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的稀疏分量分析新方法
1
作者 刘迅 卓卫东 +1 位作者 何肖斌 张培旭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8-1016,共9页
结合时频掩码技术和模糊C均值聚类,提出一种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新方法。该方法根据结构振动响应的能量信息建立时频掩码,通过时频掩码求解结构模态响应,采用单自由度模态参数识别技术从模态响应中识别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结构振动响应... 结合时频掩码技术和模糊C均值聚类,提出一种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新方法。该方法根据结构振动响应的能量信息建立时频掩码,通过时频掩码求解结构模态响应,采用单自由度模态参数识别技术从模态响应中识别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结构振动响应能量峰值处的时频系数被依次提取,经单源点检测后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对其聚类,将第一个聚类中心作为模态振型。通过数值案例和框架结构试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模态参数识别精度和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模态参数识别 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分析 时频掩码 聚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滤波和稀疏分量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盲分离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豫川 伍星 +1 位作者 迟毅林 刘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0-174,共5页
为有效分离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高故障诊断正确率,针对旋转机械调制故障信号非线性、强噪声干扰以及故障源信号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态滤波(Morphological Filtering,MF)和稀疏分量分析(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SCA)相结合... 为有效分离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高故障诊断正确率,针对旋转机械调制故障信号非线性、强噪声干扰以及故障源信号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态滤波(Morphological Filtering,MF)和稀疏分量分析(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SCA)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观测信号进行形态滤波提取信号中重要调制特征并使信号满足稀疏性要求,应用SCA分离滤波后的观测信号。在完备及欠定条件下对故障轴承加速度信号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离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滤波 稀疏分量分析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分量分析在欠定盲源分离问题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邱天爽 毕晓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6-970,共5页
伴随着国内外对盲源分离问题研究的日益深入,在独立分量分析等经典算法之外逐步发展出了许多新的算法。稀疏分量分析就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利用信号的稀疏分解,克服了独立分量分析非欠定性的要求,解决了欠定情况下的盲源分离问题。... 伴随着国内外对盲源分离问题研究的日益深入,在独立分量分析等经典算法之外逐步发展出了许多新的算法。稀疏分量分析就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利用信号的稀疏分解,克服了独立分量分析非欠定性的要求,解决了欠定情况下的盲源分离问题。本文将以稀疏分量分析为主要对象,归纳总结了近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分析 欠定 稀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稀疏分量分析检测柴油品质参数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扬 戴曙光 葛丁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6-303,共8页
由于光谱盲源分离中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ICA)在柴油品控参数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时预测效果不理想,稳定性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稀疏特性下的盲源分离近红外光谱分析思路——近红外光谱稀疏分量分析法,并用该方法预测了柴油沸点、密度、... 由于光谱盲源分离中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ICA)在柴油品控参数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时预测效果不理想,稳定性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稀疏特性下的盲源分离近红外光谱分析思路——近红外光谱稀疏分量分析法,并用该方法预测了柴油沸点、密度、芳烃总量等品控参数。首先利用柴油校正集光谱样本训练冗余字典并完成光谱在该字典下的稀疏变换,接着完成混合矩阵估计,最后用混合矩阵与柴油品控参数建立回归预测模型。针对混合矩阵估计中光谱稀疏度不为一时聚状特征模糊导致无法确定聚类数的问题,提出将AP聚类算法应用于聚类过程。实验表明,近红外光谱稀疏分量分析法对柴油沸点、密度、芳烃总量预测的相关系数(R)、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达到了98.91%,99.68%,99.43%和2.84,0.88×10-3,0.59,性能优于ICA及全谱偏最小二乘(PLS)等传统方法。该方法可作为一种柴油品控参数检测的有效盲源分离定量分析方法,并可推广于其它光谱检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柴油检测 独立分量分析法 稀疏分量分析法 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势函数稀疏分量分析算法的变压器振声自适应提取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邹亮 刘晗 +2 位作者 徐亮 张黎 赵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7-517,共11页
