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编码的稀疏码分多址接入HARQ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赖恪 雷菁 +1 位作者 刘伟 文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9,共13页
为了应对后5G以及未来6G时代对可靠性、时延以及吞吐量的严苛要求,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编码的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技术,提出了一种网络编码(NC)辅助的新型HARQ方案。该方案在多用户场景下,将各用户传输过程中处于2个不同时隙... 为了应对后5G以及未来6G时代对可靠性、时延以及吞吐量的严苛要求,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编码的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技术,提出了一种网络编码(NC)辅助的新型HARQ方案。该方案在多用户场景下,将各用户传输过程中处于2个不同时隙的错误包利用NC进行异或操作后重传。这样一来,一方面,只需要一次重传即可完成2个数据包的信息传输;另一方面,重传的数据包在接收端将会获得额外的编码增益。同时,考虑到LDPC和SCMA译码结构的相似性,以及NC译码器的单校验节点特征,基于消息传递算法(MPA),设计了SCMA、LDPC以及NC的联合迭代算法。该算法使接收端能够充分利用当下以及先前传输所获取的软信息,进而发挥NC所带来的编码增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获得比SCMA的传统HARQ方案更高的吞吐量以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网络编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的多用户接入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祚铭 李方晓 +1 位作者 罗胜瀚 石乐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20,共14页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通信,从而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然而,该技术在传输速率和用户容量方面存在不足,仅支持一对一通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通信策略,即将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和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相结合,以提高系统的接入用户容量和整体传输速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情况下,该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用户数量和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 主动网络防御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码分多址收发端改进方案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庄陵 刘思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0-326,共7页
为降低传统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 SCMA)系统的译码复杂度,同时保证系统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io, BER)性能,考虑信道质量因素提出SCMA系统收发端改进方案。在接收端,提出基于信道质量动态选择节点改进消息传... 为降低传统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 SCMA)系统的译码复杂度,同时保证系统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io, BER)性能,考虑信道质量因素提出SCMA系统收发端改进方案。在接收端,提出基于信道质量动态选择节点改进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 MPA),在串行策略基础上对节点更新顺序进行合理排序,减少算法迭代次数,以降低译码复杂度;同时为补偿付出的BER性能代价,在发送端基于信道质量设计动态自适应更新因子图方案,为用户节点匹配高信道增益的资源节点组合,并且考虑到用户的公平性,令上轮更新因子图时信道增益最低的用户节点优先匹配。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改进方案在保证BER性能和各用户公平性前提下有效降低系统译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信道质量 因子图 消息传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叠加的SCMA系统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啸天 季雪京 马金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16,共8页
在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系统中,由于相同子载波上叠加多个用户数据,且不同用户的信道条件不同,所以无法直接进行准确的信道估计。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叠加的SCMA系统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SCMA系统码本的稀疏性,设计了... 在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系统中,由于相同子载波上叠加多个用户数据,且不同用户的信道条件不同,所以无法直接进行准确的信道估计。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叠加的SCMA系统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SCMA系统码本的稀疏性,设计了一种多用户时隙复用的新型导频结构,使不同用户的导频数据在相同时隙叠加后仍能够保证子载波资源相互正交,同时降低了导频资源时隙开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局部正交叠加的导频结构,利用子载波间相关性估计相邻子载波的信道衰落系数,进一步降低导频资源时隙开销。仿真结果表明:在总时间开销相同的前提下,正交叠加方法的信道估计均方误差性能相比于现有方法提升了3 dB,局部正交叠加性能进一步提升了1.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正交叠加 信道估计 导频结构 时隙开销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并结合策略的SCMA多用户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若男 常俊 +2 位作者 余江 和家慧 字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是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无线空口技术支撑,能够满足海量连接的需求。针对上行SCMA通信系统接收端使用的基于串行消息传递算法(MPA)的多用户检测迭代运行时间长,导致系统时延的问题,提出一种串并结合S...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是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无线空口技术支撑,能够满足海量连接的需求。针对上行SCMA通信系统接收端使用的基于串行消息传递算法(MPA)的多用户检测迭代运行时间长,导致系统时延的问题,提出一种串并结合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充分融合了串并行消息传递特点。