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被告人范围的重新界定——兼论法院作为程序性被告人的正当性
1
作者 白彦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刑事被告人是刑事诉讼的基本主体,与控诉方和法院构成了诉讼三方。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把刑事被告人与犯罪相联系,认为刑事被告人即是在提起诉讼以后的一审审判阶段因实体性犯罪行为而受到指控的人。但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因为刑事审判... 刑事被告人是刑事诉讼的基本主体,与控诉方和法院构成了诉讼三方。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把刑事被告人与犯罪相联系,认为刑事被告人即是在提起诉讼以后的一审审判阶段因实体性犯罪行为而受到指控的人。但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因为刑事审判救济程序中的被告人还是刑事被告人,其究竟应为何人,原一审中的刑事被告人在刑事审判救济程序中是否还应是被告,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不明确。本文从刑事被告人概念入手,分析了刑事被告人身份确定的依据,认为刑事审判救济程序中的被告人应是原审法院,并论证了法院作为程序性被告人的正当性,从而拓展了通常意义上刑事被告人的范围,以期促进刑事审判救济程序构建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告 法院 程序性被告 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中心下监察调查人员出庭:身份、困境与进路
2
作者 段贞锋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以审判为中心改革对监察调查人员的出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学术界对侦查人员的出庭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对调查人员的出庭研究很少,监察机关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调查人员的出庭问题是一个更有价值的课题。立法对调查人员的出庭做了一些... 以审判为中心改革对监察调查人员的出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学术界对侦查人员的出庭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对调查人员的出庭研究很少,监察机关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调查人员的出庭问题是一个更有价值的课题。立法对调查人员的出庭做了一些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中调查人员出庭率极低,出庭身份和权利义务不明,立法预设的出庭目的和效果未能实现。明确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调查人员出庭的程序性被告身份,扭转调查人员的传统错误观念,细化权利义务规定,优化相关配套制度,促进证据的准确认定和案件事实的真正查明,既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调查人员 出庭 程序性被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