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稀疏冗余表示的三维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广智
常德宽
+3 位作者
王一惠
李振振
赵阳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0-606,1-2,共7页
传统的二维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应用于三维地震数据的随机噪声压制时,去噪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基于稀疏冗余表示的压制三维地震数据随机噪声的方法。该方法在贝叶斯框架下,通过正交匹配追踪(OMP)和K-奇异值分解(K-SVD)不断迭代更新三...
传统的二维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应用于三维地震数据的随机噪声压制时,去噪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基于稀疏冗余表示的压制三维地震数据随机噪声的方法。该方法在贝叶斯框架下,通过正交匹配追踪(OMP)和K-奇异值分解(K-SVD)不断迭代更新三维稀疏矩阵和三维超完备离散余弦变换(DCT)字典,利用三维超完备DCT字典作为三维地震数据的稀疏冗余表示,使三维地震数据中随机噪声得到压制。三维模拟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试算表明:与常规f-x反褶积法和K-L变换法相比,该方法既提高了三维地震数据体的信噪比,又有效地保护了地震反射信号,而且水平切片的连续性和平滑性很好,构造复杂区域的分辨率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冗余
表示
三维超完备DCT字典
三维地震随机噪声压制
正交匹配追踪
K-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EMS陀螺仪的稀疏冗余去噪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金显
韩玉鑫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90,共6页
为了提高随钻测量过程中MEMS陀螺仪的测量精度,抑制振动信号等对陀螺仪漂移造成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算法进行降噪。首先对MEMS陀螺信号进行EMD分解...
为了提高随钻测量过程中MEMS陀螺仪的测量精度,抑制振动信号等对陀螺仪漂移造成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算法进行降噪。首先对MEMS陀螺信号进行EMD分解,利用连续均方误差(CMSE)计算两个连续重构陀螺仪信号的欧式距离,以此将分解得到的模态函数(IMFs)以高、低频的形式分离,剔除高频噪声模态的影响;构建冗余字典,使低频IMFs分量在该字典上稀疏表示,利用贝叶斯理论对优化剩余IMFs分量重构;同时,在该字典上添加一列误差补偿项,通过贝叶斯估计求得。最后将处理后的剩余IMFs分量和补偿项叠加重构。去噪前后,MEMS陀螺仪数据解算的方位角累积误差由11.8562°减小到0.4725°。仿真实验分析可知,该算法可有效去除陀螺仪信号中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陀螺仪去噪
连续均方误差
稀疏冗余
贝叶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稀疏和冗余表象的鬼成像雷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3
作者
韩申生
龚文林
+8 位作者
陈明亮
李恩荣
薄遵望
李望
张惠
高昕
邓陈进
梅笑东
王成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47-2555,共9页
基于稀疏和冗余表象的鬼成像雷达(Ghost Image via Sparsity Constraints,GISC Lidar)是一种结合光场空间涨落特性和现代信息论的全新雷达成像体制,其成像视场和分辨率无关,由此可在探测时采用大视场凝视成像模式捕捉运动目标以对其进...
基于稀疏和冗余表象的鬼成像雷达(Ghost Image via Sparsity Constraints,GISC Lidar)是一种结合光场空间涨落特性和现代信息论的全新雷达成像体制,其成像视场和分辨率无关,由此可在探测时采用大视场凝视成像模式捕捉运动目标以对其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探测。与闪光照相雷达需要将目标的反射光信号成像分布在焦平面阵列光电探测器件上相比,GISC雷达只需要一个无空间分辨能力的单像素探测器接收目标场景的全部反射光信号,因此可以极大地提升系统的成像探测灵敏度。此外,GISC雷达在成像探测过程中可以利用图像的各种先验约束,从而突破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对采样次数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图像的信息获取效率。文中将结合上海光机所将鬼成像技术应用于雷达探测的研究历程,介绍GISC雷达研究进展,并指出GISC雷达工程化实际应用中仍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成像
雷达成像
稀疏
和
冗余
表象
压缩感知
信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_1-analysis稀疏重构在阵列信号恢复及波达角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波
张增辉
朱炬波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157,共6页
通过适当的空域稀疏化构造了可对阵列接收信号进行冗余稀疏表示的阵列流形矩阵,建立了相应的l1-analysis稀疏重构模型,用于恢复阵列接收信号,重点证明了该流形矩阵是满足l1-analysis稀疏重构条件的紧框架,从理论上保证了将l1-analysis...
