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中基于熵加权的稀疏分数特征选择聚类算法 被引量:5
1
作者 魏霖静 宁璐璐 +1 位作者 郭斌 侯振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93-2294,2303,共3页
为了提高大数据统计及分析的效率,有必要对数据集合进行聚类,以减少数据集合维度,并去掉相似数据冗余。采用熵加权和稀疏分数特征选择相结合,一方面对异构数据进行局部结构划分,降低数据维度,对局部结构的特征重要性标记并排序,提高聚... 为了提高大数据统计及分析的效率,有必要对数据集合进行聚类,以减少数据集合维度,并去掉相似数据冗余。采用熵加权和稀疏分数特征选择相结合,一方面对异构数据进行局部结构划分,降低数据维度,对局部结构的特征重要性标记并排序,提高聚类精度,另一方面,提高聚类稳定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不同种类的大数据聚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聚类 熵加权 稀疏分数 特征选择 数据维度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动目标短时稀疏分数阶表示域探测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晓涵 陈小龙 +2 位作者 黄勇 关键 何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26-2432,共7页
机动目标检测和精细化运动状态估计始终是雷达信号处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时频分布的动目标检测方法难以同时获得高时频分辨率,且参数估计精度受搜索步长的限制。稀疏时频分布技术结合了经典时频分析技术和高分辨稀疏域信号处理的优... 机动目标检测和精细化运动状态估计始终是雷达信号处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时频分布的动目标检测方法难以同时获得高时频分辨率,且参数估计精度受搜索步长的限制。稀疏时频分布技术结合了经典时频分析技术和高分辨稀疏域信号处理的优势,是传统变换域处理技术的扩展。构建了短时稀疏分数阶表示域信号处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雷达机动目标检测和估计方法,即短时稀疏分数阶变换和短时稀疏分数阶模糊函数,实现了时变信号的时间-稀疏变换域高分辨表示。对海雷达目标探测试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复杂背景下雷达机动目标的探测,并能获得目标运动状态的精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动目标探测 稀疏表示 时频分析 稀疏时频分布 稀疏分数阶表示域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海上机动目标高分辨稀疏分数阶模糊函数检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晓涵 陈小龙 +1 位作者 关键 黄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84,共13页
针对复杂海洋背景中高机动目标的快速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分数阶模糊函数(SFRAF)的雷达目标检测算法,所提算法在瞬时自相关函数计算后引入稀疏傅里叶变换(SFT),结合了SFT和分数阶模糊函数(FRAF)的优势,因此,SFRAF对高机动信号... 针对复杂海洋背景中高机动目标的快速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分数阶模糊函数(SFRAF)的雷达目标检测算法,所提算法在瞬时自相关函数计算后引入稀疏傅里叶变换(SFT),结合了SFT和分数阶模糊函数(FRAF)的优势,因此,SFRAF对高机动信号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能够获得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检测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机动目标的检测性能,而相比于FRAF,所提方法能够实现检测效率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动目标检测 高阶相位信号 稀疏傅里叶变换 稀疏分数阶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高分辨稀疏FRFT雷达机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晓涵 陈小龙 +2 位作者 陈宝欣 黄勇 关键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105,共7页
数据量的增加及新体制雷达的发展,对雷达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典检测方法具有其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局限性,迫切需要创新雷达动目标检测方法以提升复杂背景和有限雷达资源条件下的雷达目标探测性能。该文介绍了稀疏傅里叶变换... 数据量的增加及新体制雷达的发展,对雷达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典检测方法具有其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局限性,迫切需要创新雷达动目标检测方法以提升复杂背景和有限雷达资源条件下的雷达目标探测性能。该文介绍了稀疏傅里叶变换(SFT)的基本概念,在其基础上对稀疏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FRFT)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系统描述。然后将SFRFT算法应用于雷达信号处理中,提出了基于快速高分辨稀疏FRFT的雷达机动目标检测算法,为雷达动目标探测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处理 机动目标检测 稀疏傅里叶变换 稀疏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稀疏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riminant embedding by 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nonparametric discriminant analysis for face recognition
5
作者 杜春 周石琳 +2 位作者 孙即祥 孙浩 王亮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564-3572,共9页
A novel supervise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lgorithm, named discriminant embedding by 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nonparametric discriminant analysis(DESN), was proposed for face recogni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DE... A novel supervise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lgorithm, named discriminant embedding by 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nonparametric discriminant analysis(DESN), was proposed for face recogni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DESN, the sparse local scatter and multi-class nonparametric between-class scatter were exploited for within-class compactness and between-class separability description, respectively. These descriptions, inspired by spa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 and nonparametric technique, are more discriminative in dealing with complex-distributed data. Furthermore, DESN seeks for the optimal projection matrix by simultaneously maximizing the nonparametric between-class scatter and minimizing the sparse local scatter. The use of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 further boosts the discriminating power of DESN. The proposed DESN was applied to data visualization and face recognition tasks, and was tested extensively on the Wine, ORL, Yale and Extended Yale B databas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ESN is helpful to visualize the structure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sets, and the average face recognition rate of DESN is about 9.4%,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nonparametric discrimina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