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铝—硅复合脱氧剂主量元素的XRF光谱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牛素琴 耿东方 +1 位作者 李岩 刘子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4-56,共3页
提出了用PW 14 0 4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测定稀土—铝—硅复合脱氧剂主量元素Si、Al、Fe、Re等的方法。采用HNO3 和HF将试样溶解变为盐类 ,以偏硼酸锂和四硼酸锂作混合熔剂 ,NaNO3 作氧化剂 ,KI作脱膜剂熔融制成玻璃片样 ,运用分析程... 提出了用PW 14 0 4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测定稀土—铝—硅复合脱氧剂主量元素Si、Al、Fe、Re等的方法。采用HNO3 和HF将试样溶解变为盐类 ,以偏硼酸锂和四硼酸锂作混合熔剂 ,NaNO3 作氧化剂 ,KI作脱膜剂熔融制成玻璃片样 ,运用分析程序汇编外加通道 ,对试样中的主量元素进行XRF光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铝-硅复合脱氧剂 X射线荧光光谱 颗粒度效应 均质化 外加通道 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相轧制复合法生产含硅中锡铝合金/钢复合轴瓦带的组织和界面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兴刚 李宝绵 +1 位作者 许光明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采用液 固相轧制法可以稳定、连续生产AlSn8Si2.5Pb2Cu0.8Cr0.2覆钢双层轴瓦带·通过金相和EPMA照片显示其组织与铸造组织相似,但含有大量致密细小、发达的柱状枝晶,组织内Si、Sn等元素分布均匀·由于复合界面结合强度较高,撕... 采用液 固相轧制法可以稳定、连续生产AlSn8Si2.5Pb2Cu0.8Cr0.2覆钢双层轴瓦带·通过金相和EPMA照片显示其组织与铸造组织相似,但含有大量致密细小、发达的柱状枝晶,组织内Si、Sn等元素分布均匀·由于复合界面结合强度较高,撕开后钢表面有大量的铝块,其复合机理主要是由于钢、铝充分润湿,高温和较大的轧制力使钢表面污染层、氧化层变薄,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界面 -固相轧制复合 锡合金 双金属轴瓦带 枝晶 结合强度 汽车发动机 轴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热处理对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颜长舒 刘楚明 +3 位作者 颜燕 徐国富 黄继武 唐嵘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73-576,共4页
证明了真空热处理过程对用熔铸法重力浇注制备的优质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的性能有较好影响。通过与石墨包覆铜法和简单可靠的机械合金化法相比较, 证明经真空热处理过程制备的上述材料的高温强度达到150 MPa 以上, 力学性能、物... 证明了真空热处理过程对用熔铸法重力浇注制备的优质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的性能有较好影响。通过与石墨包覆铜法和简单可靠的机械合金化法相比较, 证明经真空热处理过程制备的上述材料的高温强度达到150 MPa 以上, 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也较好, 是制取优质石墨铝硅复合材料必需可靠的手段, 该法还具有工艺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处理 石墨-- 复合材料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铝复合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
4
作者 乔永民 刘萍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3-1095,1164,共4页
分别以表面粗糙铜箔(以下简称粗铜箔)和多孔铜箔为基体,采用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硅-铝复合薄膜负极材料,通过SEM、XRD及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硅-铝复合薄膜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磁控溅射... 分别以表面粗糙铜箔(以下简称粗铜箔)和多孔铜箔为基体,采用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硅-铝复合薄膜负极材料,通过SEM、XRD及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硅-铝复合薄膜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硅-铝复合薄膜负极材料能够有效缓解电极体积膨胀,具备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钛-镍-硅合金填料对SiC_p/6061Al基复合材料等离子弧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海浪 雷玉成 冯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以铝-钛-镍-硅合金为填充材料,采用氩/氮混合等离子气体对SiCp/6061Al基复合材料进行等离子弧原位焊接,研究了不同成分合金填料对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Al-10Ti-10Ni-3Si合金的焊缝组织均匀、致密,存在少量50μm长的... 