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对双金属催化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0年第4期23-27,共5页
一种纯金属氧化物上有特定的还原温度,但双金属(或多金属)氧化物由于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第二种金属加入改变第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所以显示出TPR图就不同于一种纯属氧化物的TPR图,本文以Cu-Ni催... 一种纯金属氧化物上有特定的还原温度,但双金属(或多金属)氧化物由于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第二种金属加入改变第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所以显示出TPR图就不同于一种纯属氧化物的TPR图,本文以Cu-Ni催化剂为模型,利用TPR技术指出双金属原子之间结合与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性能研究 程序升温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升温还原法和程序升温脱附法表征全Pd催化剂
2
作者 赵彬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5,共4页
研制的新型储氧材料具有高的储氧量和大的比表面积,显示出良好的抗高温老化性能。将新型的储氧材料作为载体添加到Pd/Al2O3催化剂中,用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和程序升温脱附法(TPD)对催化剂Pd/Al2O3、Pd/OSZ及Pd/Al2O3+OSZ性能进行表征,... 研制的新型储氧材料具有高的储氧量和大的比表面积,显示出良好的抗高温老化性能。将新型的储氧材料作为载体添加到Pd/Al2O3催化剂中,用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和程序升温脱附法(TPD)对催化剂Pd/Al2O3、Pd/OSZ及Pd/Al2O3+OSZ性能进行表征,表明储氧材料的添加,影响了Pd的氧化还原性能和氧脱附性能,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储氧材料 钯三效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法(TPR) 程序升温脱附法(T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表面钛改性对负载活性组分还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品 郭长友 +1 位作者 沈智奇 凌凤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6,共5页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用不同含量的钛对Al2O3和SiO2载体进行改性,在改性Al2O3载体上分别负载Mo,Ni,NiP,在改性SiO2载体上负载NiP,制备了一系列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载体进行钛改性后,不同载体上不同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变化规律。用程序升...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用不同含量的钛对Al2O3和SiO2载体进行改性,在改性Al2O3载体上分别负载Mo,Ni,NiP,在改性SiO2载体上负载NiP,制备了一系列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载体进行钛改性后,不同载体上不同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变化规律。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改性氧化铝载体和钛改性二氧化硅载体均可以降低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与氧化铝载体相比,NiP在氧化硅载体上的还原温度明显提高;与未改性的催化剂相比,钛改性改变了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改性 程序升温还原法 还原温度 加氢脱硫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钼的结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开鑫 刘澄虎 +3 位作者 于志庆 黄文斌 魏强 周亚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7,共18页
将碳原子引入钼的晶格中形成碳化钼时,形成的间充结构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加氢反应和制氢反应等领域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可与贵金属铂、钯相媲美。碳化钼化学性质活泼,合成方法和实验条件都密切影响着最终产品的物化性质,任何... 将碳原子引入钼的晶格中形成碳化钼时,形成的间充结构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加氢反应和制氢反应等领域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可与贵金属铂、钯相媲美。碳化钼化学性质活泼,合成方法和实验条件都密切影响着最终产品的物化性质,任何一种反应原料和实验条件发生微小变化,都可能造成碳化钼的晶相结构、晶粒大小、比表面积等产生较大变化,从而改变材料的催化性质。本文对几种典型碳化钼的晶相类型及空间结构分别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影响碳化钼结构的电子性质和几何因素,系统总结了碳化钼的合成策略并指出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劣势。以程序升温还原法为例,分析了碳化钼的生长机理,并从碳化终温、升温速率、碳源浓度三方面着重讨论了制备条件对材料的影响。然后总结了碳化钼在加氢反应、制氢反应、传感器及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碳化钼在电催化析氢和CO_(2)加氢转化反应中的催化机理及改进策略,最后基于目前存在的挑战进一步提出碳化钼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钼 晶体结构 程序升温还原法 合成策略 电解水析氢 三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Ni2P/SiO2催化剂结构及萘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荆洁颖 杨志奋 +3 位作者 王九占 刘道诚 冯杰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2-851,共10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和次磷酸盐歧化法制备了Ni2P/SiO2催化剂,结合现代仪器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对Ni2P/SiO2催化剂结构和萘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备出仅含Ni2P活性相的Ni2P/SiO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40℃、氢气...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和次磷酸盐歧化法制备了Ni2P/SiO2催化剂,结合现代仪器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对Ni2P/SiO2催化剂结构和萘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备出仅含Ni2P活性相的Ni2P/SiO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40℃、氢气压力4 MPa、空速为20.8 h-1下,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的Ni2P/SiO2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萘加氢活性,这主要是因为程序还原法制备的Ni2P/SiO2催化剂中有更多Ni2P物种生成,提供了较多的活性位点(CO吸附量21.6μmol/g);且催化剂表面弱酸位点多,有利于芳烃吸附。当选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Ni2P/SiO2催化剂时,在保证生成纯相Ni2P的前提下,较低的Ni/P比更有利于合成高加氢活性的Ni2P/SiO2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加氢 Ni2P/SiO2 程序升温还原法 次磷酸盐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基催化剂的TPR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睿劼 黄伟 谢克昌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4,共4页