变压器振动发出的声信号可反映其运行状况,为解决振声信号在采集过程中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BSS)的变压器振声自适应提取方法。首先分析了变电站内噪声分类及特点,并将含噪振声信号从时域变换到稀疏域,据此改进了... 变压器振动发出的声信号可反映其运行状况,为解决振声信号在采集过程中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BSS)的变压器振声自适应提取方法。首先分析了变电站内噪声分类及特点,并将含噪振声信号从时域变换到稀疏域,据此改进了基于势函数的稀疏分量分析(SCA)算法,增加了势函数局部极值排序环节;然后模拟了噪声源数目、振声幅值以及振声频率组成变化共3种特殊情况下的变压器振声提取,采用相关系数和二次残差对分离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选取某220 k V变电站主变压器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解决盲源分离排列模糊的问题,使振声信号在分离信号中始终排在第1位,同时可判断混入噪声源数目,实现变压器振声与多路噪声的自适应分离;该改进算法能够有效提取不同情况下的变压器振声,相关系数均〉0.97,二次残差均〈-29 d B;现场实验成功分离出变压器振声信号、实验人员的2路语音信号以及2路干扰信号,并认为声信号反射是干扰信号的主要成因,变压器体声源是分离振声信号幅值波动的主要原因。该改进算法可对变压器振声进行自适应提取,但信号反射及体声源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势函数 稀疏分量分析 快速FOURIER变换 变压器振声 自适应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定混叠稀疏分量分析的超平面聚类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海林 姚楚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26-1828,共3页
已有的大多数稀疏分量分析算法都是假定源信号是充分稀疏的,或经过小波变换、Fourier变换等后是充分稀疏的,该论文对源信号的稀疏性要求放宽了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超平面聚类的欠定混叠稀疏分量分析算法。算法在观察信号向量集中寻... 已有的大多数稀疏分量分析算法都是假定源信号是充分稀疏的,或经过小波变换、Fourier变换等后是充分稀疏的,该论文对源信号的稀疏性要求放宽了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超平面聚类的欠定混叠稀疏分量分析算法。算法在观察信号向量集中寻找线性无关的向量组,经过分析位于同一个超平面的观测信号向量的数目,确定所有超平面的法向量,通过求解与聚类后的超平面法向量都正交的向量,辨识出混叠矩阵A的所有列向量。数值仿真试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分量分析 欠定混叠 稀疏 超平面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剪切波域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纪建 李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2,146,共9页
在图像盲源分离应用中,传统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直接使用图像混合源作为输入求得解混矩阵,没有利用图像在变换域的稀疏特性,无法获得较好的解混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分析剪切波具有良好稀疏表示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剪切波域... 在图像盲源分离应用中,传统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直接使用图像混合源作为输入求得解混矩阵,没有利用图像在变换域的稀疏特性,无法获得较好的解混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分析剪切波具有良好稀疏表示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剪切波域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混合源变换到剪切波域,得到剪切波系数,接着使用峭度选择最稀疏系数,最后将稀疏系数作为ICA方法的输入实现图像分离.由于选择较少的稀疏系数,问题的求解复杂度有了显著的降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ICA方法相比,该方法获得了更好的分离效果,且缩短了算法的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稀疏分量分析 剪切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分量分析的RANSAC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章建军 曹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1-1683,1687,共4页
