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及杨桦林下草本季节动态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8
1
作者 夏富才 赵秀海 +7 位作者 潘春芳 范娟 汪金松 倪瑞强 何怀江 陈贝贝 丁胜建 姜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3-89,共7页
为了认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从2009年5—9月份逐月调查了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及次生杨桦林样地内的100个1 m2的草本样方,比较分析了2种林分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 为了认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从2009年5—9月份逐月调查了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及次生杨桦林样地内的100个1 m2的草本样方,比较分析了2种林分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次生杨桦林中调查到蕨类植物9种,早春短命植物8种,早夏植物36种,晚夏植物31种;阔叶红松林中调查到蕨类植物5种,早春短命植物13种,早夏植物37种,晚夏植物21种。阔叶红松林及次生杨桦林下的草本植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早春时期以黑水银莲花(Anemo-ne amurensis)和东北延胡索(Corydalis ambigua)为主;夏秋季节以山茄子(Brachybotrys paridiformis)和白花碎米荠(Cardamine leucantha)为主。次生杨桦林各月份之间,物种多度差异较大。同一林分不同月份之间的物种相似度在5月份最低,夏季最高;2个林分各个月份之间的相似度均较低。假设所有草本样方在样地中完全随机分布,稀疏曲线描述了样方数与物种数的关系。相比于幂函数模型和对数函数模型,逻辑斯蒂模型能较好地拟合阔叶红松及其次生杨桦林下的样方数与物种数的关系。光照环境是影响次生杨桦林草本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林隙分布和土壤酸碱度是影响阔叶红松林草本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相关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阔叶红松林及次生杨桦林下物种多样性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草本 稀疏曲线 季节动态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甑子岩植被演替与恢复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胥鹏宇 邓洪平 +2 位作者 刘原媛 陈锋 张家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782-10783,10786,共3页
选取两个典型样地对金佛山甑子岩植被演替与恢复进行动态监测,结合稀疏曲线法、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法分析比较了两样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研究表明:①位于陡岩区的样地植被生长和恢复状况良好;而... 选取两个典型样地对金佛山甑子岩植被演替与恢复进行动态监测,结合稀疏曲线法、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法分析比较了两样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研究表明:①位于陡岩区的样地植被生长和恢复状况良好;而位于平缓区的样地,受采矿等相关活动干扰较大,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了逆行演替,在得到一定的保护后,群落演替由逆行演替又渐渐恢复到正常的顺行演替之中。②离人居地较远的样地,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越高,稀疏曲线越陡峭;而离人居地较近的样地则相反。③人为影响对上述地区植物群落的影响非常大,应加大甑子岩生态环境管理力度,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重视退化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重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稀疏曲线 丰富度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初报
3
作者 王亮 裴鹏祖 +2 位作者 任廷锋 田瑞祥 李果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2期94-100,共7页
采用公里网格布设法,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设置红外触发相机20部,对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监测到兽类4目5科7属7种,鸟类4目7科7属8种,包括北山羊、金雕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 采用公里网格布设法,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设置红外触发相机20部,对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监测到兽类4目5科7属7种,鸟类4目7科7属8种,包括北山羊、金雕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盘羊、猞猁、狼和短耳鸮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中北山羊和中亚兔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鸟类中石鸡和漠即鸟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物种稀疏曲线显示,兽类在3个月后趋于稳定,鸟类在10个月后趋于稳定,表明调查取样充分。本次初步调查基本上掌握了保护区冰洞子沟区域鸟兽本底信息,总结讨论了红外相机在鸟兽资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地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监测 野生动物 物种多样性 物种稀疏曲线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热-光伏联合发电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安玫 张珍珍 +3 位作者 陈钊 黄蓉 丁坤 董海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3-1610,共8页
针对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时序性等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基于稀疏卷积递推间隔-频率曲线法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将间隔-频率曲线法和稀疏卷积递推法相结合,评估光伏发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间隔-频率... 针对光伏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时序性等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基于稀疏卷积递推间隔-频率曲线法的电力系统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将间隔-频率曲线法和稀疏卷积递推法相结合,评估光伏发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间隔-频率曲线法对原始负荷和光伏出力的时变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获得短时间内的净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的累计概率、频率分布;然后,采用稀疏卷积递推法将净负荷曲线与发电机组的故障转移过程相结合,依次控制发电机组的运行,完成相应的卷积运算,并结合计算结果求得光热-光伏联合发电接入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和生产成本;最后,基于EPRI 36发电系统的仿真结果,发现光热-光伏联合发电对电力系统有一定的容量可信度,因此可替代一定的常规机组,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这也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因素 光热-光伏 稀疏卷积递推间隔-频率曲线 随机生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