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释气体对CVD-SiC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浩 陈大明 +2 位作者 仝建峰 李宝伟 王岭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59-362,共4页
在自行设计制造的直流电阻加热CVD装置上制备SiC纤维,研究了CH3SiHCl2-CH3SiCl3-H2-Ar体系中在W芯表面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工艺,考察了稀释气体Ar气含量对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的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涂层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SEM,XRD分... 在自行设计制造的直流电阻加热CVD装置上制备SiC纤维,研究了CH3SiHCl2-CH3SiCl3-H2-Ar体系中在W芯表面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工艺,考察了稀释气体Ar气含量对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的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涂层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SEM,XRD分析。结果表明:Ar气不但起到了输送气体源,排出废气、增大流量、使反应室中前后端的反应气体比例尽量保持一致的作用,还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很好的平衡空间的温度差。当稀释气体的含量达到25%时,纤维的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SIC纤维 稀释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气体流量对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硼掺碳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涂建勇 刘永胜 +4 位作者 成来飞 张立同 杨文彬 徐永东 张伟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7-402,共6页
以BCl3-C3H6-H2为气相反应体系,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硼掺碳涂层。研究了Ar气稀释流量对硼掺碳涂层沉积速度、形貌、组成和键合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释气体流量作用下,硼掺碳的沉积速度没有明显变化,产物形貌由致密向层状转... 以BCl3-C3H6-H2为气相反应体系,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硼掺碳涂层。研究了Ar气稀释流量对硼掺碳涂层沉积速度、形貌、组成和键合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释气体流量作用下,硼掺碳的沉积速度没有明显变化,产物形貌由致密向层状转变,硼元素含量稍有减少而碳元素含量稍有增加。沉积产物中B元素的键合方式以B-sub-C和BC2O为主。结合化学反应和气体扩散,探讨了稀释气体的作用机制,表明PyC形成反应的主导作用导致稀释气体流量对沉积速度作用不明显,而BCl3和C3H6在Ar气中扩散系数的差异导致产物形貌和组成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碳涂层 化学气相沉积(CVD) 稀释气体 形貌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稀释气体氧碘化学激光3维喷管流动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薛社生 李守先 束小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6-390,共5页
应用改进的3维化学反应流程序,对基于RADICL装置、以氮气为稀释气体的化学氧碘激光喷管流动做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达到合适副气流穿深的主副气流匹配条件,考虑了提高水汽流量、改变主副气流总温对增益系数的影响,比较了与以氦气为稀释气... 应用改进的3维化学反应流程序,对基于RADICL装置、以氮气为稀释气体的化学氧碘激光喷管流动做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达到合适副气流穿深的主副气流匹配条件,考虑了提高水汽流量、改变主副气流总温对增益系数的影响,比较了与以氦气为稀释气体的不同特点。结果发现:氮气作为稀释气体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流速低,静压大,在亚声速区驻留时间长,碘分子离解快,使得增益系数峰值增大,且下降快。模拟结果提示:改变喷管结构,将副气流喷孔下移,增益分布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碘化学激光 稀释气体 数值模拟 增益分布 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气体对二甲醚着火延迟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红光 李佳政 +1 位作者 石智成 高翔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在上止点压力1.5 MPa,上止点温度670~795 K,当量比为1的实验条件下,利用快速压缩机(RCM)研究了N_2、N_2/Ar(50%/50%)和Ar/CO_2(61.2%/38.8%)稀释气体对二甲醚(DME)着火延迟期的影响。利用CHMKINPRO软件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进行了模拟研究... 在上止点压力1.5 MPa,上止点温度670~795 K,当量比为1的实验条件下,利用快速压缩机(RCM)研究了N_2、N_2/Ar(50%/50%)和Ar/CO_2(61.2%/38.8%)稀释气体对二甲醚(DME)着火延迟期的影响。