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稠密液固两相湍流的新模型
1
作者 魏进家 胡春波 蔡体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9-432,共4页
为了较准确描述稠密液固两相湍流流动 ,在全面考虑了流体相和颗粒相的湍流脉动及单颗粒随机脉动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种新模型。利用作者发展的 DIPSAR算法对竖直上升管道中稠密液固两相湍流进行了数值模拟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稠密相流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湍流 流体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密固液循环流化床内流体湍流脉动对颗粒分散的影响
2
作者 王聪慧 谭庆昌 +2 位作者 杨秋晓 张阔 宋海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3-948,共6页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固液循环流化床内流体湍流对高浓度颗粒的扩散作用。根据湍流机制下高浓度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机理,建立了同时考虑颗粒碰撞、流体拖拽和流体湍流扩散输运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稠密固液循环...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固液循环流化床内流体湍流对高浓度颗粒的扩散作用。根据湍流机制下高浓度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机理,建立了同时考虑颗粒碰撞、流体拖拽和流体湍流扩散输运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稠密固液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颗粒的分散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出颗粒轴向速度和体积浓度的径向分布,与相应条件下的实验数据符合很好。表明考虑流体湍流扩散输运的理论模型更能精确预测高浓度颗粒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的运动情况;也表明即使针对以颗粒碰撞为主的稠密固液湍流体系,尺度较大的流体湍流涡也会因促使颗粒扩散输运,影响颗粒空间分布。工作为稠密固液循环流化床内两相流体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稠密固液两相流 湍流 双流体模型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釜内稠密固-液混合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子龙 孙宁 +2 位作者 杨潮 刘宝庆 金志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0-896,共7页
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对稠密固-液搅拌釜进行模拟,探究固相分布、固相悬浮高度及沉积高度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颗粒动力学理论(KTGF)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稠密固-液混合状态。在较低的转速下,釜底的固相浓度较高,桨叶下方、釜壁... 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对稠密固-液搅拌釜进行模拟,探究固相分布、固相悬浮高度及沉积高度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颗粒动力学理论(KTGF)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稠密固-液混合状态。在较低的转速下,釜底的固相浓度较高,桨叶下方、釜壁与釜底的连接处易形成固相的沉积,且搅拌釜上方会出现清液区域。随着转速的增加,固相在轴向分布逐渐均匀,固相沉积区域及固相悬浮高度分别缩小和升高。但是,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后,固相均匀度及固相悬浮高度的改善不明显。此外,将固相均匀度法、固相沉积高度法及固相悬浮高度法预测的临界离底悬浮转速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模拟值分别低于、高于和低于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釜 颗粒动力学理论 稠密-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