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一青 李艳琼 +5 位作者 李铭刚 李勤 赵江源 崔晓龙 彭谦 文孟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由于从链霉菌中发现新抗生素的几率越来越小,从稀有放线菌中寻找新抗生素成为研究的重点。稀有放线菌是新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产生菌,其产生的抗生素具有结构多样及活性独特的特点。本文概述近年来稀有放线菌中的小单孢菌属、诺卡菌属、... 由于从链霉菌中发现新抗生素的几率越来越小,从稀有放线菌中寻找新抗生素成为研究的重点。稀有放线菌是新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产生菌,其产生的抗生素具有结构多样及活性独特的特点。本文概述近年来稀有放线菌中的小单孢菌属、诺卡菌属、马杜拉放线菌属、游动放线菌属、拟无枝菌酸菌属、小双孢菌属及糖多孢菌属等产生的抗生素种类及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抗生素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拮抗稀有放线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1 位作者 杜宜新 陈福如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8-546,共9页
为获得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稀有放线菌,从红豆杉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11株放线菌,筛选出对水稻稻瘟病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ST7-2,抑菌率为79.88%,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和16S rRNA、recA、gyrB、rpoB序列分析,确... 为获得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稀有放线菌,从红豆杉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11株放线菌,筛选出对水稻稻瘟病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ST7-2,抑菌率为79.88%,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和16S rRNA、recA、gyrB、rpoB序列分析,确定菌株ST7-2为杀结节链霉菌Streptomyces tubercidicus。菌株ST7-2对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大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truncatum、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蘑菇褐腐病菌Mycogone perniciosa共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T7-2发酵液对水稻苗瘟防效为82.76%,与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700倍无显著性差异;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发酵液对水稻穗颈瘟防效为73.57%,比75%三环唑WP1700倍的防效略低。因此,杀结节链霉菌ST7-2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潜在生防菌株,生防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水稻 稻瘟病菌 拮抗作用 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路枝 胡兆农 +1 位作者 郭正彦 吴文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9-65,共7页
在优化土壤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从安徽、浙江、山东、陕西等地采集的31份土样中的稀有放线菌进行了选择性分离。结果表明:以改进的HV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将土壤样品稀释100倍,添加2×10-5g/mL重铬酸钾+2×10-5g... 在优化土壤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从安徽、浙江、山东、陕西等地采集的31份土样中的稀有放线菌进行了选择性分离。结果表明:以改进的HV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将土壤样品稀释100倍,添加2×10-5g/mL重铬酸钾+2×10-5g/mL萘啶酮酸+1×10-5g/mL卡那霉素作为抑制剂分离效果最好。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为指示菌,从分离的417株放线菌中筛选出H32、H75、H223、H227、H238等5株可代谢抗菌活性物质的菌株。离体条件下,5株放线菌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e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H223和H238菌株发酵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小于10mL/L;H32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25.5、28.9和29.9mL/L。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显著,其中H223菌株发酵液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30mm以上。盆栽实验结果表明,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73.45%~82.35%,治疗效果为67.74%~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选择性分离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红树林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蒋莲秀 吴越 +2 位作者 陈建宏 吴丹 黄大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1-317,共7页
目的对分离自红树林土壤稀有放线菌进行鉴定及测定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方法用ISP2培养基分离筛选放线菌,对3株稀有放线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和抗菌活性检测;通过PCR扩增16S rR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初步分类鉴定... 目的对分离自红树林土壤稀有放线菌进行鉴定及测定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方法用ISP2培养基分离筛选放线菌,对3株稀有放线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和抗菌活性检测;通过PCR扩增16S rR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初步分类鉴定。结果 16S rRNA基因序列对比结果显示,菌株BLHK174和BLHK220为小单孢菌属M.marina JSM1-1和M.wenchangensis 2602GPT1-05,同源性分别为99.83%和98.53%,BLHK220可能为M.Wenchangensis 2602GPT1-05的一个变种;BLHK217为糖单孢菌属S.azurea NA-128,同源性为99.88%;菌株BLHK174和BLHK220对8种指示菌株均有抗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9~26mm;BLHK217仅对部分供试菌株有效,且作用较弱。结论稀有放线菌菌株BLHK174、BLHK220和BLHK217的发酵液浓缩物对多种指示菌均有抗菌活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分离鉴定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及其卤化酶基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名洪 王海龙 +3 位作者 林如 谢阳 连云阳 江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8-663,共6页