利用CHMKINPRO软件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稀释气体组分对二甲醚混合气体第一阶段着火延迟期影响很小,但对总着火延迟期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在负温度系数(NTC)区间的起点温度附近。与N_2相比,N_2/Ar(50%/50%)使得实验中总着火延迟期缩短30%。稀释气体的化学效应对第一阶段着火延迟期和总着火延迟期的影响均很小。在低温区间和NTC区间,稀释气体的热效应起主导作用,而当上止点温度超过NTC区间时,CO_2的化学效应影响增强且超过热效应而起到主导作用。随稀释率增加,DME混合气体第一阶段着火延迟期略有延长,而总着火延迟期出现明显延长,且总着火延迟期的NTC现象变得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气体 二甲醚 着火延迟期 快速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丙烷稀释气体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敏 钟海彬 +1 位作者 赵昕 陈琦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2,共1页
采用玻璃体手术联合12%~16%的全氟丙烷气体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全氟丙烷 稀释气体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气体Ar对金刚石薄膜沉积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伟 赵业权 高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4-367,共4页
本文探讨了在燃烧焰法沉积金刚石薄膜过程中,稀释气体Ar 对沉积质量的影响。发现在成膜过程中适当量的Ar 起到增大内焰体积、降低沉积速率和提高晶型质量的作用。文中分析了其原因,并实现了利用Ar 来控制高质量金刚石薄膜的生长。
关键词 燃烧焰法 金刚石薄膜 稀释气体 薄膜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IL中稀释气体对单态氧产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赵伟力 多丽萍 桑凤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1-423,共3页
 利用自发Raman散射光谱对射流式氧发生器的单态氧产率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稀释气体对于发生器产率的影响,并分析了造成影响的原因。
关键词 单态氧产率 稀释气体 C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气体组分和浓度对柴油喷雾燃烧特征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易文韬 丰雷 +3 位作者 王煜 崔雁清 刘海峰 尧命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一台高温、高压可视化定容燃烧弹,采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不同稀释气体(Ar、N2和CO2)在10%~40%的氧体积分数范围内对柴油喷雾着火和火焰发展过程的影响;采用羟基自发光成像和双色法研究了低氧体积分数下稀释气体组分(Ar和N2)对火焰... 通过一台高温、高压可视化定容燃烧弹,采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不同稀释气体(Ar、N2和CO2)在10%~40%的氧体积分数范围内对柴油喷雾着火和火焰发展过程的影响;采用羟基自发光成像和双色法研究了低氧体积分数下稀释气体组分(Ar和N2)对火焰发展特征和碳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氧体积分数增加,柴油机喷雾火焰自发光亮度增强,火焰宽度减小,碳烟初始形成位置向喷雾上游迁移.氧体积分数为30%、稀释气体为CO2时,火焰头部出现剧烈波动.在低氧体积分数下,稀释气体为N2时的火焰自发光亮度远弱于稀释气体为Ar的情况,在气体成分为10%O2+90%N2的情况下,在燃烧初期会观察到微弱的蓝色化学发光.使用Ar替代N2作为稀释气体后火焰浮起长度显著缩短,火焰温度上升,火焰中游内部的碳烟浓区分布更广.相比于N2,极端低氧体积分数下使用Ar作为稀释气体能够有效提升柴油喷雾火焰的着火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喷雾火焰 稀释气体 定容燃烧弹 光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气体对火焰闪烁的影响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嵇铭栋 潘文轩 杨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9-1074,1089,共7页
为研究稀释气体对火焰闪烁不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uent求解器模拟了同轴射流燃烧器中火焰的燃烧,研究了CO_(2)和N_(2)作为稀释气体对火焰闪烁现象的影响,并分析了火焰闪烁的非线性特性。结果表明:轴向最大火焰温度随着稀释比的增大而降低... 为研究稀释气体对火焰闪烁不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uent求解器模拟了同轴射流燃烧器中火焰的燃烧,研究了CO_(2)和N_(2)作为稀释气体对火焰闪烁现象的影响,并分析了火焰闪烁的非线性特性。结果表明:轴向最大火焰温度随着稀释比的增大而降低,火焰的振荡幅度也随之减弱;相比N_(2),CO_(2)更容易抑制火焰的闪烁;增大稀释比也会使火焰的闪烁频率峰值提高,燃烧系统的流动和换热也从周期性振荡进入混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气体 同轴射流 火焰闪烁 非线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准则和稀释气体对乙烯点火延时的影响
10
作者 刘二伟 徐胜利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0,共9页
