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大红柳滩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的形成时代:来自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乔耿彪 伍跃中 刘拓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91-1593,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新疆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中央造山带的最西段,地处塔里木陆块西南缘(图1a),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沉积变质型铁矿、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等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历史... 1研究目的(Objective)新疆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中央造山带的最西段,地处塔里木陆块西南缘(图1a),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沉积变质型铁矿、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等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资源潜力巨大。本区已发现阿克塔斯锂矿(图1b)、红柳滩锂矿、509道班西锂矿和白龙山锂铷多金属矿等,预测资源量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目前对该区域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成果较多,但是矿床形成时代认识依旧较为笼统,还没有明确的年代学数据支撑。本研究的目的主要通过对花岗伟晶岩中普遍存在的白云母矿物开展40Ar/39Ar定年来确定矿床成矿年龄,为西昆仑—喀喇昆仑构造演化及其成岩成矿作用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矿产勘查工作 沉积变质型铁矿 花岗伟晶岩 白云母 伟晶岩型 矿床形成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扎乌龙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3
2
作者 熊欣 李建康 严清高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63-2877,共15页
扎乌龙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属于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同时伴生铍和铌钽矿化。本文总结了扎乌龙矿床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初步梳理了矿床成矿模式,并指出含矿性评价与找矿标志。扎乌龙伟晶岩脉在空间上围绕白云母花岗岩分布... 扎乌龙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属于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同时伴生铍和铌钽矿化。本文总结了扎乌龙矿床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初步梳理了矿床成矿模式,并指出含矿性评价与找矿标志。扎乌龙伟晶岩脉在空间上围绕白云母花岗岩分布,具有类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但其稀土元素含量明显低于白云母花岗岩,表明伟晶岩脉为白云母花岗熔体分异演化的产物。扎乌龙白云母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组分呈现高Rb/Sr和Rb/Ba、低CaO/Na_(2)O壳源特征,具有接近地壳的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来源于松潘-甘孜大规模造山运动导致的西康群变泥质岩的深部重熔。矿物学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扎乌龙伟晶岩脉的形成可划分为岩浆阶段和热液阶段。岩浆阶段主要结晶稀有金属矿物,如锂辉石、绿柱石和铌钽铁矿族矿物;热液阶段主要为原生矿物与流体发生再平衡,如原生锂辉石发生蚀变形成云母等矿物,原生绿柱石边部和内部缝隙产出相对富Cs_(2)O或Na_(2)O的次生绿柱石。锂矿物主要沉淀于相对封闭、高压(350MPa)的伟晶岩岩浆阶段。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流体来源于伟晶岩熔体的自身分异演化。扎乌龙锂辉石伟晶岩熔体分异程度属于中等,远低于高分异的新疆可可托海三号伟晶岩脉,而高于低分异的南爱尔兰Leinster伟晶岩脉。地质背景条件、围岩标志、断裂构造条件、矿物标型、物化探异常标志、遥感图像可作为扎乌龙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造山带 扎乌龙矿床 稀有金属 伟晶岩 锂辉石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白云母40Ar/39Ar定年及对区域成矿的限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永 王威 +6 位作者 杜晓飞 陈正乐 马华东 邱林 刘伟 张雅芳 霍海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31-2033,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近年来,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先后新发现白龙山锂铍多金属矿、509道班西锂铍矿、大红柳滩南锂矿等一系列锂铍矿床。现有矿床勘探成果显示,大红柳滩地区有望成为一个世界级巨型锂多金属矿集区。前人主要从锆石、铌钽... 1研究目的(Objective)近年来,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先后新发现白龙山锂铍多金属矿、509道班西锂铍矿、大红柳滩南锂矿等一系列锂铍矿床。现有矿床勘探成果显示,大红柳滩地区有望成为一个世界级巨型锂多金属矿集区。前人主要从锆石、铌钽铁矿等矿物开展了大红柳滩地区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成矿时代测定(220~200 Ma),然而伟晶岩的高精度定年是一个难题,需要运用不同的同位素定年进行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大红柳滩 矿床勘探 西昆仑 金属矿集区 白云母 矿床 区域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北白沙窝稀有金属矿床电性特征与找矿预测研究
