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稀酸水解液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多志 黄清发 +2 位作者 虞爱娜 王复 颜涌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在秸秆两步稀酸水解工艺中,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水解液中的单糖成分进行测定,采用2%硼氢化钠的氨溶液将稀酸水解液中的单糖还原成糖醇,然后在甲基咪唑催化剂的作用下和乙酸酐在水相中直接反应生成乙酰化的糖醇,用二氯甲烷萃取... 在秸秆两步稀酸水解工艺中,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水解液中的单糖成分进行测定,采用2%硼氢化钠的氨溶液将稀酸水解液中的单糖还原成糖醇,然后在甲基咪唑催化剂的作用下和乙酸酐在水相中直接反应生成乙酰化的糖醇,用二氯甲烷萃取后进行GC/MS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稀酸水解液中有五种单糖,主要是木糖和葡萄糖,其次是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少量的甘露糖;利用此方法测定了一批秸秆稀酸水解液,得到了该秸秆稀酸水解过程的最佳的反应时间。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秸秆稀酸水解液中单糖的浓度,为水解工艺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稀酸水解液 乙酰化 单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土热改性对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液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彭芬 郭海军 +3 位作者 张海荣 王璨 杨会娟 陈新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149-2152,2156,共5页
采用焙烧酸化法对凹凸棒土进行了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凹凸棒土的热改性条件进行了优化,且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其脱色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液的脱色效果最佳的凹凸棒土热改性条件... 采用焙烧酸化法对凹凸棒土进行了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凹凸棒土的热改性条件进行了优化,且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其脱色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液的脱色效果最佳的凹凸棒土热改性条件:450℃焙烧2 h、酸浓度10%。酸化作用使凹土内粒间杂质胶结物和碳酸盐矿物分解,疏通内部孔道,H+与凹土结构内阳离子置换,增大比表面积,改善其表面特性;焙烧活化可除去不同状态的水,改变其结构,增大孔容和比表面积;两者结合处理使颗粒白土的吸附脱色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白土 凹凸棒土 改性 脱色率 稀酸水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游离细胞乙醇发酵 被引量:3
3
作者 钱名宇 张晶 +2 位作者 李学凤 潘亚平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0-344,共5页
为了对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进行游离细胞乙醇发酵,采用了混合菌种与不同发酵方式对稀酸水解液的乙醇发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菌和2#菌以及1#菌和3#菌两组混合菌种的驯化,得到了能耐受一定浓度的发酵抑制因子并产生较高乙醇产量的菌株... 为了对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进行游离细胞乙醇发酵,采用了混合菌种与不同发酵方式对稀酸水解液的乙醇发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菌和2#菌以及1#菌和3#菌两组混合菌种的驯化,得到了能耐受一定浓度的发酵抑制因子并产生较高乙醇产量的菌株。用1#菌和2#菌混合菌种以及1#菌和3#菌混合菌种进行批式发酵,72h内乙醇产率分别为0.49g/g和0.45g/g,达到了理论产率的96.1%和88.5%。对补料批式发酵进行的初步研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 游离细胞 乙醇发酵 补料批式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细胞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乙醇发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晶 钱名宇 +2 位作者 李学凤 潘亚平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3-507,共5页
利用不同菌种的固定化细胞对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进行乙醇发酵,对2#菌进行了以木糖为底物7个批次的驯化培养。利用4#与1#的混合菌及3#菌进行批式发酵以及4#和1#、1#和3#、4#和3#混合菌及3#菌进行补料批式发酵,结果表明,1#和4#及1#和3#... 利用不同菌种的固定化细胞对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进行乙醇发酵,对2#菌进行了以木糖为底物7个批次的驯化培养。利用4#与1#的混合菌及3#菌进行批式发酵以及4#和1#、1#和3#、4#和3#混合菌及3#菌进行补料批式发酵,结果表明,1#和4#及1#和3#混合固定化对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进行补料批式发酵,乙醇产率较为理想,分别为理论产率的79.3%和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 菌种驯化 固定化细胞 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稀酸水解液灭菌方式对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XY16发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昊 陈啸鹏 +3 位作者 贺爱永 郭亭 姜岷 韦萍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5,共5页
玉米芯稀酸水解液(CDAH)中抑制物含量影响其制备生物丁醇的发酵性能。对玉米芯稀酸水解液的灭菌处理方式(如pH,灭菌温度等)与抑制物含量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灭菌温度、水解糖液总糖浓度对蒸汽灭菌过程中抑制物的产生有显... 玉米芯稀酸水解液(CDAH)中抑制物含量影响其制备生物丁醇的发酵性能。对玉米芯稀酸水解液的灭菌处理方式(如pH,灭菌温度等)与抑制物含量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灭菌温度、水解糖液总糖浓度对蒸汽灭菌过程中抑制物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在优化的灭菌条件(总糖质量浓度70 g/L,pH 4.0,灭菌温度115℃,灭菌时间15 min)下,灭菌后的水解糖液中,糠醛11.2 mg/L,羟甲基糠醛(HMF)43.4 mg/L,单酚74.3 mg/L,多酚46.7 mg/L。产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XY16能利用水解糖液,总糖质量浓度为40 g/L时,丙酮、丁醇和乙醇(ABE)质量浓度达到11.78 g/L,其中丁醇为7.36 g/L,和传统灭菌处理(121℃,15 min)及过滤除菌处理的水解糖液相比,丁醇、丙酮和乙醇(ABE)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29%和228%,丁醇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16%和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稀酸水解液 灭菌 抑制物 丁醇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细胞原位催化秸秆稀酸水解液制木糖酸的活性炭脱色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柔 张红玉 +1 位作者 周鑫 徐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30-233,253,共5页
