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耦及脉冲噪声下基于稀疏重构的鲁棒DOA估计算法
1
作者 何从 刘帅 +1 位作者 闫锋刚 金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44-2453,共10页
针对互耦效应和脉冲噪声并存环境下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问题,提出一种结合M估计与稀疏重构的算法。首先,为了消除互耦效应的影响,依据互耦矩阵的托普利兹结构进行恒等变形,得到了不含未知互耦系数的字典。随后,为... 针对互耦效应和脉冲噪声并存环境下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问题,提出一种结合M估计与稀疏重构的算法。首先,为了消除互耦效应的影响,依据互耦矩阵的托普利兹结构进行恒等变形,得到了不含未知互耦系数的字典。随后,为了使算法能适应高斯噪声和不同强度的脉冲噪声,将位置得分函数表示为高斯位置得分函数和一系列非线性函数的线性组合,利用噪声样本估计线性组合系数从而建立损失函数。最后,采用迭代硬阈值算法进行稀疏重构,并通过改进信号更新策略提高正确收敛的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抑制互耦效应和脉冲(高斯)噪声的干扰,同时相较已有算法在低信噪比、强脉冲特性下的性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互耦 脉冲噪声 稀疏重构 M估计 迭代硬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管道声模态无偏稀疏重构方法
2
作者 文璧 李泽芃 +4 位作者 杜军 王亚南 刘元是 乔百杰 陈雪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87,共9页
针对应用声模态分解技术解析压气机管道内截通声模态特征时,传统均匀环形阵列要求传感器数量多、传统稀疏估计方法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无偏稀疏声模态重构方法,通过L_(1)范数正则化方法实现声模态向量支撑集的求解,再通过最小... 针对应用声模态分解技术解析压气机管道内截通声模态特征时,传统均匀环形阵列要求传感器数量多、传统稀疏估计方法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无偏稀疏声模态重构方法,通过L_(1)范数正则化方法实现声模态向量支撑集的求解,再通过最小二乘实现模态幅值的无偏估计,最后分别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无偏稀疏重构方法相对于经典稀疏重构方法显著提高了声模态重构精度以及辨识鲁棒性,相对于L_(1)范数正则化方法在三种不同传感器布局下,主导声模态幅值重构精度分别提升1.74 d B,2.36 d B和0.78 d B;相对于L_(1/2)范数正则化方法具有更好的阶次辨识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气动声学 管道声模态 声阵列 稀疏重构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的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方法
3
作者 杨浩 张帆 +1 位作者 许绘香 黄继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172,共6页
大气湍流会对无线激光通信网络中的信号传输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信号畸变等问题,导致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的精度下降,对此,提出基于稀疏重构的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方法。首先根据抽象模型进行大气湍流下的大气信道统计模型的... 大气湍流会对无线激光通信网络中的信号传输产生较大的影响,造成信号畸变等问题,导致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的精度下降,对此,提出基于稀疏重构的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估算方法。首先根据抽象模型进行大气湍流下的大气信道统计模型的构建。然后基于大气湍流下的大气信道统计模型采用引入二次筛选的回溯广义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获取的激光信号实施稀疏重构,突出信号中的有效信息,实现信号预处理。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样本拟合法实现无线激光通信网络通信信号的时延估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抗噪能力和鲁棒性以及时延估算精度。重构后的激光信号频率成分与原始信号基本一致,所提方法能够捕捉到无线激光通信网络时延,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时延估算精度,为实际应用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时延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模型 SSB-GOMP算法 稀疏重构 最小二乘样本拟合 时延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子进化稀疏重构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志星 李天昊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70,共10页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基于稀疏表示基本理论,提出一种使用多因子进化算法求解的多正则化稀疏重构降噪模型。首先,将多正则化模型的求解划分为多3个目标子任务,即l0范数约束优化主任务和l1、l1/2范数正...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基于稀疏表示基本理论,提出一种使用多因子进化算法求解的多正则化稀疏重构降噪模型。首先,将多正则化模型的求解划分为多3个目标子任务,即l0范数约束优化主任务和l1、l1/2范数正则化额外任务,以上任务分别构成3个不同目标的多因子优化稀疏重构算法;其次,根据在进化过程中不同正则化任务的优先级,采用黄金分割搜索策略保证每个族群包含相似适应度的个体,通过两点交叉遗传算子保证样本的稀疏性特征;最后,将阈值迭代算法应用于局部搜索过程加速子任务中的种群收敛。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分别通过仿真信号和实际轴承数据验证本文方法可行性,发现在-10 dB的高斯噪声干扰下,重构信号的信噪比依然达到5 dB。