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选择性乳化稠油堵水技术 被引量:31
1
作者 高玉军 马春宝 +2 位作者 傅奎仕 白宝君 韩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加有复配型破乳剂JC942的稠油注入油层后与地层水或注入水相遇而形成稠油乳状液,其粘度可超过稠油粘度的20倍以上,因而产生选择性堵水作用。本文报道稠油乳化剂的筛选、堵剂稠油的选择、不同含水率稠油乳状液的粘度性能、乳... 加有复配型破乳剂JC942的稠油注入油层后与地层水或注入水相遇而形成稠油乳状液,其粘度可超过稠油粘度的20倍以上,因而产生选择性堵水作用。本文报道稠油乳化剂的筛选、堵剂稠油的选择、不同含水率稠油乳状液的粘度性能、乳化稠油岩芯封堵性能、处理半径计算、现场堵水、1991年以来在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大量稀油井、稠油井堵水中应用的效果。乳化稠油堵水已成为该采油厂的主要堵水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乳状液 稠油乳化剂 油井堵水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剂/乳化剂复合体系的深部调剖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威 卢祥国 +5 位作者 刘长龙 陈征 李彦阅 吕金龙 曹伟佳 徐元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425,共7页
渤海油藏稠油丰富但非均质性严重,水驱开发效果较差,单独使用颗粒转向剂或稠油乳化剂提高采收率效果不理想。利用室内评价方法开展了对渤海LD5-2稠油油藏稠油乳化剂与聚合物微球和冻胶分散体等颗粒转向剂复配体系性能及转向效果的研究... 渤海油藏稠油丰富但非均质性严重,水驱开发效果较差,单独使用颗粒转向剂或稠油乳化剂提高采收率效果不理想。利用室内评价方法开展了对渤海LD5-2稠油油藏稠油乳化剂与聚合物微球和冻胶分散体等颗粒转向剂复配体系性能及转向效果的研究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初始粒径中值为8.7~9.2μm,膨胀倍数为2.5~3.0,冻胶分散体外观呈现不规则形态,缓膨效果不明显。转向剂颗粒吸附表面活性剂致使稠油乳化剂有效含量减少,乳化降黏效果变差,但当油与降黏体系的质量比达到6∶4时仍具有较好的降黏效果。与单独使用颗粒转向剂相比,“稠油乳化剂/颗粒转向剂”二元复合体系中的颗粒转向剂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注入性及深部调驱能力。对于存在大孔道或特高渗透条带油藏,颗粒转向剂必须与强凝胶结合使用,发挥微观和宏观液流转向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体系 相互作用 配伍性 机理分析 稠油乳化剂 颗粒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物化降粘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义祥 张喜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B12期56-58,共3页
稠油物化降粘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降粘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物理和化学2种降粘方法,在现有的注蒸汽开发工艺技术基础上,采用滴注技术将超稠油乳化剂随蒸汽同步注入油层,利用声波振动的方法使其混凝,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化液,从而实现... 稠油物化降粘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降粘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物理和化学2种降粘方法,在现有的注蒸汽开发工艺技术基础上,采用滴注技术将超稠油乳化剂随蒸汽同步注入油层,利用声波振动的方法使其混凝,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化液,从而实现稠油在地层内的降粘,有效降低原油在地层井稠中的流动阻力,以达到降粘增产的目的。经现场应用证明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稠油乳化剂 物化降粘 滴注技术 声波发生器 比例泵 水包油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利用多元化吞吐技术开发超稠油藏
4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5,共1页
稠油油藏原油黏度高,流动能力低,常规开采非常困难,常规蒸汽吞吐效果也不好,主要是生产周期短、油气比低。为此,辽河油田采用了一种集调剖、降黏、解堵于一身的多元化吞吐技术。该技术利用声波发生器的振动作用使油层孔道内的超稠... 稠油油藏原油黏度高,流动能力低,常规开采非常困难,常规蒸汽吞吐效果也不好,主要是生产周期短、油气比低。为此,辽河油田采用了一种集调剖、降黏、解堵于一身的多元化吞吐技术。该技术利用声波发生器的振动作用使油层孔道内的超稠油乳化剂、冷凝水充分混合,形成了稳定的水包油乳化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开发 辽河油田 多元化 稠油 利用 水包油乳化 稠油乳化剂 声波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