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视野下的税务司海关史料整理——读《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娜娜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8-132,F0003,共6页
中国税务司海关史料是近代形成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作为1949年后最早整理出版的税务司海关史料成果,是对税务司海关档案、出版物的节选以及"旁采诸家"史料的综合产物,时代价... 中国税务司海关史料是近代形成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作为1949年后最早整理出版的税务司海关史料成果,是对税务司海关档案、出版物的节选以及"旁采诸家"史料的综合产物,时代价值显著。随着学术发展,这一编纂方法恐不适用于专门的税务司海关史料的整理,跨学科视野和多学科的参与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税务司海关史料 税务司海关档案 税务司海关出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海关外籍总税务司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吕铁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33,共7页
晚清海关外籍总税务司由海关主管部门遵从皇帝谕旨任命,由英国人担任。他们是同时处在多元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对清政府而言,他们是清政府的雇员,代表清政府从事诸多外事活动,同时也是清政府内政外交的顾问。对英国而言,他们是英国的臣民... 晚清海关外籍总税务司由海关主管部门遵从皇帝谕旨任命,由英国人担任。他们是同时处在多元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对清政府而言,他们是清政府的雇员,代表清政府从事诸多外事活动,同时也是清政府内政外交的顾问。对英国而言,他们是英国的臣民,维护、践行英国在华利益,同时,他们还要维护列强在华总体利益。在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中,总税务司致力于平衡中西方之间的利益诉求,并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海关 税务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季粤海关库款侵蚀案及其治理——兼论税务司制度对监督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2,共8页
关库是清季粤海关常、洋两税的总汇之区。由于税款管理权限分散,奏销制度混乱,税司与监督间的账目不能互相稽核,库大使与库书之间也难以做到账实相符。财务监管缺失为库书提供了贪腐机会。光绪三十年粤海关库款侵蚀案的彻底爆出,并不是... 关库是清季粤海关常、洋两税的总汇之区。由于税款管理权限分散,奏销制度混乱,税司与监督间的账目不能互相稽核,库大使与库书之间也难以做到账实相符。财务监管缺失为库书提供了贪腐机会。光绪三十年粤海关库款侵蚀案的彻底爆出,并不是海关自身监管机制发挥了作用,而实在于分赃集团内部的利益分歧所导致。清末粤海关的改革并未借鉴税务司系统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税务司系统对海关监督系统难以产生制度影响力,主要原因在于税务司内部的管理模式难以复制和清廷对客卿制度持有戒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海关 库款侵蚀案 税务司 海关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迫与抗争: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继任者问题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29,共9页
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继任者问题大体可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分成两个时期,前一时期赫德继任者问题的讨论基本仅限于赫德与总理衙门之间,而后一时期该问题就变成国际问题,变成内政与外交密切交织在一起的问题。赫德最早支持自己的弟弟赫政成... 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继任者问题大体可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分成两个时期,前一时期赫德继任者问题的讨论基本仅限于赫德与总理衙门之间,而后一时期该问题就变成国际问题,变成内政与外交密切交织在一起的问题。赫德最早支持自己的弟弟赫政成为其继任者,但是由于赫政自己主动放弃,赫德这一愿望未能实现。赫政之后,赫德选中贺璧理作为自己的继任者,但是由于英国外交部的干涉,又改选自己的妻弟裴式楷作为总税务司的候选人。义和团运动后,英国外交部改变对裴式楷的看法,改支持贺璧理成为赫德的继任者。对此,赫德与清政府都表面应允,但却暗自抗争,最终选定安格联作为赫德的继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德 税务司 继任者 裴式楷 安格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关总税务司和海关税款保管权的丧失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诗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10,共10页
一、海关税款保管权一向掌握在清政府委派的海关监督手中资本主义各国为了保障不平等条约关于关税特权方面的规定,为了发展洋商在华的进出口贸易,垄断中国市场,曾经千方百计地夺取中国海关的行政管理权和关税征收权;但是不论从条约的规... 一、海关税款保管权一向掌握在清政府委派的海关监督手中资本主义各国为了保障不平等条约关于关税特权方面的规定,为了发展洋商在华的进出口贸易,垄断中国市场,曾经千方百计地夺取中国海关的行政管理权和关税征收权;但是不论从条约的规定或在实际工作中,在清代外籍税务司制度成立后的五十多年间,从没有取得海关税款的保管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司 海关税 清政府 海关行政 中国海关 庚子赔款 帝国主义国家 海关监督 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德与大清洋海关——从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看大清洋海关的建立与扩张
6
作者 李岩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5,共4页
