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及稀土化合物化学态分析中的应用
1
作者 潘燕芳 李晓静 +3 位作者 杨文超 李东 廖华平 许燕娜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6-967,共12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处理表面化学态分析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科研的发展。然而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及稀土化合物谱峰结构复杂,存在多重分裂和谱峰展宽,是化学态分析的难点。该文主要通过介绍数据库...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处理表面化学态分析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科研的发展。然而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及稀土化合物谱峰结构复杂,存在多重分裂和谱峰展宽,是化学态分析的难点。该文主要通过介绍数据库或手册上的过渡族金属化合物以及稀土化合物的标准谱图,对化学态的分析方法—分峰拟合法、卫星峰特征法、俄歇谱峰或修正俄歇参数法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修正俄歇参数的计算方法。稀土化合物,可参考的数据库和标准窄谱少,很多单质态和化合态都存在独特的震激峰,谱峰极其复杂,分析困难,该文以La和Ce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混合价态的分析方面,着重介绍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LSF),该方法是一种是以真实的谱图函数构建预设峰形函数的方法,能量损失峰、卫星峰、多重分裂峰等均包含在谱图中,能够进行确切峰形拟合,处理混合化学态共存的谱图时简单可靠。Ni 2p和F KLL,Ni、Co、Mn和Fe几个元素间存在重叠区,可以通过更换阳极靶材,使俄歇谱峰发生移动进而从主光电子峰分离,便于后续数据解析。在数据解析前需查询数据库网站是否有可参照的标准谱图,对于没有标准窄谱参考的元素,需结合其他元素的窄谱、样品的定性半定量结果进行客观合理的自洽分析,切勿按照实验预期或臆想推断进行分峰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化学态分析 混合价态分析 修正俄歇参数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NLLSF) 过渡金属化合物 稀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激发态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秦春博 张春峰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5-207,共13页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展现出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以及显著的激子效应,针对其激发态动力学的研究无论是对相关的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总结了单层TMDs及其堆叠形成的范德瓦耳斯异质结中的激发态动力...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展现出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以及显著的激子效应,针对其激发态动力学的研究无论是对相关的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总结了单层TMDs及其堆叠形成的范德瓦耳斯异质结中的激发态动力学研究。具体而言,我们介绍了单层中激子与异质结中层间激子的产生到复合动力学过程,期间着重介绍了异质结中层间电荷转移,以及层间转角和莫尔超级晶格相关激发态动力学的近期研究。最后总结了目前的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并以对未来的展望作为结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化合物 超快光谱 范德瓦耳斯异质结 激子 激发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激子-极化激元的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哲元 蒋英 潘安练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39,共18页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直接带隙、大跃迁偶极矩、强激子结合能、可范德华集成和谷极化特性,使其在激子-极化激元研究与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当激发粒子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激子-极化激元可通过受激散射凝聚成单个宏观量子态(玻色-...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直接带隙、大跃迁偶极矩、强激子结合能、可范德华集成和谷极化特性,使其在激子-极化激元研究与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当激发粒子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激子-极化激元可通过受激散射凝聚成单个宏观量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它们不受粒子数反转的限制,可实现超低阈值激光。同时结合其谷极化特性,可为强耦合状态的谷电子学应用如光自旋开关和谷极化双稳态器件等提供潜在应用。分别对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激子-极化激元、谷极化激子-极化激元和激子-极化激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最后总结分析了未来实现二维激子-极化激元激光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半导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激子-极化激元 二维过渡金属化合物 谷电子学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调控及应用
4