4
作者 柳建新 曹丽 +2 位作者 郭振威 曹创华 陈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780,共13页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类型之一。连云山东部新发现了白沙窝伟晶岩型矿床,初步评估白沙窝矿床深部稀有金属资源潜力巨大,但该矿床的矿产开采程度很低,围绕深部隐伏花岗伟晶岩脉的研究程度不高。通过研究白沙...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是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床类型之一。连云山东部新发现了白沙窝伟晶岩型矿床,初步评估白沙窝矿床深部稀有金属资源潜力巨大,但该矿床的矿产开采程度很低,围绕深部隐伏花岗伟晶岩脉的研究程度不高。通过研究白沙窝伟晶岩型矿床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探讨稀有金属成矿模型及赋矿载体的空间分布,阐明矿脉就位关系,旨为稀有金属找矿预测提供依据。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白沙窝岩体东南方向开展深部隐伏岩(矿)体的探测工作,采用共轭梯度法反演实测3条探测剖面数据,探测深部隐伏岩(矿)体,并结合钻孔信息和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隐伏岩脉的分布及成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隐伏伟晶岩脉主要位于冷家溪群中,集中分布在花岗岩体顶部及构造裂隙周围,埋深在50~300 m;伟晶岩脉的成矿地球物理标志为深部高阻体侵入浅部低阻体中的高阻脉状地质体。研究成果为白沙窝矿床后续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揭示了伟晶岩脉的形成机理,并为湘东北及华南地区的稀有金属勘查提供了可靠的物探预测技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 连云山 CSAMT ---矿床 稀有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列廷冈-勒青拉矽卡岩型Fe-Cu-Pb-Zn多金属矿床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梦林 周向科 +1 位作者 卢世银 马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58,共18页
以列廷冈-勒青拉Fe-Cu-Pb-Zn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Fe矿化阶段白云母的定年研究,从成矿流体演化持续时间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系统的野外踏勘、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工作表明,列廷冈-勒青拉矿床中发育与磁铁矿共生... 以列廷冈-勒青拉Fe-Cu-Pb-Zn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Fe矿化阶段白云母的定年研究,从成矿流体演化持续时间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系统的野外踏勘、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工作表明,列廷冈-勒青拉矿床中发育与磁铁矿共生的白云母。对白云母进行的Ar-Ar同位素测年工作表明,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51.00±0.38 Ma,等时线年龄为50.45±0.62 Ma,认为其代表了列廷冈-勒青拉矿床氧化物阶段铁矿化过程中开始结晶的白云母达到Ar-Ar体系封闭后的年龄。对比前人得出的辉钼矿年龄(61.96±0.58 Ma),提出二者年龄的差异可能由于不同同位素体系在不同矿物中封闭温度的不同所致,认为该矿床热液演化经历了较长时间,演化过程导致的温度梯度的出现加剧了岩浆热液中带来的多金属物质(如Pb、Zn、Cu、Fe)的分异,为矿区多种金属矿物的共存提供了重要条件;该矿床所属的冈底斯北成矿亚带相比较于其它两个成矿亚带具有更长的岩浆演化时间和区域矿化持续时间,与其丰富的矿种组合发育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白云母 列廷冈-勒青拉Fe-Cu-Pb-Zn多金属矿床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镜儿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6
作者 陈郑辉 王登红 +2 位作者 龚羽飞 陈毓川 陈世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0-476,共7页
文章通过对哈密镜儿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中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测得该矿床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其坪年龄为(243±2)Ma。这一结果显示,镜儿泉的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是在印支期形成的,并且在形成之后没有再受到后期地质... 文章通过对哈密镜儿泉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中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测得该矿床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其坪年龄为(243±2)Ma。这一结果显示,镜儿泉的含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是在印支期形成的,并且在形成之后没有再受到后期地质事件的影响。与阿尔泰成矿省相似,东天山在印支期也发生了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的成矿作用。这表明,东天山地区的成矿演化与阿尔泰地区具有可比性,从而为2个地区的地质找矿指出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印支期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白云母^40Ar-^39Ar法测年 镜儿泉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可尔因矿田李家沟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锡石LA-MC-ICP-MS 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7
作者 许家斌 费光春 +3 位作者 覃立业 杨继忆 郑硌 唐文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6-358,共13页