目的探究中国南海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并从中发现合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新菌源。方法采用6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24份来自南海沉积物样品中含有的放线菌。挑选不同培养特征的放线菌进行初步分类鉴别、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及基于... 目的探究中国南海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多样性并从中发现合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新菌源。方法采用6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24份来自南海沉积物样品中含有的放线菌。挑选不同培养特征的放线菌进行初步分类鉴别、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及基于PCR的卤化酶基因筛选。结果共分离到900株放线菌,挑选的210株放线菌分别属于放线菌9个科,13个属,210株菌中有38株含有卤化酶的生物合成基因片段。结论海洋环境蕴含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并具有产生天然的有活性卤化物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稀有放线菌 多样性 卤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产α-糖苷酶抑制剂的稀有放线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程新 徐波 +2 位作者 魏赛金 邱秀文 涂国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8-60,共3页
从土壤中得到1株稀有放线菌,经过分析表明,该菌株为游动放线菌,并且具有产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的能力。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对样品进行风干并用CaCO3处理,同时在培养基中添加重铬酸钾等筛选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稀有放线菌的筛出率。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稀有放线菌发酵产抗生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跃进 龙中儿 +2 位作者 黄运红 黄明亮 于化泓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2期39-42,共4页
对从土壤中分离并经初步鉴定属于小四单胞菌属的一株稀有放线菌摇瓶发酵产抗生素的工艺条件及其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放线菌产抗生素的适宜培养基为:淀粉2.0%,蔗糖1.3%,花生饼粉3.5%,NaCl0.10%,K2HPO40.01%,Na2SO40.01%,FeSO... 对从土壤中分离并经初步鉴定属于小四单胞菌属的一株稀有放线菌摇瓶发酵产抗生素的工艺条件及其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放线菌产抗生素的适宜培养基为:淀粉2.0%,蔗糖1.3%,花生饼粉3.5%,NaCl0.10%,K2HPO40.01%,Na2SO40.01%,FeSO4.7H2O 0.001%,CaCO30.3%;产抗生素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值7.7、装液量20 mL/250 mL三角摇瓶、接种量6%。在上述条件下,该稀有放线菌经200 r.min-1振荡培养108 h,抗生素的产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抗生素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IMPDH抑制活性的稀有放线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袁丽杰 刘爱华 +3 位作者 张玉琴 余利岩 王茜 张月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0-155,共6页
从重庆南川药用植物乌头根际土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次黄嘌呤核苷磷酸脱氢酶(IMPDH)抑制活性的根际稀有放线菌株。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胞化学组分分析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等多相分类特征研究,确... 从重庆南川药用植物乌头根际土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次黄嘌呤核苷磷酸脱氢酶(IMPDH)抑制活性的根际稀有放线菌株。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细胞化学组分分析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等多相分类特征研究,确定I06-03147属于动孢囊菌属(Kineosporia)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稀有放线菌 筛选 鉴定 动孢囊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盆地稀有放线菌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湘 孟晓江 +4 位作者 李玉国 毛培宏 杨宇容 徐丽华 姜成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6期271-273,共3页
从吐鲁番盆地土样中分离到的稀有放线菌,经鉴定分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小双孢菌属(Microbispora)、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 从吐鲁番盆地土样中分离到的稀有放线菌,经鉴定分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小双孢菌属(Microbispora)、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双孢放线菌属(Actinobispora)、诺卡氏菌属(Nocardia)及未鉴定的诺卡氏菌形放线菌(Nocardioformactinomystes),其中小单孢菌为优势菌。稀有放线菌细胞壁组成Ⅱ型和Ⅳ型的菌株分别占47.4%和39.5%,Ⅲ型较少。在分离到的菌株中,能水解淀粉的占60.5%,能分解纤维素的占63.2%,抗G+菌的占23.7%,而对G-菌和真菌均无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盆地 稀有放线菌 放线菌 土壤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分离的稀有放线菌群体中检测线型染色体、质粒和噬菌体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永强 褚以文 +1 位作者 赵国屏 覃重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3-405,共3页