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强噪声背景下的冲击特征,为进一步的故障诊断提供可靠先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子进化算法 稀疏重构 信号降噪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注意力机制的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敏 周国亮 +1 位作者 王红旭 郑怿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1,共8页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样本数量少、缺陷目标背景复杂干扰导致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特征冗余以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稀疏重构注意力(sparse reconstruction dual attention,SRDA)机制的目标检测模型。首先,为了降低深层特征冗...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样本数量少、缺陷目标背景复杂干扰导致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特征冗余以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稀疏重构注意力(sparse reconstruction dual attention,SRDA)机制的目标检测模型。首先,为了降低深层特征冗余对模型的影响,采用稀疏重构机制对模型的深层特征层进行筛选和过滤;其次,为了增强模型对不同背景下目标区域的表达能力,提出位置注意力机制来捕获浅层特征目标区域的上下文信息,并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在深层特征层上加强对特定类别语义的特征表示,增强缺陷目标的语义信息;最后,通过对无人机拍摄采集的输电线路绝缘子图像进行缺陷检测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获取精确的缺陷特征,提高绝缘子缺陷检测精度,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重构 绝缘子缺陷检测 注意力机制 语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水声信号的稀疏重构反卷积测向算法
6
作者 董赛蒙 邢传玺 +1 位作者 魏光春 崔晶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646,共11页
针对浅海复杂定位环境下信噪比低、多信源目标方位估计分辨能力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多目标水声信号的离格稀疏贝叶斯学习重构反卷积测向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维纳滤波反卷积算法对阵元接收的信号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对信号数据进行... 针对浅海复杂定位环境下信噪比低、多信源目标方位估计分辨能力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多目标水声信号的离格稀疏贝叶斯学习重构反卷积测向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维纳滤波反卷积算法对阵元接收的信号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对信号数据进行奇异值分解,从而降低噪声和信号重构过程的计算量;再建立离格稀疏信号模型,通过贝叶斯学习算法得到最大后验概率;最后求出多个目标信源的波达方向估计值。文章所提算法通过使用维纳滤波反卷积超分辨算法,获得了更高的方位估计的分辨率,提高了对多个目标的检测性能。仿真分析和海试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与MUSIC算法和OGSBI算法相比,该方法在信噪比大于-8 dB时,方位估计的均方根误差在1°以内,并在多目标定位精度、算法鲁棒性以及运行速度上均有更优的性能,为水下多目标波达方向估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纳滤波 水声多目标方向估计 反卷积 稀疏重构 高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稀疏重构模型的声学层析温度分布重建
7
作者 董祥虎 张立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4-841,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基于声学层析成像的温度分布重建精度,引入了一种偏差较小的误差函数(ERF)对稀疏重构模型进行改进,并使用迭代重加权算法对模型进一步优化,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完成温度分布重建。进行了仿... 为进一步提高基于声学层析成像的温度分布重建精度,引入了一种偏差较小的误差函数(ERF)对稀疏重构模型进行改进,并使用迭代重加权算法对模型进一步优化,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完成温度分布重建。进行了仿真与实验测试,并与LASSO、ART及Landweber算法进行比较,仿真实验中基于ERF模型的温度分布重建质量最优,其平均相对误差及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和0.14%;实验测试中,其设定温度点重建温度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最小,为0.043%,明显小于其它3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测量 声学层析成像 稀疏重构 误差函数 迭代重加权算法 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l_0范数的稳健稀疏重构算法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军华 黄知涛 +1 位作者 周一宇 王丰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5-1189,共5页
针对测量值受噪声污染的稀疏重构问题,本文提出了稳健近似l0范数最小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反正切函数近似l0范数,然后建立基于近似l0范数的含噪稀疏重构模型,最后通过拟牛顿法求解该模型,并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数值仿真表明,本文提出... 针对测量值受噪声污染的稀疏重构问题,本文提出了稳健近似l0范数最小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反正切函数近似l0范数,然后建立基于近似l0范数的含噪稀疏重构模型,最后通过拟牛顿法求解该模型,并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数值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重构稀疏向量时需要较少的测量值,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重构 基追踪 平滑l0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的跳频信号时频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沙志超 黄知涛 +1 位作者 周一宇 王军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2,共6页