四川李家沟伟晶岩型锂铌钽铍锡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可尔因矿田东南部,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成矿时代尚不清楚。本文在伟晶岩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家沟锂辉石伟晶岩中的锡石矿物开展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以及LA-... 四川李家沟伟晶岩型锂铌钽铍锡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可尔因矿田东南部,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成矿时代尚不清楚。本文在伟晶岩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家沟锂辉石伟晶岩中的锡石矿物开展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以及LA-MC-ICP-MS U-Pb定年工作。电子探针波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李家沟矿床的锡石都是与稀有金属矿床有关的锡石,并非来自热液矿床的锡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含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样品(LPD4H2)的207 Pb/206 Pb-238 U/207 Pb谐和年龄为211.4±3.3 Ma(n=28,MSWD=2.9),可以代表稀有金属伟晶岩脉的年龄。表明李家沟稀有金属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与印支晚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对比显示,李家沟与雪宝顶和甲基卡等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类型和成矿年龄,形成于造山后趋于稳定阶段。松潘-甘孜造山带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存在大规模的锂铌钽铍锡稀有多金属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U-PB定年 晚三叠世 伟晶岩型 李家沟稀有金属矿床 可尔因 松潘-甘孜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继春 王競繁 +1 位作者 许永旺 张永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小狐狸山铅锌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中—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赋矿岩体划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3个相带,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和黄铁矿,并伴有稀有金属矿物,属典型的斑岩型铅锌钼-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 小狐狸山铅锌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中—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赋矿岩体划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3个相带,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和黄铁矿,并伴有稀有金属矿物,属典型的斑岩型铅锌钼-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属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该矿床成矿特征典型,在该区继续寻找类似矿床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多金属-稀有金属矿床 斑岩型 地质意义 北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来自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的启示 被引量:39
9
作者 武广 刘瑞麟 +5 位作者 陈公正 李铁刚 李睿华 李英雷 杨飞 张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664,共28页
内蒙古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是一个以锡为主,共伴生锌、钨、铜、钼、铌、钽、锂和铷的大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铌、钽、铷、锂矿化有别于大兴安岭南段的其他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维拉斯托地区的北大山岩... 内蒙古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是一个以锡为主,共伴生锌、钨、铜、钼、铌、钽、锂和铷的大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铌、钽、铷、锂矿化有别于大兴安岭南段的其他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维拉斯托地区的北大山岩体和维拉斯托岩体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北大山岩体和维拉斯托岩体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40±2Ma和137±1Ma~138±1Ma。2个岩体均具有高硅、富碱、贫铁镁钙特征,主体为高钾钙碱性的弱过铝质碱长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呈现出显著的负铕异常。2个岩体均富集Rb、Th、U、K、Ta、Hf和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Ba、Sr、P、Eu和Ti等元素。与北大山岩体相比,维拉斯托岩体有更低的稀土总量,更明显的Eu负异常,展示了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Ba、Sr、Eu、Ti和Y亏损更强烈。二者的时空关系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2个岩体为同一期岩浆活动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岩浆演化过程经历了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独居石、榍石、褐帘石、磷灰石、磷钇矿、锆石和钛铁矿的分离结晶,维拉斯托岩体还发生了熔体-流体相互作用。