利用矩形截面激波管研究点火准则和稀释气体对乙烯点火延时的影响。采用压电传感器记录测点压力时间历程,采用光谱仪和光电倍增管记录自发光强时间历程,以压力、总自发光强与·OH和·CH自由基特定能级发射光强等信号判定是否发... 利用矩形截面激波管研究点火准则和稀释气体对乙烯点火延时的影响。采用压电传感器记录测点压力时间历程,采用光谱仪和光电倍增管记录自发光强时间历程,以压力、总自发光强与·OH和·CH自由基特定能级发射光强等信号判定是否发生自点火,给出自点火过程的时间起始点和终止点,得到了不同点火准则和稀释气体对应的乙烯/氧气/氮气和乙烯/氧气/氩气点火延时。结果表明:相同工况的乙烯点火延时测量数据相对误差约为15%,数据验证了本文实验和测量方法可靠性。针对当量比为1.0、压力为0.2 MPa,得到了温度范围为905~1 489 K,稀释气体的摩尔分数为75%氮气和75%氩气时的乙烯点火延时,给出点火延时和温度拟合的Arrhenius型表达式。不同点火准则会影响所测点火延时数据,但多次测量结果确定的点火延时和温度变化规律近似相同。不同稀释气体对激波管自点火流场的影响表现为和流场均匀性以及混合物比热相关。相同工况的乙烯/氧气/氮气点火延时大于乙烯/氧气/氩气点火延时。高温区和低温区的乙烯/氧气/氩气点火延时与温度的拟合关系不同,转折温度约为1 121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延时 激波管 点火准则 稀释气体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释气体下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点火
11
作者 沈双晏 金星 邓同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73-1379,共7页
等离子体由于可以同时在燃料反应中增加化学效应与热效应,有望成为辅助点火的有效技术途径。构建了基于激波管的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点火实验系统,测量了甲烷自点火、持续放电以及放电后断电条件下的点火延迟时间,分析了不同稀释气体下等... 等离子体由于可以同时在燃料反应中增加化学效应与热效应,有望成为辅助点火的有效技术途径。构建了基于激波管的等离子体辅助甲烷点火实验系统,测量了甲烷自点火、持续放电以及放电后断电条件下的点火延迟时间,分析了不同稀释气体下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的缩短效果。构建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量系统,测量了放电单元中的发射光谱。在实验条件下,点火温度越高,持续放电下活性粒子的浓度越高。较小的放电功率(<4 W)即可将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30%~95%。稀释气体为Ar时,等离子体在点火温度小于1 000 K或大于1 400 K时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缩短作用更好。稀释气体为N2时,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等离子体对甲烷点火延迟时间作用效果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激波管 点火延迟 稀释气体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法发生低含量硫化氢气体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树国 杨圣辉 +2 位作者 吴海 盖良京 李梦怡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研制了采用高精度质量流量控制器组成的气体稀释装置,并通过不同种类气体标准物质对稀释装置的性能进行评价。将装置用于低含量硫化氢气体的发生,经硫化氢气体标准物质对装置多次测试得出结论,稀释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发生低含量的硫... 研制了采用高精度质量流量控制器组成的气体稀释装置,并通过不同种类气体标准物质对稀释装置的性能进行评价。将装置用于低含量硫化氢气体的发生,经硫化氢气体标准物质对装置多次测试得出结论,稀释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发生低含量的硫化氢气体,且具有较好线性、准确度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体稀释装置 H2S 质量流量控制器 准确度 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动态稀释装置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雨彤 毕哲 +2 位作者 杨扬仲夫 马浩淼 吴海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6-963,共8页
基于质量流量控制器(MFC)搭建了一套稀释装置,并通过高精度甲烷光谱仪验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稀释比为0.01~0.02时,理论稀释浓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稀释比为0.04~0.1时,理论稀释浓度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因... 基于质量流量控制器(MFC)搭建了一套稀释装置,并通过高精度甲烷光谱仪验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稀释比为0.01~0.02时,理论稀释浓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稀释比为0.04~0.1时,理论稀释浓度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因此,稀释比很小时稀释装置的准确性欠佳。MFC上游输入气体压力变化对其输出气体流量存在影响,当输入压力在0.2~0.6 MPa范围内变化时,MFC输出气体流量变化极差不超过1%,由此导致稀释装置输出的标准气体浓度的变化不超过1%。使用稀释装置制备标准气体时,优先设定MFC在满量程10%以上的范围内工作,以保证稀释装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体稀释装置 标准气体 稀释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品质分析中基于临界流锐孔的气体稀释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华竞 范连军 +3 位作者 王星 邓凡锋 邓文清 王维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08,114,共8页
