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6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c靶向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1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
2
作者 夏盼盼 章威 +1 位作者 李思思 王红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69,共7页
目的研究miR-23c及其靶基因OCT1(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脏细胞系LO2与肝细胞癌细胞系(涵盖Huh7、HepG2、Hep-3B、SK-HEP... 目的研究miR-23c及其靶基因OCT1(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脏细胞系LO2与肝细胞癌细胞系(涵盖Huh7、HepG2、Hep-3B、SK-HEP1、HCCLM3以及MHCC97H)内miR-23c的表达水平。设计了miR-23c模拟物,在肝癌细胞系Huh7中,运用CCK-8检测法、细胞迁移实验以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细胞的增殖状况、迁移能力和凋亡水平予以测定。通过预测网站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iR-23c与OCT1的靶向关系,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miR-23c过表达对OCT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回复实验研究miR-23c靶向OCT1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相较于肝脏正常细胞系LO2,miR-23c于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呈现明显下调。在与NC组进行对比时发现,转染miR-23c模拟物的Huh7细胞,其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均有所降低,细胞凋亡现象则明显增强。miR-23c和OCT1在分子层面上存在相互作用。miR-23c过表达后,Huh7细胞中的OCT1蛋白表达减少。转染miR-23c模拟物能够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促进其凋亡,而这些现象能够被过表达OCT1逆转。结论miR-23c能够下调OCT1,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miR-23c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1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1对高NEFA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刘佳金 温小庆 +4 位作者 罗春海 贾红豆 王薇 李丹阳 付世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08-4717,共10页
旨在探究叉头盒蛋白O1(fork head box O 1,FoxO1)对高浓度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状态下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评价添加激活剂白藜芦醇(resvera... 旨在探究叉头盒蛋白O1(fork head box O 1,FoxO1)对高浓度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状态下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评价添加激活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表达效果,明确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FoxO1的表达情况。加入Resveratrol和高浓度的NEFA后,检测FoxO1通路关键因子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添加Resveratrol上调SIRT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1),下调Ac-FoxO1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上调Bcl-2、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Bax和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NEFA组相比,NEFA+Resveratrol组上调IGF-1、SIRT1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FoxO1、p-FoxO1、Ac-FoxO1、FoxO1/p-FoxO1、AKT和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P<0.01),上调Bcl-xl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Caspase-3、Bax和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1)。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NEFA+Resveratrol组与NEFA组相比,抑制FoxO1的表达水平(P<0.01)。Resveratrol可有效激活SIRT1的表达,进而抑制FoxO1的表达,降低高浓度NEFA状态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非酯化脂肪酸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叉头盒蛋白O1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VMA21靶向miR-497-5p/MUC1轴对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刘国元 刘宇花 杨旭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2-350,共9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VMA21(circVMA21)是否靶向miR-497-5p/黏蛋白(MUC1)影响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方法:肺上皮细胞A549分为Con组(对照)、LPS组(LPS损伤)、LPS+pcDNA组、LPS+pcDNA-circ VMA21组、LPS+anti-miR-NC组... 目的:探究环状RNA VMA21(circVMA21)是否靶向miR-497-5p/黏蛋白(MUC1)影响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方法:肺上皮细胞A549分为Con组(对照)、LPS组(LPS损伤)、LPS+pcDNA组、LPS+pcDNA-circ VMA21组、LPS+anti-miR-NC组、LPS+anti-miR-497-5p组、LPS+pcDNA-circVMA21+miR-NC组、LPS+pcDNA-circVMA21+miR-497-5p组。qRT-PCR测定circVMA21和miR-497-5p表达,ELISA测定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MUC1、TLR4/NF-κB通路和凋亡相关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测定circVMA21与miR-497-5p、miR-497-5p与MUC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肺上皮细胞中circVMA21、MUC1表达量减少,miR-497-5p表达量、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增加(P<0.05)。与LPS+pcDNA组比较,LPS+pcDNA-circVMA21组肺上皮细胞中circVMA21、MUC1表达升高,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降低(P<0.05)。circVMA21靶向调控miR-497-5p表达。与LPS+anti-miR-NC组比较,LPS+anti-miR-497-5p组肺上皮细胞中MUC1表达升高,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量降低(P<0.05)。