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氧化数的钒氧化物及FCC催化剂上沉积钒的程序升温还原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宇键 龙军 +2 位作者 朱玉霞 达志坚 周涵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5,共8页
选用能对沉积钒和沉积镍的氧化数进行定量表征的程序升温还原(TPR)测试方法,考察了催化裂化催化剂上沉积金属氧化数对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2O3、VO2、V2O5的最终还原产物是VO,催化剂上沉积钒与纯的钒氧化物出现TPR特征峰的... 选用能对沉积钒和沉积镍的氧化数进行定量表征的程序升温还原(TPR)测试方法,考察了催化裂化催化剂上沉积金属氧化数对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2O3、VO2、V2O5的最终还原产物是VO,催化剂上沉积钒与纯的钒氧化物出现TPR特征峰的温度范围相似;纯NiO易于被还原,而催化剂上沉积镍的TPR特征峰温度明显升高.择效活化处理导致催化剂上的沉积钒氧化数降低.在623~923 K范围内,沉积钒的氧化数随着择效活化温度的增加而降低;923 K时氧化数接近2,基本达到热力学平衡.沉积钒氧化数的降低改变了沉积钒的化学配位效应,有利于形成选择性降低汽油硫含量的活性中心,因而使得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下降.当沉积钒的表观氧化数低于3时,催化剂的降硫效果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金属 氧化数 择效活化 程序升温还原 催化裂化 汽油硫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辛烷蒸汽重整制氢的研究 Ⅱ.抗硫中毒Pt/CeO_2/Al_2O_3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表征 被引量:7
2
作者 薛青松 高立达 +2 位作者 陈金春 路勇 何鸣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9-444,共6页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研究了Pt/CeO2/Al2O3催化剂中Pt与CeO2/Al2O3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考察了γ-Al2O3、CeO2/Al2O3载体和Pt/CeO2/Al2O3催化剂焙烧温度、Pt和CeO2负载量对催化剂还原行为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用800℃焙烧的γ-Al2O3负...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研究了Pt/CeO2/Al2O3催化剂中Pt与CeO2/Al2O3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考察了γ-Al2O3、CeO2/Al2O3载体和Pt/CeO2/Al2O3催化剂焙烧温度、Pt和CeO2负载量对催化剂还原行为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用800℃焙烧的γ-Al2O3负载质量分数15%的CeO2,再在450℃焙烧后制备的CeO2/Al2O3载体的CeO2还原活性最好,以该载体负载质量分数0.8%的Pt,再在600℃焙烧后制备的Pt/CeO2/Al2O3催化剂为最优化催化剂。该催化剂中Pt-CeO2间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Pt分散性好,从而显著促进表面CeO2的还原及Pt-Ce-Al三者间形成较好的协同作用。在异辛烷蒸汽重整反应中,这种协同作用可能对有机硫快速转化生成H2S有促进作用,从而抑制硫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升温还原 氧化铈 氧化铝 抗硫中毒催化剂 异辛烷 蒸汽重整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程序升温法研究Pd-Ⅴ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
3
作者 吴志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3期392-394,共3页
钯和钒的氧化物是乙烯部分氧化制乙醛、乙酸的很好的催化剂。一些工作已证明微量Pd氧化物的添加起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稳定流动条件下的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及程序升温再氧化法(TPO)测定了不同Pd含量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借助红外光谱... 钯和钒的氧化物是乙烯部分氧化制乙醛、乙酸的很好的催化剂。一些工作已证明微量Pd氧化物的添加起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稳定流动条件下的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及程序升温再氧化法(TPO)测定了不同Pd含量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借助红外光谱法考查了氧化还原过程中催化剂某些成分的变化,讨论了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催化剂 氧化还原能力 程序升温 氧化还原性能 红外光谱法 氧化还原过程 部分氧化 稳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认识无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面向拔尖计划学生的综合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伟 刘浩鑫 +1 位作者 徐凯 贾春江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1期80-86,共7页
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可以使传统的描述性教学成为易于形象理解和深入掌握的立体化教学。本实验包含简单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制备以及运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 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可以使传统的描述性教学成为易于形象理解和深入掌握的立体化教学。本实验包含简单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制备以及运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考查所制备的材料的氧化还原性质两部分内容。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样品的还原过程,并可以给出样品还原能力强弱(峰的位置,用于定性考查)、还原物种种类和数目(峰的数目、强弱,用于定量考查),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信息。程序升温还原技术操作简便、易实行,可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合物 氧化还原行为 程序升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Cu-Al尖晶石材料的表征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雅杰 张文月 +2 位作者 边文璐 康荷菲 冯军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1-398,共8页