以铝-钛-镍-硅合金为填充材料,采用氩/氮混合等离子气体对SiCp/6061Al基复合材料进行等离子弧原位焊接,研究了不同成分合金填料对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Al-10Ti-10Ni-3Si合金的焊缝组织均匀、致密,存在少量50μm长的针状相,熔合区Al3Ti相数量较中心区的减少,无灰色针状Al4C3相;填充Al-5Ti-5Ni-5Si合金的焊缝中增强相数量较前者的有所减少,并呈无序分布,同样也无针状相;焊缝由Al N、Al3Ti、TiC、Ni3Al、Ni Ti2、Ti5Si3等相组成;两种接头的抗拉强度分别为215.0 MPa和22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SiCp/6061Al基复合材料 等离子弧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Ce稀土对多元Al-Si活塞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铁羽 董雄博 +4 位作者 段洪波 夏峰 杨伟 王建利 李建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100,共6页
采用DSC以及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研究了富Ce稀土(0.1wt%,0.3wt%,0.5wt%)对多元近共晶Al-11.5Si-4Cu-2Ni-1Mg-0.5Fe(wt%)活塞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发现富Ce稀土加入对该合金的共晶硅和多种第二相的凝固温度、形态与体积分数均有明显影... 采用DSC以及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研究了富Ce稀土(0.1wt%,0.3wt%,0.5wt%)对多元近共晶Al-11.5Si-4Cu-2Ni-1Mg-0.5Fe(wt%)活塞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发现富Ce稀土加入对该合金的共晶硅和多种第二相的凝固温度、形态与体积分数均有明显影响。富Ce稀土的加入,使Al-Si共晶温度降低,T-Al_(9)FeNi相和δ-Al_(3)CuNi相析出温度升高。富Ce稀土加入量0.3wt%时,共晶硅变质效果最佳,T-Al_(9)FeNi相由初始的板条状转变为小块状,体积分数减小到3.22vol%,δ-Al_(3)CuNi相由初始的片状转化为鱼骨状,体积分数增加到6.47vol%。富Ce稀土中La、Ce原子在凝固过程中富集在固液界面前沿,增大了成分过冷,细化共晶组织。当富Ce稀土含量为0.5wt%时,合金中出现长针状富稀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合金 变质 共晶 富铈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与硅之比对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颜长舒 徐国富 +1 位作者 黄继武 陈军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研究了石墨与硅之比对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解决了石墨颗粒直接加入铝硅熔体中的难点,并基本解决了石墨加入的均匀性问题.研究表明:石墨与硅生成一定量的SiC,对提高石墨铝硅的高温抗拉强度十分有利;石墨与铝生成A... 研究了石墨与硅之比对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解决了石墨颗粒直接加入铝硅熔体中的难点,并基本解决了石墨加入的均匀性问题.研究表明:石墨与硅生成一定量的SiC,对提高石墨铝硅的高温抗拉强度十分有利;石墨与铝生成Al4C3有利于石墨在铝硅熔体中的均匀分布;生成Al4C3的量不宜过多,不能给石墨与硅生成碳化硅的比例带来影响.否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碳化 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的机械-热复合活化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丽君 李超 +1 位作者 赵亮 张翠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00-1802,共3页
采用直接煅烧(单纯热活化)和球磨后煅烧(机械-热复合活化)两种方式活化太原西山煤矿预处理的煤矸石,考察了球磨时间、煅烧温度对煤矸石硅铝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热复合活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热活化,太原煤矸石的机械-热复合活化... 采用直接煅烧(单纯热活化)和球磨后煅烧(机械-热复合活化)两种方式活化太原西山煤矿预处理的煤矸石,考察了球磨时间、煅烧温度对煤矸石硅铝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热复合活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热活化,太原煤矸石的机械-热复合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球磨20 min,650℃煅烧2 h。此时硅溶出量68.46 mg/g,铝溶出量为131.6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机械-复合活化 热活化 溶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MA和MgO-MA材料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顾强 文钰斌 +2 位作者 陈晓雨 刘新红 贾全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64-3671,3696,共9页