miR-497-5p靶向调控MUC1表达。与LPS+pcDNA-circVMA21+miR-NC组比较,LPS+pcDNA-circVMA21+miR-497-5p组肺上皮细胞中MUC1表达降低,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结论:circVMA21可能通过靶向下调miR-497-5p促进MUC1表达,抑制TLR-4/NF-κB通路活化,进而减少LPS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皮细胞 circVMA21 miR-497-5p 黏蛋白1 炎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A1A对缺氧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凋亡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小玲 钟小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4-641,共8页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HSPA1A)在缺氧环境下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炎症水平与凋亡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别进行常氧(Nor)和缺氧(Hyp)处理后,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SPA1A表达变化。将常H9c...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HSPA1A)在缺氧环境下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炎症水平与凋亡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别进行常氧(Nor)和缺氧(Hyp)处理后,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SPA1A表达变化。将常H9c2细胞分为Nor组(常氧培养)、sh-HSPA1A+Nor组(细胞转染HSPA1A shRNA质粒,常氧培养)、Hyp组(缺氧培养细胞)、sh-HSPA1A+Hyp组(细胞转染HSPA1A shRNA质粒,缺氧培养),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HSPA1A表达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9c2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活性,ELISA检测各组H9c2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及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TNF受体关联因子2(TRAF2)/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or组比较,缺氧诱导后的Hyp组H9c2细胞中HSPA1A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Nor组比较,Hyp组H9c2细胞数目明显减少,部分细胞出现皱缩且排列紊乱,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及LDH、CK活性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TRAF2蛋白相对表达量、p65磷酸化水平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Hyp组比较,sh-HSPA1A+Hyp组H9c2细胞形态得到改善,细胞排列较为密集,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减少,LDH和CK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同时细胞中TRAF2蛋白相对表达量、p65磷酸化水平和IκBα磷酸化水平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缺氧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中HSPA1A表达升高,而抑制其表达能够改善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炎症反应并减少凋亡损伤,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RAF2/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氧 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 炎症 TNF受体关联因子2 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M1通过激活DLL4/Notch1通路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凋亡和血管生成
6
作者 李钊 赵霞 蔡晓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622,共6页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对口腔鳞癌(OSCC)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GEO数据库分析ESM1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M1在OSCC细胞系Cal27、SCC9、Tca8113中的表达。对Tca8113细胞进...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对口腔鳞癌(OSCC)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GEO数据库分析ESM1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M1在OSCC细胞系Cal27、SCC9、Tca8113中的表达。对Tca8113细胞进行分组转染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血管生成,Western blot检测Delta样配体4(DLL4)、Notch通路下游分子Notch胞内结构域(NICD)、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共沉淀(Co-IP)验证ESM1与DLL4的相互作用。结果:GSE31056和GSE30784数据集显示ESM1在OSCC组织中表达升高,且ESM1在OSCC细胞系Cal27、SCC9和Tcal8113中也显著上调。与Tca8113细胞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相比,转染靶向ESM1的小干扰RNA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11.9%±0.20%vs 1.56%±0.20%),血管生成数目显著减少。敲低ESM1可显著抑制DLL4、NICD、Hes1、c-Myc的表达。Co-IP实验表明ESM1与DLL4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敲低ESM1且过表达DLL4可以逆转只敲低ESM1对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具体表现为DLL4、NICD的表达量显著上升,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血管生成数目显著增加。结论:ESM1可通过激活DLL4/Notch1通路促进OSCC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口腔鳞癌 血管生成 Delta样配体4/no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对肺炎克雷伯菌致重症肺炎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晓萍 刘萍萍 +5 位作者 刘晓琳 郑艳 孙滨 丁健 朱元祺 李峻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致重症肺炎(KP)大鼠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感染K.pneu‐moniae建立KP大鼠模型并用大黄素处理。