通过适当的空域稀疏化构造了可对阵列接收信号进行冗余稀疏表示的阵列流形矩阵,建立了相应的l1-analysis稀疏重构模型,用于恢复阵列接收信号,重点证明了该流形矩阵是满足l1-analysis稀疏重构条件的紧框架,从理论上保证了将l1-analysis稀疏重构用于阵列接收信号恢复及波达角估计问题的合理性,并推导出信号恢复误差的理论上界。利用在微波暗室环境中采集的实测数据,结合MUSIC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1-analysis稀疏重构的信号恢复对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的波达角估计性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analysis
稀疏
重构
冗余
稀疏
表示
阵列信号处理
波达角估计
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缩感知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
27
5
作者
王华忠
冯波
+4 位作者
王雄文
胡江涛
李辉
刘少勇
周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7-474,共8页
压缩感知思想在油气勘探领域已经受到了充分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与随机采样有关的随机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分离、空间非规则数据的规则化、地震数据的去噪和地震数据压缩(传输)等;另一方...
压缩感知思想在油气勘探领域已经受到了充分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与随机采样有关的随机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分离、空间非规则数据的规则化、地震数据的去噪和地震数据压缩(传输)等;另一方面是地震数据的特征表达、模型参数(如速度模型参数)的特征表达、模型特征表达情况下的地震波正演模拟以及对应的稀疏反演方法(包括多尺度反演方法)。前者可以直接借鉴信号和图像处理领域发展的各种方法;后者需要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出合适的思想和方法。来自以沉积地层为主的地下介质中的反射(绕射)波场是有特征的或可压缩的;以层状地层为主的模型参数也是可压缩的。这是压缩感知方法能用于地震勘探的基础。首先简述了压缩感知的基本思想,指出它是一套随机采样理论。然后阐述了无论是叠前地震数据或是叠前偏移成像结果都是可以稀疏表达的,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在地震勘探中得到有效应用。接着从随机采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的分离、高维数据规则化方面展示了压缩感知思想的应用。关于随机采样,指出当前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重点应该是更高效地实现"两宽一高"的数据采集。最后列举了压缩感知思想在特征数据提取、编码炮集成像和特征波场成像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和图像的特征表达
稀疏
与
冗余
表示
压缩感知
随机采样
L1/L0范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稀疏冗余表示的三维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广智
常德宽
王一惠
李振振
赵阳
印兴耀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0-606,1-2,共7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4CB239201
2013CB228604)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14-001-010HZ)资助
文摘
传统的二维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应用于三维地震数据的随机噪声压制时,去噪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提出基于稀疏冗余表示的压制三维地震数据随机噪声的方法。该方法在贝叶斯框架下,通过正交匹配追踪(OMP)和K-奇异值分解(K-SVD)不断迭代更新三维稀疏矩阵和三维超完备离散余弦变换(DCT)字典,利用三维超完备DCT字典作为三维地震数据的稀疏冗余表示,使三维地震数据中随机噪声得到压制。三维模拟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试算表明:与常规f-x反褶积法和K-L变换法相比,该方法既提高了三维地震数据体的信噪比,又有效地保护了地震反射信号,而且水平切片的连续性和平滑性很好,构造复杂区域的分辨率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
稀疏冗余
表示
三维超完备DCT字典
三维地震随机噪声压制
正交匹配追踪
K-奇异值分解
Keywords
sparse and redundant representation,3Dovercomplete DCT dictionary,3Dseismic ran-dom noise suppression,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EMS陀螺仪的稀疏冗余去噪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金显
韩玉鑫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导航制导实验室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90,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8GGJS061)。
文摘
为了提高随钻测量过程中MEMS陀螺仪的测量精度,抑制振动信号等对陀螺仪漂移造成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算法进行降噪。首先对MEMS陀螺信号进行EMD分解,利用连续均方误差(CMSE)计算两个连续重构陀螺仪信号的欧式距离,以此将分解得到的模态函数(IMFs)以高、低频的形式分离,剔除高频噪声模态的影响;构建冗余字典,使低频IMFs分量在该字典上稀疏表示,利用贝叶斯理论对优化剩余IMFs分量重构;同时,在该字典上添加一列误差补偿项,通过贝叶斯估计求得。最后将处理后的剩余IMFs分量和补偿项叠加重构。去噪前后,MEMS陀螺仪数据解算的方位角累积误差由11.8562°减小到0.4725°。仿真实验分析可知,该算法可有效去除陀螺仪信号中的噪声。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陀螺仪去噪
连续均方误差
稀疏冗余
贝叶斯估计
Keywords
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
gyro noise reduction
sparse redundancy
continuous mean square error
Bayesian estimation
分类号
U666.1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稀疏和冗余表象的鬼成像雷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3
作者
韩申生
龚文林
陈明亮
李恩荣
薄遵望
李望
张惠
高昕
邓陈进
梅笑东