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又称海关总税务司通令),是第二任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创设的海关公文制度。该通令以海关总税务司署名义经由总税务司签发向各口岸海关税务司下达指令,内容涉及海关的各项规章制度、重要人事任免、具体业务指导及... 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又称海关总税务司通令),是第二任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创设的海关公文制度。该通令以海关总税务司署名义经由总税务司签发向各口岸海关税务司下达指令,内容涉及海关的各项规章制度、重要人事任免、具体业务指导及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等,记载了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海关行政权的行使及海关职权不断扩张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税务司制度 海关 赫德 大清 公文制度 规章制度 人事任免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德与总税务司制度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镇芳 黄国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14-119,82,共7页
1863年11月赫德被清政府正式任命为“总税务司”之前,曾连续两年多担任“署理(代理)总税务司”职务。在这期间,赫德无论是在为列强进一步夺取中国海关主权、竭力维护列强利益,还是在促成清政府与列强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方... 1863年11月赫德被清政府正式任命为“总税务司”之前,曾连续两年多担任“署理(代理)总税务司”职务。在这期间,赫德无论是在为列强进一步夺取中国海关主权、竭力维护列强利益,还是在促成清政府与列强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方面,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就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度的建立与赫德的关系,以及赫德维护列强利益的活动,谈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司 总理衙门 清政府 中国海关 太平天国运动 代理 海关税 天津条约 海关主权 委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8
作者 许碧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8-51,共4页
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从上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的“领事报关制”开始,经“外籍税务监督制”而发展成近代中国“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势力不断渗入到中国的内政外交领域。
关键词 近代 中国 海关制度 外籍税务司制度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英籍亚东关税务司的情报活动与影响
9
作者 梁忠翠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3,共8页
19世纪末英国武力侵藏,亚东成为西藏边境的第一个商埠,也成为英国人搜集西藏情报、窥探拉萨的基地。亚东开关时,英籍清政府官员赫德和赫政两兄弟在中英关系的处理上,肆意维护英属印度政府的利益。亚东开关后,便活跃着一批各怀鬼胎的英... 19世纪末英国武力侵藏,亚东成为西藏边境的第一个商埠,也成为英国人搜集西藏情报、窥探拉萨的基地。亚东开关时,英籍清政府官员赫德和赫政两兄弟在中英关系的处理上,肆意维护英属印度政府的利益。亚东开关后,便活跃着一批各怀鬼胎的英国面孔,特别是英籍亚东关税务司向其母国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一时间,边陲小地成了北京、伦敦、拉萨、加尔各答等各路信息交织混集的情报中心,这是英帝国辉煌时期在全球的最典型的表现,是清帝国衰微的荒唐表征。英国人在亚东的情报活动影响颇大:使西方人能够直接探察西藏地貌风物,便利了武装侵藏;其获取的日渐衰微的清政府管理西藏的情报,助长了侵藏野心;英国人相互勾结,混淆视听,有意模糊中国对藏主权,共同使得所谓的'西藏问题'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英属印度 西藏 亚东关税务司 间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英籍亚东关税务司情报搜集史料萃编
10
作者 梁忠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39,共9页
英籍亚东关税务司利用其特殊身份,大肆从事情报搜集,特别是在窥探藏地、探察俄国间谍、谋划英国第二次武力侵藏、刺探清政府治边情势等方面为英国提供了大量情报。他们是英国侵藏过程中的重要间谍人员。探讨英籍亚东关税务司的情报搜集... 英籍亚东关税务司利用其特殊身份,大肆从事情报搜集,特别是在窥探藏地、探察俄国间谍、谋划英国第二次武力侵藏、刺探清政府治边情势等方面为英国提供了大量情报。他们是英国侵藏过程中的重要间谍人员。探讨英籍亚东关税务司的情报搜集活动,撮其要者述之,能更全面地认识在藏的最早合法英籍官员行为之真实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关税务司 情报 英国 中国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季自开商埠海关的设置及其运作制度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天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3-99,140,共8页
清季自开商埠海关的设置及其运作制度杨天宏清季中国政府为寻求自主自立,从1898年起,主动对外开放了三十几处通商口岸,这些口岸被称作“自开商埠”,构成了区别于“条约口岸”的一种新的商埠类型。学术界过去多致力于研究“条约... 清季自开商埠海关的设置及其运作制度杨天宏清季中国政府为寻求自主自立,从1898年起,主动对外开放了三十几处通商口岸,这些口岸被称作“自开商埠”,构成了区别于“条约口岸”的一种新的商埠类型。学术界过去多致力于研究“条约口岸”,于“自开商埠”则不甚措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开商埠 税务司 海关史 东北地区 三都澳 中国海关 通商口岸 海关制度 关税制度 中国近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商税制度刍议 被引量:18
12
作者 何本方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1期55-64,共10页