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KP组、低浓度大黄素组(20mg/kg)、中浓度大黄素组(40 mg/kg)、高浓度大黄素组(80mg/kg)、大黄素+sirtinol[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活性抑制剂]组(80 mg/kg大黄素+30μL/kg sirtinol);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瑞氏-吉姆萨染色(Wright-Giem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肺组织中IL-6、TNF-α、IL-1β表达;电镜扫描观察各组肺组织中细胞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C3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SIRT1、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LC3-II、LC3-I、c-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K.pneumoniae诱导的肺炎大鼠肺组织呈现严重损伤,肺部炎性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动脉血中PaO_(2)和SaO_(2)水平降低,PaCO_(2)水平升高,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细胞凋亡率和c-caspase-3/caspase-3水平增加,细胞自噬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水平降低(均P<0.05)。大黄素处理后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升高动脉血中PaO_(2)和SaO_(2)水平,降低Pa‐CO_(2)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恢复细胞自噬水平(均P<0.05),而使用SIRT1抑制剂sirtinol抑制SIRT1/AMPK信号通路后部分逆转了大黄素对KP大鼠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通路进而增强大鼠肺组织细胞自噬,抑制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为KP提供潜在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肺炎克雷伯菌 重症肺炎 大鼠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1355通过miR-545-5p/FOXD1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静 魏校通 +2 位作者 李星晨 闫威 王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5,共8页
目的探讨LINC01355通过miR-545-5p/叉头盒D1(FOXD1)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OSCC细胞系Cal-27,随机分为对照组、转染LINC01355 siRNA(si-LINC01355)组、转染LINC01355过表达质粒(pc-L... 目的探讨LINC01355通过miR-545-5p/叉头盒D1(FOXD1)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OSCC细胞系Cal-27,随机分为对照组、转染LINC01355 siRNA(si-LINC01355)组、转染LINC01355过表达质粒(pc-LINC01355)组、转染LINC01355 siRNA阴性对照+miR-545-5p阴性对照+空载质粒(si-NC+miR-545-5p-NC+pc-NC)组、转染LINC01355 siRNA+miR-545-5p抑制剂(si-LINC01355+miR-545-5p inhibitor)组。转染后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LINC01355、miR-545-5p及FOXD1表达;转染后的Cal-27细胞通过皮下接种构建各组移植瘤裸鼠模型,测量移植瘤生长情况;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E-cadherin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myc]、凋亡相关蛋白[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与FOXD1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鉴定LINC01355与miR-545-5p/FOXD1信号通路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LINC01355组LINC01355、FOXD1 mRNA表达,增殖活性,侵袭数量,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PCNA、C-myc与FOXD1蛋白表达,移植瘤体积均降低(均P<0.05);而miR-545-5p表达,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均升高(均P<0.05)。pc-LINC01355组各指标变化趋势与si-LINC01355组相反。与si-LINC01355组比较,si-LINC01355+miR-545-5p inhibitor组LINC01355、FOXD1 mRNA表达,增殖活性,侵袭数量,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PCNA、C-myc与FOXD1蛋白表达,移植瘤体积均增加(均P<0.05),而miR-545-5p表达、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表达、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均降低(均P<0.05)。Cal-27细胞中LINC01355可靶向下调miR-545-5p表达,且miR-545-5p可靶向下调FOXD1表达。结论LINC01355可通过调控miR-545-5p/FOXD1信号通路促进OSCC细胞增殖和侵袭,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LINC01355 miR-545-5p/FOXD1信号通路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mmu_circ_0000818在地塞米松导致的MC3T3-E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杨慧霞 丁宁 +5 位作者 马润秋 李桂忠 郝银菊 马胜超 姜怡邓 白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9,共12页
目的筛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ONFH)成骨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并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培养小鼠MC3T3-E1细胞,分为Control组和dex... 目的筛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ONFH)成骨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并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培养小鼠MC3T3-E1细胞,分为Control组和dexamethasone(DEX)组;(2)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3)提取正常和DEX处理的MC3T3-E1细胞RNA,进行RNA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s,并通过GO和KEGG分析其功能;(4)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mu_circ_0000818并进行细胞水平验证以及UCSC Genome Browser Gateway和circbase网站分析mmu_circ_0000818在染色体的位置和保守性;(5)构建mmu_circ_0000818过表达质粒及小干扰RNA(siRNA)并转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3T3-E1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DEX组MC3T3-E1细胞凋亡升高(P<0.01);(2)根据log2foldchange(≥2)和P值(P<0.05)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与Control组相比,DEX组中共有234个表达差异的circRNAs,其中上调的138个,下调的96个。