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可萃取性石油烃的程序升温进样气相色谱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树阳 王乾 +3 位作者 王保宇 钟松珍 孙明波 白正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167,共7页
与恒温进样气相色谱法相比,程序升温进样具有适用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分离度高等优点。应用程序升温进样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以正己烷为溶剂,C 5-C 44正构烃混合物为沸点定性校准物质,柴油-润滑油(体积比为1∶1)混合物为定量标准物质,可... 与恒温进样气相色谱法相比,程序升温进样具有适用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分离度高等优点。应用程序升温进样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以正己烷为溶剂,C 5-C 44正构烃混合物为沸点定性校准物质,柴油-润滑油(体积比为1∶1)混合物为定量标准物质,可对污染土壤中C 10-C 40可萃取性石油烃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还可以快速直观地确定出各石油烃组分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对不同进样方式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使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不分流模式对馏分油进行检测时,存在分流歧视现象,定量结果偏差最高可达28.6%;而使用程序升温进样口的程序升温不分流模式,不存在分流歧视现象,在测定所含组分沸程较宽、浓度差别较大的馏分油以及污染土壤时,都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歧视 程序升温进样口 可萃取性石油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 被引量:34
2
作者 马晓雁 高乃云 +1 位作者 李青松 顾国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69,273,共4页
对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异嗅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冰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搅拌时间为10 min,搅拌速率为1 200r/min,NaCl加入量为20 g,pH值为5左右。利用该... 对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异嗅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冰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搅拌时间为10 min,搅拌速率为1 200r/min,NaCl加入量为20 g,pH值为5左右。利用该法对上海市原水及某水厂水样进行检测,检出GSM和2-MIB含量为10 n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嗅物质 土臭素 二甲基异冰片 气相色谱 程序升温进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戊二烯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3
作者 井文杰 黄瑞 +2 位作者 黄娟娟 刘晨 王亚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43-1449,共7页
对双环戊二烯(DCPD)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解聚行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考察了进样口温度对DCPD原料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了C_(5)和C_(9)馏分制DCPD产品的有机杂质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在气相色谱分流/不分流进样口中,DCPD随温度变化的分解... 对双环戊二烯(DCPD)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解聚行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考察了进样口温度对DCPD原料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了C_(5)和C_(9)馏分制DCPD产品的有机杂质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在气相色谱分流/不分流进样口中,DCPD随温度变化的分解规律符合Sigmoid函数数学模型,当温度高于200℃时DCPD开始解聚。程序升温进样口可以避免DCPD的解聚,有利于含有高沸点组分原料的分析,更适用于对DCPD原料质量的评价,特征目标物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7%。C_(5)和C_(9)馏分制DCPD原料有机杂质结构复杂,有大量的同分异构体和空间异构体存在,且二者杂质组成有明显差异,可通过含苯环取代DCPD类杂质组分作为区分产品来源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SIGMOID函数 气相色谱 程序升温进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