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异步审判的程序正当性考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段厚省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64,共14页
远程审判以及远程异步审判的兴起均有其实践上的动因,是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以及法理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有关远程审判的性质分歧,主要是诉讼程序之历史正当性与实践正当性之间的对立。我们应当超出这样一种对立,从诉讼程序的纯粹正当性... 远程审判以及远程异步审判的兴起均有其实践上的动因,是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以及法理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有关远程审判的性质分歧,主要是诉讼程序之历史正当性与实践正当性之间的对立。我们应当超出这样一种对立,从诉讼程序的纯粹正当性出发,来决定我们对远程异步审判的立场。以交往行为所需要的理想言谈情境为基础,可以建构出诉讼程序之纯粹正当性。以此标准来衡量,远程异步审判基本上符合诉讼程序之纯粹正当性要求。远程异步审判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所遭受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既有民事诉讼程序中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形成的制度未来必将面临变革;传统民事诉讼程序法理也将随之发生变迁与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审判 异步审判 电子诉讼 电子法庭 程序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兴奋剂法律的程序正当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宏俊 卢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6-296,共11页
国际体育运动中反兴奋剂法律的程序正当性与运动员权利保障密切相关,正当程序本身成为运动员权利的一部分,贯穿于世界反兴奋剂检查、听证、处罚与救济程序之中。但当前反兴奋剂治理体系由于缺乏其所规制的运动员的广泛参与,不管在机构... 国际体育运动中反兴奋剂法律的程序正当性与运动员权利保障密切相关,正当程序本身成为运动员权利的一部分,贯穿于世界反兴奋剂检查、听证、处罚与救济程序之中。但当前反兴奋剂治理体系由于缺乏其所规制的运动员的广泛参与,不管在机构执法过程,还是CAS解决兴奋剂争议过程,作为个体的运动员一直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程序风险。通过对反兴奋剂4大程序规则及CAS实践的分析,发现反兴奋剂程序制度本身的不明确、反兴奋剂执法的不规范及仲裁的不公正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反兴奋剂法律规制的跨国性,存在着国内立法与体育行业规则间的诸多交叉及管辖上的矛盾,增加了运动员程序保护的复杂性与困难性。满足"正当性"要求的国内外反兴奋剂程序规范、执法行动的协调和统一以及司法的公正将是保障程序正当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兴奋剂 法律 权利保障 程序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选址之程序正当性——基于风险社会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龚向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1,共6页
风险社会对程序正当性原则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其做出调整。发达国家将核电厂选址程序作为核能许可的前置要件,确立了程序性正当原则,并在程序法定、社会可接受性审查和程序简约等相关制度设计上有诸多创新之处。我国相对忽略了核电厂... 风险社会对程序正当性原则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其做出调整。发达国家将核电厂选址程序作为核能许可的前置要件,确立了程序性正当原则,并在程序法定、社会可接受性审查和程序简约等相关制度设计上有诸多创新之处。我国相对忽略了核电厂选址的程序正当性原则,故应改进立法理念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核电厂选址程序着手规制核能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选址 核能法 程序正当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当程序与司法权威 被引量:7
4
作者 龚德培 张坤世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司法权威 正当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 程序正当性 司法程序 司法至上 司法公正 程序 自然正义 法律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诉讼前置程序的模式选择与解释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苏和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9,共14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0条是否确立了强制性诉讼前置程序,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争议颇多。与“行政机关主导强制适用”“信息主体主导选择适用”等模式相比,“信息处理者主导强制适用”模式遵循了个人信息保护请求权特殊的构造机理,更契...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0条是否确立了强制性诉讼前置程序,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争议颇多。与“行政机关主导强制适用”“信息主体主导选择适用”等模式相比,“信息处理者主导强制适用”模式遵循了个人信息保护请求权特殊的构造机理,更契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宗旨与法条文义。相较于诉讼程序,个人信息诉讼前置程序更具便捷性、效益性和自治性,能助益于个人信息纠纷的有效预防与实质性化解,但作为和解型前置程序,其在程序构造、程序主导者配置方面的弊端不容忽视。实现增量保障功能是前置程序的正当性基础,应检视前置程序能否促进实体权利行使、保障程序权利,并增强权利救济效果。鉴于前置程序的普及适用极易对当事人诉权造成系统性冲击,宜通过解释论消解当前困境,即引入三阶审查框架(请求权基础→便捷性标准→履行程序的正当性)划定前置程序的运行空间,妥善限缩其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前置程序 个人信息保护请求权 诉权保障 程序正当性 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程序属性解读——从两个试点办法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阳 王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09,共14页