作者 吴慧 秦春博 张春峰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5,共12页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源于电子势函数的非谐性,可实现激光的频率转换,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和现代激光技术。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极大的二阶非线性系数,作为基础单元实现高效的非线性光学响应潜力巨大。如何保持单层材料的极...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源于电子势函数的非谐性,可实现激光的频率转换,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和现代激光技术。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极大的二阶非线性系数,作为基础单元实现高效的非线性光学响应潜力巨大。如何保持单层材料的极大非线性系数,扩展材料厚度及响应频段,提升非线性响应,是重要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调控,包括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频率依赖及不同对称性相的多层堆叠等,并总结了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化合物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中心反演对称性 耦合 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间化合物Ln_4Ni_2C_5的化学键研究
5
作者 林梦海 林连堂 张乾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91-394,共4页
对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Ln_4Ni_2C_5(Ln=Er、Tm、Yb、Lu)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采用离散变分X_a方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n主要以4f轨道相互重迭形成骨架结构.并以5d,6s,6p轨道与Ni、C... 对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Ln_4Ni_2C_5(Ln=Er、Tm、Yb、Lu)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采用离散变分X_a方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n主要以4f轨道相互重迭形成骨架结构.并以5d,6s,6p轨道与Ni、C成键。化学键总结果是稀土原子提供电荷,Ni、C原子得电荷。稀土原子还形成空心的八面体链。两种结构的存在导致Ln_4Ni_2C_5固体在电磁方面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化学键 量子化学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_2Fe_(17-x)Al_x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研究
6
作者 郝延明 高艳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9-23,共5页
利用X射线步进扫描研究了Dy2Fe17-xAlx金属间化合物的详细结构,给出了结构中诸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稀土-化合物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_(1-x)Co_x)_9Si_2C_y化合物的穆斯堡尔谱研究
7
作者 马跃 周平衡 +3 位作者 薛德胜 李发伸 常虹 杨应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利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 Ba Cd11结构的 Nd(Fe1-x Cox) 9Si2 Cy 化合物 ,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 C原子加入后 ,单胞体积膨胀 .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穆斯堡尔谱 ,发现随着 Co含量的增加 ,化合物中 Fe的平均超精细场先增大后减小 .而 C原子的加... 利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 Ba Cd11结构的 Nd(Fe1-x Cox) 9Si2 Cy 化合物 ,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 C原子加入后 ,单胞体积膨胀 .室温下测量了样品的穆斯堡尔谱 ,发现随着 Co含量的增加 ,化合物中 Fe的平均超精细场先增大后减小 .而 C原子的加入 ,则使 Fe的平均超精细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材料 穆斯堡尔谱 体积效应 稀土-金属化合物 局域电磁效应 化学链反应 Nd(Fe1-xCox)9Si2Cy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TbMn_6Sn_6的磁性和磁相变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光华 张海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89-1492,共4页
采用分子场理论模型对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磁性、自旋重取向相变和场诱导的一级磁相变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计算了TbMn6Sn6的易磁化方向随温度的变化以及不同温度时的磁化曲线,描述了自旋重取向相变和场诱导的一级磁相变。基于单... 采用分子场理论模型对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磁性、自旋重取向相变和场诱导的一级磁相变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计算了TbMn6Sn6的易磁化方向随温度的变化以及不同温度时的磁化曲线,描述了自旋重取向相变和场诱导的一级磁相变。基于单离子模型计算了Tb离子和化合物的一阶和二阶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及其随温度的变化,得到了和实验数据基本一致的结果。结果表明:Mn次晶格和Tb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能之间的相互竞争是导致自旋重取向相变的物理机制,而稀土离子的四阶晶场项对场诱导的一级磁相变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 自旋重取向 磁相变 磁晶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稀土永磁材料Nd_2Fe_(17-x-y)Nb_xAl_y的中子衍射分析及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立梅 韩松柏 +1 位作者 刘蕴韬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29-1733,共5页