通过机械球磨和固相焙烧的方法合成了组成不同的纳米铜铝尖晶石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H_(2)-TPR)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基于H_(2)-TPR技术能够表征识别Cu-Al尖晶石固溶体与计量CuAl_(2)O_(4)尖... 通过机械球磨和固相焙烧的方法合成了组成不同的纳米铜铝尖晶石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H_(2)-TPR)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基于H_(2)-TPR技术能够表征识别Cu-Al尖晶石固溶体与计量CuAl_(2)O_(4)尖晶石,并可得出合成样品中Cu-Al尖晶石晶相的分子式。H_(2)-TPR分析条件的研究表明:称样质量、气体流速、升温速率和热导电流等对还原峰温度和强度有明显的影响,但样品中不同铜物种的相对含量保持基本不变,证明了基于H_(2)-TPR技术表征识别Cu-Al尖晶石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对一定组成的Cu-Al尖晶石样品,适宜的H_(2)-TPR分析条件应综合考虑称样质量、气体流速、升温速率和热导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尖晶石 程序升温还原 表征识别 分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PR方法研究WO_3/TIO_2-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 被引量:4
6
作者 纪纯新 魏昭彬 辛勤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共5页
利用TPR(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研究了WO3/γ-Al2O3及WO3/TiO2-Al2O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WO3/γ-Al2O3样品的WO3还原温度逐渐降低。对于WO3/TiO2-A... 利用TPR(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研究了WO3/γ-Al2O3及WO3/TiO2-Al2O3催化剂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WO3/γ-Al2O3样品的WO3还原温度逐渐降低。对于WO3/TiO2-Al2O3作品,当WO3负载量较低时,具有同样的变化规律,并且比相应负载量的WO3/γ-Al2O3样品的还原温度低得多;而当WO3的负载量超过17.7%(W)后,表面WO3的还原温度反而随着WO3负载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原因在于经TiO2调变的TiO3-Al2O3载体,Al2O3表面的强相互作用中心已优先被TiO2占据,从而使低负载量的WO3/TiO2-Al2O3样品WO3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但在高温还原时TiO2在由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转化过程中,会对WO3/TiO2Al2O3样品表面的WO3产生很强的包裹作用,从而高负载量的WO3/TiO2-Al2O3样品还原温度反而提高。TiO2的调变作用存在一个受WO3负载量制约的最佳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精制 程序升温还原 催化剂 三氧化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ZrO_2活性组分与载体相互作用及其TPR特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仁贤 陈平 +1 位作者 郑小明 陈林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4-467,共4页
The reduction behavior of CuO supported on ZrO2 and Al2O3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and TG techniques. The oaldation activity of CO on the catalysts has also been studied. It has ... The reduction behavior of CuO supported on ZrO2 and Al2O3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and TG techniques. The oaldation activity of CO on the catalysts has also been studi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is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PR profiles of ZrO2 supported CuO and Al2O3 supported catalysts, the monolayer CuO on ZrO2 is easily reduced, and which leads to a dramatic increase in oxidation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氧化锆 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沸石中不同状态铁离子的还原和催化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滋 徐金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588-1592,共5页
制备了Fe(Ⅲ)处于骨架四面体内、阳离子位及以氧化物形式分散在沸石表面的含铁Y沸石.用TPR方法测定样品的可还原性,发现不同形态的Fe(Ⅲ)其还原情况不同,在800℃以下均不能被还原成金属Fe.以异丙醇脱水和脱氢为探针,考察了样品的酸碱性... 制备了Fe(Ⅲ)处于骨架四面体内、阳离子位及以氧化物形式分散在沸石表面的含铁Y沸石.用TPR方法测定样品的可还原性,发现不同形态的Fe(Ⅲ)其还原情况不同,在800℃以下均不能被还原成金属Fe.以异丙醇脱水和脱氢为探针,考察了样品的酸碱性,证实在沸石结构内引入不同形态的Fe(Ⅲ)可调变沸石的酸碱性.用乙苯脱氢和裂解反应考察了样品的脱氢活性.当样品表面金属离子和强酸位同时存在时,由于二者的协同作用,裂解反应有可能占主导地位.消除强酸位,增加碱性位,可显著提高脱氢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Y沸石 程序升温还原 脱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man和TPR法研究丙烷氧化脱氢VOx/MoOx/Al2O3催化剂