差异表达circRNAs的靶基因利用GO和KEGG进行富集分析,Apoptosis(凋亡)和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差异最显著。(3)qRT-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DEX组MC3T3-E1细胞中mmu_circ_0000818表达明显升高(P<0.01),UCSC Genome Browser Gateway和circbase分析发现mmu_circ_0000818主要位于17:78712463-78715086,由Crim1基因第6~7外显子环化形成并且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的保守性。(4)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抑制mmu_circ_0000818可改善DEX引起的MC3T3-E1细胞凋亡,过表达则促进其凋亡。结论mmu_circ_0000818在DEX处理的MC3T3-E1细胞中显著增高,降低其可抑制DEX引起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mmu_circ_0000818 地塞米松 MC3T3-E1细胞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刘凯 张田田 韩洋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33-1939,共7页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CCK-8法测定0、1、2、4、6、8μmol/L布托啡诺处理的10 ng/ml IL-1β诱导前后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选出布托啡诺最佳... 目的:探究布托啡诺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CCK-8法测定0、1、2、4、6、8μmol/L布托啡诺处理的10 ng/ml IL-1β诱导前后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选出布托啡诺最佳作用浓度。体外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布托啡诺组、IL-1β+空载组、IL-1β+布托啡诺+HMGB1过表达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10 ng/ml IL-1β诱导建立骨关节炎(OA)体外细胞模型,布托啡诺和质粒分组处理各组细胞后CCK-8、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人关节软骨细胞ROS含量;ELISA检测各组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6、TNF-α、IL-18产生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与HMGB1-RAGE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增殖率、CAT、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ROS相对含量、IL-6、TNF-α与IL-18产生水平、Bax、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IL-1β组相比,IL-1β+布托啡诺组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增殖率、CAT、SOD、GSH-Px水平升高(P<0.05),凋亡率、ROS相对含量、IL-6、TNF-α与IL-18产生水平、Bax、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5);IL-1β+空载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IL-1β+布托啡诺组相比,IL-1β+布托啡诺+HMGB1过表达组人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增殖率、CAT、SOD、GSH-Px水平降低(P<0.05),凋亡率、ROS相对含量、IL-6、TNF-α与IL-18产生水平、Bax、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布托啡诺可通过降低HMGB1-RAGE信号活性减轻IL-1β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增强其抗氧化活性,从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HMGB1-RAGE IL-1Β 人关节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1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丁峰 喻夏飞 +4 位作者 朱妍慧 杨君哲 吴娴 刘晓安 邹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2,共8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1A(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 1A,SMC1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 目的:探讨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1A(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 1A,SMC1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MC1A m RNA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12月间4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MC1A的表达,并评估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通过下调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SMC1A表达,检测其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对TCGA相关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提示,SMC1A m 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并与乳腺癌的预后紧密相关。临床样本验证也表明,SMC1A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化程度相关。siRNA介导的SMC1A下调在MCF-7细胞中显著提升了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及Bax的表达,降低了Bcl2的表达。结论:SMC1A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乳腺癌的进展及病理分化有关。初步机制研究表明,SMC1A的表达调控可能对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MC1A 细胞 癌症基因组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可显著增强阿霉素诱导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基于负向调控STAT3/HIF-1α通路
12