通过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及磁测量等研究了Nb、Al双取代对Nd2Fe17-x-yNbxAly化合物结构和磁性能的协同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Nd2Fe17-x-yNbxAly的晶胞体积几乎随Al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Al含量相同时,Nb的加入引起晶胞体积的增大... 通过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及磁测量等研究了Nb、Al双取代对Nd2Fe17-x-yNbxAly化合物结构和磁性能的协同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Nd2Fe17-x-yNbxAly的晶胞体积几乎随Al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Al含量相同时,Nb的加入引起晶胞体积的增大。中子衍射分析结果表明,Nb优先占据6c晶位,Al优先占据18h晶位。磁测量结果表明,0.0≤y≤3.0时,单取代的Nd2Fe17-yAly化合物的居里温度随Al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但双取代的Nd2Fe16.5-yNb0.5Aly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却随Al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这表明Nb、Al双取代对磁性能的改善会产生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 双取代 X射线衍射 中子衍射 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DyMn_6Sn_6的磁晶各向异性及自旋重取向相变研究
10
作者 秦江 郭光华 +3 位作者 张海贝 韩念梅 门高夫 宋文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6-368,372,共4页
采用交换相互作用的分子场理论模型对金属间化合物DyMn6Sn6的自旋重取向相变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计算了DyMn6Sn6的易磁化方向以及Dy和Mn离子磁矩与c轴夹角随温度的变化。基于单离子模型计算了Dy离子的一阶和二阶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1R和... 采用交换相互作用的分子场理论模型对金属间化合物DyMn6Sn6的自旋重取向相变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计算了DyMn6Sn6的易磁化方向以及Dy和Mn离子磁矩与c轴夹角随温度的变化。基于单离子模型计算了Dy离子的一阶和二阶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1R和K2R随温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为了很好的描述该化合物的自旋重取向相变,必须考虑Dy离子的四阶晶场项及相应的二阶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2R、K2R与K1R和Mn离子磁各向异性常数K1t之间的相互竞争是导致DyMn6Sn6自旋重取向相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 自旋重取向 磁晶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和四元金属间化物中原子的配位数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景泰 毛少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6-251,共6页
对不同元素在不同三元和四元金属间化物结构类型中的原子配位环境进行了研究,所涉及的体系包括:1)R-T-M,2)R-M′-M,3)R-T-M′,4)T-M′-M,5)四元化合物(这里R表示稀土、碱土金属和低族过渡金属元... 对不同元素在不同三元和四元金属间化物结构类型中的原子配位环境进行了研究,所涉及的体系包括:1)R-T-M,2)R-M′-M,3)R-T-M′,4)T-M′-M,5)四元化合物(这里R表示稀土、碱土金属和低族过渡金属元素如Ti、Zr、Hf等,T表示高族过渡金属如Fe、Co、Ni等,M′表示Al或Ga,M表示其它主族元素B、C、Si、Ge、P和As).研究了在324种完全有序结构类型中占据2046个不同晶体学位置的原子的配位环境,计算了它们的配位数,作出反映不同原子配位数规律的配位数分布直方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金属化合物 过渡金属 原子 配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有序替代化合物Y(Rh,Ni)Ni_4Si_3的合成、结构及成键特性
12
作者 赵景泰 毛少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电弧熔炼方法合成了Y(Rh,Ni)Ni4Si3,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学及结构修正参数:化学式Y(Rh.42Ni.58)Ni4Si3,Mr=605.23,正交晶系,YNi5Si3替代类型,(62)Pn... 电弧熔炼方法合成了Y(Rh,Ni)Ni4Si3,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学及结构修正参数:化学式Y(Rh.42Ni.58)Ni4Si3,Mr=605.23,正交晶系,YNi5Si3替代类型,(62)Pn-ma,a=1.8797(7)nm,b=0.37860(3)nm,c=0.68049(9)nm,V=0.48427(7)nm3,Z=4,Dx=6.653g/cm3,μ=31.437mm-1(λMoKα=0.07107nm),F(000)=912,T=296K,对于30个最小二乘修正参数和239个独立可观察衍射点wR=0.052.Ni原子处于Si的四面体配位中心且近邻原子数为12,而Rh则处于Si的四方锥中心且近邻原子数为14个,符合金属间化物中原子的配位数规律,也说明在此化合物结构中几何堆积因素占了很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过渡金属 硅化物 成键 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Nd-B合金的性能研究
13