针对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存在噪声抑制能力弱、时频聚集性不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重构的跳频信号时频分析方法来获取清晰的、高聚集度的时频图。首先根据惩罚函数的思想建立了跳频信号无约束的稀疏重构模型;然后理论分析了罚函数因... 针对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存在噪声抑制能力弱、时频聚集性不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重构的跳频信号时频分析方法来获取清晰的、高聚集度的时频图。首先根据惩罚函数的思想建立了跳频信号无约束的稀疏重构模型;然后理论分析了罚函数因子的取值标准;最后用近似l0范数算法求解得出跳频信号的时频图。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获取跳频信号的时频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信号 稀疏重构 时频分析 近似l0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快速稀疏重构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少东 陈文峰 +1 位作者 杨军 马晓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8-715,共8页
目前的稀疏重构算法求解多量测向量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计算复杂度高;二是不能实现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重构.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量测向量快速重构算法.该算法首先构建矩阵平滑零范数法,实现对具有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的重构... 目前的稀疏重构算法求解多量测向量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计算复杂度高;二是不能实现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重构.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量测向量快速重构算法.该算法首先构建矩阵平滑零范数法,实现对具有任意稀疏结构的多量测向量的重构,并获得多量测向量的初始支撑集;其次根据稀疏度与量测维度的关系,对初始支撑集进行筛选获得预选支撑集;然后采用贝叶斯组检验方式得到信号重构所需的最终支撑集;最后通过最终支撑集实现信号的重构.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矩阵平滑零范数法的高效性以及贝叶斯组检验对冗余支撑集的剔除功能,不但实现了稀疏位置随机变化的多量测向量的高效重构,而且保证了算法的精度,并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基于实测数据的ISAR成像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重构 任意稀疏结构 多量测向量 贝叶斯组检验 矩阵平滑零范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域平滑稀疏重构的DOA估计算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蔡晶晶 宗汝 蔡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73,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空域平滑稀疏重构的DOA估计算法,利用空域平滑理论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处理,然后通过KR积变换改变其结构,并对变换后的矩阵进行稀疏重构获得角度估计。此外,该文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目标函数误差求解方法。从仿真实验可以看...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空域平滑稀疏重构的DOA估计算法,利用空域平滑理论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处理,然后通过KR积变换改变其结构,并对变换后的矩阵进行稀疏重构获得角度估计。此外,该文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目标函数误差求解方法。从仿真实验可以看出,该算法与传统的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DOA估计算法对比,明显降低了运算量,且对于相干和非相干信号的处理性能均有所提高,在低角度间隔、低信噪比和低采样数条件下优势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空域平滑 稀疏重构 DOA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1范数的稀疏重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树楠 李东生 +1 位作者 张浩 雍爱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5,共4页
针对基于l1范数的l1-SVD稀疏重构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求解得到的解矢量稀疏性较差,空间谱中存在较多伪峰,对DOA的正确估计造成干扰的问题,对l1-SVD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加权l1范数的稀疏重构DOA估计算法。该算法... 针对基于l1范数的l1-SVD稀疏重构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求解得到的解矢量稀疏性较差,空间谱中存在较多伪峰,对DOA的正确估计造成干扰的问题,对l1-SVD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加权l1范数的稀疏重构DOA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采样信号进行空间傅里叶变换,由空间傅里叶变换得到的空间谱选取权值矢量;再对l1-SVD算法中解矢量的各元素进行加权,以解矢量的加权l1范数作为最小化的目标函数,从而促进结果的稀疏性。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的权值选取过程所需的计算量小,加权处理后的l1-SVD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伪峰,提高DOA估计精度,且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该算法的性能随快拍数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估计 稀疏重构 空间傅里叶变换 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的机载雷达训练样本挑选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汉伟 张永顺 +1 位作者 王强 吴亿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32-1537,共6页