9
作者 戴洪兴 何洪 +3 位作者 李佩珩 孙继红 A T Bell E IgleSia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40-542,共3页
采用原位激光拉曼和程序升温还原法研究了VOx分散于载有单层MoOx(4.8 Mo/nm2)的Al2O3上丙烷氧化脱氢.比较了这些催化剂和VOx/Al2O3的脱氢速率和选择性.在一定VOx表面密度下,每克VOx/MoOx/Al2O3催化剂的脱氢反应速率比VOx/Al2O3催化剂的... 采用原位激光拉曼和程序升温还原法研究了VOx分散于载有单层MoOx(4.8 Mo/nm2)的Al2O3上丙烷氧化脱氢.比较了这些催化剂和VOx/Al2O3的脱氢速率和选择性.在一定VOx表面密度下,每克VOx/MoOx/Al2O3催化剂的脱氢反应速率比VOx/Al2O3催化剂的高1.5~2倍.中间层MoOx通过抑制丙烷和丙烯燃烧反应速率增加了丙烯选择性.偏钒酸铵作钒源,使用钒的醇盐制备催化剂可使VOx形成高分散的单钒酸根和多聚钒酸根配位结构、减少V2O5晶粒的生成及促使V-O-Mo键的形成.催化剂的C3H6形成速率与其H2消耗速率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氧化脱氢 负载型钒钼氧化物催化剂 激光拉曼 程序升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助剂对Ni基催化剂还原和吸氧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陈彤 祝良芳 +1 位作者 胡常伟 王公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08-909,共2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和O2室温吸附方法,研究了以两种不同方式引入Zr助剂对Ni基催化剂Zr-Ni/Al2O3的还原行为和吸氧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单独负载在Al2O3上的Zr和Ni组分的吸氧能力有很大差异,Zr物种表现出良好的吸氧能力;Zr和Ni组分同时负载...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和O2室温吸附方法,研究了以两种不同方式引入Zr助剂对Ni基催化剂Zr-Ni/Al2O3的还原行为和吸氧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单独负载在Al2O3上的Zr和Ni组分的吸氧能力有很大差异,Zr物种表现出良好的吸氧能力;Zr和Ni组分同时负载在Al2O3上时,由于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催化剂上低温可还原物种的形成,提高了623 K还原后的吸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Ni/Al2O3催化剂 程序升温还原 O2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表面钛改性对负载活性组分还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品 郭长友 +1 位作者 沈智奇 凌凤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6,共5页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用不同含量的钛对Al2O3和SiO2载体进行改性,在改性Al2O3载体上分别负载Mo,Ni,NiP,在改性SiO2载体上负载NiP,制备了一系列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载体进行钛改性后,不同载体上不同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变化规律。用程序升...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用不同含量的钛对Al2O3和SiO2载体进行改性,在改性Al2O3载体上分别负载Mo,Ni,NiP,在改性SiO2载体上负载NiP,制备了一系列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载体进行钛改性后,不同载体上不同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变化规律。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改性氧化铝载体和钛改性二氧化硅载体均可以降低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与氧化铝载体相比,NiP在氧化硅载体上的还原温度明显提高;与未改性的催化剂相比,钛改性改变了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活性组分的还原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改性 程序升温还原 还原温度 加氢脱硫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醇Ru/C催化剂的TPR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丽珍 徐三魁 +1 位作者 王向宇 陈何敬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77-578,共2页
运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不同钌负载量的Ru/C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并将其结果与催化剂葡萄糖加氢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由于有机助剂的加入,使得钌与活性炭载体之间的作用力增强,钌负载量的不同... 运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不同钌负载量的Ru/C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并将其结果与催化剂葡萄糖加氢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由于有机助剂的加入,使得钌与活性炭载体之间的作用力增强,钌负载量的不同,催化剂表面性质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醇 钌碳催化剂 有机助剂 程序升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二甲醚为还原剂的氮氧化物存储还原试验研究
13
作者 周相满 陈晓玲 +3 位作者 吴娇 吴敏超 覃萍 张武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6-670,676,共6页
