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UV空间中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无监督特征学习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祖贺 樊养余 王凤琴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7,共9页
现有无监督特征学习算法通常在RGB色彩空间进行特征提取,而图像和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则广泛采用YUV色彩空间。为了利用人类视觉特性和避免色彩空间转换所消耗的计算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在YUV色彩空间进行无监督特征学习的... 现有无监督特征学习算法通常在RGB色彩空间进行特征提取,而图像和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则广泛采用YUV色彩空间。为了利用人类视觉特性和避免色彩空间转换所消耗的计算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在YUV色彩空间进行无监督特征学习的方法。首先在YUV空间随机采集图像子块并进行白化处理,然后利用稀疏自动编码器进行无监督局部特征学习。在预处理阶段,针对YUV空间亮度和色度通道相互独立的特性,提出一种将亮度和色度进行分离的白化措施。最后用学习到的局部特征在大尺寸图像上进行卷积操作从而获得全局特征,并送入图像分类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对亮度分量进行适当的白化处理,在YUV空间中的无监督特征学习就能够获得相当于甚至优于RGB空间的彩色图像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无监督特征学习 稀疏自动编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和支持向量机的图像分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芳 路丽霞 +1 位作者 王洪娟 王鑫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07-3014,共8页
针对单层稀疏自动编码器在特征学习时容易丢失深层抽象特征,特征缺乏鲁棒性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和支持向量机的图像分类方法。构建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对图像逐层学习并自动提取每层特征,根据特征集权值重组法得到每... 针对单层稀疏自动编码器在特征学习时容易丢失深层抽象特征,特征缺乏鲁棒性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和支持向量机的图像分类方法。构建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对图像逐层学习并自动提取每层特征,根据特征集权值重组法得到每层特征权值和重组特征集。将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支持向量机分类优势结合,高效、准确的完成图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自动地学习图像深层特征,重组特征集具有较高的特征识别力,有效地提高了图像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自动编码器 特征学习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栈式降噪稀疏自动编码器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飞翔 刘永祥 霍凯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2期149-156,共8页
雷达目标识别中特征提取是关键步骤,所提取特征的好坏决定着识别效果的优劣,但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很难发掘目标数据深层次本质特征。深度学习理论中的自动编码器模型能够用数据去学习特征,获得数据不同层次的特征表达。同时为消除噪声影响... 雷达目标识别中特征提取是关键步骤,所提取特征的好坏决定着识别效果的优劣,但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很难发掘目标数据深层次本质特征。深度学习理论中的自动编码器模型能够用数据去学习特征,获得数据不同层次的特征表达。同时为消除噪声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栈式降噪稀疏自动编码器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通过设置不同隐藏层数和迭代次数,从雷达数据中直接高效地提取识别所需的各层次特征。暗室仿真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较K近邻分类方法及传统栈式自编码器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深度学习 栈式降噪稀疏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自动编码器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秦胜君 卢志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9422-9426,共5页
传统的文本分类算法都是采用期望交叉熵、信息增益和互信息等统计方法,通过设置阈值获取特征集。如果训练集的数据量较大,则容易出现特征项不明确、特征信息丢失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运用"深度学习"中的稀疏自动编码... 传统的文本分类算法都是采用期望交叉熵、信息增益和互信息等统计方法,通过设置阈值获取特征集。如果训练集的数据量较大,则容易出现特征项不明确、特征信息丢失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运用"深度学习"中的稀疏自动编码器算法自动提取文本特征,然后结合深度置信网络形成SD算法进行文本分类。实验表明,在训练集较少的情况下,SD算法的分类性能低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但是在处理高维数据时,SD算法则比支持向量机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深度学习 稀疏自动编码器 深度置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稀疏自动编码器用于置换混叠图像盲分离 被引量:2
5
作者 段新涛 李飞飞 +2 位作者 刘尚旺 彭涛 王婧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8-617,共10页