针对空时自适应处理中训练样本受目标信号污染时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重构技术的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接收数据由阵元-脉冲-距离域转换到阵元-多普勒-距离域,然后采用改进的正则化FOCUSS算法进行空域稀疏重... 针对空时自适应处理中训练样本受目标信号污染时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重构技术的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接收数据由阵元-脉冲-距离域转换到阵元-多普勒-距离域,然后采用改进的正则化FOCUSS算法进行空域稀疏重构,估计待检测多普勒通道对应的阵元-距离域数据得到高分辨角度-距离谱,利用杂波多普勒与角度的先验关系,剔除角度-距离谱上明显偏离角度期望的样本,实现对训练样本的有效选择。仿真表明,相比传统样本选择方法,该方法无须估计协方差矩阵,在小样本集情况下依然能够剔除被污染的样本,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干扰目标 先验知识 稀疏重构 训练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WSN中基于能量有效性自适应观测的梯度投影稀疏重构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晓荣 姚英彪 +1 位作者 包建荣 陆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3,共7页
针对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侧的模拟信息转换器对本地感知数据进行稀疏表示与压缩测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有效性观测的梯度投影稀疏重构(GPSR)方法。该方法根据事件区域内认知节点对实际感知到的非平稳信号空时相关性结构,... 针对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侧的模拟信息转换器对本地感知数据进行稀疏表示与压缩测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有效性观测的梯度投影稀疏重构(GPSR)方法。该方法根据事件区域内认知节点对实际感知到的非平稳信号空时相关性结构,映射到小波正交基级联字典进行稀疏变换,通过加权能量子集函数进行自适应观测,以能量有效的方式获取合适的观测值,同时对所选观测向量进行正交化构造测量矩阵。汇聚节点采用GPSR算法进行自适应压缩重构。仿真比较了GPSR自适应重构与正交匹配追踪(OMP)重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压缩比小于0.2的区域内,基于能量有效性观测的GPSR自适应重构效果优于传统随机高斯测量信号重构。在相同节点数情况下,GPSR自适应压缩重构方法在低信噪比区域内具有较小的重构均方误差,且该方法所需观测数明显低于随机高斯观测,同时有效保障了感知节点的能耗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有效性 梯度投影稀疏重构 自适应压缩 加权能量子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维稀疏重构的高效数据域STAP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明威 王杰 +1 位作者 吴迪 朱岱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86-2290,共5页
本文基于信号稀疏重构技术,研究利用待检测样本直接进行动目标检测的高效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方案.该方案对时域降维的阵元-多普勒域数据采用空域稀疏重构技术估计高分辨率角度-多普勒谱,进而基于稀疏空时谱研究知识辅助的动目标检测算... 本文基于信号稀疏重构技术,研究利用待检测样本直接进行动目标检测的高效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方案.该方案对时域降维的阵元-多普勒域数据采用空域稀疏重构技术估计高分辨率角度-多普勒谱,进而基于稀疏空时谱研究知识辅助的动目标检测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抑制杂波实现慢动目标检测,且运算量小易于实时并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稀疏重构 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的共形阵列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沛 赵拥军 刘成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08,共8页
针对共形阵列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中存在的通用性差、主瓣保形困难、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重构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渐进最小方差准则,实现了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的稀疏重构,并得到期望方向上... 针对共形阵列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中存在的通用性差、主瓣保形困难、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重构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渐进最小方差准则,实现了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的稀疏重构,并得到期望方向上的导向矢量估计,进而求得波束形成器的最优权矢量。该算法无需复杂的子阵分解或虚拟映射变换,适用于任意阵列形状。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不仅保证了期望的主瓣响应,同时对指向误差有较好的稳健性。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所需采样快拍数少,计算复杂度低,收敛速度快,在较大的输入信噪比范围内达到了较好的阵列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共形阵列 渐进最小方差准则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流形自适应稀疏重构的遥测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学 孙翱 +1 位作者 李冬 黄锐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6-254,共9页
