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东乡族12个稀有血型系统基因多态性初探
1
作者 丁佳栋 王艺媛 张晓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2-556,共5页
目的:对甘肃东乡族人群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Yt、Colton、Scianna、Lutheran、Lw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了解东乡族人群常见的稀有血型等位基因的特点,为安全输血和血型基因库的建立提供依据... 目的:对甘肃东乡族人群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Yt、Colton、Scianna、Lutheran、Lw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了解东乡族人群常见的稀有血型等位基因的特点,为安全输血和血型基因库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100位甘肃东乡族人群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分析基因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差异。结果:甘肃东乡族人群的Rh、MNS、Dombrock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类似北方地区;Duffy血型系统存在特殊性,低于南方大部分地区而小于北方地区;Kidd、Kell、Diego血型系统与中国其他地区无异;Lutheran血型系统的Lu^(a)基因频率高于中国所有地区,可能存在遗传变异或与样本的选择与数量有关。Yt、Colton、Scianna、Lw血型基因呈现单态性分布,基因型分别为Yt^(a)Yt^(a)、Co^(a)Co^(a)、Sc1Sc1、Lw^(a)Lw^(a)。结论:Rh、MNS、Duffy、Kidd、Kell、Diego、Dombrock、Lutheran血型系统呈现多态性分布,Yt、Colton、Scianna、Lw血型基因呈现单态性分布,甘肃东乡族血型基因分布存在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族 群体遗传学 基因库 稀有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Colton血型等4个血型系统稀有血型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妍 马玲 刘衍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中国南京地区部分汉族人群Colton、Diego、Kell、Yt等4个稀有血型抗原的分布情况,以解决稀有血型病人的临床用血问题,并进一步充实国家稀有血型献血者资料库。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地区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2 015... 目的:调查和分析中国南京地区部分汉族人群Colton、Diego、Kell、Yt等4个稀有血型抗原的分布情况,以解决稀有血型病人的临床用血问题,并进一步充实国家稀有血型献血者资料库。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地区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2 015名无偿献血者全血标本,提取DNA,采用PCR及多重PCR的方法检测Kell系统的K+和Kpc+、Yt系统的Ytb+、Colton系统的Cob+以及Diego系统的Dia+b+、Dia+b-血型抗原基因。结果:在2005例献血者中筛选出K+基因1例;在2 015例献血者中筛选出Ytb+8例和Dia+b+100例、Dia+b-2例,未筛查出Kpc+与Cob+。结论: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K+、Ytb+和Dia+、Dib+基因频率分别为0.0003、0.0013和0.0258、0.9742,在现有筛查人群中未发现Kpc+与Cob+抗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型 Colton血型 Diego血型 Kell血型 Yt血型 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PCR技术筛选中国新疆少数民族Di^(b-)、Co^(a-)稀有血型 被引量:3
3
作者 乔艳辉 张洪斌 郭伟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新疆少数民族献血人群中Diego和Colton血型系统稀有抗原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重PCR体系,以每5份标本混合检测方式,对1 020份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随机献血者的血液DNA标本进行Di^a和Co^b血型抗原基因分型。通过PCR-SSP验证... 目的:探讨中国新疆少数民族献血人群中Diego和Colton血型系统稀有抗原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重PCR体系,以每5份标本混合检测方式,对1 020份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随机献血者的血液DNA标本进行Di^a和Co^b血型抗原基因分型。通过PCR-SSP验证方法,分别检测多重PCR中含有Di^((a+b-))/Di^((a+b+))或Co^((a-b+))/Co^((a+b+))阳性标本的高频等位基因Di^b或Co^a,以获得稀有血型表型Di^(b-)、Co^(a-)。结果:在1 020例献血者中筛选出Co^(b+)12例,Di^((a+b+))45例、Di^((a+b-))1例。结论:中国新疆少数民族献血人群中Di^a和Co^b频率为2.30%、0.59%,通过筛选获得的稀有血型数据,为临床输注配合性血液提供了参考资料,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稀有血型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筛选 稀有血型 新疆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浙江汉族人群中部分稀有血型 被引量:2
4