针对一类置换区域含噪声的置换混叠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算法来自动检测和分离含噪声的置换区域。对含噪声的置换混叠图像进行分块,获取输入数据集。构建稀疏自动编码器网络,通过数据集训练参数,获得解码后的置换混叠图像... 针对一类置换区域含噪声的置换混叠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算法来自动检测和分离含噪声的置换区域。对含噪声的置换混叠图像进行分块,获取输入数据集。构建稀疏自动编码器网络,通过数据集训练参数,获得解码后的置换混叠图像。将解码后图像与原置换混叠图像作差运算得到差图像,通过检测差图像来确定置换区域,采用自适应阈值化操作分离出含噪声的置换区域,实现对置换区域的自动检测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算法在置换区域位置、大小、个数和所含噪声类型、大小均未知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分离出含噪声的置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分离 置换混叠图像 稀疏自动编码器 深度学习 噪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发动机机载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进 贾爽龙 +1 位作者 张海波 张天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9-1217,共9页
为解决分段线性化机载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大包线、具有10输入11输出的发动机机载自适应模型,该模型由稳态、动态两部分组合而成。首先基于一种新的相似准则进行建模所需样本数据的压缩,在保留主要信... 为解决分段线性化机载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大包线、具有10输入11输出的发动机机载自适应模型,该模型由稳态、动态两部分组合而成。首先基于一种新的相似准则进行建模所需样本数据的压缩,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数据量及采样时间。用BP算法对简化后的样本数据进行了机载模型稳态部分的建模。针对机载模型动态部分所需样本数据量巨大、BP算法难以训练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动态机载模型。引入准稳态判断逻辑,在动态过程使用稀疏自动编码器的动态机载模型,在稳态过程使用基于BP算法的稳态机载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发动机机载模型具有优良的动稳态精度,且实时性好、存储量小,其中动态精度小于1%,稳态精度小于0.6%,一次模型计算时间不大于1ms,模型存储量不大于100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发动机自适应模型 智能发动机控制 BP算法 稀疏自动编码器 采样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社区发现算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尚敬文 王朝坤 +1 位作者 辛欣 应翔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8-662,共15页
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社区发现对研究网络结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k-均值等经典聚类算法是解决社区发现问题的一类基本方法.然而,在处理网络的高维矩阵时,使用这些经典聚类方法得到的社区往往不够准确.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稀疏... 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社区发现对研究网络结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k-均值等经典聚类算法是解决社区发现问题的一类基本方法.然而,在处理网络的高维矩阵时,使用这些经典聚类方法得到的社区往往不够准确.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社区发现算法CoDDA(a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eep sparse autoencoder),尝试提高使用这些经典方法处理高维邻接矩阵进行社区发现的准确性.首先,提出基于跳数的处理方法,对稀疏的邻接矩阵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的相似度矩阵不仅能够反映网络拓扑结构中相连节点间的相似关系,同时还反映了不相连节点间的相似关系.然后,基于无监督深度学习方法构建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对相似度矩阵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低维的特征矩阵.与邻接矩阵相比,特征矩阵对网络拓扑结构有更强的特征表达能力.最后,使用k-均值算法对低维特征矩阵聚类得到社区结构.实验结果显示:与6种典型的社区发现算法相比,CoDDA算法能够发现更准确的社区结构.同时,参数实验结果显示,CoDDA算法发现的社区结构比直接使用高维邻接矩阵的基本k-均值算法发现的社区结构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发现 深度学习 CoDDA s-跳 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轴承故障检测深度卷积稀疏自动编码器建模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冯玉伯 丁承君 陈雪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66-1572,共7页
针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大多采用有监督学习提取故障特征,而有标签数据难以获取的现状,提出一种在稀疏自动编码器中嵌入卷积网络的深度神经网络。利用希尔伯特和傅里叶变换实现机械设备振动时间序列向Hilbert包络谱的转换,通过卷积网络中... 针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大多采用有监督学习提取故障特征,而有标签数据难以获取的现状,提出一种在稀疏自动编码器中嵌入卷积网络的深度神经网络。利用希尔伯特和傅里叶变换实现机械设备振动时间序列向Hilbert包络谱的转换,通过卷积网络中多组卷积核自动学习谱空间数据的不同特征,保证了特征提取的自动化、全面性和多样性,稀疏自动编码器搜索具有正交性数据特征的低维表示,并使得编码后的数据具有很强的聚类特性,实现设备的自动故障诊断。通过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设备故障诊断中具有去标签化、自动化、鲁棒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自动编码器 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 故障诊断 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深度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 被引量:34