为了提高盲源分离的分离性能,提出了基于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首先,如果时域源信号不稀疏,则先对混合信号按要求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或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等线性变换,使其在相应的变换域稀疏化;其次,利用R... 为了提高盲源分离的分离性能,提出了基于随机抽样一致(RANSAC)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首先,如果时域源信号不稀疏,则先对混合信号按要求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或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等线性变换,使其在相应的变换域稀疏化;其次,利用RANSAC算法以序贯的方式估计出混合矩阵的列向量;最后,利用最短路径法等源估计算法估计出源信号,实现盲源分离。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此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估计出混合矩阵,而且对稀疏度要求适当降低的信号也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分量分析 随机抽样一致 欠定混叠 盲源分离 矩阵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负Tucker 3分解的稀疏分量分析在故障信号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军 许飞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8-762,共5页
针对初始故障信号不稀疏难于判断的问题,在非负Tucker 3分解(NTD)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TD的稀疏分量分析(SCA)处理二次特征信号的方法.同时,为了克服NTD算法收敛慢、易陷入过拟合等局限性,对分解因子增加了非负约束,并提出了对分解... 针对初始故障信号不稀疏难于判断的问题,在非负Tucker 3分解(NTD)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TD的稀疏分量分析(SCA)处理二次特征信号的方法.同时,为了克服NTD算法收敛慢、易陷入过拟合等局限性,对分解因子增加了非负约束,并提出了对分解因子一次更新的算法.对比传统的最小交替二乘法,该更新算法能一次性地计算所有分解因子,避免了计算大规模的Jacobian矩阵,从而较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NTD和SCA相结合的方法(SCA_NTD)只需迭代约150步可达到收敛,而且在频谱稀疏性处理方面优于NTF等传统的方法;在分解相同维数张量的条件下,SCA_NTD的最高精度达到了97.16%.因此,SCA_NTD不仅能够改善信号特征的稀疏性,而且对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Tucker 3分解 稀疏分量分析 更新算法 交替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定盲源分离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昌利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70-74,共5页
分析了解决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通过聚类算法得到混合矩阵的估计,通过优化算法恢复源信号。总结了各种实现"聚类"和"优化"的具体方法,论述了欠定盲源分离和稀疏分量分析、压缩传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分析了解决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的稀疏分量分析方法,通过聚类算法得到混合矩阵的估计,通过优化算法恢复源信号。总结了各种实现"聚类"和"优化"的具体方法,论述了欠定盲源分离和稀疏分量分析、压缩传感之间的紧密联系,对欠定盲源分离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分析 稀疏表示 欠定混合 压缩传感 聚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的振动信号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旭 马晓川 +2 位作者 封超 胡泽岩 宋其岩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4-1045,共12页
振动传感器接收的信号往往包含不同部件的振动信号和环境噪声,为了从少量振动传感器的接收信号中识别信号源数和各频率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的欠定盲源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混合信号进行时频变换,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各个... 振动传感器接收的信号往往包含不同部件的振动信号和环境噪声,为了从少量振动传感器的接收信号中识别信号源数和各频率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的欠定盲源分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混合信号进行时频变换,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各个时频点邻域的局部主成分,筛选出单源域特征数据。然后利用余弦距离改进聚类验证技术与模糊聚类算法,对振动源个数进行识别、对聚类参数进行更新,获得信号源数和混合矩阵估计。最后用一系列最小二乘法从混合信号对应的时频点中抽取出源信号。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相比经典时频比方法得到了更稳健、更精确的分离结果,这有助于对机械振动源进行识别和定量评估,以方便后续进行机械状态监测和减振降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分析 模糊聚类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分量分析在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辉 郑海起 唐力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0-626,724-725,共7页
