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外科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若梅 刘凌云 +1 位作者 陈小华 黎艳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压疮患者中实施程序化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3至今对该院肝胆外科中800例患者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同期选取肝胆外科中2011年3月—2013年3月未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的800例患者,分析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方法,... 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压疮患者中实施程序化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3至今对该院肝胆外科中800例患者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同期选取肝胆外科中2011年3月—2013年3月未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的800例患者,分析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并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管理效果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程序化护理实施前在压疮漏报率、治愈率与发生率上均高于实施后,且实施前89.25%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低于实施后98.88%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发现,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压疮风险意识均优于程序化护理实施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积极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有效减少临床压疮情况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极大程度的推动了医疗事业,值得各科借鉴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程序化护理管理 肝胆外科 方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程序化护理管理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穆晓菁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2期97-98,101,共3页
目的对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程序化护理管理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该院风湿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的90例患者为例,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程序化护理管理,现... 目的对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程序化护理管理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该院风湿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的90例患者为例,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程序化护理管理,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服药精准率(95.56%)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科患者施行程序化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精准服药率,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进而促进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科 程序化护理管理 精准服药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霄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0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纳入该次研究工作,选择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管...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纳入该次研究工作,选择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结果研究组的呼吸及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0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护理投诉发生率为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救治成功率为96.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理维度评分为(28.30±7.15)分,社会维度评分为(29.20±5.35)分,环境维度评分为(26.05±4.35)分,生理维度评分为(17.40±3.20)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用于乳腺癌癌性伤口护理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4
作者 郑丽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用于乳腺癌癌性伤口护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将该院122例乳腺癌癌性伤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伤口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用于乳腺癌癌性伤口护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将该院122例乳腺癌癌性伤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伤口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连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气味、渗液、疼痛及伤口出血好转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水平及遵医嘱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用于乳腺癌癌性伤口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 乳腺癌癌性伤口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