稀有放线菌属于革兰阳性细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对绝大多数稀有放线菌还没有合适的遗传操作系统。本文报道利用脉冲电泳技术和碱变性方法,对土壤中新分离的约200株稀有放线菌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除约20个菌株的染色... 稀有放线菌属于革兰阳性细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对绝大多数稀有放线菌还没有合适的遗传操作系统。本文报道利用脉冲电泳技术和碱变性方法,对土壤中新分离的约200株稀有放线菌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除约20个菌株的染色体可能为环型结构外,其余染色体为线型结构。在检测到的染色体外遗传因子中,包括在诺卡菌属菌株中检测到1个线型质粒、4个环型质粒和1个噬菌体,此外,在链孢囊菌属中首次检测到1个质粒。这些遗传因子的发现,为发展稀有放线菌类群的遗传操作体系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染色体 质粒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放线菌质粒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永强 赵国屏 覃重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85-390,共6页
非链霉菌属的稀有放线菌类群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与应用价值。在许多稀有放线菌中发现了环型与线型质粒,由质粒发展起来的遗传操作系统可以为研究稀有放线菌的生理及代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目前稀有放线菌... 非链霉菌属的稀有放线菌类群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与应用价值。在许多稀有放线菌中发现了环型与线型质粒,由质粒发展起来的遗传操作系统可以为研究稀有放线菌的生理及代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目前稀有放线菌中的质粒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5个生态小区稀有放线菌分离及合成抗生素基因分布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荣贵 关统伟 姜秀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0-236,共7页
为调查塔里木盆地5个代表性生态小区的稀有放线菌分布,并评估它们产生抗生素类活性物质的潜力。采集塔里木盆地5个生态小区混合土样5份,采用7种培养基分离样品中的稀有放线菌。通过检测分析I型PKS、Ⅱ型PKS、NRPS、APH、HMG-CoA五种抗... 为调查塔里木盆地5个代表性生态小区的稀有放线菌分布,并评估它们产生抗生素类活性物质的潜力。采集塔里木盆地5个生态小区混合土样5份,采用7种培养基分离样品中的稀有放线菌。通过检测分析I型PKS、Ⅱ型PKS、NRPS、APH、HMG-CoA五种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布,评估该地区稀有放线菌产生抗生素的潜力。结果表明:(1)基于分子鉴定,经合并重复,共分离得到18种稀有放线菌,属于放线菌的10个属。(2)塔里木河河岸林生态小区土样稀有放线菌分离种类最多(10种),为8个属,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东部生态小区最少(4种),为4个属。(3)18株稀有放线菌中有9株含有I型PKS基因、4株菌含有Ⅱ型PKS基因、4株菌含有APH基因、3株菌含有NRPS基因,有一株链孢囊菌同时含有I型PKS、Ⅱ型PKS、NRPS、APH 4种基因。5个生态小区稀有放线菌种类较多,并含有较为丰富的与抗生素合成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生态小区 稀有放线菌 功能基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最 李玉中 +1 位作者 林慧敏 宋瑞洪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4-6,10,共4页
聚乳酸(PLA)和丝蛋白粉分别作为选择性碳、氮源可以有效提高稀有放线菌的分离效率,同时海洋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活性稀有放线菌,是发现新药的有效途径。为了筛选并鉴定海洋环境中产生活性物质的稀有放线菌,以聚乳酸和丝蛋白粉分别作为选... 聚乳酸(PLA)和丝蛋白粉分别作为选择性碳、氮源可以有效提高稀有放线菌的分离效率,同时海洋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活性稀有放线菌,是发现新药的有效途径。为了筛选并鉴定海洋环境中产生活性物质的稀有放线菌,以聚乳酸和丝蛋白粉分别作为选择性碳、氮源,配制6种分离培养基,用平板稀释法分离放线菌;并用滤纸片法和MTT法对供测菌株发酵产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分离出96株稀有放线菌,分属于11个属;其中,80株菌对7种靶标菌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78株菌对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另外,比较了6种培养基对稀有放线菌的分离效果。从分离结果来看,最理想的是聚乳酸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选择分离 聚乳酸(PLA) 丝蛋白粉 活性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缬草根际稀有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的筛查
14
作者 安晓英 马怡茗 +3 位作者 刘香香 周童娜 颜华 贾良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0-1086,共7页
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缬草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从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BJA-103,对该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并用简并PCR方法对其多种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进行筛查。... 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缬草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从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BJA-103,对该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并用简并PCR方法对其多种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进行筛查。经分类鉴定,初步确定BJA-103为Amycolatopsis coloradensis的一个菌株;PCR筛查结果显示,该菌株含有非核糖体肽合酶(NRPS)、Ⅰ型聚酮合酶(PKS-Ⅰ)、Ⅱ型聚酮合酶(PKS-Ⅱ)以及糖肽类抗生素合成关键酶P450单加氧酶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分类鉴定 16S RDNA 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培养基选择性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段淑蓉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1期47-48,164,共3页