北大山岩体和维拉斯托岩体锆石的εHf(t)值分别为5.4~8.6和4.2~9.9,两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643~847Ma和556~921Ma,表明它们的岩浆源区为起源于亏损地幔的新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北大山岩体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维拉斯托岩体发育钠长石、天河石、黄玉、锂云母和萤石,属于超分异的Li-F花岗岩。花岗质岩浆的高程度分离结晶和熔体-流体相互作用是形成维拉斯托超分异花岗岩并发生稀有金属-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重要控制因素。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属于岩浆-热液矿床。维拉斯托地区的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锆石Lu-Hf同位素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北大山岩体和维拉斯托岩体 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加里东期变质成因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的成矿年代证据及其意义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徐志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9-425,共7页
本次工作通过野外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首次在阿尔泰西部的也拉曼大型含绿柱石白云母矿床(426±13Ma)、阿尔泰中部的那森恰大型含绿柱石白云母矿床(447.7±0.4Ma)及阿尔泰东部的青河拜兴白云母伟晶岩脉(436.0±0.5Ma)中... 本次工作通过野外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首次在阿尔泰西部的也拉曼大型含绿柱石白云母矿床(426±13Ma)、阿尔泰中部的那森恰大型含绿柱石白云母矿床(447.7±0.4Ma)及阿尔泰东部的青河拜兴白云母伟晶岩脉(436.0±0.5Ma)中获得了可靠的加里东期成矿的同位素年代证据,从而为解决是否存在加里东期成矿的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并进一步认识到阿尔泰地区的伟晶岩及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白云母矿床并非只形成于海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期 稀有金属-白云母矿床 同位素年代 -锶等时线 成矿年代 氩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铌铁矿族矿物特征及其对岩浆-热液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飞 武广 +4 位作者 陈公正 张彤 李英雷 李士辉 师江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3-480,共18页
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大型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从深部的中粒花岗岩向上逐渐过渡为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记录了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为查明铌铁矿族矿物成分、结构变化及其与岩浆演化过程的耦合关系,文章对采自不同深度的3种... 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大型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从深部的中粒花岗岩向上逐渐过渡为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记录了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为查明铌铁矿族矿物成分、结构变化及其与岩浆演化过程的耦合关系,文章对采自不同深度的3种类型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石英斑晶不具雪球结构的斑状细粒富云母碱长花岗岩和具雪球结构的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中的铌铁矿族矿物进行了详细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元素面扫工作。维拉斯托矿床铌铁矿族矿物主要为铌铁矿,发育渐变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Ta含量增加,且斑状细粒富云母碱长花岗岩和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铌铁矿族矿物边部的铌铁矿、铌锰矿相较于幔部和核部的铌铁矿,其Ta含量具有明显的组分间隔;铌铁矿族矿物Mn/(Fe+Mn)原子比具有多种演化趋势,与分离结晶的矿物相和流体交代作用有关。中粒花岗岩和斑状细粒富云母碱长花岗岩中的铌铁矿结晶于岩浆阶段,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中的铌铁矿族矿物结晶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其中,斑状细粒富云母碱长花岗岩铌铁矿边部Ta含量增加与铁锂云母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关,斑状细粒碱长花岗斑岩铌铁矿族矿物边部Ta含量的突变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水硅酸盐液体中Ta溶解度的增加有关。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石英斑晶中共生的熔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表明,石英斑晶的雪球结构形成于熔-流体共存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出溶的富钨流体交代铌铁矿族矿物在其边部形成富铌钽的黑钨矿,并导致边部铌铁矿族矿物中的Mn含量增加。铌铁矿族矿物结构和成分的连续变化可以用来示踪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铌铁矿族矿物 花岗质岩浆分离结晶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 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可尔因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40)Ar/^(39)Ar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李建康 王登红 付小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3-848,共6页
