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疏效应下功能性反应系统的数学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崔景安 陈兰荪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27-36,共10页
本文考虑一类具有稀疏效应和Holling第Ⅱ型动能反应的捕食—食饵系统其中a,L,k,b,h,c,d皆为正常数,L<k.假定L>0充分小,如果(1)的正平衡点稳定,则其外围不存在极限环;如果(1)的正平衡点不稳定,讨... 本文考虑一类具有稀疏效应和Holling第Ⅱ型动能反应的捕食—食饵系统其中a,L,k,b,h,c,d皆为正常数,L<k.假定L>0充分小,如果(1)的正平衡点稳定,则其外围不存在极限环;如果(1)的正平衡点不稳定,讨论了Heteroclinic分枝以及极限环的唯一性.特别当L=0时,正平衡点稳定则一定全局渐近稳定,正平衡不稳定时,讨论了极限环的唯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食饵系统 极限环 稀疏效应 功能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稀疏效应下食饵-捕食者系统的脉冲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姜玉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讨论一类具稀疏效应的两种群食饵-捕食者系统的脉冲控制问题,应用脉冲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给出了系统在脉冲控制下稳定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脉冲控制时间间隔的估计.
关键词 稀疏效应 食饵-捕食者 脉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效应捕食—被捕食系统的持久性和周期轨道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基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4-38,共5页
考虑一类稀疏效应非自治 Volterra捕食—被捕食系统 .证明了该系统在某些条件下是持久的 ,而且 ,若该系统是周期系统 ,在某些条件下 ,它们存在唯一的严格正周期轨道 ,且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
关键词 捕食--被捕食 稀疏效应 周期轨道 数学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效应下Ⅳ类功能反应系统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芳 栗永安 杨海霞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7期10-14,共5页
针对一类稀疏效应下具有简化HollingⅣ类功能反应的捕食-食饵系统,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系统的平衡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轨线的全局稳定性和极限环存在的一些充分条件.
关键词 稀疏效应 捕食-食饵系统 HollingⅣ功能反应 极限环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稀疏效应下功能反应的食饵-捕食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岳宗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稀疏效应的食饵-捕食模型,应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于系统的平衡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极限环存在的条件,再构造Dulac函数给出了系统不存在极限环的条件,最终得到了该系统极限环存在的充要条件是正平衡点为不稳定的焦点... 研究了一类具有稀疏效应的食饵-捕食模型,应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于系统的平衡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极限环存在的条件,再构造Dulac函数给出了系统不存在极限环的条件,最终得到了该系统极限环存在的充要条件是正平衡点为不稳定的焦点或结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效应 食饵-捕食系统 平衡点 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稀疏效应下捕食模型正平衡态解的稳定性
6
作者 别群益 赵琼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05-106,共2页
考虑了一类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具稀疏效应和扩散的捕食者-食饵模型,通过建立适当的Lyapunov函数得到其唯一的正平衡态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关键词 稀疏效应 捕食-食铒系统 扩散 全局渐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稀疏效应下捕食模型非常数正解的存在性
7
作者 别群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4,共5页
考虑一个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具稀疏效应的捕食-食饵模型的平衡态问题,获得了该模型正平衡态解的一些结果.首先,给出了正解的先验估计,进而,用能量方法得到其非常数正解的不存在性,用拓扑度理论得出其非常数正解的存在性结果.
关键词 稀疏效应 扩散 先验估计 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效应下第Ⅳ类功能反应系统的定性分析
8
作者 曹明 窦霁虹 贾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9-122,共4页
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了一类稀疏效应下具有第Ⅳ类功能反应的食饵-捕食系统,讨论了系统解的正向有界性和全局稳定性,得到了极限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充分条件,并将王继华一文中系统的食饵密度制约函数推广到了四次.