针对遥测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瞬态冲击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时频流形自适应稀疏重构的遥测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提取其时频流形;以时频流形为基础,采用KSVD算法自适应构建过完备字典,并从中找到最匹... 针对遥测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性、瞬态冲击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时频流形自适应稀疏重构的遥测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提取其时频流形;以时频流形为基础,采用KSVD算法自适应构建过完备字典,并从中找到最匹配的时频原子,根据得到的原子与相空间展开信号的时频分布,依次匹配计算获得其重构的稀疏系数;利用稀疏系数和时频原子对相空间中各维信号的时频分布进行重构,通过时频分布的逆运算和相空间还原得到特征增强信号。仿真和实测信号处理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遥测振动信号 时频流形 稀疏重构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维稀疏重构的相干信源二维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秀红 毛兴鹏 张乃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9-1715,共7页
直接将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思想应用到相干信源二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中会带来高计算复杂度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稀疏重构的二维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特殊阵列结构将二维冗... 直接将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思想应用到相干信源二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中会带来高计算复杂度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稀疏重构的二维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特殊阵列结构将二维冗余字典构建问题转化为一维冗余字典的构建,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字典空间谱重构的配对算法,从而在极大降低算法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配对成功概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相干信源具有接近于克拉美罗下界(Cramér-Rao lower bound,CRLB)的估计性能,即使是在低信噪比、少快拍数和小角度间隔的情况下,仍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 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相干信源 降维稀疏重构 冗余子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重构的光学传感器扩展目标量测划分(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雪莹 王铁兵 +2 位作者 张慧 李骏 安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提出一种稀疏重构框架下利用幅度实现扩展目标量测划分的方法.利用衍射受限光学系统特性对像平面进行网格采样,建立稀疏重构模型及"超完备字典".通过重构挖掘像元幅度值中的有效信息并基于成像机理对重构出的非目标量测进行... 提出一种稀疏重构框架下利用幅度实现扩展目标量测划分的方法.利用衍射受限光学系统特性对像平面进行网格采样,建立稀疏重构模型及"超完备字典".通过重构挖掘像元幅度值中的有效信息并基于成像机理对重构出的非目标量测进行抑制处理,利用重构出的亚像元级目标位置、幅度信息实现目标量测的划分.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为6dB时,本文算法比传统方法在实现对所有扩展目标量测的正确划分上提前30s,对目标探测信息能充分利用,在量测划分准确性上比依靠距离划分的传统方法有较大提高,尤其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较传统方法量测划分的准确性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监视 光学传感器 空间近邻目标 扩展目标 量测划分 稀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匹配追踪的稀疏重构时延估计算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维嘉 张鹏 巴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3-529,共7页
在单样本(SMV)、低信噪比条件下,稀疏重构方法可提升时延估计精度,但现有的重构算法在支撑集元素的选择中存在错选和漏选的情况,从而导致估计精度受限。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匹配追踪(LMP)的稀疏重构时延估计算法。该方法... 在单样本(SMV)、低信噪比条件下,稀疏重构方法可提升时延估计精度,但现有的重构算法在支撑集元素的选择中存在错选和漏选的情况,从而导致估计精度受限。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匹配追踪(LMP)的稀疏重构时延估计算法。该方法引入了"循环删除,匹配添加"的思想,有效提升了直达径的估计精度。算法首先建立信道冲激响应稀疏表示模型;然后在获得初始支撑集的前提下,先循环删除支撑集内的元素,再从支撑集补集中依据与当前残差内积值最大来匹配添加新元素,直至残差内积基本不变;最后利用时延值与稀疏支撑集的关系得到了时延的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传统稀疏重构时延估计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同时基于USRP平台,利用实际信号对所提算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估计 稀疏重构 循环匹配追踪 支撑集 USRP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