用程序升温还原法研究了加入不同助剂的 Cu Co基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并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研究结果指出 ,碱金属助剂 (K)使催化剂的还原受到抑制 ;稀土氧化物助剂(REO) La2 O3和 Ce O2 可促进催化剂的还原 ,其中又以 La2 O3的影... 用程序升温还原法研究了加入不同助剂的 Cu Co基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并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研究结果指出 ,碱金属助剂 (K)使催化剂的还原受到抑制 ;稀土氧化物助剂(REO) La2 O3和 Ce O2 可促进催化剂的还原 ,其中又以 La2 O3的影响更为明显 ,而 Zr O2 助剂则有明显的抑制还原作用 ;其他助剂如 Zn Al也能促进催化剂还原 .当 K与这些助剂共存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R 铜钴基催化剂 还原 程序升温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及载体类型对Ni_2P/TiO_2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华 徐晓伟 +1 位作者 代敏 宋华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00-1408,共9页
以两种类型的TiO2(锐钛矿anatase、晶须载体whiskers)为载体,分别采用程序升温还原(H2-TPR)法和溶剂热法制备Ni2P/Ti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BET)测定、N2等温吸附脱附、CO吸附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 以两种类型的TiO2(锐钛矿anatase、晶须载体whiskers)为载体,分别采用程序升温还原(H2-TPR)法和溶剂热法制备Ni2P/Ti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比表面积(BET)测定、N2等温吸附脱附、CO吸附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及不同类型TiO2载体对Ni2P/TiO2催化剂二苯并噻吩(DBT)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热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保持了TiO2晶体结构,抑制了TiPO4的形成,HDS活性高于H2-TPR法制备的催化剂;与锐钛矿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相比,以晶须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更优良的表面性质,能生成较多晶体颗粒粒径较小、分散性好的Ni2P活性相,具有更高的HDS活性。以晶须TiO2为载体,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的Ni2P/Ti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在340℃、3.0MPa、氢油体积比为500、质量空速(WHSV)2.0h-1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转化率达到为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镍 二氧化钛 程序升温还原法 溶剂热法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添加钇(Y)的非负载型Ni_2P催化剂的影响
8
作者 李锋 张福勇 +2 位作者 宋华林 徐晓伟 宋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5-1220,共6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法和低温次磷酸盐法(L)制备了Y-Ni2P-T和Y-Ni2P-L催化剂,并采用XRD、BET、CO吸附、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稀土Y对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法和低温次磷酸盐法(L)制备了Y-Ni2P-T和Y-Ni2P-L催化剂,并采用XRD、BET、CO吸附、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稀土Y对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T法制备的催化剂,添加稀土Y可以抑制Ni5P4杂晶的生成,从而促进活性相Ni2P的生成;添加稀土Y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小粒径、高度分散的Ni2P晶粒的生成。Y-Ni2P-T催化剂的DBT转化率达到91.0%,比Ni2P-T催化剂提高了29%。对L法制备的催化剂,添加稀土Y能抑制其他杂晶的生成,提高了Y-Ni2P-L催化剂对联苯(BP)的选择性,但催化剂的总HDS活性比Ni2P-L催化剂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还原法 低温次磷酸盐法 NI2P 二苯并噻吩(DBT) 钇(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P负载量对Ni2P/Ce-Al2O3催化剂结构及萘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郄志强 张子毅 +3 位作者 荆洁颖 杨志奋 冯杰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724,共7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Ni2P/Ce-Al2O3催化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Ni2P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及萘加氢饱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2P负载量可调控活性组分Ni2P与载体Ce-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调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Ni2P粒径及催...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Ni2P/Ce-Al2O3催化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Ni2P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及萘加氢饱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2P负载量可调控活性组分Ni2P与载体Ce-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调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Ni2P粒径及催化剂活性位点数量。当Ni2P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7%时,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0m^2/g)、较小的Ni2P粒径(26.3nm)和最多的活性位点数量(26.7μmol/g);同时,该催化剂萘转化率为95%,十氢萘选择性为76%,且活性稳定性良好,这主要归因于催化剂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活性位点数量为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加氢 Ni2P/Ce-Al2O3 Ni2P负载量 程序升温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