针对齿轮箱复合故障难以检测和诊断难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分量分析的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方法。形态分量分析是一种基于信号形态多样性和信号稀疏表示的信号或图像处理方法,其主要目标是根据信号组成成分的形态差异性,选择合适的字典来分... 针对齿轮箱复合故障难以检测和诊断难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分量分析的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方法。形态分量分析是一种基于信号形态多样性和信号稀疏表示的信号或图像处理方法,其主要目标是根据信号组成成分的形态差异性,选择合适的字典来分离信号。通过仿真信号和齿轮箱轴承、齿轮复合故障振动实验信号的研究结果表明:形态分量分析技术不仅能将形态各异的多分量信号进行有效分离、提取故障特征,而且提高了从强噪声环境中提取瞬态冲击特征的能力,能有效识别齿轮箱的故障类型和故障发生部位,其性能优于传统的独立分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分量分析 稀疏分量分析 故障诊断 齿轮箱 独立分量分析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形态分量分析的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辉 郑海起 唐力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49,173,共6页
针对强噪声环境中有用信号提取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广义形态分量分析的降噪方法。通过引入虚拟观测信号,将一维观测信号扩展为多维虚拟观测信号,再通过广义形态分量分析,实现观测信号的盲源分离,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通过仿真信号和齿轮... 针对强噪声环境中有用信号提取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广义形态分量分析的降噪方法。通过引入虚拟观测信号,将一维观测信号扩展为多维虚拟观测信号,再通过广义形态分量分析,实现观测信号的盲源分离,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通过仿真信号和齿轮磨损故障振动实验信号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义形态分量分析技术能有效分离强背景噪声中的微弱信号,有效提取故障特征,其降噪性能优于传统的独立分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形态分量分析 稀疏分量分析 故障诊断 降噪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盲源分离快速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天宝 杨景曙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6-38,42,共4页
提出一种快速的稀疏信号重构算法,通过定义一个连续可微函数近似l0范数,采用最小化l0范数的方法实现对稀疏源信号的估计。该算法的特点是实现简单,速度快。采用人工生成的信号将算法与通过l1范数最小化的快速稀疏信号重构算法和OM P算... 提出一种快速的稀疏信号重构算法,通过定义一个连续可微函数近似l0范数,采用最小化l0范数的方法实现对稀疏源信号的估计。该算法的特点是实现简单,速度快。采用人工生成的信号将算法与通过l1范数最小化的快速稀疏信号重构算法和OM P算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将该算法用于实际信号的欠定盲源分离。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在保证信号分离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算法的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分析 两步法 l0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分量寻踪的鲁棒视觉跟踪
15
作者 袁广林 薛模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7-423,共7页
传统子空间跟踪易受到模型漂移的影响而导致跟踪失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分量寻踪的鲁棒视觉跟踪方法.该方法以多个模板张成的子空间作为目标表观模型,利用主分量寻踪求解候选目标的误差分量,在粒子滤波框架下利用候选目标... 传统子空间跟踪易受到模型漂移的影响而导致跟踪失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分量寻踪的鲁棒视觉跟踪方法.该方法以多个模板张成的子空间作为目标表观模型,利用主分量寻踪求解候选目标的误差分量,在粒子滤波框架下利用候选目标的误差分量估计最优状态参数.为了适应目标表观变化并克服模型漂移,本文提出一种模板更新方法.当跟踪结果与目标模板相似时,该方法利用跟踪结果更新目标模板,否则利用跟踪结果的低秩分量更新目标模板.在多个具有挑战性的图像序列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跟踪方法相比,文中的跟踪方法具有较优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跟踪 模型更新 分量寻踪 稀疏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混合数据的矢量聚类分析与应用
16
作者 蔡荣太 王延杰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6029-6032,6038,共5页
对稀疏混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类数据具有方向性聚集分布的特点。首先证明了可以采用方向性聚类方法对稀疏混合数据进行处理分离出原数据。即用方向性聚类算法对稀疏混合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估计出混和矩阵。然后证明采用方向性聚类... 对稀疏混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类数据具有方向性聚集分布的特点。首先证明了可以采用方向性聚类方法对稀疏混合数据进行处理分离出原数据。即用方向性聚类算法对稀疏混合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估计出混和矩阵。然后证明采用方向性聚类算法分离出来的数据和原数据之间具有确定的尺度和次序变化关系。最后针对多通道混合数据的盲分离提出了基于中心矢量聚类的稀疏混合数据分离算法SMDDCVC(sparse mixing data decomposition based on center vector clustering),并将该算法用于稀疏混合图像的盲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MDDCVC算法的稀疏混合数据盲分离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分析 方向性聚类 多通道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特性的欠定盲信号分离算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苏弦 刘海林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570,共5页