清代商税制度是清代极为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商税制度的发展和继续,其中也包含着从封建性商税过渡到近代税课的最初形式。有清一代跨越了封建社会晚期及近代社会前半期这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商税制度也经历了复杂而... 清代商税制度是清代极为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商税制度的发展和继续,其中也包含着从封建性商税过渡到近代税课的最初形式。有清一代跨越了封建社会晚期及近代社会前半期这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商税制度也经历了复杂而又剧烈的变化。在清代前期(顺治元年至雍正十三年,即1644——1723年)及中期(雍正十三年至道光二十年,即1723——1840年),商税的基本形式是杂税和榷关税。在清代后期(道光二十年至宣统三年,即1840——1911年),除杂税与榷关税之外,又出现了厘金与新海关税。前者是封建商税的恶性膨胀,是中国封建商税中最新也是最后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萌芽 清代后期 十三年 二十年 海关税 外国资本主义 近代工业 中国海关 税务司 协定关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政府海关战时消费税的开征与撤销(1942—1945)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1-190,共10页
珍珠港事变之后,国民政府重建了海关总税务司署,但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却面临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国民政府的海关地处内地,主要税收都来源于新开征的战时消费税。战时消费税的征收权,成为海关与其他税收机关冲突的焦点。战时消费税本非良... 珍珠港事变之后,国民政府重建了海关总税务司署,但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却面临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国民政府的海关地处内地,主要税收都来源于新开征的战时消费税。战时消费税的征收权,成为海关与其他税收机关冲突的焦点。战时消费税本非良税,其撤销是不可避免的,但战时消费税的撤销却成为海关能否保留独立存在的关键。最终,战时消费税被撤销,但在宋子文等人的支持之下,独立的海关机构得以保留,并重新获得了缉私权。海关得以渡过这一次生死存亡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港事变 战时消费税 征收权 外籍税务司制度 海关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海关的特异功能──洋员对华的情报活动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志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81-90,共10页
近代中国海关的特异功能──洋员对华的情报活动方志钦根据不平等条约并施以巧取豪夺的手段,外国侵略者攫取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还通过洋员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税务司和各种要职,侵夺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近代中国海关的特异功能──洋员对华的情报活动方志钦根据不平等条约并施以巧取豪夺的手段,外国侵略者攫取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还通过洋员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税务司和各种要职,侵夺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海关洋员还包揽了中国的邮政,并且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报告 近代中国 中国海关 海关税务司 税务司 特异功能 情报活动 粤海关 清政府 洋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乐和维护海关行政“完整”若干活动再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16,共9页
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中国海关第四任总税务司梅乐和艰难地维持着海关行政的所谓完整性。在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利益冲突,以及日本侵夺中国主权等海关事件中,梅乐和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放弃中央政府的局部利益,以求地方海关行政的&qu... 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中国海关第四任总税务司梅乐和艰难地维持着海关行政的所谓完整性。在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利益冲突,以及日本侵夺中国主权等海关事件中,梅乐和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放弃中央政府的局部利益,以求地方海关行政的"完整"。对于沦陷区海关行政的"完整",他的指导思想是,只要沦陷区关税不被日本劫夺,继续保证偿付债赔,他就得与日本从权应付。因此他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维持在沦陷区的海关机构,甚至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方针和策略,在沦陷区继续行使总税务司的职权,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然而,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终使梅乐和维护海关行政完整的努力付之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梅乐和 海关 税务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海关洋员职务行为涉讼再探讨——以英籍洋员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晓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晚清时期,随着全国划一的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英籍洋员在中国海关行政中取得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此前后,由于英籍洋员法律地位模糊,围绕着其职务行为在英人之间导致了一系列的诉讼,并牵涉到诸多国际公法问题。经由多方的努力,海关英... 晚清时期,随着全国划一的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英籍洋员在中国海关行政中取得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此前后,由于英籍洋员法律地位模糊,围绕着其职务行为在英人之间导致了一系列的诉讼,并牵涉到诸多国际公法问题。经由多方的努力,海关英籍洋员职务行为的法律性质终于得以确定,但英国方面维护中国主权仅是一种表象,其后面隐藏着中外各方极力维持并巩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税务司制度 英籍洋员 职务行为 国际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引进复式簿记问题补议