9
作者 屈相帅 段斌 +2 位作者 尹桥宣 晏寅鑫 钟颖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7-162,共6页
针对智能电网日益突出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SAE)深度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利用SAE对电能质量扰动原始数据进行无监督特征学习,自动提取数据特征的稀疏特征表达;通过堆栈式稀疏自动编码器(SSAE... 针对智能电网日益突出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SAE)深度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利用SAE对电能质量扰动原始数据进行无监督特征学习,自动提取数据特征的稀疏特征表达;通过堆栈式稀疏自动编码器(SSAE)进行逐层学习,获得电能质量扰动数据的深层次特征;将其连接到softmax分类器进行微调训练,并输出电能质量扰动事件分类结果。利用已添加高斯白噪声的数据对SSAE进行训练,以提高其特征表达的抗噪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包含2种复合扰动在内的9种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并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分类 特征提取 扰动识别 稀疏自动编码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特高压变压器可听噪声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昊洋 马文嘉 +3 位作者 王丰华 周东旭 厉敏宪 季怡萍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73,79,共8页
作为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内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运行中的特高压变压器的本体噪声、冷却装置噪声及环境噪声等相互混叠,给准确分析特高压变压器的噪声特性带来不利影响。文中依据某1 000 kV交流变电站特高压变压器的噪声测试结果,通过设计阻... 作为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内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运行中的特高压变压器的本体噪声、冷却装置噪声及环境噪声等相互混叠,给准确分析特高压变压器的噪声特性带来不利影响。文中依据某1 000 kV交流变电站特高压变压器的噪声测试结果,通过设计阻带滤波器和合理选取稀疏自动编码器的关键参数如隐层节点数、稀疏参数等,提出了一种综合阻带滤波器和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特高压变压器本体噪声提取方法,对比分析了特高压变压器噪声信号分离前后的频谱瀑布图。结果表明:特高压变压器的本体噪声主要集中在100、200、300 Hz分量,经所构建的稀疏自编码器网络提取的特高压变压器本体噪声的时域更为平稳,频域分辨率更高。研究结果可为特高压变电站变压器的可听噪声分析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可听噪声 稀疏自动编码器 频谱瀑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与FA-KEL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5
11
作者 敦泊森 柳晨曦 王奉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2期678-682,共5页
提取滚动轴承有效的故障特征参数是轴承故障诊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改善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高维数据特征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Encoder,SAE)与KELM的方法。首先,提取振动... 提取滚动轴承有效的故障特征参数是轴承故障诊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改善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高维数据特征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Encoder,SAE)与KELM的方法。首先,提取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构成高维特征向量;其次,采用多层SAE融合高维特征来消除特征的冗余性;最后,采用融合后的特征训练KELM,得到故障诊断模型。针对KELM对参数敏感的缺陷,采用萤火虫算法(IF)进行参数优化。为评估方法有效性,采用实验数据进行测试,并与传统KELM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更好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滚动轴承 稀疏自动编码器 核极限学习机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神经网络的负荷曲线分类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林顺富 顾乡 +2 位作者 汤继开 李东东 符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08-3515,共8页
随着电力市场精细化发展以及电力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深度探索电力用户用电行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有监督和无监督算法的电力负荷曲线分类方法。首先,基于距离与曲线形态的双尺度相似性度量,采用无监督优化谱聚类算法... 随着电力市场精细化发展以及电力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深度探索电力用户用电行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有监督和无监督算法的电力负荷曲线分类方法。首先,基于距离与曲线形态的双尺度相似性度量,采用无监督优化谱聚类算法获得负荷曲线精准标签数据;其次,采用稀疏自动编码器神经网络学习大规模待分类负荷曲线的内在特征,得到隐藏层权值矩阵即神经网络的优化初始参数;最后,基于已获得的标签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对大规模待分类负荷曲线的有监督分类。基于爱尔兰负荷数据,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分类方法在DBI指数、轮廓系数、分类有效性以及计算速度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曲线分类 稀疏自动编码器 双尺度谱聚类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自动编码器视觉特征融合的多弹分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宇 温欣玲 +1 位作者 刘兆瑜 马鹏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6-383,共8页