试验研究了以Pt/Co BaO/γ-A1_2O_3为催化剂、二甲醚(DME)为还原剂的NO_x储存还原(NSR)性能,以及还原时间和温度对NSR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程序升温脱附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分析了DME对其存储NO_x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温DME-NSR循... 试验研究了以Pt/Co BaO/γ-A1_2O_3为催化剂、二甲醚(DME)为还原剂的NO_x储存还原(NSR)性能,以及还原时间和温度对NSR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程序升温脱附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分析了DME对其存储NO_x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温DME-NSR循环过程中,NO_x的转化效率保持在60%~70%以上;DME能够促进催化剂中硝酸盐的分解和NO_x的脱附,并还原NO_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NO_r存储还原 程序升温脱附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为还原剂的钙钛矿类催化剂存储还原NOx试验
14
作者 李德立 陈晓玲 +2 位作者 吴娇 覃萍 张武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78-1782,共5页
以LaCoO3/K2CO3/CeZrO2为催化剂,分别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测试(TPSR)和以H2为还原剂的NOx存储-还原循环试验,研究了催化剂存储NOx的热稳定性以及NOx存储还原的性能,并分别对反应温度、还原时间和还原剂浓... 以LaCoO3/K2CO3/CeZrO2为催化剂,分别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测试(TPSR)和以H2为还原剂的NOx存储-还原循环试验,研究了催化剂存储NOx的热稳定性以及NOx存储还原的性能,并分别对反应温度、还原时间和还原剂浓度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LaCoO3/K2CO3/CeZrO2具有良好的储存和脱附再生性能,H2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在340~400℃下NOx转化率均为70%~80%,这些非常有利于降低发动机在实际工况下排放的N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氮氧化物存储还原 钙钛矿类催化剂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法制备磷化镍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祺 牟玉强 佟铁鑫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47-50,共4页
综述了还原法制备Ni2P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传统还原法过程简单,温度和初始P/Ni物质的量比是影响还原法制备Ni2P催化剂的主要因素,但还原温度较高;PH3还原法还原温度低,但危险性较高;次磷酸盐/次磷酸法制备得到的Ni2P催化剂颗粒小、催化... 综述了还原法制备Ni2P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传统还原法过程简单,温度和初始P/Ni物质的量比是影响还原法制备Ni2P催化剂的主要因素,但还原温度较高;PH3还原法还原温度低,但危险性较高;次磷酸盐/次磷酸法制备得到的Ni2P催化剂颗粒小、催化活性高,但在制备过程中对温度和初始P/Ni比的控制比较严格;柠檬酸/柠檬酸镍法制备的Ni2P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目前较多用于非负载型Ni2P催化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镍 催化剂 制备 程序升温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钼的结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开鑫 刘澄虎 +3 位作者 于志庆 黄文斌 魏强 周亚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7,共18页
将碳原子引入钼的晶格中形成碳化钼时,形成的间充结构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加氢反应和制氢反应等领域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可与贵金属铂、钯相媲美。碳化钼化学性质活泼,合成方法和实验条件都密切影响着最终产品的物化性质,任何... 将碳原子引入钼的晶格中形成碳化钼时,形成的间充结构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加氢反应和制氢反应等领域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可与贵金属铂、钯相媲美。碳化钼化学性质活泼,合成方法和实验条件都密切影响着最终产品的物化性质,任何一种反应原料和实验条件发生微小变化,都可能造成碳化钼的晶相结构、晶粒大小、比表面积等产生较大变化,从而改变材料的催化性质。本文对几种典型碳化钼的晶相类型及空间结构分别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影响碳化钼结构的电子性质和几何因素,系统总结了碳化钼的合成策略并指出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劣势。以程序升温还原法为例,分析了碳化钼的生长机理,并从碳化终温、升温速率、碳源浓度三方面着重讨论了制备条件对材料的影响。然后总结了碳化钼在加氢反应、制氢反应、传感器及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碳化钼在电催化析氢和CO_(2)加氢转化反应中的催化机理及改进策略,最后基于目前存在的挑战进一步提出碳化钼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钼 晶体结构 程序升温还原 合成策略 电解水析氢 三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深度加氢脱芳烃催化剂NiO-MoO_3/SiO_2-Al_2O_3-TiO_2 被引量:7
17
作者 关媛 林西平 +2 位作者 邬国英 魏科年 宋友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80,共7页
