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分税制下税种划分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才斌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73期23-28,共6页
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税种划分直接涉及到税种收入的归属,因而成为政府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核心内容。1994年,我国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划分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 一、税种划分状况的分析 这次分税制改革,将现行工商... 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税种划分直接涉及到税种收入的归属,因而成为政府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核心内容。1994年,我国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在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划分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 一、税种划分状况的分析 这次分税制改革,将现行工商税制中的18个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种划分 中央税 地方税种 分税制财政体制 中央政府 资源税 对分 城市维护建设税 营业税 共享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行的税种划分的利弊
2
作者 钟晓敏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E期41-41,共1页
我国现行的税收收入划分是一种以税种税额划分相结合的划分方法。划分税种可以使中央和地方各自具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形成各自的税收体系,这对于规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关系具有积极意义。而税额划分即共享... 我国现行的税收收入划分是一种以税种税额划分相结合的划分方法。划分税种可以使中央和地方各自具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形成各自的税收体系,这对于规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关系具有积极意义。而税额划分即共享税的方法,又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相互依存、牵制,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种划分 中央和地方 税收收入 划分模式 责权关系 划分税种 税收分配 税收体系 划分方法 共享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税权划分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德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税权划分朱德云从1994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分税制是以划分税种和税权为主要方式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财力、财权范围,处理中央同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税... 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税权划分朱德云从1994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分税制是以划分税种和税权为主要方式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财力、财权范围,处理中央同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税种和税权的划分是分税制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税种划分 税权划分 税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级政府间收入划分与分税制改革 被引量:11
4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刘国艳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8-31,共14页
分税制的推行使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起了较为明确而稳定的收入分配机制,但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现行分税制仍存在着许多与之不相适应之处。如现行分税制并未按税种本身属性,而是更多地从减少改革阻力和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 分税制的推行使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起了较为明确而稳定的收入分配机制,但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现行分税制仍存在着许多与之不相适应之处。如现行分税制并未按税种本身属性,而是更多地从减少改革阻力和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出发,最终形成了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阻碍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税种划分格局;现行分税制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的基础上,分税安排不是按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而是遵循本级优先原则,形成了层层向上集中的收入分配格局,并使各级政府支出责任与收入能力严重不适应,最终导致基层财政陷入困境。因此,应该在合理划分各项财政职能重心和各级财政职能重点的基础上,与支出责任适当上移相对应,将收入能力适当下放,以此构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税种划分格局和财力分配格局。为此,要在税种划分上,按照税种属性和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对现行税种划分进行调整,对主体税种按照税种属性划分,以消除其不合理安排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对其他税种按照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进行划分,增强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供给者的收入能力。为减少改革阻力,可将部分主体税种用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资金来源。在非税收入划分上,要遵循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的非税收入分成机制;在财权划分上,要坚持中央集权为主,地方适度分权的财权分配模式;关于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分税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方面,应该结合财政层级的减少和地方税体系的完善,逐步推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收入划分 政府间 经济发展方式 收入分配格局 中央与地方 科学发展观 税种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的一些设想
5
作者 胡中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4期1-6,共6页
前几年,我国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对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保证“六五’计划的圆满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其他各项改革不能同时起步和配套进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工作和原税制中存在的重叠... 前几年,我国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对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保证“六五’计划的圆满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其他各项改革不能同时起步和配套进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工作和原税制中存在的重叠征税、税负不平等问题,就不可能做到彻底改进。表现在税种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善税制 税制改革 预算外资金 社会保险税 税制结构 “七五” 经济体制改革 税种划分 国营企业调节税 配套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税制改革与分级财政体制
