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塑程序意识——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吴小英
-
机构
广西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23,共5页
-
文摘
本文从法哲学的高度,通过对程序法与实体法在实践意义上的同一性、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以及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联系等三个方面的论述,阐明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及程序法的重要价值,并对程序法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提出程序法与实体法区别的相对性,程序正义包涵着无限的实体正义,程序法赋予实体法以现实的法律意义和现实的实体意义等观点。
-
关键词
程序法与实体法
法律运作
目的与手段
可能性与现实性
-
Keywords
substantive & procedural laws
legal mechanism
means and ends
actuality & probability
-
分类号
D908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对马克思“审判程序和法”关系论述的再认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祺国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22,共2页
-
文摘
“审判程序和法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象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审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8页)这是马克思在1842年底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提交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所作的论述。在我国诉讼理论界,在论及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相互关系时,总是离不开引用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以此来概括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有偏颇的,诉讼理论界对其的理解也是值得商榷的。现冒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生命形式
相互关系
审判程序
两者关系
历史条件
程序法与实体法
诉讼理论
社会关系
和法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法制改革的推进与法治观念的更新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陆德生
纪荣荣
-
机构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6期42-48,共7页
-
-
关键词
法治观念
法制改革
程序法与实体法
公共权力
法律文化
资产阶级
阶级斗争工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商法
法律至上
-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略论包公的“人治”司法模式
- 4
-
-
作者
夏邦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
-
关键词
包公
“人治”
司法制度
“包青天”
司法官员
司法模式
治国方略
检察院
程序法与实体法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浅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杨敏
-
机构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5期22-24,共3页
-
文摘
浅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杨敏举证责任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早在罗马法中即已产生。现代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引入了举证责任制度,并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虽未使用“举证责任”这一术语,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
-
关键词
举证责任倒置
当事人举证
民事诉讼法
举证时限
诉讼中
程序法与实体法
提供证据证明
民事举证责任
致人损害
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