为保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效运行,有必要正确认识其程序属性。第一,程序嵌入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嵌入的方式与既有的刑事诉讼程序衔接,形成了多元程序建构。第二,程序合意性。以政策引导、制度形塑替代利益驱使下的自然博弈,是认罪... 为保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效运行,有必要正确认识其程序属性。第一,程序嵌入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嵌入的方式与既有的刑事诉讼程序衔接,形成了多元程序建构。第二,程序合意性。以政策引导、制度形塑替代利益驱使下的自然博弈,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合意机制的基本属性。第三,程序正当性。作为制度正当性基础的被追诉人认罪认罚从宽"自愿性"标准,具有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双重规范结构。认罚从宽以功利主义的逻辑去让渡刑罚权,对此更应该警惕无原则宽恕对实体正义产生的破坏性,应考虑以细致的实体规则及裁量标准,明确"从宽"的边界,促进刑罚适用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 程序嵌入性 程序合意性 程序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执法的原理阐释及其法治约束
7
作者 郑智航 于江磊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8,179,共16页
数字技术与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推动了行政执法样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执法与传统行政执法在理念、原则、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数字人权、数字正义、数字安全、数字向善是数字执法应当特别遵循的基本原则... 数字技术与政府组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推动了行政执法样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执法与传统行政执法在理念、原则、程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数字人权、数字正义、数字安全、数字向善是数字执法应当特别遵循的基本原则。数字执法造成了行政执法部分程序的逃逸,从而导致程序瑕疵或程序错误的发生。恢复程序正义的根本出路在于调适行政执法的基本程序,使传统行政程序向技术程序转变。对数字执法的规制,可以从司法审查、重置行政裁量权、监管合作企业以及提升行政人员数字素养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执法 政府组织 技术正当性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马锡五”的思考 被引量:87
8
作者 张卫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9-156,共18页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现今,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也有其特定的原因,本文对其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笔者坚持认为,作为一种审判方式,囿于自身的特点和理念,马锡五审判方式已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已经疏离了中国社会的...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现今,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也有其特定的原因,本文对其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笔者坚持认为,作为一种审判方式,囿于自身的特点和理念,马锡五审判方式已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已经疏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重提这种方式虽然对我们建构和完善多元化、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具有警示性,但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初级阶段,民事诉讼建构的基本方向依然应当是强调诉讼裁判的主导性、强调裁判程序的正当性,以顺应和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锡五审判方式 调解 纠纷解决 程序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现代化的实证标准 被引量:6
9
作者 夏锦文 黄建兵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45-50,共6页
司法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 ,它是由司法的形式合理性和司法的价值合理性构成 ,本文着重探讨了司法形式合理性的评判标准 ,即形式标准或实证标准。文章认为司法现代化的实证标准有三个方面 :独立性、程序性、效率性。独立性是司法... 司法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 ,它是由司法的形式合理性和司法的价值合理性构成 ,本文着重探讨了司法形式合理性的评判标准 ,即形式标准或实证标准。文章认为司法现代化的实证标准有三个方面 :独立性、程序性、效率性。独立性是司法实现其功能和价值的前提条件 ;程序性使司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 ;效率性是现代社会对司法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现代化 实证标准 独立性 程序正当性 效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德治与法治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人性论基础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薇 胡伟希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本文从人性论的角度探讨了中西德法之治的历史生成及其特点:西方法治理论或以“原罪”说的神圣预设,或以人性恶的世俗预设为前提,主张以外部法律约束人的行为的必要性;中国德治思想则以人性善的预设为前提,提倡从人的善性出发推己... 本文从人性论的角度探讨了中西德法之治的历史生成及其特点:西方法治理论或以“原罪”说的神圣预设,或以人性恶的世俗预设为前提,主张以外部法律约束人的行为的必要性;中国德治思想则以人性善的预设为前提,提倡从人的善性出发推己及人,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从内部实现对人的治理。中西不同方向的政治建构可以互补并济。内举德治,外举法治,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分离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 程序正当性原则 民主 西方国家 法律至上原则 人性论 法治 中国 德治 历史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