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显著性检测和稠密轨迹的人体行为识别 被引量:8
1
作者 鹿天然 于凤芹 +1 位作者 杨慧中 陈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3-167,179,共6页
稠密轨迹的人体行为识别对每一帧全图像密集采样导致特征维数高、计算量大且包含了无关的背景信息。提出基于显著性检测和稠密轨迹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对视频帧进行多尺度静态显著性检测获取动作主体位置,并与对视频动态显著性检... 稠密轨迹的人体行为识别对每一帧全图像密集采样导致特征维数高、计算量大且包含了无关的背景信息。提出基于显著性检测和稠密轨迹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对视频帧进行多尺度静态显著性检测获取动作主体位置,并与对视频动态显著性检测的结果线性融合获取主体动作区域,通过仅在主体动作区域内提取稠密轨迹来改进原算法;然后采用Fisher Vector取代词袋模型对特征编码增强特征表达充分性;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实现人体行为识别。在KTH数据集和UCF Sports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相比于原算法识别准确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显著性检测 稠密轨迹 FISHER VE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高的稠密轨迹人体行为识别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培振 余志斌 +1 位作者 金炜东 蒋海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53-2058,共6页
由于稠密轨迹对快速不规则运动的鲁棒性较强,近年来基于稠密轨迹的人体运动表征方法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行为识别等领域。但是由于相机运动造成背景相对运动,对轨迹的提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入了相机运动估计,为了估计相机运动,用快速鲁... 由于稠密轨迹对快速不规则运动的鲁棒性较强,近年来基于稠密轨迹的人体运动表征方法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行为识别等领域。但是由于相机运动造成背景相对运动,对轨迹的提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入了相机运动估计,为了估计相机运动,用快速鲁棒特征描述符匹配每一帧的特征点。由于人的运动和相机运动不一样,加上了人体检测去除不一致的匹配。通过多示例学习对交互行为进行分类识别。并在UT-Interaction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轨迹 相机运动估计 人体检测 多示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动态稠密轨迹特征的布料材质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海浜 缪永伟 +1 位作者 张佳婧 丁佐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0-942,共13页
为了克服基于视频的布料材质识别中由于忽略了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材质识别准确率低的难点,利用布料仿真视频库,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动态稠密轨迹特征的布料材质识别方法以有效识别布料的材质属性信息.首先利用材质合成方法构造64种不同材... 为了克服基于视频的布料材质识别中由于忽略了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材质识别准确率低的难点,利用布料仿真视频库,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动态稠密轨迹特征的布料材质识别方法以有效识别布料的材质属性信息.首先利用材质合成方法构造64种不同材质的布料仿真视频数据库;然后利用构造的布料动态视频库,通过迁移预训练的VGG网络增强布料动态视频的各帧特征信息,并消除部分非动态特征;其次利用动态稠密轨迹特征描述布料视频的动态特征,以充分捕捉不同布料材质视频的动态信息;最后通过Fisher向量编码生成布料动态信息的特征数据库,并训练SVM分类器建立布料材质视频动态信息到材质属性参数的映射.利用构建的布料仿真视频库作为数据集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对64种不同布料材质视频的材质种类识别准确率达到7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料材质识别 仿真视频库 迁移学习 动态稠密轨迹 布料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稀疏超完备词典方法识别奶牛跛足行为 被引量:8
4
作者 温长吉 张金凤 +3 位作者 李卓识 娄月 于合龙 姜海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19-227,共9页
监测与发现奶牛异常行为是实现疾病早期防控的关键,其中尤以跛足行为发现与识别较为典型,但是当前家畜异常行为识别仍然存在在线性能较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2种改进策略。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共轭梯度追踪算法的稀疏超完备词典... 监测与发现奶牛异常行为是实现疾病早期防控的关键,其中尤以跛足行为发现与识别较为典型,但是当前家畜异常行为识别仍然存在在线性能较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2种改进策略。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共轭梯度追踪算法的稀疏超完备词典学习算法(conjugate gradient pursuit-KSVD,CGP-KSVD)用于跛足行为特征的语义级描述和表示,即在稀疏编码构建阶段引入共轭梯度追踪算法寻找优化搜索方向,同时避免存储和计算大规模Hessen矩阵带来的计算负载,从而提升稀疏超完备词典学习算法的收敛速度。其次通过时空兴趣点与稠密轨迹图二次提取时空兴趣点相融合实现视频底层特征提取和表示,在保留丰富细节特征信息的基础上减少冗余特征降低计算负载。在1 200个时长10 s的标注视频样本集上测试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算法识别准确率达到100%,识别平均响应时间为0.043 s,对比基于基追踪算法(basis pursuit-KSVD,BP-KSVD)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KSVD,OMP-KSVD)稀疏编码序列优化策略算法在识别平均响应时间分别提升1.11和0.199 s,在90 h回放视频和在线测试视频上跛足行为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3%和92.7%,明显优于对比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跛足行为识别算法框架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较好的在线响应时间,可以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意义,相关技术可以成为接触式传感器监测及其他技术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算法 畜牧养殖 跛足识别 CGP-KSVD 时空兴趣点 稠密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特征的异常行为检测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军 夏利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138,共9页