作者 陈镝 吕莹 +5 位作者 郭怡欣 张怡荣 王蕊璇 周小若 陈雨欣 武晓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HA)协同阿霉素(DOX)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设阴性对照组(DOX、DHA均0μmol/L),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50、100、150μmol/L)单独干预和双氢青蒿素与阿霉素联合...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HA)协同阿霉素(DOX)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设阴性对照组(DOX、DHA均0μmol/L),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50、100、150μmol/L)单独干预和双氢青蒿素与阿霉素联合干预(DOX 0.5μmol/L、DHA50μmol/L、DOX 0.5μmol/L+DHA50μmol/L)对MDA-MB-231细胞的影响。MTT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细胞PCNA、cleaved PARP、Bcl-2、Bax、STAT3、p-STAT3、HIF-1α、survivin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HA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的IC50为131.37±29.87μmol/L,DHA与DOX联用组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P<0.01)。相较于阴性对照组,DHA呈浓度依赖性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0.01);相较于DHA组或DOX组,DHA与DOX联用组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0.001)。相较于阴性对照组,DHA高浓度(150μmol/L)可抑制MDA-MB-231克隆形成(P<0.01)。相较于阴性对照组,DHA下调PCNA、p-STAT3、HIF-1α、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P<0.01),上调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P<0.01)、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P<0.01),DHA与DOX联用组下调p-STAT3蛋白表达水平(P<0.05),上调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P<0.01)。结论DHA联合DOX可显著增强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HA负向调控STAT3/HIF-1α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阿霉素 STAT3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三阴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调节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黄菲 张敬 赵俊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50-2455,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梓醇(cat)调节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Unc-51样激酶1(ULK1)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SP)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分为control组、SP组(1×10... 目的:初步探讨梓醇(cat)调节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Unc-51样激酶1(ULK1)信号通路对肺炎链球菌(SP)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分为control组、SP组(1×10^(8)CFU/ml)、cat低、中、高剂量组(0.5、1、2μg/L)、AICAR组(2μg/L cat+1 mmol/L AMPK激活剂);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抗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eclin-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及AMPK/mTOR/ULK1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相比,SP组A549细胞活力及Bcl-2、P62、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自噬荧光强度、IL-6、IL-1β、TNF-α水平、Bax、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p-UKL1/UK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P组相比,cat低、中、高剂量组A549细胞活力、Bcl-2、P62、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凋亡率、自噬荧光强度、IL-6、IL-1β、TNF-α水平、Bax、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p-UKL1/UK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MPK激活剂AICAR减弱了cat对SP触发的A549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抑制效应。结论:cat可抑制SP诱导的A549细胞自噬和凋亡,该作用可能经由AMPK/mTOR/ULK1信号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AMPK/mTOR/ULK1 肺泡上皮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通过抑制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介导的质膜破裂减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巨噬细胞泛凋亡
14
作者 陈梦瑞 谭小华 +3 位作者 钟文静 沙涵茜 梁丽莹 刘绍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0-985,共16页
目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lung injury,S-ALI)是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巨噬细胞溶解性细胞死亡是SALI炎症级联反应的关... 目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lung injury,S-ALI)是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巨噬细胞溶解性细胞死亡是SALI炎症级联反应的关键病理机制。其中,泛凋亡(PANoptosis)是以泛凋亡小体组装及激活为特征的新型溶解性细胞死亡方式,而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injurin 1,NINJ1)作为一种新型膜成孔蛋白,在泛凋亡质膜破裂(plasma membrane rupture,PMR)中发挥关键作用。衣康酸在机体抗炎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衣康酸在S-ALI巨噬细胞泛凋亡中的作用仍未阐明。本研究通过探讨衣康酸对S-ALI巨噬细胞泛凋亡的影响,旨在为治疗S-ALI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6~8周龄、体重18~20 g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J小鼠为实验对象,经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经典S-ALI小鼠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观察S-ALI模型小鼠肺组织泛凋亡小体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及糖代谢组学检测S-ALI模型小鼠肺组织内衣康酸代谢途径相关酶表达及衣康酸含量的变化。采用原代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s)开展细胞水平实验;采用衣康酸衍生物4-辛基衣康酸酯(4-octyl itaconate,4-OI)预处理小鼠原代PMs,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诱导巨噬细胞泛凋亡。