准确识别卫星设备等拍摄到的待发射(或飞行途中)导弹类型,实现及时有效防御,是国内外军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战争状态中导弹具有掩饰色,且因外形差别不显著,现有基于底层特征进行导弹分类识别难度较大甚至无法识别。针对这一问题... 准确识别卫星设备等拍摄到的待发射(或飞行途中)导弹类型,实现及时有效防御,是国内外军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战争状态中导弹具有掩饰色,且因外形差别不显著,现有基于底层特征进行导弹分类识别难度较大甚至无法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Encoder,SAE)高层视觉特征融合底层特征提取的新算法,为了提高分类精度,引入迁移学习,借助STL-10样本库局部特征,并将导弹图像局部特征向量一并送入池化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提取导弹目标对象图像全局特征,通过Softmax回归模型实现导弹分类识别。实验表明,文中提出SAE融合底层特征的导弹分类识别算法较传统基于底层特征及SAE高层特征分类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鲁棒性。另外,为了避免因新型导弹目标对象缺乏训练而导致分类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算法引入迁移学习实现局部特征提取,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分类识别 稀疏自动编码器 视觉特征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优化RUSBoost的窃电检测
14
作者 袁铭敏 姚鹏 +3 位作者 易欣 曾纬和 李乾 孙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1,共10页
为提升检测精度,并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优化RUSBoost的窃电检测。根据用户内部、用户间和温度用电量关系三个方面,将用电用户标记为良性或恶意用户;在为数据指定标签后,通过引入基于重构独立成分分析和稀疏自... 为提升检测精度,并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SAE和优化RUSBoost的窃电检测。根据用户内部、用户间和温度用电量关系三个方面,将用电用户标记为良性或恶意用户;在为数据指定标签后,通过引入基于重构独立成分分析和稀疏自动编码器,从数据中提取特征;使用差分进化随机欠采样增强RUSBOOST和Jaya优化的RUSBOOST进行分类;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能够实现轻量级和高精度的窃电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独立成分分析 稀疏自动编码器 窃电检测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编码器组合的深度学习优化方法 被引量:43
15
作者 邓俊锋 张晓龙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702,共6页
为了提高自动编码器算法的学习精度,更进一步降低分类任务的分类错误率,提出一种组合稀疏自动编码器(SAE)和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m DAE)从而形成稀疏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Sm DAE)的方法,将稀疏自动编码器和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的限制条件... 为了提高自动编码器算法的学习精度,更进一步降低分类任务的分类错误率,提出一种组合稀疏自动编码器(SAE)和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m DAE)从而形成稀疏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Sm DAE)的方法,将稀疏自动编码器和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的限制条件加载到一个自动编码器(AE)之上,使得这个自动编码器同时具有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稀疏性约束条件和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的边缘降噪约束条件,提高自动编码器算法的学习能力。实验表明,稀疏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在多个分类任务上的学习精度都高于稀疏自动编码器和边缘降噪自动编码器的分类效果;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对比实验也表明融入了边缘降噪限制条件,而且更加鲁棒的Sm DAE模型的分类精度比CNN还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动编码器 稀疏自动编码器 降噪自动编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动编码器的托攻击集成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耀军 张付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2,88,共15页
在采用协同过滤技术的推荐系统中,恶意用户通过注入大量虚假概貌使系统的推荐结果产生偏离,达到其攻击目的。为了检测托攻击,根据用户的评分值或基于攻击时间的集中性假设,从不同视角提取攻击概貌的特征。但是,这些基于人工特征的检测... 在采用协同过滤技术的推荐系统中,恶意用户通过注入大量虚假概貌使系统的推荐结果产生偏离,达到其攻击目的。为了检测托攻击,根据用户的评分值或基于攻击时间的集中性假设,从不同视角提取攻击概貌的特征。但是,这些基于人工特征的检测方法严重依赖于特征工程的质量,而且人工提取的检测特征多限于特定类型的攻击,提取特征也需要较高的知识成本。针对这些问题,从用户评分项目的时间偏好信息入手,提出一种利用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自动提取检测特征的托攻击集成检测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将项目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流行度设定为多个等级,对用户的评分数据预处理得到用户-项目时间流行度等级矩阵。然后,采用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对用户-项目时间流行度等级矩阵自动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评分模式的低层特征表达,消除了传统的人工特征工程。