已有的异常行为检测大多采用人工特征,然而人工特征计算复杂度高且在复杂场景下很难选择和设计一种有效的行为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堆积去噪编码器和改进的稠密轨迹,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特征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为了有效地描... 已有的异常行为检测大多采用人工特征,然而人工特征计算复杂度高且在复杂场景下很难选择和设计一种有效的行为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堆积去噪编码器和改进的稠密轨迹,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特征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为了有效地描述行为,利用堆积去噪编码器分别提取行为的外观特征和运动特征,同时为了减少计算复杂度,将特征提取约束在稠密轨迹的空时体积中;采用词包法将特征转化为行为视觉词表示,并利用加权相关性方法进行特征融合以提高特征的分类能力.最后,采用稀疏重建误差判断行为的异常.在公共数据库CAVIAR和BOSS上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行为 深度学习特征 堆积去噪编码器 特征提取 稠密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3DHOGTCC和3DHOOFG的行为识别新框架 被引量:2
6
作者 同鸣 王凡 +1 位作者 王硕 姬成龙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2-2812,共11页
行为识别在语义分析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为了实现对视频行为的准确描述,提出了2类构建稠密轨迹运动描述子的方法.1)通过光流约束和聚类,实现对运动区域的稠密采样,以获取行为的局部位置信息;2)选取目标运... 行为识别在语义分析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为了实现对视频行为的准确描述,提出了2类构建稠密轨迹运动描述子的方法.1)通过光流约束和聚类,实现对运动区域的稠密采样,以获取行为的局部位置信息;2)选取目标运动角点为特征点,通过对特征点的跟踪获取运动轨迹;3)在以轨迹为中心的视频立方体内,分别构建三维梯度方向直方图(3Dhistograms of oriented gradients in trajectory centered cube,3DHOGTCC)描述子和三维光流梯度方向直方图(3Dhistograms of oriented optical flow gradients,3DHOOFG)描述子,用以对运动的局部信息进行准确描述.为了充分利用行为发生的场景信息,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描述子和静态描述子的行为识别新框架,使得动态特征与静态特征相互融合支撑,即使在摄像头运动等复杂场景下,亦能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在Weizmann和UCF-Sports数据库采用留一交叉验证,在KTH和Youtube数据库采用4折交叉验证.实验证明了提出新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行为识别 稠密轨迹 光流 运动描述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化子模和RRWM的视频协同分割 被引量:2
7
作者 苏亮亮 唐俊 +1 位作者 梁栋 王年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2-1541,共10页
成对视频共同运动模式的协同分割指的是同时检测出两个相关视频中共有的行为模式,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对视频协同分割方法.首先,利用稠密轨迹方法对视频运动部分进行检测,并对运动轨迹进行特征表示;然后,... 成对视频共同运动模式的协同分割指的是同时检测出两个相关视频中共有的行为模式,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对视频协同分割方法.首先,利用稠密轨迹方法对视频运动部分进行检测,并对运动轨迹进行特征表示;然后,引入子模优化方法对单视频内的运动轨迹进行聚类分析;接着采用基于重加权随机游走的图匹配方法对成对视频运动轨迹进行匹配,该方法对出格点、变形和噪声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同时根据图匹配结果实现运动轨迹的共显著性度量;最后,将所有轨迹分类成共同运动轨迹和异常运动轨迹的问题转化为基于图割的马尔科夫随机场的二值化标签问题.通过典型运动视频数据集的比较实验,其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轨迹 子模函数 图匹配 共显著性 马尔科夫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线性序列差异分析降维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鹿天然 于凤芹 陈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7-241,249,共6页
在视频数据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维数灾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线性序列差异分析方法,对视频数据降维来进行人体行为识别。运用ViBe算法对视频帧进行背景减除操作获取行为区域,在该区域内提取稠密轨迹特征从而去除背景数据的干扰。使用Fi... 在视频数据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维数灾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线性序列差异分析方法,对视频数据降维来进行人体行为识别。运用ViBe算法对视频帧进行背景减除操作获取行为区域,在该区域内提取稠密轨迹特征从而去除背景数据的干扰。使用Fisher Vector对特征编码后进行线性序列差异分析,采用动态线性规整算法计算序列类别间相似度,得到最小化类内残差和最大化类间残差的线性变换,将特征从高维空间投影至低维空间,降低特征维数。利用降维后的特征训练支持向量机,实现人体行为识别。在KTH数据集和UCF101数据集上进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算法、线性判别分析法等相比,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背景减除 稠密轨迹 线性序列差异分析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视频帧时间序池化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鹿天然 于凤芹 陈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1-275,287,共6页
为利用人体行为的时域信息并减少帧间冗余及特征维数,提出一种提取有效视频帧并对其时间序池化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通过对视频帧的稠密轨迹特征进行局部累计描述向量编码,获取视频帧特征表示,对每帧的特征编码进行余弦相似度分析,剔除... 为利用人体行为的时域信息并减少帧间冗余及特征维数,提出一种提取有效视频帧并对其时间序池化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通过对视频帧的稠密轨迹特征进行局部累计描述向量编码,获取视频帧特征表示,对每帧的特征编码进行余弦相似度分析,剔除冗余特征帧得到有效视频帧特征序列。采用时间序池化对有效视频帧特征序列进行排序,得到可表示视频时序动态变化的特征向量,然后训练支持向量机实现人体行为识别。在HMDB51和UCF10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稠密轨迹行为识别算法相比,该算法可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稠密轨迹 局部累计描述向量 余弦相似度分析 时间序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互信息区域跟踪的人体行为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泰青 王生进 丁晓青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3-2031,共9页