王成龙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47-2555,共9页
基金
总装探索项目
国家863计划(20114920101
2013AA122901)
文摘
基于稀疏和冗余表象的鬼成像雷达(Ghost Image via Sparsity Constraints,GISC Lidar)是一种结合光场空间涨落特性和现代信息论的全新雷达成像体制,其成像视场和分辨率无关,由此可在探测时采用大视场凝视成像模式捕捉运动目标以对其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探测。与闪光照相雷达需要将目标的反射光信号成像分布在焦平面阵列光电探测器件上相比,GISC雷达只需要一个无空间分辨能力的单像素探测器接收目标场景的全部反射光信号,因此可以极大地提升系统的成像探测灵敏度。此外,GISC雷达在成像探测过程中可以利用图像的各种先验约束,从而突破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对采样次数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图像的信息获取效率。文中将结合上海光机所将鬼成像技术应用于雷达探测的研究历程,介绍GISC雷达研究进展,并指出GISC雷达工程化实际应用中仍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鬼成像
雷达成像
稀疏
和
冗余
表象
压缩感知
信息论
Keywords
ghost image
imaging lidar
sparsity and redundant constraints
compressive sensing
information theory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_1-analysis稀疏重构在阵列信号恢复及波达角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波
张增辉
朱炬波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15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01071
61002024
+2 种基金
61102169
6120133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科研计划项目(JC11-02-03)
文摘
通过适当的空域稀疏化构造了可对阵列接收信号进行冗余稀疏表示的阵列流形矩阵,建立了相应的l1-analysis稀疏重构模型,用于恢复阵列接收信号,重点证明了该流形矩阵是满足l1-analysis稀疏重构条件的紧框架,从理论上保证了将l1-analysis稀疏重构用于阵列接收信号恢复及波达角估计问题的合理性,并推导出信号恢复误差的理论上界。利用在微波暗室环境中采集的实测数据,结合MUSIC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1-analysis稀疏重构的信号恢复对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的波达角估计性能是有效的。
关键词
(l1)-analysis
稀疏
重构
冗余
稀疏
表示
阵列信号处理
波达角估计
低信噪比
Keywords
(l1)-analysissparse recovery
redundant sparse representation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DOA estimatio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分类号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缩感知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
27
5
作者
王华忠
冯波
王雄文
胡江涛
李辉
刘少勇
周阳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波现象与反演成像研究组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7-47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11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5-008HZ
+1 种基金
2011ZX05006-002
2011ZX05023)联合资助~~
文摘
压缩感知思想在油气勘探领域已经受到了充分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与随机采样有关的随机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分离、空间非规则数据的规则化、地震数据的去噪和地震数据压缩(传输)等;另一方面是地震数据的特征表达、模型参数(如速度模型参数)的特征表达、模型特征表达情况下的地震波正演模拟以及对应的稀疏反演方法(包括多尺度反演方法)。前者可以直接借鉴信号和图像处理领域发展的各种方法;后者需要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出合适的思想和方法。来自以沉积地层为主的地下介质中的反射(绕射)波场是有特征的或可压缩的;以层状地层为主的模型参数也是可压缩的。这是压缩感知方法能用于地震勘探的基础。首先简述了压缩感知的基本思想,指出它是一套随机采样理论。然后阐述了无论是叠前地震数据或是叠前偏移成像结果都是可以稀疏表达的,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在地震勘探中得到有效应用。接着从随机采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的分离、高维数据规则化方面展示了压缩感知思想的应用。关于随机采样,指出当前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重点应该是更高效地实现"两宽一高"的数据采集。最后列举了压缩感知思想在特征数据提取、编码炮集成像和特征波场成像中的应用。
关键词
信号和图像的特征表达
稀疏
与
冗余
表示
压缩感知
随机采样
L1/L0范数反演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expression of signal and image
sparse and redundant representation
compressed sensing
random sampling
L1/L0 norm invers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稀疏冗余表示的三维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
张广智
常德宽
王一惠
李振振
赵阳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EMS陀螺仪的稀疏冗余去噪
杨金显
韩玉鑫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稀疏和冗余表象的鬼成像雷达研究进展
韩申生
龚文林
陈明亮
李恩荣
薄遵望
李望
张惠
高昕
邓陈进
梅笑东
王成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l_1-analysis稀疏重构在阵列信号恢复及波达角估计中的应用
林波
张增辉
朱炬波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压缩感知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王华忠
冯波
王雄文
胡江涛
李辉
刘少勇
周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