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设计技术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星魁 相洁 +1 位作者 孟东霞 杨崇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7-49,共3页
通过分析程序设计技术基础课程当前主要的考核方式,以及太原理工大学历年课程试卷的成绩,针对目前程序设计技术基础课程在考试环节中存在的试卷考核内容受限、学生被动学习、考务工作量大、评分尺度不一、不符合计算机等级考试改革方向... 通过分析程序设计技术基础课程当前主要的考核方式,以及太原理工大学历年课程试卷的成绩,针对目前程序设计技术基础课程在考试环节中存在的试卷考核内容受限、学生被动学习、考务工作量大、评分尺度不一、不符合计算机等级考试改革方向等弊端,部署实施了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通过题库建设、方案设置、随机组卷、自动评分等无纸化期末考核方式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提高了课程考核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技术基础课程 考核方式 无纸化考试 考试系统 程序设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技术在“机械设计基础”OBE+项目化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宝智 刘婧 《现代农机》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介绍“机械设计基础”OBE+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分析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的Simulation与Motion仿真插件在零件设计与机构设计中的应用。以四杆机构与凸轮机构为例,详细阐述将Simulation与Motio... 介绍“机械设计基础”OBE+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分析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的Simulation与Motion仿真插件在零件设计与机构设计中的应用。以四杆机构与凸轮机构为例,详细阐述将Simulation与Motion插件应用于“机械设计基础”OBE+项目化教学改革,快速验证所设计机构的运动准确性和所设计零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插件的图形化操作界面与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其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机构运动分析与零件力学分析计算的难点,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成果导向教育(OBE) 课程改革 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设计基础与思政融合在农业信息类专业中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李敏 文燕 叶煜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163-166,共4页
农业高职院校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培养“技术+情怀”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核心载体。该研究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机械植入、协同低效”的痛点,提出“场景浸润-价值内化”双螺旋模型,通过构建农业特色案例库、设计三阶递进式教学实验(传... 农业高职院校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培养“技术+情怀”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的核心载体。该研究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机械植入、协同低效”的痛点,提出“场景浸润-价值内化”双螺旋模型,通过构建农业特色案例库、设计三阶递进式教学实验(传统模式、生硬融入模式、有机融入模式),系统解析思政教育与专业能力的协同机制。实验表明,有机融入模式下学生编程能力、思政认知、综合素养显著优于传统模式。代码注释完整性显著提升,与团队协作意愿同步提升,创新性指标亦显著改善。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农业场景通过“认知具象化—情感共鸣—价值升华”三阶段实现思政的潜移默化。该研究为农业职业教育提供“有温度的技术课堂”实践范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模型的理论意义在于将隐性课程理论与具身认知理论跨学科融合,实践价值体现在技术伦理与农业场景的深度绑定,为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三农”情怀的数字化人才提供可复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农业职业教育 程序设计基础 场景浸润 价值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志翔 黄依唯 +5 位作者 汪帮富 张明 张元晶 刘威 杨勇 于晓东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方法】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其存在智能化教学内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实践... 【目的】研究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方法】通过文献总结,分析当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其存在智能化教学内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实践训练落后等问题,并充分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全流程树立智能制造新理念、全方位加深产学研合作、丰富产教融合课程设计、加强产教融合顶层制度建设等产教融合新方法。【结果】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产教深度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智能制造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也有利于新时代高校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结论】产教融合方式的革新打破了课程与技术发展的时空壁垒,促进学生更好地将传统机械制造理论与智能制造新工艺融会贯通,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产教融合 课程设计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丽姣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9期154-156,160,共4页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逐渐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的核心思想和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优势,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逐渐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的核心思想和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优势,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详细阐述课程目标的设定方法,确保其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然后分析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提出如何通过项目化教学、实践训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未来课程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通过探讨,希望能够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OBE) 课程设计 职业教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被引量:47
6
作者 何钦铭 颜晖 +1 位作者 苏小红 叶乃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5,共4页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实施方...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并围绕教学内容组织、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课程实施的要点,对在不同类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中课程实施的不同侧重点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 教学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兰娟 陈萍 +2 位作者 陈融 潘林 袁志坚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46-149,共4页
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突出能力提升"的理念,提出在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改进教学,分别从教学流程、师生角色、学习资源的设计等几个方面陈... 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突出能力提升"的理念,提出在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改进教学,分别从教学流程、师生角色、学习资源的设计等几个方面陈述了"翻转课堂"的核心,通过课堂实际教学案例说明了该教学模式的创新点,并检验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基础 翻转课堂 课程 学习任务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晓东 孟庆红 邢新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5,共3页
本文结合具体的网络课程实例——《师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网络课件设计、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师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网络课程 课程设计 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应用型大学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创新设计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伟 闫智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3,共5页