目的解决国内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氢燃料微痕量杂质组分准确分析难题。方法建立了基于临界流锐孔原理的气体稀释方法以适用于氢燃料品质分析,由于氢燃料品质分析中待测样品主组分为氢气而不是氮气,故引入响应因子数学模型,研究了对... 目的解决国内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氢燃料微痕量杂质组分准确分析难题。方法建立了基于临界流锐孔原理的气体稀释方法以适用于氢燃料品质分析,由于氢燃料品质分析中待测样品主组分为氢气而不是氮气,故引入响应因子数学模型,研究了对不同种类气体的流量影响。结果经实验验证,气体稀释方法的稀释比达到1∶1000以上,稀释比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优于1%,实现了动态发生微痕量级(摩尔分数10-9)水平的氢中甲醛、甲烷组分的气体标准物质,其含量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不大于7%,各稀释含量间线性相关系数R 2大于0.999。结论氮中甲醛和氢中甲醛的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响应因子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并且经过响应因子修正后的气体稀释方法可明显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 气体稀释方法 微痕量 临界流锐孔 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空气-稀释气层流燃烧速率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成龙 黄佐华 +5 位作者 何佳佳 金春 王金华 张志远 苗海燕 王锡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532,共8页
利用高速纹影摄像法和球型发展火焰研究了常温常压下丙烷-空气,丙烷-空气-稀释气预混层流燃烧特性,获得了不同稀释系数(0、10%、20%、30%)和燃空当量比(0.6~2.0)下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率和马克斯坦长度值,分析了拉伸对火焰传播速率的影... 利用高速纹影摄像法和球型发展火焰研究了常温常压下丙烷-空气,丙烷-空气-稀释气预混层流燃烧特性,获得了不同稀释系数(0、10%、20%、30%)和燃空当量比(0.6~2.0)下混合气的层流燃烧速率和马克斯坦长度值,分析了拉伸对火焰传播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烷-空气混合气的无拉伸火焰传播速率和无拉伸层流燃烧率在当量比1.1时达到最大值,随当量比的增加,马克斯坦长度值降低,火焰前锋面不稳定性趋势增加。当量比为1.4时,马克斯坦长度值由正值转为负值。丙烷-空气-稀释气混合气随稀释系数的增加,火焰传播速率和层流燃烧速率降低,在当量比小于1.4时,随稀释系数的增加,马克斯坦长度值增加,火焰前锋面的稳定性趋势增加。有无稀释气时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的比值仅与稀释系数有关并成线性关系而与混合气浓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 稀释气体 层流燃烧速率 马克斯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稀释对天然气掺氢预混层流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占锋 张欣 +2 位作者 胡尚飞 侯效森 李明亮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8-412,共5页
在定容燃烧弹内研究了相同的掺氢比、不同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下,天然气-氢气-二氧化碳-空气的预混气体层流火焰燃烧特性;分析了二氧化碳体积的增加对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二氧化碳气体的稀释作用和... 在定容燃烧弹内研究了相同的掺氢比、不同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下,天然气-氢气-二氧化碳-空气的预混气体层流火焰燃烧特性;分析了二氧化碳体积的增加对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二氧化碳气体的稀释作用和吸热作用使混合气燃烧速率降低,火焰半径随时间的增长率明显减小;同时火焰前锋出现"ω"形的火焰锋面,减小了已燃区和未燃区接触面积,拉伸火焰传播速率明显下降.当二氧化碳体积分数?CO_2≤5%,时,拉伸火焰传播速率随拉伸率的增加而减小,马克斯坦长度为正值,火焰前锋面趋于稳定;当?CO_2≥10%,时,马克斯坦长度随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由于氢气和天然气的马克斯坦长度随着稀释度的增加有相反的变化规律,所以其变化规律取决于可燃混合气中占主导地位的可燃气体是氢气还是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CO2稀释气体 层流火焰燃烧速率 马克斯坦长度 定容燃烧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气对离子电流影响的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伟东 何子奇 +3 位作者 杨猛 魏旭星 邓宇 高忠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9,共8页