人体行为检测问题不仅需要判断行为的类别,而且需要估计行为发生的时间和位置,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人体行为检测的主要难点在于参数空间维度高以及背景运动干扰.针对上述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互信息区域跟踪的人体行为检测算法... 人体行为检测问题不仅需要判断行为的类别,而且需要估计行为发生的时间和位置,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人体行为检测的主要难点在于参数空间维度高以及背景运动干扰.针对上述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互信息区域跟踪的人体行为检测算法.该算法将行为区域定义为最大互信息矩形区域,采用稠密轨迹作为底层特征,利用随机森林学习轨迹特征与行为类别的互信息函数,利用轨迹的时间连续性对行为区域进行大时间跨度的预测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识别不同类别的行为,而且能够适应现实场景中背景运动的干扰,从而准确地检测和跟踪行为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检测 行为识别 随机森林 稠密轨迹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omaly detection in traffic surveillance with sparse topic model 被引量:5
11
作者 XIA Li-min HU Xiang-jie WANG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245-2257,共13页
Most research on anomaly detection has focused on event that is different from its spatial-temporal neighboring events.It is still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detect anomalies that involve multiple normal events intera... Most research on anomaly detection has focused on event that is different from its spatial-temporal neighboring events.It is still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detect anomalies that involve multiple normal events interacting in an unusual pattern.In this work,a novel unsupervised method based on sparse topic model was proposed to capture motion patterns and detect anomalies in traffic surveillance.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flow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dense trajectory in order to extract interest poi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criptors with less interference.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est points on the same trajectory,the fisher kernel method was applied to obta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rajectory which was quantized into visual word.Then the sparse topic model was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latent motion patterns and achieve a 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the video scene.Finally,two anomaly detection algorithm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video clip detection and visual word analysis respectively.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QMUL Junction dataset and AVSS dataset.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superior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pattern sparse topic model SIFT flow dense trajectory fisher ker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feature covariance matrices 被引量:3
12
作者 WANG Jun ZHOU Si-chao XIA Li-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A new method for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feature covariance matrices was presented.Firstly,the dense trajectories(DT)extracted from the video were cluster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to e... A new method for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feature covariance matrices was presented.Firstly,the dense trajectories(DT)extracted from the video were cluster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to eliminate the irrelevant trajectories,which could greatly reduce the noise influence on feature extraction.Then,the trajectory tunne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feature covariance matrices.In this way,the discriminative descriptors could be extracted,which was also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eature second-order statistics is insufficient.After that,an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was learned with the descriptors and all the descriptors were encoded using sparse coding(SC).Classification was achieved using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MIL),which was more suitable for complex environment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tested and evaluated on the WEB Interaction dataset and the UT interaction datase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superior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dense trajectory sparse coding M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