在源信号在非充分稀疏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两步法欠定盲源分离算法.与现有的大多数稀疏分量分析算法法都是假设源信号是充分稀疏不同,该算法放宽了源信号的稀疏性.与此同时,该算法能够估计出聚类空间的个数,能够克服源信号个数未知... 在源信号在非充分稀疏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两步法欠定盲源分离算法.与现有的大多数稀疏分量分析算法法都是假设源信号是充分稀疏不同,该算法放宽了源信号的稀疏性.与此同时,该算法能够估计出聚类空间的个数,能够克服源信号个数未知的情况.模糊划分矩阵的应用更加有利于源信号的分离.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盲分离 模糊聚类 稀疏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贪婪稀疏优化的欠定语音盲分离方法
18
作者 魏爽 杨璟安 +1 位作者 徐朋 龙艳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99-2307,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语音信号稀疏特征的稀疏分量分析两步法,力图提高欠定情况下的语音信号盲分离性能。不同于传统的两步法,所提方法需要获取语音信号在变换域中的稀疏特征,将贪婪最优化思想引入至稀疏分量分析方法中,重构欠定盲分离语音源信... 提出一种基于语音信号稀疏特征的稀疏分量分析两步法,力图提高欠定情况下的语音信号盲分离性能。不同于传统的两步法,所提方法需要获取语音信号在变换域中的稀疏特征,将贪婪最优化思想引入至稀疏分量分析方法中,重构欠定盲分离语音源信号。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展示了该方法应用于平稳声音信号和非平稳语音信号的盲分离效果,它能较好恢复语音源信号。与现有的最短路径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提高两路以上观测信号的分离性能。相较于平滑L0范数算法,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提高来波方向较近的语音盲信号分离性能。该方法具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分析 贪婪稀疏优化 源信号重构 语音信号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定盲解卷积用于滚动轴承复合故障声学诊断 被引量:9
19
作者 潘楠 伍星 +2 位作者 迟毅林 柳小勤 刘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4-289,341-342,共6页
针对旋转机械复杂声场中强噪声干扰及故障源未知等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盲解卷积的声学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包络谱余弦测度作为独立分量间距离测度,结合冲击信号峭度指标优选独立分量,进而通过频域稀疏分量分析对估计信号做进一步的分离,... 针对旋转机械复杂声场中强噪声干扰及故障源未知等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盲解卷积的声学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包络谱余弦测度作为独立分量间距离测度,结合冲击信号峭度指标优选独立分量,进而通过频域稀疏分量分析对估计信号做进一步的分离,最终实现在欠定条件下对滚动轴承复合故障信号的可靠提取。实际声场环境中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声信号提取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盲解卷积 频域稀疏分量分析 复合故障 声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欠定盲源分离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刚 周以齐 +1 位作者 刘磊 米永振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2-728,811-812,共7页
针对欠定情况下传统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简称BSS)算法无法有效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不受传感器数量限制的BSS算法。算法主要分为振型矩阵估计与单模态信号分离两步。首先,利用各阶模态响应信号在时频域中的... 针对欠定情况下传统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简称BSS)算法无法有效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不受传感器数量限制的BSS算法。算法主要分为振型矩阵估计与单模态信号分离两步。首先,利用各阶模态响应信号在时频域中的聚类特性估计结构的模态振型;然后,在已知振型矩阵的基础上,通过L1范数最小化算法分离出多个单模态信号;最后,利用单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提取各阶模态的频率与阻尼比。经仿真与实验验证,本研究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出结构的各阶模态参数,同时对测量噪声不敏感,具有很好的噪声鲁棒性,在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模态参数识别 欠定 稀疏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