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带稀有特征的空间co-location模式挖掘新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冯岭 王丽珍 高世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7,共9页
Co-location模式挖掘是找出频繁出现在一起的一组空间特征的集合.在传统的方法中,一般假定每个空间特征在模式中具有平等的地位,然而,当模式中存在稀有特征时,有些模式便无法被获取.若使用现有针对含有稀有特征的挖掘方法,一些不频繁的... Co-location模式挖掘是找出频繁出现在一起的一组空间特征的集合.在传统的方法中,一般假定每个空间特征在模式中具有平等的地位,然而,当模式中存在稀有特征时,有些模式便无法被获取.若使用现有针对含有稀有特征的挖掘方法,一些不频繁的模式也会被挖掘出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最小加权参与率的概念,在此新概念下,不但可以挖掘出带稀有特征的频繁co-location模式,而且可以排除不频繁的模式.此外,针对算法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根据加权参与率排序后的部分向下闭合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剪枝方法,大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实验表明我们的方法对带稀有特征的co-location模式挖掘问题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CATION模式 稀有特征 加权参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阜山矿集区黄柏山锂铌钽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鹏 李建康 +4 位作者 张立平 黄志飚 黄小强 韩志辉 姜鹏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09-2024,共16页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稀有金属矿集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锂铌钽资源基地,区域锂资源主要集中于锂辉石伟晶岩中。但此类伟晶岩常受到岩浆出溶热液的叠加作用,导致锂不同程度的流失,因此新鲜锂辉石伟晶岩的产出条件与精准定位,成为区域成矿...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稀有金属矿集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锂铌钽资源基地,区域锂资源主要集中于锂辉石伟晶岩中。但此类伟晶岩常受到岩浆出溶热液的叠加作用,导致锂不同程度的流失,因此新鲜锂辉石伟晶岩的产出条件与精准定位,成为区域成矿理论研究与锂资源勘查的突破重点。笔者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幕阜山地区新发现的黄柏山锂铌钽矿床,产出了区域少有的大规模新鲜锂辉石伟晶岩脉。本次研究在黄柏山矿床已开展的化探、探槽、钻探等勘查工作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床的地质条件,精确厘定其成矿时代,初步建立了仁里-黄柏山矿田成矿模型,并进一步指出区域找矿方向。黄柏山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西南缘,矿床内伟晶岩总体沿片岩片理产出,其类型主要为(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和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化组合为Be-Nb-Ta-Li,稀有金属矿物主要为绿柱石、铌钽铁矿和锂辉石。矿床内锂辉石多为新鲜无蚀变(>96%),少数晶体边缘具弱蚀变或锂辉石+石英蠕虫状共生结构,为岩浆演化晚阶段流体出溶导致的弱酸性交代所致。三种类型锂辉石的Li 2O为7.72%~7.82%,基本未发生锂的流失,这与区域构造交汇导致容矿空间封闭性弱,岩浆演化出溶热液第一时间运移扩散有关。黄柏山矿床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133.0±1.5Ma),与幕阜山矿集区二云母花岗岩成矿阶段时限(135.8~133.0Ma)一致。本次工作通过对仁里-黄柏山矿田伟晶岩地表类型分带的重新厘定,结合区域已有的成矿母岩及伟晶岩垂向分带研究成果,提出黄柏山矿床、仁里矿床、深部成矿母岩三者从西至东呈现出由高至低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建立矿田“体中体”模型。该模型及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特点显示,矿田西南部冷家溪群与幕阜山岩体接触带区域,尤其是高地形地区,仍具有锂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稀有金属成矿特征 铌钽铁矿U-Pb定年 “体中体”成矿模型 黄柏山矿床 幕阜山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