作者 高存梅 丁志杰 +2 位作者 唐永建 杜凯 易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9-233,共5页
采用电弧式熔体快淬/吸铸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的Ni-Nd-B试样,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法、静态磁性测试仪等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用电弧式熔体快淬/吸铸技术可以较成功制备系列直径6 mm的Ni-Nd-B大块非晶,且满足深... 采用电弧式熔体快淬/吸铸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的Ni-Nd-B试样,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法、静态磁性测试仪等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用电弧式熔体快淬/吸铸技术可以较成功制备系列直径6 mm的Ni-Nd-B大块非晶,且满足深度共晶成分试样表,表现出较理想的非晶形成能力。Ni4NdB材料具有约79.13℃的过冷度,Ni13Nd3B2材料具有约69.37℃的过冷度;Ni,Nd成分微量变化引起材料较明显的晶化趋向。此外,Ni,Nd成分微量变化导致材料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非晶 电弧熔炼 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 磁性材料 过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T’-MoTe_2原位生长关键工艺技术
14
作者 熊丝纬 孙清清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5-630,共6页
二元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碲化钼(MoTe_2),由于其室温下合适的禁带宽度和较高的理论迁移率,将作为沟道材料应用于下一代集成电路器件中,而受到普遍的关注。通过碲(Te)和钼(Mo)的原位固相反应,在真空环境中不同温度条件下退火得到1T’-MoT... 二元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碲化钼(MoTe_2),由于其室温下合适的禁带宽度和较高的理论迁移率,将作为沟道材料应用于下一代集成电路器件中,而受到普遍的关注。通过碲(Te)和钼(Mo)的原位固相反应,在真空环境中不同温度条件下退火得到1T’-MoTe_2薄膜。利用喇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及椭圆偏振光谱化对制备的MoTe_2薄膜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MoTe_2薄膜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50℃退火条件下,薄膜喇曼峰强高,半峰宽较窄,结晶质量良好。但是,由于高温下单质和化合态Te的再蒸发效应,当退火温度从450℃上升到600℃时,薄膜喇曼峰强明显减小且半峰宽变宽,结晶质量显著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过渡金属化合物(TMD) 1T’-碲化钼(1T’-Mo Te2) 原位生长 薄膜合成 再蒸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维材料中极化激元激光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睿洋 保文睿 +1 位作者 杜静 王卫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6-883,共8页
极化激元激光是一种新型激光,以半导体中激子-极化激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相干性实现超低阈值激光。不同于传统3维有机无机材料,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与2维钙钛矿以其高激子结合能、高振子强度、直接带隙、范德华特性、谷极化... 极化激元激光是一种新型激光,以半导体中激子-极化激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相干性实现超低阈值激光。不同于传统3维有机无机材料,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与2维钙钛矿以其高激子结合能、高振子强度、直接带隙、范德华特性、谷极化特性,有利于实现激子与腔模式的强耦合以及激子-极化激元的BEC,在极化激元激光的进一步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2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激光的原理和进展,分别从2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2维钙钛矿的特性出发,重点综述了其中激子与腔模式的强耦合,极化激元的相干性的调控以及BEC的实现,并对2维材料中的极化激元激光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极化激元激光 强耦合 2维过渡金属化合物 2维钙钛矿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储氢材料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应燕君 曾小勤 +2 位作者 常建卫 邹建新 丁文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38,共5页
过去十几年国内外对镁基储氢材料的催化剂研究表明,使用催化剂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表面特性,提高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目前常用的催化剂体系有过渡族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卤化物、金属间化合物以及碳素非金属。通过比较发现,不同... 过去十几年国内外对镁基储氢材料的催化剂研究表明,使用催化剂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表面特性,提高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目前常用的催化剂体系有过渡族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卤化物、金属间化合物以及碳素非金属。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同,相应的催化机理也有所差异。目前,国外研究者已发现几种催化剂共同催化的效果显著,国内应加强金属间化合物和碳素材料催化剂以及不同催化剂共同作用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材料 催化剂 过渡金属 金属氧化物 金属卤化物 金属化合物 碳素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5Nd2B4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易勇 丁志杰 +3 位作者 李恺 易早 唐永建 罗江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1-736,共6页