作者 祝宏 刘瑛 +6 位作者 洪小珍 许先国 兰小飞 马开荣 何吉 朱发明 吕杭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9-752,共4页
本研究探讨浙江汉族人群部分红细胞血型系统稀有表型的分布情况。利用血清学技术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筛选H系统H-、MNS系统GPA-和s-、Rh系统Rhnull、Rhmod、D--、CCDEE和CCdEE、Gerbich系统GPC-、I系统i+、Lutheran系统Lub-、Kell系统k... 本研究探讨浙江汉族人群部分红细胞血型系统稀有表型的分布情况。利用血清学技术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筛选H系统H-、MNS系统GPA-和s-、Rh系统Rhnull、Rhmod、D--、CCDEE和CCdEE、Gerbich系统GPC-、I系统i+、Lutheran系统Lub-、Kell系统k-和Jsb-、Duffy系统Fya-、Ok系统Oka-、Diego系统Dib-。利用尿素溶血试验筛选Kidd系统Jk(a-b-)表型。结果表明:1 618例献血者中检出1例Di(a+b-),1 007例献血者检出3例Fy(a-b+),633例Rh阴性献血者检出1例CCdEE。大规模筛选中未发现Jk(a-b-)、H-、GPA-、s-、GPC-、成人i+、Lub-、k-、Jsb-、Lub-和Oka-稀有血型。结论:在献血人群中发现Di(a+b-)、Fy(a-b+)、CCdEE稀有表型,提供了浙江汉族人群部分红细胞稀有血型的分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稀有血型 血清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方法 浙江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存式自体输血应用于高危和稀有血型孕妇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凌 路潞 樊雅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6期1469-1470,共2页
关键词 预存式自体输血 稀有血型 输血应用 护理 孕妇 高危 输血不良反应 择期手术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黎族人群12个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符小玲 蔡兴权 +5 位作者 杨时平 吴斌 吴丽妮 赵兴丹 翁艾罕 夏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7-923,共7页
目的:探索海南省黎族人群Duffy、Diego、Kidd、Dombrock、MNS、Lutheran、Kell、Colton、Scianna、Yt、Knops和Indian等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抗原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214名海南... 目的:探索海南省黎族人群Duffy、Diego、Kidd、Dombrock、MNS、Lutheran、Kell、Colton、Scianna、Yt、Knops和Indian等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抗原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214名海南省黎族人群12个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抗原基因进行分型和多态性分析。结果:海南省黎族人群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基因频率为:Duffy血型系统基因频率:Fya=0.9556,Fyb=0.0444;Diego血型系统基因频率:Dia=0.0678,Dib=0.9322;Kidd血型系统基因频率:Jka=0.4533,Jkb=0.5467;Dombrock血型系统基因频率:Doa=0.1051,Dob=0.8949;MNS血型系统基因频率:M=0.8131,N=0.1869,S=0.0327,s=0.9673,Mur+=0.5748,Mur-=0.4252;Lutheran血型系统基因频率:Aua=0.8318,Aub=0.1682;Kell、Colton,Scianna、Yt、Knops、Indian血型系统抗原基因不具有多态性,基因型分别是kk,CoaCoa,Sc1Sc1,YtaYta,KnaKna,InbInb。海南省黎族人群12个稀有血型系统基因型分布的观察值和期望值基本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规律,Kidd血型系统基因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7.1946,P=0.0002)。结论:海南省黎族人群12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稀有血型基因频率分布、遗传状况保持相对稳定,Duffy、Diego、Kidd、Drombrock、MNS、Lutheran血型系统基因呈多态性分布,与其他地区不同民族相比具有独特的分布特点;Kell、Colton、Scianna、Yt、Knops、Indian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呈单态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稀有血型 基因多态性 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血型及其在输血工作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曹庆盛 杨涛 王明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2-956,共5页