介绍了几种培养基选择性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有效方法,如采用葡萄糖-天门冬酰胺改良培养基、淀粉-甘油培养基和甘油-酪素培养基从沙漠土样分离稀有放线菌;利用吉兰糖胶选择性分离Sporichthya,Planobispora,Planom-onospora,Actinomadura ru... 介绍了几种培养基选择性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有效方法,如采用葡萄糖-天门冬酰胺改良培养基、淀粉-甘油培养基和甘油-酪素培养基从沙漠土样分离稀有放线菌;利用吉兰糖胶选择性分离Sporichthya,Planobispora,Planom-onospora,Actinomadura rugatobispora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培养基 选择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利用预处理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淑蓉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3期32-33,124,共3页
稀有放线菌是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本文主要从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学处理等方面,介绍几种通过预处理选择性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预处理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利用抑制剂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淑蓉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3期45-45,54,共2页
稀有放线菌是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从抑制剂方面,介绍利用卡那霉素、交沙霉素和溶菌酶,利富平和新生霉素,白霉素、新生霉素和衣霉素等选择性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抑制剂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稀有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段淑蓉 谢雪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1期51-52,共2页
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研究了土样热预处理对稀有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处理时间下,预处理温度升高,稀有放线菌的数量相对增加,而细菌数量相对减少。热预处理有利于稀有放线菌孢子萌发,相对提高稀有放线菌的出菌率,同时... 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研究了土样热预处理对稀有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处理时间下,预处理温度升高,稀有放线菌的数量相对增加,而细菌数量相对减少。热预处理有利于稀有放线菌孢子萌发,相对提高稀有放线菌的出菌率,同时对细菌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120℃加热预处理1h和1.5h,稀有放线菌分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 分离方法 热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不同生境稀有放线菌分离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湘兰 沈振国 +1 位作者 洪葵 阮继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455-458,463,共5页
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湛江红树林、深圳红树林、吊罗山原始森林、儋州橡胶林和海口火山口等7处热带不同生境土壤样品预处理,共分离到114株放线菌。用显微镜形态观察和菌落形态观察对分离到的放线... 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湛江红树林、深圳红树林、吊罗山原始森林、儋州橡胶林和海口火山口等7处热带不同生境土壤样品预处理,共分离到114株放线菌。用显微镜形态观察和菌落形态观察对分离到的放线菌初步归类,从中选取13株菌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类群。由初步的归类结果对热带不同生境稀有放线菌的类群分布进行分析比较,水生环境和非水生环境以及不同的非水生环境之间,发现稀有放线菌类群分布有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生境 稀有放线菌 分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红树林来源稀有放线菌的鉴定和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张骏梁 张诗玲 +3 位作者 吴佳慧 许姗姗 梁锦有 徐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07,共7页
对分离自香港米埔红树林放线菌XY-R10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抑菌活性。采用R2A和ISP-2培养基分离和纯化菌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菌株16S rRNA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可能为拟孢囊菌属的Kibdelospora... 对分离自香港米埔红树林放线菌XY-R10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抑菌活性。采用R2A和ISP-2培养基分离和纯化菌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菌株16S rRNA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可能为拟孢囊菌属的Kibdelosporangium phytohabitans。通过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研究发酵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发现其具有广谱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初步分离发现粗提物中可能存在多个活性成分,结合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分析,鉴定出活性成分Maipomycin A,它对表皮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弧菌有抑菌活性。该文为挖掘红树林微生物资源、抗菌药物的开发,以及食品工业寻找新的抑菌防腐物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微生物 稀有放线菌 拟孢囊菌属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