当前,我国应用型大学课程的目标、结构、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文章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理论精髓,提出了课程标准突出应用特征、课程模式依托工作过程、课程结构强调学科交叉、教... 当前,我国应用型大学课程的目标、结构、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文章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理论精髓,提出了课程标准突出应用特征、课程模式依托工作过程、课程结构强调学科交叉、教学评价注重完整人格等创新思路。认为应围绕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标准,依托系统化的工作过程确定课程内容和结构,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依据完形心理学建构整体职业素质测评机制,面向创新驱动促进应用型师资队伍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设计 课程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固 彭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网络课程 设计 开发 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应用研究——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晓彤 张涵 蒋龙 《南方农机》 2024年第6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针对新工科背景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新型实用的教学模式。[方法]课题组将BOPPPS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以“光滑工件的尺寸测量”实验项目为例,介绍了“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目的]针对新工科背景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新型实用的教学模式。[方法]课题组将BOPPPS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以“光滑工件的尺寸测量”实验项目为例,介绍了“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并选取山东建筑大学21级机械工程1~4班和机电工程1~4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个专业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开展了教学实验。[结果]机械专业1~4班平均分(84.7)较机电专业1~4班平均分(80.5)显著增加,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评价良好。[结论]“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度,并有助于将思政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BOPPPS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Web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曲郁生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文章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Web课程的基本要求出发,阐述了课程设计的主要过程和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同时用实例详尽地阐明了开发一个Web课程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WEB课程 课程设计 实现技术 设计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尝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文讲 祝引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5年第4期14-16,共3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尝试浙江丝绸工学院许文讲,祝引璋“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工程观点很强的课程,它具有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特点,因此该课程设立了实验课、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加强综合实...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尝试浙江丝绸工学院许文讲,祝引璋“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工程观点很强的课程,它具有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特点,因此该课程设立了实验课、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加强综合实验技能,启发创新思想等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 教学法 模拟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彦芳 尚国琲 谢宝妮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9期217-220,共4页
程序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出发,结合不同高校该专业的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设置,讨论了相关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 程序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出发,结合不同高校该专业的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设置,讨论了相关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方向:各高校在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设置上总体呈基础性-进阶性-专业性-扩展性递进式,具体实施中要在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改革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等基础上,提升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整体程序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科学与技术 程序设计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朔鹰 李凤霞 赵丰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85-88,共4页
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理工类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多年来,通过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构建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等,树立了“以学生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理工类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多年来,通过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构建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等,树立了“以学生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形成了“分层教学与课外讲座相结合、自主学习与检查控制相结合、平时考察与开放考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先进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及时交流与沟通,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教学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课程 基础教学 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教学谈工科电子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则信 黄正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10期91-93,共3页
论述了工科电子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现状和改革设想,阐明了工科电子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要点是精简理论部分的内容和加强工程训练,应增加实践课的比重。此类课程又可分偏基础、偏工程和工程基础等3类,对第3类宜采用“以... 论述了工科电子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现状和改革设想,阐明了工科电子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要点是精简理论部分的内容和加强工程训练,应增加实践课的比重。此类课程又可分偏基础、偏工程和工程基础等3类,对第3类宜采用“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工科电子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基础 工程性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认知结构解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俊华 李艺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5-69,共5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目标可描述为:使学生尽可能地形成一个合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认知结构,外显能力上促使其达到从读懂代码、修改程序到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之间的某个合理的“层次/亚层”。在基础...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目标可描述为:使学生尽可能地形成一个合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认知结构,外显能力上促使其达到从读懂代码、修改程序到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之间的某个合理的“层次/亚层”。在基础教育阶段,“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建构这种认知结构,而不是注重学生掌握多少具体的语法知识与编程技巧,进一步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课程目标 认知结构 “算法与程序设计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缪蓉 郭文革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黎加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知识体系 课程教材 计算机网络 高度信息化 新教材 课程体系 教师和学生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要素 被引量:12
20
作者 蔡惟铮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我们从1999年开始进行电子技术优秀课程(后改称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原来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将电子技术等几门课程作为一个平台,包括基础电子技术、集成电子技术、可编程器件与EDA、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设计等。改革中进...   我们从1999年开始进行电子技术优秀课程(后改称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原来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将电子技术等几门课程作为一个平台,包括基础电子技术、集成电子技术、可编程器件与EDA、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设计等。改革中进一步加强了与电路和计算机平台课程之间的联系。我们确定了课程的设置和体系、主要内容、启发式教学、实验和工程训练、教学方法和手段几个方面的改革,是一种多方位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 电子技术实验 课程改革 可编程器件 启发式教学 课程设计 高校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