稀有血型作为引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对其开展的研究由来已久。由于稀有血型个体在总人群中比例较少,针对稀有血型相关工作的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其在输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近年来,稀有血型在输血工作中... 稀有血型作为引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对其开展的研究由来已久。由于稀有血型个体在总人群中比例较少,针对稀有血型相关工作的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其在输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近年来,稀有血型在输血工作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就几种稀有血型系统、检测鉴定技术进展及主要输血途径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型 输血 血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缺失型D(D--)血型的免疫学检测及稀有血型库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瑛 李双玉 +2 位作者 黄娴 解金辉 李彤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Rh缺失型D(D--)的基因型和血清学特点。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对1例表型为D--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被检者血清抗筛、主侧配血在微柱凝胶法中均为4+凝集,而在盐水法中不凝集;自身对照及次侧配血在... 目的探讨Rh缺失型D(D--)的基因型和血清学特点。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对1例表型为D--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被检者血清抗筛、主侧配血在微柱凝胶法中均为4+凝集,而在盐水法中不凝集;自身对照及次侧配血在盐水法及微柱凝胶法中均不凝集。经血清学方法检测,该被检者血型表现为D--表型;基因分型证实,RHD基因未见突变,其相应抗原正常表达,而RHCE基因第1外显子第48碱基发生了48G>C的纯合突变,同时缺失了第2至第9外显子,导致RHCE基因相应抗原无法正常表达。结论D--与RHCE基因异常有关,怀孕或者输血均可能诱发机体血清中产生抗Hr0抗体。因此,亟需完善我国D--稀有血型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缺失型D(D--) RHCE 抗Hr0抗体 免疫学检测 D--稀有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族人群5个血型系统基因筛检及稀有血型库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符小玲 蔡兴权 夏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0期1526-1532,1539,共8页
目的:对海南黎族人群Duffy、Lutheran、Kidd、Diego、Dombrock血型系统基因进行筛检,为本地区稀有血型资料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PCR-SSP的方法对300份海南黎族人群志愿者Duffy、Lutheran、Kidd、Diego、Dombrock血型系统等位基... 目的:对海南黎族人群Duffy、Lutheran、Kidd、Diego、Dombrock血型系统基因进行筛检,为本地区稀有血型资料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PCR-SSP的方法对300份海南黎族人群志愿者Duffy、Lutheran、Kidd、Diego、Dombrock血型系统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和多态性分析。结果:海南黎族人群Duffy、Lutheran、Kidd、Diego、Dombrock血型系统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Fy^(a)=0.9583、Fy^(b)=0.0417;Au^(a)=0.8350、Au^(b)=0.1650;Jk^(a)=0.4500、Jk^(b)=0.5500;Di^(a)=0.0667、Di^(b)=0.9333;Do^(a)=0.1017、Do^(b)=0.8983。Duffy、Lutheran、Kidd、Diego、Dombrock血型系统等位基因对偶抗原Fy^(a)/Fy^(b)、Au^(a)/Au^(b)、Jk^(a)/Jk^(b)、Di^(a)/Di^(b)、Do^(a)/Do^(b)的不配合率分别为:7.67%、23.76%、37.25%、11.67%、16.60%。结论:海南黎族人群的Duffy、Lutheran、Kidd、Diego、Dombrock血型系统基因频率分布呈现多态性,等位基因对偶抗原不配合率较高,与我国其他不同民族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独特的民族分布特征,对本地区稀有血型库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基因 基因频率 稀有血型 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稀有血型抗原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颖 毕冬梅 +4 位作者 赵素珍 颜廷宇 芦凤亮 王鑫 姜鹏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9-1803,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的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技术,对200例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进行GYPB(S/s)、Duffy、Kell、Dombrock、Diego、,Kidd、Scia...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的11个红细胞血型系统24种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技术,对200例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进行GYPB(S/s)、Duffy、Kell、Dombrock、Diego、,Kidd、Scianna、Colton、Lutheran、Yt、Mur等11个血型系统的S、s;Fy^a、Fy^b;K、k;Do^a、Do^b;Di^a、Di^b;JK^a、JK^b;Sc1、Sc2;Co^a、Co^b;Lu^a、Lu^b;Yt^a、Yt^b;Kp^a、Kp^b;Mur1、Mur2等共计24个抗原基因进行检测和分型。