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评估4-OI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泛凋亡巨噬细胞衣康酸代谢途径相关酶的表达和4-OI对泛凋亡巨噬细胞泛凋亡小体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检测S-ALI模型小鼠肺组织内及泛凋亡巨噬细胞NINJ1蛋白的表达;活细胞染料FM4-64荧光染色检测4-OI处理对泛凋亡巨噬细胞PMR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4-OI对泛凋亡巨噬细胞NINJ1蛋白表达及膜定位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4-OI对培养液上清及外周血血清中LDH释放的影响;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S-ALI小鼠肺组织内NINJ1多聚体形成和4-OI对泛凋亡巨噬细胞NINJ1多聚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S-ALI模型小鼠肺组织中泛凋亡小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Gasdermin D(GSDMD)、Z-DNA结合蛋白1(Z-DNA binding protein 1,ZBP1)、胱天蛋白酶(caspase)-1和caspase-3]相关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混合系蛋白激酶样结构域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S345磷酸化水平升高(均P<0.05),糖代谢组学显示衣康酸含量代偿性升高;泛凋亡巨噬细胞衣康酸合成酶顺乌头酸脱羧酶1(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ACOD1)m RNA和免疫应答基因1(immunoresponsive gene 1,IRG1)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1)。4-OI可显著抑制泛凋亡巨噬细胞泛凋亡小体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逆转泛凋亡巨噬细胞培养液上清LDH的释放,恢复质膜完整性。同时,4-OI可显著抑制泛凋亡巨噬细胞成孔膜蛋白NINJ1的表达及其在细胞膜上寡聚。结论:衣康酸可能通过抑制成孔蛋白NINJ1介导的PMR减轻巨噬细胞泛凋亡,本研究结果有望为S-ALI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巨噬细胞 衣康酸 质膜破裂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苷通过降低SCD1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15
作者 万星 张芳 +2 位作者 李奉 李志贵 周黎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延龄草苷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CD1在临床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延龄草苷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CD1在临床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CCK-8检测不同浓度延龄草苷对SW620和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析不同浓度延龄草苷对上述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凋亡基因以及SCD1的影响;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延龄草苷与SCD1的结合部位及结合能。结果:SCD1的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高,mRNA高表达的阳性率为88%,且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种类和临床分期相关:与结肠癌相比,SCD1在直肠癌中具有更高的表达量,且随着临床分期加重,SCD1的表达随之升高;不同浓度延龄草苷一方面量效依赖地降低SW620和HCT116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集落形成,增加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另一方面通过氢键和共轭键与SCD1结合降低其mRNA和蛋白表达,该结合能高达−7.7 kcal/mol。结论:SCD1是与结直肠癌种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的蛋白;延龄草苷降低结直肠癌细胞活力、抑制增殖的机制可能是与SCD1结合降低其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苷 结直肠癌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三突变体对高糖、低氧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麦莉 潘永婷 +2 位作者 何文凯 吴晓倩 李明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617-2623,共7页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为载体的HIF-1α三突变体(Ad-HIF-1α-Trip)对高糖、低氧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置于低氧浓度培养箱中培养,并随机分组,依据正常或高葡萄糖浓度的培养环境以及病毒转染情况分为4...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为载体的HIF-1α三突变体(Ad-HIF-1α-Trip)对高糖、低氧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置于低氧浓度培养箱中培养,并随机分组,依据正常或高葡萄糖浓度的培养环境以及病毒转染情况分为4组,分别为低氧+正常葡萄糖浓度组(LO+NG组),低氧+高葡萄糖浓度组(LO+HG组),低氧+高糖+腺病毒空载体组(LO+HG+Ad-Null组),低氧+高糖+腺病毒HIF-1α三突变组(LO+HG+Ad-HIF-1α-Trip组)。低氧下培养12 h后,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HIF-1α、PI3K和Akt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qRT-PCR、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高糖、低氧环境下HIF-1α、PI3K、Akt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下降,转染Ad-HIF-1α-Trip可增强其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高糖、低氧环境下,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而LO+HG+Ad-HIF-1α-Trip组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率降低。结论 Ad-HIF-1α-Trip可增强高糖、低氧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HIF-1α、PI3K、Akt的表达,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三突变体 腺病毒 PI3K-AKT信号通路 心肌细胞 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黄颖 康兴宇 +3 位作者 高伟 李雪 李思明 李虹霖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71-1280,共10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患者认知功能呈现渐进性损害,目前尚无明确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对于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患者认知功能呈现渐进性损害,目前尚无明确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对于生命体内平衡的调节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CD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双硫死亡在内的6种PCD的分子机制及其在AD中的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AD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程序性细胞 细胞 坏死性 细胞 铁死 铜死 双硫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肌少症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史雪珂 冯晓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746,共10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肌少症作为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力量与躯体功能持续性下降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层次、跨系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近年来研究发...