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串行MPA多用户检测算法,所提算法可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且每轮迭代运行时间减少,从而减小了时延,实现了误比特率性能与系统时延、系统复杂度之间理想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多用户检测 消息传递算法 串并结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驱动辅助MPA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凯 郭红耀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07-1613,共7页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有应用前景的空口技术,在高吞吐量以及大规模连接中极具优势。针对SCMA通信系统中接收端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驱...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有应用前景的空口技术,在高吞吐量以及大规模连接中极具优势。针对SCMA通信系统中接收端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驱动辅助MPA法(Model-driven Assisted MPA,MD-MPA)的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MD-MPA在MPA算法迭代过程中节点更新后的信息矩阵和输出的概率矩阵之后添加权重参数,并通过神经网络训练更新参数。经训练所得权重参数可加快算法收敛速度,降低误码率,获得更佳的译码效果。仿真结果表明,MD-MPA相较于MPA算法,误码率降低了20%,复杂度降低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 多用户检测 消息传播算法(MPA) 模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SCMA系统的动态子图检测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申敏 李佳 何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9-754,共6页
面对未来网络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基于码本的非正交多址技术,在用户连接数、频谱效率和低时延都有很大的提升。由于码字的稀疏性,SCMA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 面对未来网络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基于码本的非正交多址技术,在用户连接数、频谱效率和低时延都有很大的提升。由于码字的稀疏性,SCMA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实现多用户检测,但是复杂度还是相对较高,以至于很难应用于实际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子图消息传递算法(Dynamic Sub-graph 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DS-MPA)进行信号检测。DS-MPA利用剩余值来确定下一次迭代的子图,减少了资源节点的更新用户数量,达到了降低复杂度的目的。仿真结果显示算法性能几乎无损并且降低了1/3左右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消息传递算法(MPA) 动态子图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斯坦整数优化的SCMA码本设计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芳 刘健 冯永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9-1536,共8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海量数据连接,然而传统的正交接入技术无法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技术是一种非正交多址技术,通过资源块的有效分配保证了海量用户信息的可靠传输。在SCMA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海量数据连接,然而传统的正交接入技术无法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技术是一种非正交多址技术,通过资源块的有效分配保证了海量用户信息的可靠传输。在SCMA技术中,码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传统码本设计方法存在的误码率降低受限问题,通过艾森斯坦整数对资源块上的母星座进行构造,并引入网格编码调制技术(TCM)的子集分割思想,从而提出一种艾森斯坦整数优化(EIO)码本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相比华为码本、传统艾森斯坦整数码本及TCM码本,EIO码本可以达到更低的误码率,为SCMA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码本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非正交多址技术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技术 艾森斯坦整数 码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MA-D2D混合网络卷积自编码器
9
作者 许耀华 周鑫源 +3 位作者 黄兴 蒋芳 王翊 王跃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12期1244-1252,共9页
为满足物联网通信大连接、低功耗的需求,高效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在应用了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技术的蜂窝网络中增加设备对设备(D2D)用户对,两者共享频谱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满足大规模连接和低功耗... 为满足物联网通信大连接、低功耗的需求,高效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在应用了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技术的蜂窝网络中增加设备对设备(D2D)用户对,两者共享频谱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满足大规模连接和低功耗的通信需求。然而,当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相同的频谱资源时会导致严重的用户间干扰,导致多用户检测精度降低,译码复杂度增高。本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SCMA-D2D混合网络自编码器设计,通过端到端的联合训练,设计出合适的神经网络结构。用CNN单元实现混合网络的编码,学习SCMA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有效码本;将混合网络的多用户检测问题建模为一个基于共享层机制的多任务分类解码问题,建立多用户分类解码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自编码器能够生成对系统适应性更强的码本,结合接收端的多任务分类解码器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混合网络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同时减小译码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 设备对设备(D2D)通信 无线通信 多用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低轨卫星两步随机接入方案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震 崔高峰 王卫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58-1765,共8页