结果: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GYPB(S/s)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S=0.0625,s=0.9325;Duffy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Fya).0525,Fyb_=0.9475;Dombrock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Do^a=0.1250,Do^b=0.8750;Diego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Di^a=0.0275,Di^b=0.9725;Kidd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JK^a=0.5650,JK^b=0.4350;Mur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Mur1=0.0050,Mur2=0.9950;Kell、Scianna、Colton、Lutheran、Yt血型系统抗原基因频率不具有多态性,基因型分别为kkKp^bKp^b,Sc1Sc1,Co^aCo^a,Lu^bLu^b,Yt^aYt^a。结论:哈尔滨地区满族人群GYPB(S/s)、Duffy、Dombrock、Diego、Kidd和Mur血型系统抗原基因频率具有多态性,而Kell、Scianna、Colton、Lutheran、Yt血型系统呈抗原基因频率单态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稀有血型抗原 基因分型 基因多态性 满族人群 哈尔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汉族、印度人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红细胞血型基因单倍型频率差异研究
11
作者 刘通 邱进 +4 位作者 吴凡 梁延连 孙丽艳 邓志辉 梁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3-868,共6页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的汉族、印度人及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红细胞血型基因多态性,为稀有血型血液的需求预测和采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探索汉族与高加索人种间的血型遗传差异。方法:选取深圳87例汉族和50例印度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及49例新...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的汉族、印度人及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红细胞血型基因多态性,为稀有血型血液的需求预测和采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探索汉族与高加索人种间的血型遗传差异。方法:选取深圳87例汉族和50例印度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及49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采用三代测序技术,获取10个目标血型系统的抗原编码基因单倍型,分析多态性和频率特征。结果:Langereis和Vel血型系统在3个不同群体的样本中仅检测到单一基因型;Dombrock血型在深圳汉族、以及Junior血型在新疆维吾尔族样本中亦只有一种基因型。在MNS、Duffy、Kidd、Dombrock和Junior血型系统中,印度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的单倍型频率与深圳汉族人群具有显著差异。与深圳汉族人群相比,新疆维吾尔族和印度人群中s-、Fy(a-)、Jk(a-b-)和Do(a+b-)稀有血型的频率较高。结论:在深圳汉族与印度人及维吾尔族人群中MNS、Duffy、Kidd、Dombrock和Junior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单倍型频率具有多态性差异,与其他地区不同民族相比具有独特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基因 单倍型频率 稀有血型 人群差异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京地区十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稀有抗原的大规模调查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玲 刘衍春 +2 位作者 薛敏 魏鹏 唐荣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31-234,共4页
本研究调查南京地区人群中稀有血型抗原的类型及分布情况,为稀有血型病人的临床用血和献血招募提供基础性资料。采用4M尿素对红细胞进行Kidd血型系统的Jk(a-b-)表型筛选;利用抗血清对H系统的H-、MNS系统的GPA-、Gerbich系统的GPC-、Ii... 本研究调查南京地区人群中稀有血型抗原的类型及分布情况,为稀有血型病人的临床用血和献血招募提供基础性资料。采用4M尿素对红细胞进行Kidd血型系统的Jk(a-b-)表型筛选;利用抗血清对H系统的H-、MNS系统的GPA-、Gerbich系统的GPC-、Ii系统的i+、Lutheran系统的Lub-表型进行筛选;对Kell系统的k-和Jsb-、Duffy系统的Fya-、Ok系统的Ok-、MNS系统的s-和Digeo系统的Dib-表型采用多重PCR的方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40337例标本中,筛选出2例Jk(a-b-)表型;在1 782例标本中,筛出Fy(a-b+)表型3例,尚未发现Fy(a-b-)的表型,也未发现Ok-、s-和Dib-表型。在2 002、2 003、2 084、10 189和10 004例标本中,未发现相应的GPA-、GPC-、Lub-、H-和i+稀有表型者。在2017例标本中,也未发现k-和Jsb-的表型存在。结论:南京地区人群中Jk(a-b-)表型频率为0.0049%,Fy(a-b+)表型频率为0.168%,在现有筛查人数中尚未发现所查其它血型系统稀有抗原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型 血型筛查 红细胞 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p血型案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