关键词 稀疏效应 HollingⅣ 平衡点 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林子大样地两个青冈属优势种的点格局对比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俊 艾训儒 +1 位作者 姚兰 陈思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共10页
【目的】基于同一生境范围内的大量数据,对比2个青冈属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分析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生境异质性和密度制约效应的作用机制及种间差异,为进一步揭示群落构建规则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目的】基于同一生境范围内的大量数据,对比2个青冈属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分析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生境异质性和密度制约效应的作用机制及种间差异,为进一步揭示群落构建规则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 hm^2大样地,选择群落优势种群中数量最多、分布广泛、形态相似且同属的多脉青冈和小叶青冈,在剔除高度聚集的根蘖株个体后,将2个种分为小树(1 cm≤DBH<10 cm)、中树(10 cm≤DBH<20 cm)和大树(DBH≥20 cm),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成对相关函数g(r)以及4个点格局零模型(完全空间随机模型、异质泊松模型、先决条件模型和随机标签模型),分析生境异质性在0~150 m尺度上和密度制约在0~30 m尺度上对树木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生境异质性在r>20 m尺度上明显促进了多脉青冈和小叶青冈聚集分布,但小叶青冈在112~150 m尺度上对生境异质性的作用不敏感;多脉青冈和小叶青冈在相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在1~150 m尺度上关联强度g_(12)(r)≈1,主要表现为无关联或负关联,但在1 m距离内,2个树种在小树、中树阶段倾向于相互聚集,大树阶段不能共存;密度制约的自疏效应在0~30 m尺度上均未表现,距离制约仅在多脉青冈小树阶段有轻度表现,但在多脉青冈和小叶青冈的小树到中树阶段,均在0~10 m尺度表现出明显的密度制约稀疏效应;多脉青冈与小叶青冈大树均在1 m距离内对同种小树和中树表现出庇护作用,大树在1~10 m距离内导致了同种小树稀疏,此外,小树、中树的分布格局在0~30 m尺度上与同种大树多为无关联。【结论】多脉青冈和小叶青冈种群内,密度制约的自疏效应、稀疏效应和距离制约效应的作用机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多脉青冈小树倾向于远离大树,而小叶青冈小树在小尺度上轻度聚集在大树周围。多脉青冈和小叶青冈在小尺度上能较好地共存,在中大尺度上,生境异质性是2个树种在样地中大量共存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属比较 生境异质性 密度制约 稀疏效应 自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相似结构柱壳装药殉爆响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立建 沈飞 +3 位作者 畅博 吕永柱 栗保华 谷鸿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3-1010,共8页
为了研究相似结构柱壳装药殉爆响应的差异,选用常用于考核炸药殉爆不敏感性能的两种具有几何相似特性的典型柱壳装药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Ф60 mm和Ф120 mm两种弹体的殉爆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弹体壳体破裂形成的自然破... 为了研究相似结构柱壳装药殉爆响应的差异,选用常用于考核炸药殉爆不敏感性能的两种具有几何相似特性的典型柱壳装药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Ф60 mm和Ф120 mm两种弹体的殉爆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弹体壳体破裂形成的自然破片长宽比约为3.5∶1,破裂前壳体壁厚与破片厚度的比值在1.5~1.75;?60 mm弹体主发弹壳体破裂后形成尺寸较小的自然破片,被发弹发生殉爆是由于相邻多枚小破片撞击后压力叠加的结果,单枚小破片由于撞击后侧向压力波稀疏效应明显而无法起爆被发弹,增加弹间距降低了多枚小破片同时击中被发弹同一区域的概率;对于Ф120 mm弹体,随着壳体厚度的增加,主发弹壳体破裂后形成尺寸较大的自然破片,单枚较大质量的破片撞击被发弹壳体的压力波汇聚效应较强,侧向稀疏区域较小,因此可以冲击起爆被发弹,增加弹间距只是降低较大质量破片击中被发弹的概率。研究结果为不敏感炸药殉爆考核的试验方法设计及结果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殉爆 数值模拟 自然破片 压力叠加 稀疏效应 冲击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Volterra捕食模型的稳态解
11
作者 许飞 张来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讨论一类稀疏效应下Volterra捕食模型:x.=ax(x-L)(k-x)-bxyy.=-cy+dxy-αy2(1)本文首先利用正性引理和上下解方法给出了解的全局存在性和唯一性,接着给出了常微分系统和偏微分系统稳定性的结果。其结论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稀疏效应 上下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的16次试验的超饱和设计
12
作者 刘民千 戴瑛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6,共6页
该文利用 H all(1 96 1 )提出的 1 6阶的 H adamard阵之一构造了一类新的 1 6次试验的二水平因子超饱和设计 ,讨论了这类新的设计的统计性质并与其他已有类似设计作了比较 。
关键词 超饱和设计 效应稀疏性质 Hadamard阵 全混杂 部分混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PEC收录《三峡大掌掌报(自然科掌版)》论文一览(三)
13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一类稀疏效应下捕食模型正平衡态解的稳定性
关键词 INSPEC 论文 自然 三峡 正平衡态 捕食模型 稀疏效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