川西是中国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川西可尔因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主体的中心部位,对该造山带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本文对可尔因地区根则岩体中白云母微斜长石伟晶岩脉和党坝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 川西是中国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川西可尔因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主体的中心部位,对该造山带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本文对可尔因地区根则岩体中白云母微斜长石伟晶岩脉和党坝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脉进行了40Ar/39Ar定年研究,其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76.25± 0.14Ma和152.43±0.60Ma。结合前人对可尔因岩体的成因认识和K-Ar、Rb-Sr、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推断出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该地区经历了多期岩浆演化,且持续了较长的时间,而伟晶岩的稀有金属矿化发生在岩浆活动末期的相对稳定和封闭的环境中。这些地质现象说明,松潘-甘孜造山带在经历了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的剧烈构造运动后,在150 Ma左右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直至喜马拉雅运动造成地壳急剧隆升,这段稳定时期为各种成矿作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定年 稀有金属 伟晶岩型矿床 可尔因 松潘-甘孜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丹巴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建康 王登红 付小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0,共6页
四川丹巴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白云母产地之一,所产白云母以质量好、晶体大而闻名于世,是40Ar-39Ar测年的理想对象。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该区二道桥和李家工地伟晶岩脉内白云母的40Ar-39Ar法坪年龄,分别为(125.01... 四川丹巴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白云母产地之一,所产白云母以质量好、晶体大而闻名于世,是40Ar-39Ar测年的理想对象。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该区二道桥和李家工地伟晶岩脉内白云母的40Ar-39Ar法坪年龄,分别为(125.01±0.58)Ma和(114.68±0.32)Ma,属燕山中晚期产物。丹巴伟晶岩脉的形成与区域地壳活动构成构造→岩浆→变质→伟晶岩脉的旋回,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开始之前。因此,丹巴白云母矿化伟晶岩脉是地壳活动相对宁静期的产物,与世界上一些重要伟晶岩型矿床的成矿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40Ar-^39Ar心定年 白云母 伟晶岩型矿床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丹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扎乌龙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锂、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8
14
作者 熊欣 李建康 +2 位作者 张珈铭 严清高 王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85-2100,共16页
扎乌龙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四川省和青海省交界处,其西部矿体被称为青海草陇矿床,是我国西部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扎乌龙矿床Li 2O资源储量预估高达157万t,最主要的锂、铍矿石矿物为绿柱石和锂辉石。前人以扎... 扎乌龙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位于四川省和青海省交界处,其西部矿体被称为青海草陇矿床,是我国西部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扎乌龙矿床Li 2O资源储量预估高达157万t,最主要的锂、铍矿石矿物为绿柱石和锂辉石。前人以扎乌龙伟晶岩脉内多阶段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其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然而,迄今为止尚缺乏锂铍矿物学和同位素方面的研究来加深对该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及成矿作用方面的理解。14号钠长石-锂辉石型伟晶岩脉是扎乌龙花岗伟晶岩型矿床出露面积最大、锂储量最高的伟晶岩脉,也是研究该稀有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对象。该伟晶岩脉具有一定的内部分带性,由边部至核部分为:石英-白云母带(Ⅰ带)、微斜长石-钠长石带(Ⅱ带)、钠长石-锂辉石带(Ⅲ带)和石英-锂辉石带(Ⅳ带)。绿柱石和锂辉石矿物结构和化学组成表明,扎乌龙14号脉锂铍矿化主要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岩浆阶段,主要形成均一或振荡环带结构的原生绿柱石和锂辉石;第二阶段为热液阶段,主要表现为流体与原生矿物发生再平衡,原生锂辉石发生蚀变形成云母等矿物,原生绿柱石边部和内部缝隙产出相对富Cs_(2)O或Na 2O含量的次生绿柱石。14号伟晶岩中原生和次生绿柱石的Cs_(2)O含量(0.71%~2.28%)均低于世界上许多其他Li-Ta-Cs伟晶岩脉,表明其岩浆结晶分异程度相对较低。