17
作者 李孝林 《武汉财会》 1988年第5期46-,共1页
《财务与会计》1986年第11期发表了郑效祖《我国引进复式簿记的时间的探讨》,对研究我国复式簿记的历史,提供新的史料和观点,很有启发.本文略事补充. 讨论复式簿记的引进,首先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我国的单位用外文记帐:一是用汉字借贷记... 《财务与会计》1986年第11期发表了郑效祖《我国引进复式簿记的时间的探讨》,对研究我国复式簿记的历史,提供新的史料和观点,很有启发.本文略事补充. 讨论复式簿记的引进,首先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我国的单位用外文记帐:一是用汉字借贷记帐.1897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帐房也分洋帐房和华帐房.两个帐房各自为政,各不相谋,有事接洽,还要用一个翻译。……总行的帐册、簿据等全部用英文记载.”①这种用外文记载复式簿记的类型,更早的可溯于1853年7月12日成立的有英美各派一人组成的我国上海海关税务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簿记 借贷记帐 海关税务司 财务与会计 中国通商银行 复式记帐 蔡锡勇 三脚帐 组织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德与《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启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81-89,共9页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利用清政府派他到香港去同英港当局谈判的机会,三次到澳门与总督罗沙密谈,达成《拟议条约》和《续订洋药专条》的协议,为葡萄牙政府解决占领澳门合法化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谈判和签订作了充分的准备。赫...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利用清政府派他到香港去同英港当局谈判的机会,三次到澳门与总督罗沙密谈,达成《拟议条约》和《续订洋药专条》的协议,为葡萄牙政府解决占领澳门合法化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谈判和签订作了充分的准备。赫德还在北京遥控操纵《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谈判和签订的全过程。他极尽各种手段,迫使清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恶劣的影响。从此以后,葡萄牙占领澳门得以合法化,中国几乎丧失了澳门的主权。澳门变成了一个是中国的领土而由葡萄牙管理的殖民地,至今已是103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司赫德 鸦片税厘并征 金登干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永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德的调停与中法和约的签订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永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3-70,共8页
中法战争的结局有三个情况一直使人迷惑不解:一是中国军事上胜利了,但外交上却遭到了失败,即所谓“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二是中国与各国的职业外交家们经过多次谈判斡旋未见其功,而后却是“业余外交”者摘取了桂冠,获得了胜... 中法战争的结局有三个情况一直使人迷惑不解:一是中国军事上胜利了,但外交上却遭到了失败,即所谓“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二是中国与各国的职业外交家们经过多次谈判斡旋未见其功,而后却是“业余外交”者摘取了桂冠,获得了胜利;三是代表中方直接参与谈判签字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两个披着中国官员外衣的外国人——赫德和金登干。这种情况是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世界外交史上十分罕见的奇异现象,因而有必要进行研究,并从中得出历史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中法和约 法国 中法战争 谈判 草约 税务司 巴德诺 外交 赔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德是中国海关主权的彻底破坏者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启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74-78,73,共6页
英人路宾·赫德(Robert Hart),1835年2月2日出生于北爱尔兰亚马郡的波泰荡,1854年大学毕业后被英国外交部选派来华工作共57年。1863年被清政府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直到1911年逝世才卸任,长达48年。他是19世纪的“中国通”,在中国海... 英人路宾·赫德(Robert Hart),1835年2月2日出生于北爱尔兰亚马郡的波泰荡,1854年大学毕业后被英国外交部选派来华工作共57年。1863年被清政府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直到1911年逝世才卸任,长达48年。他是19世纪的“中国通”,在中国海关史和外交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有的史学家称赞他是“以尽忠中国为一生之使命”,甚至认为他的目的“均在为中国效力”。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赫德乃是中国海关主权的彻底破坏者,是为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效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关 海关监督 关税制度 泰国 税务司 外商 海关主权 中国关税 破坏者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