针对稀释气体影响离子电流前锋区特征峰的研究比较缺乏,以甲烷/空气/稀释气体为对象,通过在定容燃烧弹内布置离子电流测量电极,获得了稀释气种类N2/CO2/Ar和0%、5%、10%、15%几种不同稀释比条件下离子电流的特征峰值,结合CHEMKIN化学反... 针对稀释气体影响离子电流前锋区特征峰的研究比较缺乏,以甲烷/空气/稀释气体为对象,通过在定容燃烧弹内布置离子电流测量电极,获得了稀释气种类N2/CO2/Ar和0%、5%、10%、15%几种不同稀释比条件下离子电流的特征峰值,结合CHEMKIN化学反应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主导离子电流前锋区信号生成的带电组分的数密度、敏感性系数及其生成路径。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稀释比下,CO2稀释对离子电流信号的抑制作用最大;在不同的稀释气体种类下,离子电流前锋区峰值均在过量空气系数λ为0.95时达到最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离子电流前锋区信号贡献最大的组分是H3O+和电子e,链分支反应R38、链终止反应R52和离子化初始反应R326对这两种组分浓度的影响较大。在过量空气系数λ为0.95时,O和CH数密度都较大且反应区温度最高,导致化学离子化程度最大,离子电流值前锋区峰值也达到最大值。该结论为研究稀释气体对燃料燃烧的离子电流信号影响和火焰锋面电学特性提供了一定的机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容燃烧弹 离子电流 离子反应机理 稀释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大直径烟囱可溯源烟气流量测量方法
18
作者 卢志民 谢子立 +5 位作者 卢伟业 陈小玄 黄泳如 刘泽明 田学军 姚顺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8,共11页
示踪气体稀释法能解决电厂大直径烟囱流场复杂导致的烟气流量测量结果误差大的问题。该方法具有可溯源性,且其测量原理与常规速度面积法不同,因此具有作为流量测量现场校准方法的潜力。为此,该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示踪气体稀释法在... 示踪气体稀释法能解决电厂大直径烟囱流场复杂导致的烟气流量测量结果误差大的问题。该方法具有可溯源性,且其测量原理与常规速度面积法不同,因此具有作为流量测量现场校准方法的潜力。为此,该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示踪气体稀释法在火电厂烟囱烟气流量测量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示踪剂稀释比例、示踪剂注入截面对测量的影响,同时还设计不同示踪剂取样方案来评估测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约9D(D为烟囱直径)高度处,示踪剂与烟气实现充分混合;示踪剂稀释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示踪剂与烟气的混合效率;示踪剂在烟道处注入能有效减小流量测量误差。在负荷率80%下,采取烟囱注入时,各取样方案的误差波动范围较大,但3点取样具有较稳定且良好的测量效果,在3D、8D、12D截面上的测量误差分别仅为-3.59%、-0.69%、-1.05%;水平烟道注入时,各取样方案的流量测量误差均不超过±10%,且3点取样时,在3D、8D、12D截面上的测量误差分别仅为0.98%、-0.52%、0.21%,均在±1%以内。该研究证明了示踪气体稀释法在大直径烟囱烟气流量测量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烟囱 烟气流场 流量测量 溯源 示踪气体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管道烟气流量测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子立 卢志民 +5 位作者 姚顺春 刘泽明 黄泳如 莫爵徽 叶建威 林玥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4,共13页
2021年全国碳市场开启,为了提高碳交易的准确性,需要做到碳排放数据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在这种背景下,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作为一种碳排放量化方法得到了重视。其有效工作的基础是烟气流量的准确测量。但电厂烟囱尺寸大,内部烟气流... 2021年全国碳市场开启,为了提高碳交易的准确性,需要做到碳排放数据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在这种背景下,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作为一种碳排放量化方法得到了重视。其有效工作的基础是烟气流量的准确测量。但电厂烟囱尺寸大,内部烟气流动特性复杂,烟气流量难以准确测量。重点分析了皮托管流量计和气体超声波流量计在大口径管道流量测量中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大口径管道气体流量测量技术。此外,还介绍了一种独立的流量测量方法—示踪气体稀释法,探讨其发展现状及作为一种流量标定方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管道 流量测量 烟气流场 示踪气体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燃料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晓峰 解立峰 +2 位作者 彭金华 何志光 惠君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碳氢燃料云雾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分析认为:初始温度的变化对胞格尺寸的影响较小;胞格尺寸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稀释气体使碳氢燃料的爆轰波胞格尺寸增大,在稀释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胞格尺寸将迅速增...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碳氢燃料云雾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分析认为:初始温度的变化对胞格尺寸的影响较小;胞格尺寸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稀释气体使碳氢燃料的爆轰波胞格尺寸增大,在稀释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胞格尺寸将迅速增大;起爆能的增大可以导致更加复杂的爆轰波次胞格结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爆轰波 胞格结构 稀释气体 胞格尺寸 起爆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