13
作者 汪佳慧 张娜 黄海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通过患者血型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结果,明确患者血型及血型抗体特异性,为患者寻找配合型血液。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红细胞ABO、RhD、p血型鉴定;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IAT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采... 目的:通过患者血型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结果,明确患者血型及血型抗体特异性,为患者寻找配合型血液。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红细胞ABO、RhD、p血型鉴定;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IAT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正反向Sanger测序特异扩增A4GALT基因第3外显子(CDS序列),明确基因突变位点和基因型。结果:患者血清学血型为B型D阳性,推测p表型,同时血清中检出抗-Tj^(a),进一步A4GALT基因外显子测序,第559号碱基发生了G>C的纯合突变基因型ISBT命名A4GALT*01N.10,分子生物学验证明确为p血型;血清学方法证实患者血清中含有抗-Tj^(a)。结论: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共同鉴别出1例稀有血型p血型,对于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型 P血型 抗-Tj^(a) 血清学试验 抗体鉴定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毛细管电泳系统用于Duffy血型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凡 梁爽 +3 位作者 庄乃保 梁延连 苏宇清 洪文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3-1739,共7页
目的:探索快捷筛选分析Duffy血型基因型的方法,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信息档案。方法:2014年12月-2018年9月本中心采用微流控毛细管电泳系统和PCR-SSP法检测3936名无血缘关系O型献血者标本Duffy基因型,对Fy^a阴性标本进行血清学确认及其他... 目的:探索快捷筛选分析Duffy血型基因型的方法,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信息档案。方法:2014年12月-2018年9月本中心采用微流控毛细管电泳系统和PCR-SSP法检测3936名无血缘关系O型献血者标本Duffy基因型,对Fy^a阴性标本进行血清学确认及其他血型系统表型分型,Fy(a-b-)标本做基因测序。结果:Fy^a阴性标本血清学表型与微流控毛细管电泳系统基因分型结果一致。3936例样本中Duffy表型结果为Fy(a+b-)3564例(90.54%),Fy(a+b+)353例(8.97%),Fy(a-b+)18例(0.46%),Fy(a-b-)1例(0.03%)。基因频率:FY*A为95.03%,FY*B为4.94%,FY*Null为0.03%。19个Fy^a阴性标本信息已登记在册。结论:微流控毛细管电泳系统适用于Duffy血型基因分型筛选,可用于建立稀有血型库,解决稀有血型患者紧急输血问题,提高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FFY血型 芯片电泳 稀有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市人群Rh血型调查报告
15
作者 刘文海 许亮白 +2 位作者 姚洁 黄恒 黄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0-900,共1页
关键词 RH血型 RH阴性血型 人群 RHD阴性血型 治疗 调查 稀有血型 汉族人 人发 北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输血尿毒症患者免疫抗-Jk3引起输血无效及家系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晨辉 饶美英 +3 位作者 周芬 余玲 胡芬 叶水文(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对罕见Jknull血型患者产生抗-Jk3引起的输血无效进行表型分子机理分析及家系调查与输血史调查。方法:对先证者血样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血清游离抗体和红细胞放散试验;对其家系进行Kidd标清定型与分子生物学分析。Kidd血型系统... 目的:对罕见Jknull血型患者产生抗-Jk3引起的输血无效进行表型分子机理分析及家系调查与输血史调查。方法:对先证者血样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血清游离抗体和红细胞放散试验;对其家系进行Kidd标清定型与分子生物学分析。Kidd血型系统Jka与Jkb抗原决定位采用荧光染料结合PCR-SSP技术进行分析,并对调控Kidd血型系统的SLC14A1基因进行全基因片段扩增与Sanger直接测序分析碱基变异。结果:先证者抗体鉴定结果为抗-Jk3,标清定型为Jk(a-b-),基因分型为Jk(a-b+);先证者子代与丈夫的标清定型与基因分型皆为Jk(a-b+)。SLC14A1基因测序与家系调查结果,先证者两等位基因分别是(341+12C>T,342-1G>A,588A>G,838G>A)和(222C>A,499A>G,588A>G,838G>A)。先证者子代携带等位基因(341+12C>T,342-1G>A,588A>G,838G>A)但表型正常。先证者为尿毒症患者,输血前检测从抗筛试验阴性与直抗试验阳性,转为抗筛与直抗试验皆为阳性,直抗阳性样本进行放散试验结果为抗-Jk3。结论:先证者两条等位基因中出现342-1G>A与222C>A导致SLC14A1基因产物抗原性消失而出现Jknull血型,对长期需要多次输血患者应进行直抗试验追踪或于疾病初期应进行稀有血型抗原检测,避免高频抗原抗体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knull 抗-Jk3 高频抗原抗体 稀有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输血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玉环 宋茜 +1 位作者 李静文 左慧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489-2489,共1页
