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封开县杏花河旧屋后山遗址古稻双峰乳突及稃壳印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文绪 向安强 +1 位作者 邱立诚 姚锦鸿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用水稻双峰乳突、粒型特征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封开县杏花河古稻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封开杏花河古稻稃壳印痕双峰乳突单体的纵横比平均为1.01,处于籼、粳的分界线上,已处在籼、粳分化初期;双峰乳突判别函数为-0.99,处于籼、粳两亚种之... 用水稻双峰乳突、粒型特征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封开县杏花河古稻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封开杏花河古稻稃壳印痕双峰乳突单体的纵横比平均为1.01,处于籼、粳的分界线上,已处在籼、粳分化初期;双峰乳突判别函数为-0.99,处于籼、粳两亚种之间的中点附近,靠近普通野生稻,表明尚处在籼、粳未分化完成的原始状态;粒型显现出一种长而大粒的野生稻、籼稻中间型特征;相对距离测定表明其性状总体处在野生稻和籼稻的过渡阶段。经综合分析后认为,该群古稻粒型长而宽,大粒无芒,籼、粳属性模糊,属于一种古老的栽培稻;其双峰乳突形态种属特征不清晰,属于一种非籼、非粳、非野生稻的栽培稻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古稻 稃壳印痕 双峰乳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峡遗址M104古稻稃壳印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文绪 向安强 +1 位作者 邱立诚 肖东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在缺乏古稻谷的情况下,稻壳印痕也不失一种鉴别古稻的方法,用此方法对100片石峡遗址M104古稻稃壳双峰乳突印痕进行研究,确认石峡古稻是一个处于籼、粳分化,属性模糊的杂合种群,是古稻演化历史阶段的反映.石峡古稻所呈现的籼、粳模糊性... 在缺乏古稻谷的情况下,稻壳印痕也不失一种鉴别古稻的方法,用此方法对100片石峡遗址M104古稻稃壳双峰乳突印痕进行研究,确认石峡古稻是一个处于籼、粳分化,属性模糊的杂合种群,是古稻演化历史阶段的反映.石峡古稻所呈现的籼、粳模糊性和分化状态特征,表明石峡古稻是我国栽培稻起源与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峡遗址 古栽培稻 稃壳印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