6
作者 吴旭东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43-48,共6页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实行了国营企业的“以税代利”,特别是经过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之后,基本上建立了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税收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问题。但是,究竟采取什么办法才能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实行了国营企业的“以税代利”,特别是经过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之后,基本上建立了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税收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问题。但是,究竟采取什么办法才能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进行财政体制改革,这是我们在改革中继续探索的又一个问题。几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财政 财政收入 中央与地方 税种划分 税制改革 中央和地方 中央税 地方税 分配关系 财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行分税制模式的缺陷
7
作者 劳秦汉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95期15-16,共2页
由于我国现行的非完全的分税制模式是建立在“财政包干”体制基础之上的,其动机主要是为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和在财税管理体制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对旧体制的因素仍有较多的沿袭,加之外部环境的制约和税制设计上的原因... 由于我国现行的非完全的分税制模式是建立在“财政包干”体制基础之上的,其动机主要是为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和在财税管理体制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对旧体制的因素仍有较多的沿袭,加之外部环境的制约和税制设计上的原因,作为这种渐进式改革下的过渡性的(不彻底)分税制,必然会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模式 中央与地方 财权划分 财税管理体制 财政包干 武警 税种划分 税制设计 地方税种 体制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改革财政体制的若干政策意见
8
作者 财政部财科所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1994年第40期19-29,共11页
现在,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就是实行以分税制为基础的新的财政体制。分税制是改革财政体制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实质就是转换原有财政分配的运行机制,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 现在,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就是实行以分税制为基础的新的财政体制。分税制是改革财政体制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实质就是转换原有财政分配的运行机制,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界定和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把收入分成包干转变为分级分税分率,把按隶属关系转变为按税种组织收入,把资金向上流动转变为向下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意见 财政体制 企业所得税 地方政府 中央财政 中央和地方 分税制 资源税 税种划分 地方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分税制本身存在的问题
9
作者 白景明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ZK期15-15,共1页
第一,目前我国虽然初步划定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但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待进行,而且市场经济和工业化两者的发展又引出了一些新政府事权并增加了原有事权的分量,这样,分税制初定之时确立的事权划分难免显得粗糙、空洞,一些事权落实方... 第一,目前我国虽然初步划定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但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待进行,而且市场经济和工业化两者的发展又引出了一些新政府事权并增加了原有事权的分量,这样,分税制初定之时确立的事权划分难免显得粗糙、空洞,一些事权落实方案徙具形式。 第二,1994年推出的分税制实际上只讲清了中央与省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形成规则,省以下各政府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系统顾及。分税制运行过程中,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越来越突出,首尾不相连对新体制的制约作用日渐明显。 第三,分税制与新税制两者是同时出台的,新税制在与分税制配套方面重点是要对接中央和地方问的税种划分。受改革自身时间性的限制,税制和新财政体制两者的配套自然留下了很多“扫尾工程”。从近两年多的运行实践看,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新税制在税权划分方面比较粗。二是新税制本身实际上还是一种主要依赖流转税来筹措财政收入的税制,其经济调控和社会运行调节色彩相当淡。因此,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在分级管理财政运行时,很难利用税收手段去贯彻经济政策意图,而主要是筹措财政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本身存在的问题 新税制 财政收入 转移支付 税种划分 财政体制 税权划分 财政分配关系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10
作者 李蕴清 《经济研究参考》 1995年第4期17-22,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局面,对于调动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改革和发展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 增值税 中央财政收入 新税制 分税制 消费税 新财税体制 国有企业所得税 税率 税种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分税制改革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1
作者 王青云 《经济研究参考》 1998年第55期13-14,共2页
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深化分税制改革。近期应着重推进如下改革: (一)调整税种划分,促进资源跨地区流动和地区经济合理分工。 根据目前税种划分存在的问题,建议做如下调整: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中央税 资源税 专项补助 税种划分 标准预算 人均财政收入 中央政府 均等化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我国财政收入质量的对策
12
作者 钟振强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2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财政收入质量 中央与地方 “分税制” 分税制模式 财税管理体制 固定收入 税种划分 科学模式 税收管理权 财政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税制条件下如何增加地方税收入
13
作者 王火生 《改革与开放》 1995年第6期25-26,共2页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地方税和共享税中属地方分成的收入归地方财政,由地方政府自由支配。这样,如何适应分税制改革需要,充分挖...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地方税和共享税中属地方分成的收入归地方财政,由地方政府自由支配。这样,如何适应分税制改革需要,充分挖掘各方面潜力,尽可能多地增加地方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地方税收 地方税源 分税制改革 企业所得税 地方财政 税种划分 财政管理体制 第三产业 地方财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