利用原位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不同SiO2含量及Ni/Mo摩尔比的负载型NiO-MoO3/SiO2-Al2O3-TiO2深度加氢脱芳烃催化剂。采用ICP、N2吸附-脱附等温线及XRD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构特征;采用TPD、TPR手段,考察催化剂的酸强度以及活性组... 利用原位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不同SiO2含量及Ni/Mo摩尔比的负载型NiO-MoO3/SiO2-Al2O3-TiO2深度加氢脱芳烃催化剂。采用ICP、N2吸附-脱附等温线及XRD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构特征;采用TPD、TPR手段,考察催化剂的酸强度以及活性组分Ni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在固定床加压连续微反装置上,以航空煤油为原料,进行深度加氢脱芳烃催化反应,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基负载型催化剂的操作工艺简单,且不改变原载体的表面结构特征,通过表面涂硅处理及改变SiO2含量,达到调节催化剂酸强度的目的;MoO3的加入能够增加Ni原子的活性位,减弱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的总金属含量较高(30%)时,显示出良好的加氢脱芳烃性能及稳定性。航空煤油深度加氢脱芳烃产品油中总芳烃的质量分数小于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溶胶-凝胶法 深度加氢脱芳烃 程序升温脱附(TPD) 程序升温还原(t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对Pt-Sn/-γAl_2O_3催化剂中Sn的活性状态及丙烷脱氢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余长林 徐恒泳 +1 位作者 葛庆杰 李文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92-1495,共4页
将少量Zn添加到催化剂Pt-Sn/-γA l2O3中,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丙烷脱氢稳定性和丙烯的选择性.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程序升温电导(TPEC)测试结果表明,Zn的存在使Sn在强还原气氛中不易被还原,Sn的氧化态的稳定存在是Sn发挥助剂作用和保... 将少量Zn添加到催化剂Pt-Sn/-γA l2O3中,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丙烷脱氢稳定性和丙烯的选择性.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程序升温电导(TPEC)测试结果表明,Zn的存在使Sn在强还原气氛中不易被还原,Sn的氧化态的稳定存在是Sn发挥助剂作用和保持催化剂稳定性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脱氢 铂锡 程序升温还原 程序升温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35)Zr_(0.55)La_(0.10)O_(1.95)对低贵金属Pt-Rh型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郭家秀 袁书华 +4 位作者 龚茂初 张磊 吴冬冬 赵明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8,共6页
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了Ce0.35Zr0.55La0.10O1.95固溶体,其织构和结构性能以及氧化还原性能分别采用BET、XRD和程序升温(TP)技术进行了表征.制备了低贵金属Pt-Rh型三效催化剂,考察了Ce0.35Zr0.55La0.10O1.95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XRD和BET... 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了Ce0.35Zr0.55La0.10O1.95固溶体,其织构和结构性能以及氧化还原性能分别采用BET、XRD和程序升温(TP)技术进行了表征.制备了低贵金属Pt-Rh型三效催化剂,考察了Ce0.35Zr0.55La0.10O1.95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XRD和BET的结果表明,经600℃焙烧5h后,Ce0.35Zr0.55La0.10O1.95具有与Ce0.50Zr0.50O2相似的立方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经1000℃焙烧5h后,仍能保持稳定的立方结构和47.25m2·g-1的比表面积,表现出优越的织构性能和高的热稳定性.H2-TPR和O2-TPO的结果表明,Ce0.35Zr0.55La0.10O1.95具有比Ce0.50Zr0.50O2更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和含Ce0.50Zr0.50O2的催化剂相比,含Ce0.35Zr0.55La0.10O1.95的催化剂具有较宽的工作窗口,优越的低温起燃性能,较强的水气变换能力;催化剂经1000℃高温水热老化5h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贵金属 三效催化剂 程序升温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振动在Ce-Zr-La/Al_2O_3及负载型Pd三效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蔡黎 王康才 +2 位作者 赵明 龚茂初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9-863,共5页
制备了CeO2-Zr02-La203/Al2O3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使用超声波振动对材料进行处理,并以此材料为载体制备了单Pd三效催化剂.对所制备的载体进行了织构性能分析(BET)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对催化剂进行了NO程序升温脱附(NO-TPD)及H2程序升温... 制备了CeO2-Zr02-La203/Al2O3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使用超声波振动对材料进行处理,并以此材料为载体制备了单Pd三效催化剂.对所制备的载体进行了织构性能分析(BET)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对催化剂进行了NO程序升温脱附(NO-TPD)及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并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测试.BET结果表明,900℃焙烧后,超声波振动处理的载体比表面积为130m2·g-1,而没有进行处理的载体比表面积为117m2·g-1.超声波处理的CeO2-ZrOrLa203/Al20s材料介孔直径为11.4nm,相对较大,载体更加稳定.XRD测试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载体在1150℃焙烧5h后仍然只有Ce0.5Zr0.5O2一个单一物相,而未经过超声波处理的载体此时出现相分离,体相中有θ-Al2O3出现.以超声波处理材料为载体的Pd催化剂新鲜和老化后NO-TPD测试结果变化很小.H2-TPR测试中,超声波振动处理的材料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和载体的还原峰温较未超声处理材料制备的催化剂稍高,而峰面积远大于未超声处理材料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说明,由超声波振动处理过的载体制备的三效催化剂对汽车尾气中的三种污染物的起燃温度更低,有更好的活性以及温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三效催化剂 催化活性 NO程序升温脱附 H2程序升温还原 织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