此时增产油汽比最高;对油层厚度较大、供液能力较强的井,采取换大泵、调大参数等强排技术;现场实践表明:化学降粘、热洗井及伴热降粘技术,使周期生产时间延长了1.1倍,周期产油量和油汽比分别比前一周期提高了0.9和1.2倍,采注比和回来水率均提高了1.4倍,平均单井累积存水下降480t。结论改善薄层特、超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效果的关键是提高系统热效率;合理组合注汽,可有效地抑制汽窜,扩大蒸汽波及体积;动态配汽和超稠油降粘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层储热;对油层厚度较大、供液能力较强的油井,必须实现强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降粘 稠油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在草古1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毅 王铭宝 雷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26,共3页
方法采用油藏地质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和现场试验分析等技术,对胜利油区草古1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目的在分析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水平井开发潜山稠油油藏,提高开发效果。结果利... 方法采用油藏地质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和现场试验分析等技术,对胜利油区草古1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目的在分析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水平井开发潜山稠油油藏,提高开发效果。结果利用水平井开发草古 1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的生产实践证明,水平井日产油能力一般为 20~30 t,而相邻直井一般为 7~10 t,水平井产油量是其邻近直井相同生产时间产油量的 2~3倍。结论水平井开发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草古1潜山 应用 裂缝性油藏 稠油油藏开发 数值模拟 胜利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可采储量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建芳 邱国清 +1 位作者 吴光焕 李迎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2-43,共2页
通过对稠油开采机理和油藏类型的分析 ,提出了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水驱曲线法为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预测可采储量的主要方法 ,并对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稠油油藏在油藏条件下经济流动极限进行了研究 ,建立... 通过对稠油开采机理和油藏类型的分析 ,提出了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水驱曲线法为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预测可采储量的主要方法 ,并对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稠油油藏在油藏条件下经济流动极限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产能与流度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蒸汽 稠油油藏开发 可采储量 预测方法 极限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二、三区气顶稠油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柴利文 计秋 王伟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48,62,共4页
高升油田高二、三区为辽河油气区典型的下第三系块状气顶稠油油藏 ,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 ,在开发初期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开发的深入 ,气顶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暴露的矛盾日益尖锐 ,气顶气窜严重影响气顶稠油油藏的正常开发 ,造成油... 高升油田高二、三区为辽河油气区典型的下第三系块状气顶稠油油藏 ,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 ,在开发初期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开发的深入 ,气顶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暴露的矛盾日益尖锐 ,气顶气窜严重影响气顶稠油油藏的正常开发 ,造成油气资源的损失。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在综述前期有效做法的基础上 ,运用数值模拟对影响气窜的关键因素 (垂向渗透率、气层油层压差、油层避射厚度等 )进行了定量化研究 ,确定了关键因素相关的技术界限及油藏开发的合理井网密度 ,为目前油气层措施挖潜、提高油藏油气最终采收率及下一步开发方式的有效转换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稠油油藏开发 采收率 技术政策 研究 高二区 高三区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开发经济评价及风险分析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俐 李红昌 +2 位作者 王炬 单启成 徐进鸿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9,21,共5页
在综合应用多种理论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个Recor稠油油藏经济与风险分析软件系统。本系统的实现是使用BorlandInprise的Delphi 5 0开发工具结合MicrosoftAccess数据库及当今流行的COM技术来完成。系统主体框架构架于面向... 在综合应用多种理论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个Recor稠油油藏经济与风险分析软件系统。本系统的实现是使用BorlandInprise的Delphi 5 0开发工具结合MicrosoftAccess数据库及当今流行的COM技术来完成。系统主体框架构架于面向对象的基础上 ,结合面向过程的优点共同设计完成。Recor系统以蒙特卡洛方法为数学基础 ,应用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 ,最后通过办公自动化技术将资料以表格、图形的直观形式提供给用户供决策使用。本系统已在江苏油田韦庄稠油油藏近 15 0个方案的经济评价工作中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开发 经济评价 风险分析系统 开发 蒙特卡洛方法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裂解降粘技术研究及在曙一区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19
作者 南晓敏 常迎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B12期75-78,共4页
根据辽河油区超稠油的原油物性,埋藏特点及采油工艺的要求,进行地层裂解粘技术研究,以提高超稠油油藏的采收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已研制出适用的催化体系。现场试验证明,该催化剂人有提高周期产油量,延长生产周期,降粘率高的特点... 根据辽河油区超稠油的原油物性,埋藏特点及采油工艺的要求,进行地层裂解粘技术研究,以提高超稠油油藏的采收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已研制出适用的催化体系。现场试验证明,该催化剂人有提高周期产油量,延长生产周期,降粘率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开发 地层裂解降粘 应用 河油区 曙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在巨厚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威 张吉昌 +1 位作者 罗玉庆 任起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3-55,共3页
以辽河盆地冷43断块需要压裂投产的深层巨厚稠油油藏为例,运用井壁崩落、水力压裂、岩心分析等方法确定该油田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和大小,为该类油藏压裂裂缝延伸方向的预测和油田开发井网的合理部署奠定了基础,也为类似油藏的高效... 以辽河盆地冷43断块需要压裂投产的深层巨厚稠油油藏为例,运用井壁崩落、水力压裂、岩心分析等方法确定该油田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和大小,为该类油藏压裂裂缝延伸方向的预测和油田开发井网的合理部署奠定了基础,也为类似油藏的高效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开发 岩心分析 构造应力场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