Ⅲ和Ⅳ带原生锂辉石均呈现出不均匀的δ^(7)Li值(-1.70‰~1.67‰),表明锂辉石结晶于流体出溶的环境。次生锂辉石相对略低的δ^(7)Li值(-1.90‰~-0.03‰)表明了热液阶段锂的再活化沉淀对于锂同位素组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次生绿柱石较原生绿柱石的Cs_(2)O含量增加有限,热液作用未形成高度富铯或锂的矿物如铯馏石和锂云母,表明热液作用对于原生稀有金属矿物的改造有限。总体而言,与加拿大Tanco和可可托海3号脉伟晶岩相比,扎乌龙14号脉伟晶岩熔体的分异程度较低,出溶的富Cs流体有限,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晚阶段热液交代作用,成矿作用以伟晶岩熔体的结晶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锂辉石 绿柱石 伟晶岩熔体分异 稀有金属 成矿作用 松潘-甘孜造山带 扎乌龙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可尔因矿田党坝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中带伟晶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汇派 费光春 +5 位作者 谭华 蔡云华 陈治坪 罗小龙 袁彦伟 李天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0-359,共10页
党坝稀有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矿区内分布有北带、中带和南带含矿伟晶岩脉,其中中带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厘清中带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成矿地质意义,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运用激光剥蚀电... 党坝稀有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矿区内分布有北带、中带和南带含矿伟晶岩脉,其中中带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厘清中带伟晶岩的形成时代和成矿地质意义,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其中的铌钽铁矿进行了U-Pb定年分析。野外调查发现,中带伟晶岩侵位于三叠系侏倭组变沉积岩中,其中的北西-南东向裂隙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含矿伟晶岩主要呈脉状产出,属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等离子质谱分析得到中带Ⅵ号伟晶岩矿体产出的铌钽铁矿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13.5±1.2)Ma。该年龄与北带的Ⅷ号矿体年龄基本一致,均为晚三叠世。研究认为,党坝矿床伟晶岩的成矿时代与松潘-甘孜造山带其他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的成矿时代一致,而且都形成于造山期后相对稳定阶段。可尔因矿田西康群中的侏倭组,是寻找稀有金属伟晶岩的首要目标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铁矿U-Pb定年 稀有金属矿床 伟晶岩 党坝 松潘-甘孜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类型探讨及其找矿方向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继春 肖荣阁 +3 位作者 王競繁 李超 许永旺 刘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1-931,共11页
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北山地区发现的一个中-大型规模的隐伏钼矿床,具有典型的成矿特征。该矿床的赋矿岩体可以明显的划分为三个相带,即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岩体中心相具强硅化、钾长石化现象,过渡相和边缘相具有明显的... 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北山地区发现的一个中-大型规模的隐伏钼矿床,具有典型的成矿特征。该矿床的赋矿岩体可以明显的划分为三个相带,即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岩体中心相具强硅化、钾长石化现象,过渡相和边缘相具有明显的钠长石化蚀变特征,并叠加有岩浆期后云英岩化蚀变现象。钼矿体主要产于岩体过渡相和边缘相的钠长石化带和云英岩化带中。小狐狸山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三叠纪,属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对Mo→Pb-Zn→稀有金属的复合矿化特征分析,推测该矿床可能属于不同期次岩浆热液活动形成的热液叠加矿床。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及其矿化、蚀变特征分析,该矿床应为板内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高-中温岩浆热液叠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多金属-稀有金属矿床 矿床类型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北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北仁里-传梓源矿床5号伟晶岩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 被引量:46
17
作者 李鹏 刘翔 +3 位作者 李建康 黄志飚 周芳春 张立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4-1391,共18页