为了实现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高效率低时延的用户接入,提出了适用于低轨卫星系统的两步随机接入方案,对随机接入信道的数据发送、信道结构、前导码设计以及映射关系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 为了实现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高效率低时延的用户接入,提出了适用于低轨卫星系统的两步随机接入方案,对随机接入信道的数据发送、信道结构、前导码设计以及映射关系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针对传统MAX-LOG-MPA算法FPGA处理时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节点并行迭代更新的FPGA接收机设计来降低处理时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信道结构以及FPGA实现的可行性,相比传统接入方式可接入的用户数量更多,同时采用并行节点迭代更新的接收机将迭代处理时延降低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随机接入 信道设计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 FPGA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通用滤波多载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金鑫 万海斌 +2 位作者 黎相成 陈海强 覃团发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有稀疏码分(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多用户共享(Multi-user Shared Access,MUSA)、图样分割(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等。为了研究这三种... 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有稀疏码分(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多用户共享(Multi-user Shared Access,MUSA)、图样分割(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等。为了研究这三种典型的NOMA技术与通用滤波多载波复用技术(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技术结合后的性能,将三种典型的NOMA与UFMC结合,然后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对比得出UFMC-SCMA系统相比其他两种结合系统具有更好的系统性能。为了更进一步验证UFMC-SCMA系统的优点,还将其与热门的OFDM-SCMA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UFMC-SCMA系统具有码本的稀疏性以及近似最优的信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检测方案,并采用子频带滤波,有效降低了误码率并提高了频谱效率,因而其具有较好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多用户共享接入 图样分割多址接入 通用滤波多载波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SCMA系统的混合期望传播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毅 余湋 +1 位作者 王瀚 高航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作为一种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被提出以支持大规模连接。基于稀疏因子图,SCMA利用低复杂度的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来实现接近最优的多用户检测。但是,传统... 作为一种新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被提出以支持大规模连接。基于稀疏因子图,SCMA利用低复杂度的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来实现接近最优的多用户检测。但是,传统MPA的复杂度仍然很高。为了灵活地控制算法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混合期望传播检测算法用于SCMA检测,建立算法复杂度与信道阈值之间的关系,利用信道阈值控制算法复杂度。此外,将混合期望传播检测算法与消息回退机制相结合以提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检测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可以灵活地在算法性能和计算复杂度之间进行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消息传递算法(MPA) 多用户检测 期望传播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虚拟网关的认知SCMA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乃宣 孙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6-743,共8页
在5G的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场景下,为解决频谱资源不足和网络拥塞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佳虚拟网关的认知SCMA系统模型.该模型根据QoS要求和地理位置把机器类通信设备(MTCD)分成独立的集群,在每个集群中通过认知无线电技术感知可能... 在5G的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场景下,为解决频谱资源不足和网络拥塞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佳虚拟网关的认知SCMA系统模型.该模型根据QoS要求和地理位置把机器类通信设备(MTCD)分成独立的集群,在每个集群中通过认知无线电技术感知可能提供空闲频谱资源的LTE用户,定义为虚拟网关,再根据满意度最大规则选出最佳虚拟网关,将最佳虚拟网关提供的频谱资源分为多个子载波组,并设计MTCD与子载波组的最优匹配算法,MTCD以SCMA(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方式接入网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机器类通信 虚拟网关 认知无线电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子载波组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图的边缘串行消息传递算法
14
作者 贾志豪 孙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46-2151,共6页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重要的码域非正交多址技术,能够满足5G通信的海量机器接入需求,但是接收端采用的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存在收敛速度慢、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文...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作为一种重要的码域非正交多址技术,能够满足5G通信的海量机器接入需求,但是接收端采用的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存在收敛速度慢、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子图的边缘串行消息传递算法(SE-MPA),将原始因子图划分为多个不同子图,在子图的基础上优化消息更新顺序,利用边缘串行更新序列集,被更新的用户节点消息立刻用来更新相连的资源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少量系统BER性能损失条件下,能够有效加快消息收敛速度,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消息传递算法 子图 边缘串行 收敛速度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