研究旨在探讨活性炭对木质纤维水解液全细胞原位催化制取木糖酸产品的脱色精制技术与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以脱色率(%)和木糖酸回收率(%)为指标,分别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研究并确定脱... 研究旨在探讨活性炭对木质纤维水解液全细胞原位催化制取木糖酸产品的脱色精制技术与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以脱色率(%)和木糖酸回收率(%)为指标,分别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研究并确定脱色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粉状活性炭对秸秆稀酸水解液所制取的木糖酸产品液均具有选择性的吸附功能,对色素杂质的吸附脱除率明显高于对木糖酸的吸附率。C3对木糖酸产品的选择性脱色精制效果最佳。C3活性炭添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时间和温度,最适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20%、脱色温度60℃、吸附时间40 min,脱色率达到99.74%,木糖酸回收率可保持90.05%。这说明采用C3粉状活性炭对木糖酸进行脱色和产品精制的技术可行,且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脱色 活性炭 秸秆稀酸水解液 全细胞原位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物产乙醇的酵母特性及耐毒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沈 周桂雄 +1 位作者 张兰波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产乙醇的酵母菌Y1(Candida tropicalis)和Y4(Issatchenkiaorientalis)的乙醇发酵特性及耐毒能力进行了的研究。以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原...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产乙醇的酵母菌Y1(Candida tropicalis)和Y4(Issatchenkiaorientalis)的乙醇发酵特性及耐毒能力进行了的研究。以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原位脱毒乙醇发酵)。结果表明,Y1和Y4均能在24h内将水解液中所有的葡萄糖消耗完,乙醇产率分别为0.49g/g和0.45g/g,分别达到了理论值的96.1%和86.0%。在含有不同浓度梯度的糠醛及5-羟甲基糠醛的模拟水解液中,Y1和Y4能耐受的最高糠醛浓度均为5.0g/L,最高的5-羟甲基糠醛浓度均大于7.0g/L,当两种抑制剂等量混合时,两株菌能耐受的最高浓度为4.0g/L。两株菌均有较好的乙醇发酵及耐毒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原位脱毒发酵生产然料乙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tropicafiz Y1 Issotchenlda orientdis Y4 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 原位脱毒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物产乙醇的酵母特性及耐毒研究
8
作者 田沈 周桂雄 +1 位作者 张兰波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5,共4页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产乙醇的酵母菌Y1(Candida tropicalis)和Y4(Issatchenkiaorientalis)的乙醇发酵特性及耐毒能力进行研究。以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原位脱... 对实验室筛选出的两株高效代谢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产乙醇的酵母菌Y1(Candida tropicalis)和Y4(Issatchenkiaorientalis)的乙醇发酵特性及耐毒能力进行研究。以未经任何脱毒处理的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为发酵底物进行乙醇发酵(原位脱毒乙醇发酵)。结果表明:Y1和Y4均能在24h内将水解液中所有的葡萄糖消耗完,乙醇产率分别为0.49g/g和0.45g/g,分别达到理论值的96.1%和86.0%。在含有不同浓度梯度的糠醛及5-羟甲基糠醛的模拟水解液中,Y1和Y4能耐受的最高糠醛浓度均为5.0g/L及最高的5-羟甲基糠醛浓度均大于7.0g/L,当两种抑制剂等量混合时,两株菌能耐受的最高浓度为4.0g/L,两株菌均有较好的乙醇发酵及耐毒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原位脱毒发酵生产然料乙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TROPICALIS Y1 Issatchenkia ORIENTALIS Y4 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液 原位脱毒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乙醇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田沈 徐鑫 +2 位作者 孟繁燕 白罚利 杨秀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21-224,共4页
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首先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可发酵糖,在稀酸水解木质纤维素得到的糖液中,除含有葡萄糖、木糖等六碳糖和五碳糖外,根据水解温度、酸浓度和时间的不同,还含有不同浓度的发酵抑制剂。因此,在研究木质纤维... 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首先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可发酵糖,在稀酸水解木质纤维素得到的糖液中,除含有葡萄糖、木糖等六碳糖和五碳糖外,根据水解温度、酸浓度和时间的不同,还含有不同浓度的发酵抑制剂。因此,在研究木质纤维素稀酸水解糖液的乙醇发酵中,对代谢木糖成乙醇的菌种的研究、对代谢发酵抑制剂微生物的研究、对稀酸水解糖液的脱毒方法的研究以及对稀酸水解糖液不同发酵方式的乙醇发酵研究等非常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以上几个方面近几年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水解 发酵抑制剂 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