湘东北幕阜山地区由东北向西南,稀有金属矿化种类由单一至复杂,成矿规模逐渐增大,显示出明显的空间规律性。本文选取幕阜山地区西南部岩浆分异演化程度最高、矿化种类最复杂的仁里-传梓源稀有金属矿床,开展典型伟晶岩脉矿物学、地球化... 湘东北幕阜山地区由东北向西南,稀有金属矿化种类由单一至复杂,成矿规模逐渐增大,显示出明显的空间规律性。本文选取幕阜山地区西南部岩浆分异演化程度最高、矿化种类最复杂的仁里-传梓源稀有金属矿床,开展典型伟晶岩脉矿物学、地球化学及云母Ar-Ar年代学研究,旨于揭示Be-Nb-Ta-Li-Cs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与花岗岩围岩成因关系,并限定矿床稀有金属成矿时代。仁里-传梓源矿床5号伟晶岩脉表现出相对富碱(Na2O+K2O=5.11%~14.02%,平均9.4%)、过铝质(A/CNK=1.04~2.26,平均为1.4)的特征,微量、稀土元素含量极低,总体上富集Ta、Nb、Hf、Zr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Ba、Sr等离子亲石元素(LILE),不相容元素Rb、Cs、Nb、Ta、Zr、Hf等的强烈富集表明岩浆分异演化程度极高。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仁里-传梓源矿床5号伟晶岩脉由边部至核部分异演化程度逐渐升高,但其化学指数与花岗岩围岩相比表现出较明显的突变关系。结合野外接触关系、年代学等证据,推断围岩二云母花岗岩并非稀有金属伟晶岩母岩。仁里-传梓源矿床显示出稀有金属岩浆-热液两阶段成矿的特征,伟晶岩中锂云母Ar-Ar坪年龄为125.0±1.4 Ma,代表了岩浆分异演化晚阶段,近热液体系中稀有金属聚集成矿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伟晶岩 地球化学 云母Ar-Ar年代学 仁里-传梓源矿床 幕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乐昌市和尚田钨锡多金属矿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付建明 李华芹 +4 位作者 马丽艳 程顺波 卢友月 李祥能 刘重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9-1358,共10页
粤北乐昌市和尚田钨锡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具有"五层楼"成矿特征的大型(云英岩)-石英脉型矿床。因其主要矿体的围岩是碳酸盐岩而不是碎屑岩且矿区离出露的花岗岩体较远而受到关注。测年结果显示:一条含矿(云英岩)-石英... 粤北乐昌市和尚田钨锡多金属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具有"五层楼"成矿特征的大型(云英岩)-石英脉型矿床。因其主要矿体的围岩是碳酸盐岩而不是碎屑岩且矿区离出露的花岗岩体较远而受到关注。测年结果显示:一条含矿(云英岩)-石英脉中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58.91±0.96 Ma(MSWD=0.68)和157.8±1.8Ma(MSWD=1.80)、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66±7Ma(MSWD=1.01);另一条含矿(云英岩)-石英脉中的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8.8±2.6Ma(MSWD=0.74)。它们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为粤北乃至整个南岭地区成岩成矿高峰期150~160Ma的产物。通过石英包裹体氢及石英氧同位素组成的初步分析,本文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在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花岗岩体。上述成果为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类似无岩体出露的碳酸盐岩分布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英岩)-石英脉 钨锡多金属矿床 白云母Ar-Ar法 石英矿物Rb-Sr法 和尚田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仁里铌钽矿床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37
19
作者 周芳春 李建康 +6 位作者 刘翔 李鹏 黄志飚 石威科 苏俊男 陈虎 黄小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2-1404,共13页
仁里超大型铌钽矿床处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交汇之江南隆起造山带、幕阜山岩体西南缘,是我国东部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高品位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为了查明矿体中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总结区内稀有金属成矿特征,为幕阜山地区乃... 仁里超大型铌钽矿床处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交汇之江南隆起造山带、幕阜山岩体西南缘,是我国东部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高品位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为了查明矿体中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总结区内稀有金属成矿特征,为幕阜山地区乃至华南地区稀有金属找矿与研究提供经验,本次选取5号主矿脉钻孔ZK1616中5-2号矿体的13个矿样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测试。测试结果:SiO2:70.2%~90.1%, Al2O3:5.23%~16.4%, Na2O+K2O:3.49%~11.5%, A/CNK:1.42~3.28,稀碱总量:202.0×10^-6~1155.9×10^-6,稀土元素含量极低,部分超出了测量精度的下限,A/CNK明显高于花岗岩A/CNK指数,具有较高的分异指数。研究表明矿体中伟晶岩跟其围岩(花岗岩)均属高分异、富硅、过铝质、钙碱性花岗质岩石,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与花岗岩分异演化程度有良好的一致性,稀有金属成矿受岩浆的分异演化控制,分异晚期富含F、H2O、CO2的气、热液流体对围岩的稀有金属元素的释出→迁移,对稀有金属成矿产生了叠加作用。多阶段、分带性较复杂的伟晶岩更有利于铌钽等稀有金属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地球化学特征 稀有金属 5-2号矿体 仁里铌钽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铝质花岗岩中Nb-Ta的分异反映了岩浆-热液的转化过程
20
作者 Ballouard C. +10 位作者 Poujol M. Boulvais P Branquet Y. Tartèse R. Vigneresse J.L. 袁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7-247,共1页
过铝质花岗岩在成因上一般与S型花岗岩和高分异花岗岩有关,在演化后期往往出熔大量的流体,可以形成伟晶岩脉、石英脉或云英岩等。这些流体通常导致元素的活化转移,而且往往与稀有金属矿床(如促铉、钩锡和锂皱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过铝质花岗岩 岩浆-热液 转化过程 分异 稀有金属矿床 S型花岗岩 伟晶岩脉 活化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