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自体输血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稀有血型。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1—4月份)妇科47例预存式和稀释性自体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表明自体输血既避免了输血带来的并发症,节约了血液资... 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自体输血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稀有血型。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1—4月份)妇科47例预存式和稀释性自体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表明自体输血既避免了输血带来的并发症,节约了血液资源,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而对具有自体输血适应证患者,应大力提倡自体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妇科 手术中 临床资料 输血适应证 稀有血型 医疗救治 输血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贮存式自体备血的可行性及对母儿安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曼榕 戴毅敏 +6 位作者 王志群 顾宁 李洁 蒋红 翁侨 胡娅莉 颜桂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术前自体备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PABD)可减少对异体血源的需求,但备血时可引起孕妇短时间大量失血,对胎儿及孕妇的安全性尚未充分评估。文章探讨PABD的可行性及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设置符合PABD的纳入标... 目的术前自体备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PABD)可减少对异体血源的需求,但备血时可引起孕妇短时间大量失血,对胎儿及孕妇的安全性尚未充分评估。文章探讨PABD的可行性及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设置符合PABD的纳入标准,募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定期产检并拟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行PABD。参照2013年美国加州围产期出血高危分类临床标准,将PABD孕妇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观察孕妇采血前后血常规、血压、心率、末梢血氧饱和度及其他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电子胎心监护观察胎心变化,分析孕妇行PABD的安全性,并评估各组产时出血量、自体血回输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 92例接受PABD的孕妇共采血115例次。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产前备血量中位数分别为300、300及400 m L。115例次孕妇采血后5 min舒张压较采血开始时平均下降3.4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结束时反映监测生命征变化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护全部为反应型。PABD孕妇单次采血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较采血前平均降低5.4%和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均恢复至采血前水平。2次行PABD的孕妇血红蛋白和HCT变化与单次采血类似,但第2次采血后血红蛋白、HCT与采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分娩后无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结论 PABD可为产妇及时提供自体全血。在严格管理下,有指征地使用PABD技术具有合理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式自体备血 产后出血 前置胎盘 稀有血型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大在体外生产红细胞研究中获进展
19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02,共1页
献血量日益增长,但供不应求。目前红细胞和其他血液制品主要来源于志愿者外周血捐献,供者不足、感染风险、稀有血型缺乏等仍是输血难题。早期研究通过优化体外诱导方法和培养体系将人CD34^(+)造血干/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然而,由于... 献血量日益增长,但供不应求。目前红细胞和其他血液制品主要来源于志愿者外周血捐献,供者不足、感染风险、稀有血型缺乏等仍是输血难题。早期研究通过优化体外诱导方法和培养体系将人CD34^(+)造血干/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然而,由于造血干细胞及红系祖细胞体外扩增能力有限,导致获得的红细胞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红细胞 感染风险 临床需求 稀有血型 献血量 造血干细胞 中国科大 血液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