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以及复合添加剂对镁铝尖晶石(MA)和方镁石-镁铝尖晶石(MgO-MA)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引入的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能与镁铝尖晶石形成固溶体,或可提高镁铝尖晶石晶体空位浓度,活化晶格,或与材料中某些... 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稀土氧化物以及复合添加剂对镁铝尖晶石(MA)和方镁石-镁铝尖晶石(MgO-MA)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引入的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能与镁铝尖晶石形成固溶体,或可提高镁铝尖晶石晶体空位浓度,活化晶格,或与材料中某些杂质反应生成低熔点物相,促进了试样的烧结,从而使常温力学性能提高。有些添加剂的引入还能与材料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高熔点相,堵塞气孔,阻挡了熔渣的渗透,增加材料抗侵蚀性能等。本文期望能为从事MA与MgO-MA材料性能、结构设计以及合理选择添加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方镁石-尖晶石 添加剂 金属氧化物 稀土氧化物 复合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BaMgAl_(10)O_(17):Eu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璠 李样生 胡友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69-107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晶BaMgAl_(10)O_(17):Eu蓝色荧光粉,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微米晶相比,纳米晶的XRD图谱展宽,随着Eu^(2+)浓度的增加,表现为荧光猝灭;荧光猝灭源于晶格迁移。
关键词 荧光粉 BaMgAl10O17:Eu 纳米晶复合氧化物 稀土酸盐 铕掺杂 合成 发光特性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Al_2O_3·2SiO_(2f)/Al—Si复合材料磨损机理
11
作者 陈荐 高升吉 +2 位作者 肖建梅 沈保罗 涂铭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9-51,共3页
本文通过复合材料磨面、磨屑及亚表层的SEM特征分析,研究了3Al_2O_3·2SiO_(2f)/Al—Si复合材料的润滑及干滑动磨损机理。润滑状态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大大优于Al-Si合金,其磨损为纤维断裂与剥落及磨粒磨损;而复合材料在干滑动条件... 本文通过复合材料磨面、磨屑及亚表层的SEM特征分析,研究了3Al_2O_3·2SiO_(2f)/Al—Si复合材料的润滑及干滑动磨损机理。润滑状态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大大优于Al-Si合金,其磨损为纤维断裂与剥落及磨粒磨损;而复合材料在干滑动条件下的耐磨性反而稍差于Al-Si合金,其磨损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层离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润滑 磨损机理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Al掺杂对2D C/Si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静 王一光 +2 位作者 罗磊 成来飞 张立同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二维编织碳纤维碳布为预制体,采用聚铝碳硅烷(PACS)为聚合物前驱体,应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聚合物浸渗-裂解(PIP)工艺制备微量Al掺杂2D C/SiC复合材料。研究微量Al掺杂对C/SiC微观结构、力学、热膨胀和氧-乙炔焰烧蚀性能的影响。... 以二维编织碳纤维碳布为预制体,采用聚铝碳硅烷(PACS)为聚合物前驱体,应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聚合物浸渗-裂解(PIP)工艺制备微量Al掺杂2D C/SiC复合材料。研究微量Al掺杂对C/SiC微观结构、力学、热膨胀和氧-乙炔焰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微量Al未改变C/SiC的微观结构和热膨胀性能,也未降低其韧性和强度;但微量Al掺杂提高了C/SiC的抗烧蚀性能,含微量Al的SiC氧化形成微量Al熔于SiO2的固熔体,微量Al提高了SiO2的黏度和致密度,减小SiO2挥发,较未掺杂Al的C/SiC相比,线烧蚀率降低了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聚合物浸渗-裂解 微量Al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222,共1页
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涉及一种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中CO转化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该专利采用的催化剂由复合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其中复... 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涉及一种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中CO转化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该专利采用的催化剂由复合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其中复合载体由α-氧化铝和ZSM-5分子筛组成,ZSM-5分子筛的硅铝质量比为40~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烯烃 复合载体 合成气 专利文摘 Α-氧化 石油化工 催化剂床层 专利方法 异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