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程序类型化的基础与逻辑 被引量:10
1
作者 纪格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89,F0003,共12页
我国传统民事司法程序的分类存在程序分类导向设定偏差、不同程序的彼此高度同质化、程序匹配与切换不畅、非讼程序及特定类型案件程序发展不足的困境。未来民事程序类型化重构应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立足于完善的案件管理机制,兼顾民事... 我国传统民事司法程序的分类存在程序分类导向设定偏差、不同程序的彼此高度同质化、程序匹配与切换不畅、非讼程序及特定类型案件程序发展不足的困境。未来民事程序类型化重构应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立足于完善的案件管理机制,兼顾民事诉讼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来配合实体法权利体系与民事程序的对接工作。民事程序类型化的逻辑重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展开,重置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边界,丰富与完善非讼程序及各类程序的匹配和转换机制,并设置类型化案件的特定审判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类型 繁简分流 普通程序 非讼程序 小额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的类型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艳丽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9-137,共9页
现代民事纠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推动了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类型化的发展。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是回应型司法、程序相称原理、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司法职权优化配置、审判职业化和专业化等现代司法理念的体现。借鉴域外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 现代民事纠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推动了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类型化的发展。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是回应型司法、程序相称原理、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司法职权优化配置、审判职业化和专业化等现代司法理念的体现。借鉴域外民事诉讼程序类型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实践,民事诉讼程序结构的类型化应从审判与执行的分离、诉讼与非讼的分离、财产诉讼与人事诉讼的分离、法院审判与调解的分离、通常诉讼程序与专门诉讼程序的设置等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程序结构 程序分类 程序类型 程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公益诉讼程序选择的法经济学省思 被引量:2
3
作者 乌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公益保护制度改革,衡量其改革成效的标准应该是总体社会福利提升的程度。判断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公益保护司法制度是否良好的标准就在于其是否实现了公益保护的最大化,是否提升了总体社会福利。面对同时具备行政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公益保护制度改革,衡量其改革成效的标准应该是总体社会福利提升的程度。判断公益诉讼作为一项公益保护司法制度是否良好的标准就在于其是否实现了公益保护的最大化,是否提升了总体社会福利。面对同时具备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做出的程序类型选择将带来不同的管理成本、错误成本与行为激励。当前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程序类型选择中存在选择失范、选择失衡、选择随意等问题。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行政公益诉讼的诉讼请求完全能够替代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情况下,单独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相比成本更低。从行为激励的角度,程序选择不当将会增加错误成本,也会对违法行为人构成反向激励。从确保预期诉讼价值的角度,行政公益诉讼也更能够影响潜在违法行为人的行为决策,减少危害公益的违法行为,从而提升总体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公益诉讼 程序类型选择 成本控制 反向激励 预期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欣 黎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6期929-931,共3页
C#是微软开发的新型编程语言。它具有简单、现代、强大、灵活、面向对象等特性的同时,还提供了自动内存管理、统一类型系统、版本控制及对网络编程新标准的支持等新特性。通过将C#与现阶段较流行的几种编程语言如C++、Java等进行比较,... C#是微软开发的新型编程语言。它具有简单、现代、强大、灵活、面向对象等特性的同时,还提供了自动内存管理、统一类型系统、版本控制及对网络编程新标准的支持等新特性。通过将C#与现阶段较流行的几种编程语言如C++、Java等进行比较,对C#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剖析。C#能开发多种类型的程序包括Asp.Net工程、Web服务程序、Windows应用程序和控制台应用程序。虽然C#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它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语言 C# 程序类型 弱点 趋势 Web服务程序 控制台应用程序 Asp.Net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若干问题的新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军辉 张瑞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86-92,共7页
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有四种不同的类型,我国立法规定的是独立型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在性质上,第三人撤销之诉既属于事前救济程序又属于事后救济程序。在审级利益的保护上,当事人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不对等,需要对相关救济程序进行特殊的... 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有四种不同的类型,我国立法规定的是独立型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在性质上,第三人撤销之诉既属于事前救济程序又属于事后救济程序。在审级利益的保护上,当事人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不对等,需要对相关救济程序进行特殊的设置以达到适度平衡的目的。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目的和功能定位具有复合性,但应当突出其纠错功能、事后救济功能和实体救济功能。我国现行法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程序设置并不够完善,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之诉 程序类型与性质 审级利益 功能定位 程序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