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肌少症作为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力量与躯体功能持续性下降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层次、跨系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在骨骼肌稳态维持、代谢调节与组织修复中发挥核心作用。凋亡、自噬、焦亡与铁死亡等典型PCD形式通过活性氧(ROS)积聚、线粒体功能障碍与铁稳态破坏等关键节点相互串扰,驱动肌纤维丢失、肌肉功能减退及慢性炎症反应,是肌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运动作为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式,已被证实可通过多靶点精准调控PCD通路,有助于改善骨骼肌质量、力量及代谢稳态,延缓肌少症进程。具体而言,科学合理的运动可抑制过度凋亡、激活保护性自噬,缓解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焦亡反应,并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维持铁稳态,抑制铁死亡的发生。本文系统梳理了凋亡、自噬、焦亡与铁死亡在肌少症中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了运动调控PCD相关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及其生理效应,旨在为构建以PCD调控为靶点的个体化、精准化运动干预策略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程序性细胞 运动干预 自噬 铁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实验验证筛选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核心基因
19
作者 何贵柠 朱丽容 +5 位作者 杨洁 何真 李明虎 李海滨 文宁 孙煦勇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746,共9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关键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模式及核心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获取肾移植相关数据集,筛选PCD相关差异基因,并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患者进行分型,阐明不同亚型的生物学功能及关键PCD模式。... 目的探讨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关键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模式及核心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获取肾移植相关数据集,筛选PCD相关差异基因,并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患者进行分型,阐明不同亚型的生物学功能及关键PCD模式。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结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与Kaplan-Meier生存曲线筛选肾移植IRI的PCD核心基因,并分析其与关键PCD模式的相关性。构建大鼠肾移植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评估肾移植IRI的严重程度,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心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共筛选出14个PCD相关差异基因,将患者分为代谢型(亚型1)和炎症型(亚型2),其中亚型2激活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细胞凋亡以及免疫原性细胞死亡4种关键PCD模式。最优模型(XGBoost−CV:10 fold+Lasso−CV:10 fold)以及生存分析筛选出MCL1、BAG3和RHOB为肾移植IRI的PCD核心基因,其与关键PCD模式广泛相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损伤加重;Scr和BUN水平显著升高,BAG3、RHOB和MCL1蛋白表达增多(均为P<0.001)。结论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细胞凋亡以及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作为关键PCD模式参与肾移植IRI的病理进程,MCL1、BAG3和RHOB可能作为其核心基因,成为肾移植IR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器学习 程序性细胞 炎症反应 细胞 细胞 免疫原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JNK对肺气肿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20
作者 金晓迪 罗兰 +4 位作者 郑远江 汪洋 李珊珊 钟娟 叶贤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9-666,共8页
目的:探讨Rac1/JNK通路在肺气肿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气肿组、肺气肿+Rac1抑制剂NSC23766干预组(肺气肿+NSC组)、肺气肿+JNK抑制剂SP600125干预组(肺气肿+SP组),每组均... 目的:探讨Rac1/JNK通路在肺气肿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气肿组、肺气肿+Rac1抑制剂NSC23766干预组(肺气肿+NSC组)、肺气肿+JNK抑制剂SP600125干预组(肺气肿+SP组),每组均为10只。采用香烟熏吸结合腹腔注射香烟烟雾提取物方法构建模型,肺气肿+NSC组和肺气肿+SP组在模型建立之初每组均接受相应抑制剂进行腹腔注射,连续用药28 d。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Rac1、JNK、p-JNK、c-Jun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H&E染色对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并计算肺泡的平均内衬间隔(mean linear intercept,MLI)以及肺泡的破坏指数(destruction index,DI),q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Rac1 mRNA和JNK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TUNEL技术评估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气肿组MLI、DI、AI升高(P<0.05),JNK、Rac1、p-JNK、c-Jun、Bax表达水平及Rac1 mRNA、JNK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肺气肿组相比,用了Rac1抑制剂及JNK干预剂组的MLI、DI、AI降低(P<0.05),JNK、Rac1、p-JNK、c-Jun、Bax表达水平及Rac1 mRNA、JNK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抑制Rac1可抑制肺气肿小鼠肺组织中JNK的磷酸化,抑制Rac1-JNK通路可减轻肺气肿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减少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JNK 肺气肿 细胞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