采用LSDA(Local spin-density approximation)近似及LSDA+U(在位库伦势)近似模拟金属间化合物Ni_5Nd_2B_4的磁性能对于R—M—B合金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LSDA近似下,Ni_5Nd_2B_4具备金属导体性质,晶体结构中最紧邻Ni、B... 采用LSDA(Local spin-density approximation)近似及LSDA+U(在位库伦势)近似模拟金属间化合物Ni_5Nd_2B_4的磁性能对于R—M—B合金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LSDA近似下,Ni_5Nd_2B_4具备金属导体性质,晶体结构中最紧邻Ni、B原子间杂化成键,最紧邻Ni—Ni共价成键,Nd、B原子形成成键分子轨道作用,Ni原子间存在自旋消弱现象;LSDA+U近似下,Nd原子磁矩提供体系磁性来源,由于自旋排斥作用Ni原子电子与Nd原子电子自旋方向相反,体系在U值约为6.35eV的作用下能较理想的处理体系电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键结构 磁性能 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德瓦尔斯材料的红外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昊 黎德龙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8-60,共13页
近年来,基于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的本征吸收、能带调制、结构设计以及新原理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范德瓦尔斯材料在红外光探测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基于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的本征吸收、能带调制、结构设计以及新原理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范德瓦尔斯材料在红外光探测领域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发展历程和分类。进而,重点总结并分析了范德瓦尔斯材料在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红外光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范德瓦尔斯材料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优化方法、机制和进展。最后,对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在红外光探测器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了系统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瓦尔斯材料 红外光电探测器 能带工程 过渡金属化合物 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13)Pr_3B_2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
19
作者 唐志强 齐砚勇 +1 位作者 易勇 丁志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0,共5页
考虑电子自旋极化作用,本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全电子投影缀加平面波赝势法理论,采用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对Ni_(13)Pr_3B_2金属间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计算体系晶格常数,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i_(13)Pr_3 B_2为带隙很小的金属导... 考虑电子自旋极化作用,本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全电子投影缀加平面波赝势法理论,采用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对Ni_(13)Pr_3B_2金属间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计算体系晶格常数,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i_(13)Pr_3 B_2为带隙很小的金属导体.LSDA近似下体系原子间存在复杂作用类型,Pr原子与近邻Ni、B原子以离子键作用为主,Ni原子与近邻Ni原子间表现共价作用情形.体系存在Pr-Ni铁磁耦合,总磁矩约2.80212_(μB),主要由Pr原子磁矩提供,自旋极化引起体系Pr-4f、Ni-3p、Pr-5p电子自旋劈裂为体系表现磁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键结构 磁性能 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_(0.9)Dy_(0.1)(Fe,M)_(12)N_x粘结磁体及其温度系数的测定
20
作者 袁竹根 李卓棠 吴佩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7-519,共3页
自 Th Mn1 2 型结构的富铁稀土 -过渡元素间化合物及其氮化物 90年代初被北京大学杨应昌教授发现以来 ,一直没有实用化 .作者用 Nd0 .9Dy0 .1 (Fe,M) 1 2 Nx 磁粉制作粘结永磁体 ,发现其 (BH) max=38.5 6 k J/ m3 ,达到实用化的标准 .... 自 Th Mn1 2 型结构的富铁稀土 -过渡元素间化合物及其氮化物 90年代初被北京大学杨应昌教授发现以来 ,一直没有实用化 .作者用 Nd0 .9Dy0 .1 (Fe,M) 1 2 Nx 磁粉制作粘结永磁体 ,发现其 (BH) max=38.5 6 k J/ m3 ,达到实用化的标准 .然后用自制的装置测定其温度系数 ,发现其可逆温度系数比 Sm Co5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永磁材料 温度系数 粘结永磁体 磁通量 ThMn12型结构 富铁稀土-过渡元素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