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组织中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贵琴 郑湘予 +5 位作者 吴成富 张岚 高冬玲 张云汉 陈奎生 赵志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GC-823细胞复苏后,实验组采用200μmol/L的Res处理,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培养液对照组)、顺铂组(3mg/L)及联合用药组(Res 200...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GC-823细胞复苏后,实验组采用200μmol/L的Res处理,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培养液对照组)、顺铂组(3mg/L)及联合用药组(Res 200μmol/L+顺铂3mg/L)。处理72h后将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构建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中PDCD5 mRNA的表达。结果:单用Res(FRes=1168.620,P<0.001)或顺铂(F顺铂=1283.560,P<0.001)均能增加裸鼠胃癌移植瘤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Res和顺铂有交互作用(F交互=72.150,P<0.001),2者联合应用后,裸鼠胃癌移植瘤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增高更明显。结论:Res可能通过上调PDCD5的表达而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死亡分子5 白藜芦醇 裸鼠 胃癌 移植瘤 BGC-82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BGC-823细胞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芳 柴雅玫 +4 位作者 文小岗 周强 王志勇 崔黎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胃癌BGC-823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白藜芦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分别用25、50、100和2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胃癌BGC-823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表达的影响,并观察白藜芦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分别用25、50、100和20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DCD5表达的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结果:同一时间点,6组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蛋白=211.881、242.438和184.866,P均<0.001;FmRNA=207.366、148.411和158.661,P均<0.001);同一浓度,24、48和72h时点各组比较,PDCD5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蛋白=0.950、1.870、2.218和2.232,P均>0.05;FmRNA=1.267、2.376、1.221和2.292,P均>0.05)。各组BGC-823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069,P<0.001)。结论:凋亡相关基因PDCD5可能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死亡分子5 白藜芦醇 BGC-823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核酸和蛋白质序列的数据发掘 被引量:5
3
作者 郑霙 马大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359,共7页
目的 :以程序化死亡分子 5 (PDCD5 )为靶分子 ,对其核酸与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为PDCD5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同时也为人类功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提供新的技术路线。方法 :利用数据库相似性搜索、同源物结构比较、表达... 目的 :以程序化死亡分子 5 (PDCD5 )为靶分子 ,对其核酸与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为PDCD5功能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同时也为人类功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提供新的技术路线。方法 :利用数据库相似性搜索、同源物结构比较、表达谱分析和查询基因“邻居”等技术进行数据发掘和数据综合分析。结果 :发现人PDCD5在 12号和 5号染色体上分别存在返座假基因 (retropseudogene) ,小鼠 1号染色体也存在小鼠PDCD5cDNA的返座假基因。热自养甲烷杆菌的PDCD5同源物、泛素及核糖体蛋白S13具有与人PDCD5相似的折叠方式。线虫的PDCD5同源物、泛素及IAP(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s)分子等在表达谱拓扑图上属于同一基因簇成员 ,该基因簇与生物合成和蛋白质合成相关。PDCD5同源物在多个基因组中与多种核糖体蛋白相邻。结论 :PDCD5存在 2个拷贝的假基因。PDCD5除参与细胞凋亡外 ,预测还与泛素有功能相关性 ,并可能参与蛋白质的翻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死亡分子5 PDCD5 核酸 蛋白质序列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型流感患者外周血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明 苏维 +2 位作者 马士恒 王涛 程雪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甲型H1N1型流感具有传染性强、病毒易变异等特点,并可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文中探讨甲型H1N1型流感患者外周血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 目的甲型H1N1型流感具有传染性强、病毒易变异等特点,并可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文中探讨甲型H1N1型流感患者外周血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04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甲流组(n=78)和重症甲流组(n=26);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受试者10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和PDCD5水平。结果轻症甲流组和重症甲流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重症甲流组亦显著低于轻症甲流组(P<0.05);三组单核细胞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甲流组和重症甲流组PDCD5、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重症甲流组亦显著高于轻症甲流组(P<0.05)。轻症甲流组和重症甲流组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重症甲流组亦显著低于轻症甲流组(P<0.05)。PDCD5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872、0.904,P<0.05),与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呈负相关(r=-0.842、-0.805、-0.877,P<0.05)。PDCD5水平预测重症甲型H1N1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性为97.25%,曲线下面积为0.941。结论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PDCD5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DCD5水平可作为重症甲型H1N1预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H1N1亚型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淋巴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GF-β1和PDCD5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魏子寒 杨国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2-454,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抗体的影响,评价rhBNP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心功能Ⅳ级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rhBNP治疗组,每组20例。...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程序化死亡分子5(PDCD5)抗体的影响,评价rhBNP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心功能Ⅳ级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rhBNP治疗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按照美国心力衰竭指南给予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rhBNP治疗组在上述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1.5μg/kg静脉冲击,0.0075μg/(kg·min)维持静脉泵注24h。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和停止用药后7、14和30d血浆TGF-β1和PDCD5抗体的水平。结果:2组患者血浆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85.044,F组间=40.767,P均<0.001)。2组患者血浆PDCD5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3.615,F组间=35.654,P均<0.001)。结论:rhBNP能够使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TGF-β1和PDCD5抗体的水平持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转化生长因子-Β1 程序化死亡分子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D5蛋白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竞 李昕 +2 位作者 桂嵘 蒋铁斌 王二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5-731,共7页