以SVM作为基分类器,在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的每层提取特征并进行攻击检测,生成最终的集成检测结果。在Netflix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对均值攻击、AoP攻击、偏移攻击、高级项目攻击、高级用户攻击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托攻击 托攻击检测 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 项目时间流行度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稀疏自编码器与Softmax回归的医学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祥莲 蒋巍 李晓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为了提升医学诊断的预测精度,设计了增强稀疏自编码器和Softmax回归的特征学习和分类阶段组合方法。在稀疏自编码器(SAE)网络的特征学习中,通过惩罚网络的权重实现稀疏性,结合反向传播学习方法将变化向后传递并迭代优化成本函数。在Soft... 为了提升医学诊断的预测精度,设计了增强稀疏自编码器和Softmax回归的特征学习和分类阶段组合方法。在稀疏自编码器(SAE)网络的特征学习中,通过惩罚网络的权重实现稀疏性,结合反向传播学习方法将变化向后传递并迭代优化成本函数。在Softmax回归分类阶段中,利用带动量的小批量梯度下降法来优化Softmax分类器的交叉熵,结合小批数据计算模型误差更新模型参数并实现收敛性。将所提出方法用于心脏病、宫颈癌和慢性肾病(CKD)数据集实验,其预测精度分别为91%、97%和98%,并且表现出较高的特征学习和鲁棒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自动编码器 无监督学习 Softmax回归 医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器的WiFi指纹库更新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永毅 王志祥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3期137-144,共8页
在基于无线保真(WiFi)指纹的室内定位系统中,指纹库是否能及时更新对于精确定位有着至关重要影响。针对无线接入点(AP)移动所带来的定位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稀疏自动编码器(SAE)进行指纹库更新的方法。通过对众包数据进行稀... 在基于无线保真(WiFi)指纹的室内定位系统中,指纹库是否能及时更新对于精确定位有着至关重要影响。针对无线接入点(AP)移动所带来的定位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稀疏自动编码器(SAE)进行指纹库更新的方法。通过对众包数据进行稀疏自编码,提取众包数据中所包含的隐藏特征用于原始指纹库的重构,期间引入均方误差MSE,有效地识别了AP的移动并对原始指纹库进行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有效降低了由于AP移动所带来的定位误差,在移动2个AP、4个AP、6个AP的情况下,相较于原始指纹库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66.1%,75.3%,72.4%,且适用于移动不同AP数量下指纹库的更新,为室内WiFi指纹库的更新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众包数据 指纹库更新 无线接入点 稀疏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编码器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瑞金 郭威麟 龚雪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5,共6页
传统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往往需要依靠专家经验提取特征,分类的准确率有限。结合具有强大特征提取能力的稀疏自动编码器和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本文所提方法包括无监督的特征提取和有监督的扰... 传统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往往需要依靠专家经验提取特征,分类的准确率有限。结合具有强大特征提取能力的稀疏自动编码器和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本文所提方法包括无监督的特征提取和有监督的扰动分类两个环节。首先,通过编码器将高维度的输入数据映射到低维的隐变量特征,并利用解码器把新特征还原为原始的输入信号。然后,以编码器输出的隐变量作为特征,经卷积网络输出扰动类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的特征以及分类器的性能均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分类 稀疏自动编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DA和自编码器的调制识别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业才 张浩然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4-500,共7页
传统调制识别算法是基于高斯白噪声信道的,在复杂信道条件下识别性能明显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抗混淆线性判别分析A-ALDA (Anti-alia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和堆叠稀疏降噪自编码器SSDAE (Stacked Sparse Denoising Autoe... 传统调制识别算法是基于高斯白噪声信道的,在复杂信道条件下识别性能明显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抗混淆线性判别分析A-ALDA (Anti-alia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和堆叠稀疏降噪自编码器SSDAE (Stacked Sparse Denoising Autoencoders)的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中,A-ALDA算法将信号累积量特征重构为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更优的分离性能;将原始特征与新特征输入SSDAE进行分类,SSDAE具有提取关键信息和抗噪声的能力。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识别准确率高于已有的算法;并且在有限信号长度条件下和相位、频率误差干扰情况下,识别准确率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信道 抗混淆线形判别分析 稀疏降噪自动编码器 高阶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