目的:观测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表达蛋白对地塞米松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KM3)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human recombinant PD... 目的:观测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表达蛋白对地塞米松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KM3)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human recombinant PDCD5,rhPDCD5)蛋白单独或/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同时加入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M3细胞,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收集细胞后行以下检测:(1)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KM3细胞凋亡率;(2)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KM3细胞中caspase-3活性;(3)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KM3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KM3细胞凋亡率,在rhPDCD5和DXM联用组较单用组明显增加,且浓度较高PDCD5蛋白组作用更明显。KM3细胞caspase-3蛋白活性,在rhPDCD5和DXM联用组较单用组明显上调,高浓度PDCD5蛋白组(20 mg/L)的caspase-3活化较低浓度(10 mg/L)组明显。KM3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在rhPDCD5和DXM联用组较单用组表达明显下调,并且浓度较高的PDCD5蛋白组survivin表达下调更明显。结论:PDCD5蛋白可直接作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使细胞凋亡,并对地塞米松诱导的KM3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DCD5蛋白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和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发挥其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地塞米松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PDCD5、Bax含量与肿瘤病灶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茜 张春莹 粟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57-860,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PDCD5、Bax含量与肿瘤病灶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肺癌组,术前取血清标本、术后取肺癌病灶及癌旁病灶;选择同期在华西医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体检时取血清标...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PDCD5、Bax含量与肿瘤病灶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肺癌组,术前取血清标本、术后取肺癌病灶及癌旁病灶;选择同期在华西医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体检时取血清标本;测定血清中PDCD5、Bax的含量以及肺癌病灶、癌旁病灶中PDCD5、Bax含量及增殖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肺癌组血清中PDCD5、Bax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肺癌病灶内PDCD5、Bax的含量显著低于癌旁病灶且肺癌患者血清中PDCD5、Bax的含量与肺癌病灶内PDCD5、Bax的含量呈正相关;肺癌病灶中C-myc、RACK1、CatL、MMP2、N-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病灶且与血清中PDCD5、Bax的含量呈负相关,LAST1、PAQR3、TCF21、E-cadherin、TIMP1、TIMP2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病灶且与血清中PDCD5、Bax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PDCD5、Bax含量的降低与肿瘤病灶内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加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Bcl-2相关X蛋白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凋亡基因PDCD5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辉 丁剑冰 +4 位作者 孙伟 马秀敏 张彤 曹春宝 陈英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PDCD5 mRNA为靶基因运用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DCD5 mRNA的表达(哈萨克族18例、汉族22例)。结果: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PDCD5 mRNA为靶基因运用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DCD5 mRNA的表达(哈萨克族18例、汉族22例)。结果: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PDCD5 mRNA表达阳性率为80.0%、80.0%、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光密度计数后PDCD5 mRNA表达量在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7644±0.1444、0.9341±0.1631和1.8703±0.4767,其表达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PDCD5 mRNA的表达在不同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DCD5 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远处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均无密切相关性,可以通过增加例数对其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PDCD5 mRNA在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本研究可能对食管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D5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丹宁 李焕焕 +3 位作者 林芷伊 李晶 苏帆 巩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研究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晚期NSCLC患者40例作为肺癌组,体检健康者20例为正常组。肺癌组给予铂类药物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 目的研究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晚期NSCLC患者40例作为肺癌组,体检健康者20例为正常组。肺癌组给予铂类药物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化疗,治疗周期为21 d,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癌组化疗前后及正常组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疗效、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组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PDCD5蛋白的水平有效组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PDCD5蛋白的水平有效组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组化疗后PDCD5蛋白的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后PDCD5蛋白的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是否吸烟、性别、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清中PDCD5蛋白的水平有望成为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也可能为晚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